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外迁 涅槃能重生?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负盛名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日渐褪去精英的光芒,成为城市与时代搏杀中懒散的醉汉。
  这个市场正因其500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整体动迁再次成为焦点。
  
  深受搬迁传言困扰的汉正街,终于迎来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
  今年武汉市“两会”上,武汉市与硚口区政府正式向外宣布,限期搬迁汉正街。3月15日,硚口区汉正街综合整治与搬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告汉正街地区居民和经营者书》,明确作出指示,汉正街被化为拆迁区、在建及建成区两大块。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将整体搬迁至汉口北;在建及建成区则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商贸旅游区。3月中下旬,汉正街工委书记姜文舫表示,汉正街核心区域将打造高端商业业态,目标是建成“中部地区曼哈顿”。
  有着500年历史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的搬迁由传言变为现实。
  与之对接的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市场,承担了即将重新洗牌的汉正街商户。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经典的商业模式、深厚的商业氛围和配套,尽管庞大纷杂,但一如神经中枢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得不搬的汉正街
  
  日渐褪去的光芒
  就是这片百年的汉口老商街,500多年前就商贾云集、聚财导货。16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长江汉江交汇处、尤其是沿汉江一带地域逐渐成为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17世纪初,商业的复兴与繁荣推动了市场与街道的拓展,汉正街成为九州之物集散地,是汉口作为商业重镇的金字招牌。
  1979年,103位武汉人在此聚集,拉开了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这被认为是与小岗村年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首钢国企体制改革同样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依托现金、现场、现货的“三现”模式,汉正街打造了“天下第一街”的招牌。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汉正街赢得“天下第一街”和“中国改革开放风向标”的美誉。
  不过,汉正街昔日的风光已掩盖不了今日的没落。进入21世纪以来,武汉市GDP年年增长,2010年已经突破5515亿元。而曾经独领风骚的汉正街,总交易额依然在400亿元~500亿元徘徊。
  
  拥挤的城中村
  
  3月末,外地人于小姐当得知她所在的地方就是汉正街时,一脸错愕。“我从那边一路走来,拥挤破烂,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汉正街那么有名,我还以为像南京夫子庙一样时尚繁华!”很多外地人初到汉正街时,都有同样的困惑。
  如今汉正街像是要被物流撑破的武汉最肮脏最堵塞的街区,已同鸡肋。这条只有数米宽的老街,充斥着蜷缩在老房子里的店铺、嘈杂的人声、拥挤的车道与推着板车来回卸货的工人,时刻都显示着这里的破落与繁华。
  这寸土寸金的汉正街上,无数门面就像一视同仁的中药柜子。再大的龙头商家,了不起的也就100多个平米,在嘈杂喧嚣的汉正街上,难免又在新客人面前被埋没了,很难脱颖而出。让人惊奇的是,这仍然是武汉最核心最主流的批发市场。而在这几年的变迁中,批发的生意早已因这交通和环境问题少了许多,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转向零售。毕竟这里地价和租金越来越贵,批发那点利润,越来越无法支撑商家。
  汉正街贸易额与市场的低级形态不匹配,这样陈旧的市场长期压抑着商家的规模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汉正街所处之地,已经成为寸土寸金的武汉市市中心。在其周边高楼竞相林立的繁华中,这里低矮和老化的建筑,被斥为碍眼的“城中村”。
  
  火灾魅影
  
  商户吴少伟在听到汉正街将限期搬迁的消息时,没有太多的惊讶。今年1月的那场大火,就发生在吴的商铺对面。隔窗望去,已经完全烧毁的窗台外,被烟熏黑的墙壁和展板还没有翻新。近几年的年关前后,汉正街都笼罩在阴影之中。
  2009年2月5日,汉正街华贸商城着了一场大火,数百家商户被火洗劫一空,一死数十伤;
  2010年1月8日春节前后火灾又起。
  2011年1月17日,汉正街再一次着火。这像是一个诅咒,一切如同旧戏重演。火烧了很长时间,漫卷着货物和防火标语,最后死了14个人。
  汉正街一边临河,另一边的步行街严重限制了大宗货物的出入,从狭小闭塞的街巷到商圈周边的主路,货物的堆积和物流的拥堵成为这里最大的交通、消防隐患。
  劫难之后,大火带来的思考是汉正街老街是否真的应该进行改造?私下里人们也在盘算着未来的出路,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场火会将谁的财产付之一炬。
  为此,武汉市新任市委书记阮成发十分坚决:“痛下决心限时完成整治,让汉正街脱胎换骨!”
  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在汉正街呆了62年的王宝汉说:“汉正街从清朝至今发生过好几次特大的火灾,这块牌子也没有倒下,为什么现在要把市场整体搬走?”王宝汉将这一切归结于本末倒置的管理。没有深究火灾的原因,一搬了之,隐形的火种却永远寄存在汉正街。
  确实,商家还是留恋这里的人气。即使是那些火灾后血本无归的商家,有很多人还是要在原地重头再来,这里的人气和营业流水,可以让商家一年就翻过身来。这也让这转型看起来异常缓慢。
  
