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文章认为每位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育观念
一、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词汇。古今中外凡是以弘扬人的价值、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探寻生命意味为特征的思想观念和文学作品都可以冠之以这一美称。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笔者对“人文精神”尝试作这样的界定: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人本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二、弘扬人文精神的依据
(一)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未来社会要求一个合格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品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以指引他们的行动;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各种健全的心理能力;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人文素质修养;审美能力与高尚情操;坚强的意志与对逆境的处理能力;对自然、社会、他人、自己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评价与责任感;持续的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等等。[2]这些比起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仅靠传统的专业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二)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结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3]
(三)是由语文教材的内容决定的
我们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大千世界,有血有肉的社会人生,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感染人,渗透到读者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里面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显示出了丰富的情感及深邃的思想,有其鲜明的人文色彩:《离骚》中屈原的忠君爱国、《勾践灭吴》中勾践的忍辱负重、《将相和》中廉颇的知错能改、《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忧国忧民等等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都能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还有《风筝》、《散步》中家人间浓郁的亲情;《羚羊木雕》、《社戏》中儿童间深厚的友情;面对语文教材这座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宝库,如果教师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岂不太浪费、太可惜了吗?所以说,语文教材内容的人文性决定着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弘扬人文精神。
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当前人教版等语文教材虽然还有待完善,但其中所选的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大多还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这些文本为语文教师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提供了依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精神和心灵。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说明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有重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2.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实现从知识灌输者到学习引导者,从课堂主导者到平等交流者,从单向传播者到互动合作者等角色的转换,这就意味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4]。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心声。
3.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的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事物、新观点、新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迫求成功的过程中,学会“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轻松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人文精神。
(二)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的放矢指导学生“精品化”阅读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精选具有人文内涵的文章,归纳为“生命”、“艺术”、“道德”等主题,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人文背景下进行一种“原真性”的阅读,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2.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个性化”练笔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在生活中总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倡导学生表现生活中的“人文情怀”,感受生活中的“人性之美”,感悟生活中的“人生真谛”。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地进行一种“个性化”的写作,用自己的语言去阐释人文精神的意蕴。
(三)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人文氛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阅历、职业、文化教养、认识能力、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同样,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读者阅读同一作品,理解自不尽相同,乃至相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也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而且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中“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
(四)师生互相关爱,共铸人文心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有很多学生把将来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活动中,语文教师更要重视自己人文素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成长,排除他们的苦闷,化解他们的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宽容他们的个性差异。
参考文献:
[1]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人民教育,2005第23期.
[2]李秉德,卫鉴.时代的呼唤与教育学论的重建.社科纵横,1999年第2期.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6页.
[4]梁海燕.浅谈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吉林教育,2007年第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育观念
一、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词汇。古今中外凡是以弘扬人的价值、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探寻生命意味为特征的思想观念和文学作品都可以冠之以这一美称。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笔者对“人文精神”尝试作这样的界定: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人本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二、弘扬人文精神的依据
(一)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未来社会要求一个合格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品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以指引他们的行动;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各种健全的心理能力;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人文素质修养;审美能力与高尚情操;坚强的意志与对逆境的处理能力;对自然、社会、他人、自己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评价与责任感;持续的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等等。[2]这些比起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仅靠传统的专业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二)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结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3]
(三)是由语文教材的内容决定的
我们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大千世界,有血有肉的社会人生,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感染人,渗透到读者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里面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显示出了丰富的情感及深邃的思想,有其鲜明的人文色彩:《离骚》中屈原的忠君爱国、《勾践灭吴》中勾践的忍辱负重、《将相和》中廉颇的知错能改、《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忧国忧民等等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都能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还有《风筝》、《散步》中家人间浓郁的亲情;《羚羊木雕》、《社戏》中儿童间深厚的友情;面对语文教材这座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宝库,如果教师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岂不太浪费、太可惜了吗?所以说,语文教材内容的人文性决定着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弘扬人文精神。
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当前人教版等语文教材虽然还有待完善,但其中所选的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大多还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这些文本为语文教师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提供了依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精神和心灵。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说明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有重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2.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实现从知识灌输者到学习引导者,从课堂主导者到平等交流者,从单向传播者到互动合作者等角色的转换,这就意味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4]。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心声。
3.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的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事物、新观点、新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迫求成功的过程中,学会“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轻松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人文精神。
(二)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的放矢指导学生“精品化”阅读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精选具有人文内涵的文章,归纳为“生命”、“艺术”、“道德”等主题,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人文背景下进行一种“原真性”的阅读,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2.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个性化”练笔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在生活中总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倡导学生表现生活中的“人文情怀”,感受生活中的“人性之美”,感悟生活中的“人生真谛”。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地进行一种“个性化”的写作,用自己的语言去阐释人文精神的意蕴。
(三)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人文氛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阅历、职业、文化教养、认识能力、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同样,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读者阅读同一作品,理解自不尽相同,乃至相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也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而且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中“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
(四)师生互相关爱,共铸人文心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有很多学生把将来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活动中,语文教师更要重视自己人文素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成长,排除他们的苦闷,化解他们的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宽容他们的个性差异。
参考文献:
[1]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人民教育,2005第23期.
[2]李秉德,卫鉴.时代的呼唤与教育学论的重建.社科纵横,1999年第2期.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6页.
[4]梁海燕.浅谈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吉林教育,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