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地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思考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自信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民族特色不够鲜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问题.基于此,民族地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应该融入乡贤文化、红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寻找课程中的切入点,深挖德育教学案例,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的知识点中,发挥课程教学的双重育人功能.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对时代重任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与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有利于解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根本性问题.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着缺少实践、注重形式以及缺少价值引领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应遵循的规律以及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期,民航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在教学目标、教材、教师思想政治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民航英语主干课程之一《飞行英语阅读》为例,探索解决对策,使民航英语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为建设民航强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全国各高校正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活动,在实践中探求适应本专业的思想政治育人创新方式.本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英汉语言对比》课程为例,通过实践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文化底蕴.此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在教学的多个环节穿插思政育人教学点的方式,鼓励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和创新思考,通过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与教学成果探寻创新教育、爱国教育和语言类专业课程结合
思政课最根本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高中政治课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如何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是教学衔接研究的着力点,主要从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大实践育人的力度、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供建议与思路.
本文主要从浅析新时代唱红歌活动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出发,并结合当下高职思想教育当中唱红歌活动的教育影响进行阐述说明.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当中可以发现,在国家纪念日的时候会通过红歌合唱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崇敬以及热爱.同时,红歌合唱活动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地在高校当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成为教育后代的一个重要载体.以红歌活动等方式可以深刻表达思想情感,并突出对国家的爱国之情,由此可见,应当促进红歌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进一步落实,从而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在初等数论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三全育人”,本文从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层次及方式三个方面研究初等数论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重点从数学与哲学、数学与美学、数学与史学、数学与文学四个方面介绍融入的思政内容,体现初等数论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连分数与黄金比的统一美,中国数学故事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从教学内容、教师两个层次考虑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采用以数学推理、数学问题、数学故事、多学科应用等以渗透为主的融入方式开展适当的思政教育,最后总结了初等数论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通信类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在通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新时代接班人、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了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改革路径.
伴随我国高职护理教育模式改革日益创新,提升岗位技能及职业意识是未来就业发展重要保障.通过对高职护理教育中“行动导向”模式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结合护理专业课程与岗位技能需求现状,提出具体优化措施,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通过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上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