  目前的汉正街,传统商业的顽强下是纯粹的保守、惰性和路径依赖。走过了最繁华的年代,转型的时候终于到了。
  
  汉口北:承接者的磨与合
  
  承接汉正街使命的是“汉口北”市场。
  在离武汉市中心约15公里的北方,隶属于武汉市黄陂区的数十个规划中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已兴建3年有余。按照黄陂区政府的规划,汉口北正在打造包括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盘龙国际轻纺城、信和国际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中国家具CBD等十个国家一级专业批发市场。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经营范围涵盖了小商品、鞋业、服装、家纺、酒店用品等专业市场。
  据承担汉口北建设项目的汉口北集团介绍,2010年,汉口北销售额已经达40亿元,初步具备了小商品专业交易市场的规模。
  武汉市黄陂区区长胡洪春认为,汉口北区域可开发面积大,临近武汉三环交通便利,在承载物流、仓储及配送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汉正街外迁,汉口北作为承接地是不二之选。
  “武汉在膨胀,这个地方马上就不偏了,机场这么近,高架桥修起来,15分钟就能从城里过来……”有商户也看好这里。的确,进不进城对于外地客商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效率问题,何况目前武汉城里的交通已经如此不堪。
  不过,汉口北严格专业化的场地划分,各个专业市场相互之间交相辉映却又泾渭分明的格局,让一些尚未搬迁、又习惯于汉正街大杂烩市场的商户们一时难以接受。
  商户吴少伟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学校周边的小商户,买副食品的同时,还需要购买玩具、文具用品等面向学校消费的商品。而在汉口北,这两个专业市场相隔有1公里左右。
  即使有些不愿意,作为汉正街副食商会的副会长,吴少伟还是看好汉口北的发展前景,并且已经牵线500余户汉正街的食品商家与同在汉口北的四季美农贸大市场签订了协议,计划在今年7月份把店铺搬到那边。
  为了吸引汉正街商户,黄陂区政府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关于汉口北专业市场群入驻经营户有关优惠政策的意见》指出,凡是入驻汉口北市场群的经营户,都可按条件获得3年免税、户口迁入等优惠政策。
  但汉口北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客运站、公交线等基础设施的缺乏,尚未完备的餐饮、酒店等生活服务设施,让这里无法大规模的聚集人气。这些使得有相当多的商户依然处在摇摆之中,对于出走还是留下很难定夺。
  
  暗战
  “一块汉口北的招商广告,在汉正街竖起来不到3分钟,就被人扯毁。”这是当地一名记者亲眼目睹的一个细节。
  汉口北、汉正街,两个市场间的争斗早已不是秘密。搬迁自然为汉口北方面所喜见,却在2006年到2009年间一度遭到了汉正街方面在当地媒体上的公开辟谣。至今,汉口北也没有在汉正街成功竖起一张广告牌,招商部门选择了更低调的方式:发传单,登门拜访。
  “汉正街有的,我们这儿都有。”汉口北集团招商总部销售主管张驰如此承诺。它的宣传口号是“打造武汉‘义乌市场’”。
  “升级改造我们拥护,搬迁坚决反对。”接受采访的多名行业商会会长和商场老总都表示。
  “汉正街两三百亿元的年交易额,一年光上缴硚口区的利税就近十亿元。”长期跟踪汉正街发展历史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延福分析,搬迁势必触及所在区的利益。
  两地政府间的暗战似乎也未完全消失,公开资料显示:硚口区未来20年计划为汉正街整体规划投资700亿元,其中的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批发商场的重建和翻新,而得到黄陂区政府明确支持的汉口北市场,总投资预计达600亿元左右。细心的商户和投资者们认为这释放了某种对立的信号,并以此参考投资方向,但一切只是猜测。
  硚口区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李放军坦言:“今后会出现利益的博弈甚至激烈的交锋,我们希望低调处理。”
  朱延福也表达了类似担忧:“汉正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最应该关注的是改造搬迁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商户:迷茫中的去与留公告发布后
  
