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10月—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11例手背远端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18~73岁),缺损面积为2.5 cm×1.5 cm~6.0 cm×2.5 cm。根据掌深弓手背穿支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和掌深弓手背穿支与腕背、掌背血管网的吻合解剖学特点,于患手手背设计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手背远端指蹼区缺损创面,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3.5 cm×2.0 cm~6.5 cm×3.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以游离患侧前臂全厚皮覆盖。术后随访3~36个月,评估患者创面修复疗效和皮瓣早期、后期肿胀程度。

结果

11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皮瓣存活良好,形态较佳,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7~10 mm,感觉功能恢复均为S3级;供区创面无感染,愈合后瘢痕较小。根据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3例、无不满意。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Ⅰ度7例、Ⅱ度2例、Ⅲ度2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2例、Ⅲ度1例。手部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

以掌深弓手背穿支为蒂,形成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手背远端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是经历严重创伤或脓毒症后患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长、持续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以及高病死率。本文旨在综述PICS概念的提出过程、发生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展,以进一步认识PICS在危重烧伤中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提高危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3例46~71岁大面积烧伤男性患者。患者伤后15~81 d开始出现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AAC)症状,伤后24~81 d确诊为AAC,伤后26~82 d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术,其中2例患者术后症状消退,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囊穿孔于伤后94 d行胆囊切除术。伤后41~118 d患者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8~9个月未见胆囊炎复发。
目的观察不同随访方式对烧伤后严重瘢痕患者康复和遵医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2012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面愈合后出院的烧伤后严重瘢痕患者的病历资料,按不同随访方法将患者分为面对面组59例[男45例、女14例,年龄(36±9)岁]、常规组57例[男44例、女13例,年龄(35±9)岁]。于出院当日、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2组患者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或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者颜面部严重烧伤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颜面部严重烧伤患者,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5~78岁。4例伴面颊部洞穿性缺损者移植自体中厚皮替代口腔黏膜,8例患者早期行负压封闭引流并移植自体中厚皮缩小创面,至皮瓣移植前创面面积14 cm×6 cm~22 cm×14 cm。15例患者创面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
第十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大会于2019年6月20—22日在苏州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指南与共识的践行思考",以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形式多维度研讨相关热点、难点问题,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华烧伤杂志》编委工作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委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导向性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FMS)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单位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例符合入选标准且行RFMS的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导向治疗组;将笔者单位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4例符合入选标准但未行RFMS的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常规治疗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伤后2 d内,导向治疗组
目的探讨游离股浅动脉股三角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9~54岁)。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 cm×3 cm~10 cm×7 cm,采用游离股浅动脉股三角穿支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13.0 cm×2.0 cm~20.0 cm×4.5 cm,切取皮瓣时带上股内侧皮神经。
智能传感敷料因在创面治疗和实时监护方面展现出的明显优势及发展潜力,近些年受到广泛关注。实时、动态获取创面相关信息对创面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对智能传感敷料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创面管理与个体化治疗,并实现健康监测技术的医学应用转化。本文根据智能传感敷料采集创面微环境信息的类别对智能传感敷料分类并对其功能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