  3月15日,商户张举旺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以一纸公文的方式摆在眼前。下一步,他只需要在搬与不搬之间作出决定。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不搬只是一种暂时的抵抗。因此虽然充满了无限期抗争的斗志,又对前途十分迷茫。
  现在,这个做事小心翼翼的武汉男人,有时会像定型的泥塑一样,一言不发地坐在铺子门口,望着川流不息的汉正街老街,说不定哪天就会来一群人,让这条街和他们这些煞费苦心经营生意的老板来个诀别。有时他会想,这一切如同一个命运的轮盘,他从黄陂来,但却不愿意回到搬迁后对接的黄陂区汉口北市场。
  一边,政府在发布的《告汉正街地区居民和经营者书》中明确,将对无证经营、非法货运、房屋“居改非”、非法搭建和偷税等问题进行整改,并整体搬迁。
  另一边,不愿意走的商户们夜以继日地逐条研究法规,期望从其中找到反驳的理由。假货多的问题,商户认为这是工商部门的职责,跟搬迁无关。争议中,政府部门认为汉正街现金、现货的交易方式造成火灾隐患,而商户们则反驳,义乌也是现金、现货,人家怎么没火灾?最为纠结的还是涉及钱。在汉正街的长江片区,房子1平方米1万块,但补偿价却远不能满足商户的需求。因为本地媒体的不够关注,商户又无法参与决策,这场博弈中,商户的声音得不到重视。
  先行者
  汉口北市场已进驻了一批商户。他们成为最先动身的人,这必须依靠强大的商业利益和赌博的心态来完成。
  2010年,何音在汉正街的箱包生意下滑严重,为了开拓市场,他将钱砸到汉口北。何音给自己留了后路,他的老婆留在汉正街继续打理生意。汉口北的招商看起来有条不紊,但目前冷清的人气确实让汉正街的商户很是犹豫。
  在这批先行者中,也有长期受店面制约的商户。
  1994年进入汉正街商户朱仕香也决意离开。在汉口北第一批发城的酒店用品城里,他那几百平方米的新门面装修完毕,等没什么气味了,他就立刻搬过来。目前,楼上他还有3000平方米的铺面装修接近完工。
  对于酒店用品这一行来说,产品的展示空间至关重要。老汉正街这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成了多年制约武汉酒店用品经销商树立形象的障碍。朱老板曾考察过深圳、广州的酒店用品于汉正街并无特别差异,可是武汉的酒店用品客户多年来习惯舍近求远,从广州、深圳进货,朱仕香把这归咎为汉正街的市场形态制约了他们。“高端客户来了,进门就很失望。”
  到汉口北,老朱终于能舒展开了,他似乎要把1万种货物全部展示出来。“要是武汉早点有这个新市场,我就能早点上规模、上档次,武汉高端的酒店用品商就能早点脱颖而出。”
  2010年底,当十几家武汉本地酒店用品商在汉口北重新成为邻居,通过在新市场里8000平方米的产品展示,击败两家深圳企业,拿下300万元的中南花园酒店的订单,就是通过展示。
  但任何新的市场吸引人气都需要时间。老朱也承认他必须熬上一段时间,初期虽有优惠政策,但也意味着每天会损失汉正街那边的正常的流水利润。但本地同行老大“五羊”、“三峡”已经搬过来和他做了邻居,一般巨头走到哪里,市场就会跟到那里,这无异是给老朱吃了一颗定心丸。
  
  留守者
  
  盛鑫商行是“小兄弟”等多个品牌糖果的湖北省总代理,早在三四年前听说要拆就已做好准备。在汉正街的店铺主要是展示窗口,同时做一些零售生意。公司总部在沿河大道的一栋写字楼内,批发大单直接从那里发货。“汉正街搬迁后,我们要么到附近找一个门面继续做展示,或者直接在公司布置一个展示区,批发客户一样可以看样打货。”
  谈到未来打算,经营孕妇装的郑斌打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汉正街的展示店铺不会丢;另一方面,他已经在汉口北买铺,随时可以把批发功能转移过去。更为重要的是,多年开拓的各种销售渠道为服装生意打下了稳定的基础。他自建了公司网站,在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淘宝上都有网店,每年这些渠道带来的销售额已占到三分之一。同时,郑斌在省内有100多家特约经销商,经销商已不用来看货,直接通过物流送货上门。
  商户谈东升今年在扬子街又开了一家大的婚纱店,解决了汉正街的仓储问题。他说:“汉口北我不打算过去了。我明年准备把一楼全部买下来,这就成了我的房产。将来做点零售,一家人能养活就行了。我在旁边买了商品房。我家就在汉正街。”
  
  小商品市场的转型迷途
  
  其实,在中国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中,汉正街所走的转型路早有先例。
  在全国小商品市场中,以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最为成熟,排在其后的汉正街和河北白沟商品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拥有同样的困惑。不同的是,白沟市场早早的作出了选择。
  2004年,没有退路的白沟市场启动了升级改造工作,规划出了一个包含服装、小商品、箱包、五金皮革等商品在内的11个现代化商贸城。经过数年发展,白沟已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稳稳地超越了曾经的大哥汉正街。
  今昔对比,汉正街要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却更为复杂。
  作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转型的承接政府,黄陂区政府将转型的重点放在了正在兴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但一个现实摆在面前,在汉正街尚未搬迁之时,硚口区曾斥资500万为汉正街打造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截至到2010年,相比汉正街500亿元的交易规模,仅仅千万的成交额让这个平台显得有些尴尬。如今,依然是这些商户,在转换了一个门面之后,他们能放弃已经熟知的“三现”交易模式,转而走向电子商务吗?
  更严峻的形势在于,即使被冠以“义乌模式”的小商品市场,也必须面对来自新型百货商场的冲击,专业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必须找到新的竞争优势。
  朱延福有个“悲观”的看法:汉正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的改造,更应注重的是对汉正街“灵魂”的追寻。
  现场交易的诚信限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大量物流需求对交通运输的考验,已成为所有小商品市场需要面对的问题。汉口北想要重塑“天下第一街”的辉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汉正街的市井百态,曾是武汉城市记忆中最动人的一部分,也是武汉商业中值得抒写的。很多来武汉的游人喜欢在武汉大学门口的“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下照相,汉正街的未来就像这个被洗刷的牌坊一样,名字矗立在这儿,背后的实体则写进历史中。
  无论怎样,人算终究赶不上时局的变迁。汉正街要搬了,但它完成的商业故事,以及搬迁中呈现出的种种利益瓜葛,很可能为中国日后的城市变革提供正反两面的参照。 (编辑/周南)
其他文献
[摘 要]2006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和《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出台后,广东省的行业协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供给作为行业协会生存及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没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为例,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先进协会当前的服务供给状况,并总结出资本发言权、企业家自觉及行政权力退出是行业协会做好服务供给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
期刊
摘要:文本以推动中国西部城市文化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方向,探讨吉木萨尔县努力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内涵、依据和关键举措,探索城市发展如何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建立起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吉木萨尔县;中国西域文化之都;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2    一、吉木萨尔县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期刊
摘要:本文在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结构的变动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集中率的提高、行业内企业规模差异的增大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而制度性进入壁垒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在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市场结构,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结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F276.7;F273.1    
期刊
摘要: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市场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本文从经济效应、政策影响、发展趋势、新能源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指出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将迎来汽车行业的“低碳时代”。  关键词:低碳汽车;政策前沿;前景预测;中国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电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培训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能够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企业员工培训的角度,理论结合实践,分析指出利港电力集团目前培训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和改进措施,从而希望推动利港电力集团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培训;利电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人物名片】  张天成,1967年2月出生。河南巩义市人大代表,郑州市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竹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镇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巩义市天祥耐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进入风景优美的全国文明镇——竹林镇,在310国道竹林段南部山麓有一片漂亮的厂房,那里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辛勤劳作着,一派热闹景象,这便是巩义市天祥耐材有限公司的厂址。而面对这一切指点江
期刊
【作者简介】  郑风田,男,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与McGill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项目,1996—1997年在荷兰商学院(The Netherlands Business School)进修,2000—2001年赴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经济系任客座教授。   
期刊
坐在北京正庄古玩城一家名号为“翰一堂”的古玩店里,王刚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收藏故事。听王刚说话绝对是一种享受。以至于采访间隙总会产生一丝恍惚:我在哪里?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抱着收音机听《夜幕下的哈尔滨》时的年少岁月,又宛如走进了《五月槐花香》中那个人头攒动的琉璃厂 ,进而又依稀感觉坐在我对面的那个人,不就是“恒雅斋”那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的老板赵如圭吗?    潘家园的常客    只要有时间,王刚第一个想
期刊
编者按:  80多年来,恒源祥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老字号,可谓是耳熟能详。几经风雨、几经历练,如今的恒源祥,生产制造外包给100多家加盟工厂,产品行销“下放”给9000多个经销网点。在外人看来,两头在外、品牌虚拟的模式,无疑是冒险的游戏。  在恒源祥掌门人刘瑞旗看来,恒源祥不是取得了什么成功,而是实现了巨大转变。只是这个变化很另类,很特立独行。能否被大家认可或接受,并不重要,这是企业家个人打造品牌
期刊
[摘 要]现代营销理论很大一部分是以心理学所提供的消费者假设为前提的。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也是各不相同的。当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国内营销提供  参考,最近发生的食盐恐慌掀起的食盐抢购浪潮,给必需品的供应敲响了警钟,但是该事件的深层原因是沉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形成的消费心理,本文通过此次食盐抢购中体现出来的国人消费心理得到一些营销启示。  [关键词]食盐抢购;国人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