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重要还是培养社会型人才更重要。现今我国国情下很多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育,缺乏实践性的能力教育,经过实践,我借鉴各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体育课中小团体协作学习方式,旨在通过这样的学习提高学生交往生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小团体;小团体协作学习模式
一、问题提出
体育课中教学场地比室内课大好几倍,学生注意力经常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受影响,怎样让一堂体育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的意义
分组学习的模式能让学生之间增加交流,相互学习,互相督促,学以致用。让教师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因此在分组教学方法基础上,我提出了“小团体协作”学习方法,意在教学中反复实践、深入研究,不断改善、发展,切实提高群体素质。
三、小团体协作学习的界定
(一)什么是小团体协作学习?
小团体是分组的形式以往的分组时长人数相等,而小团体分组可以使两人,三人,或者更多人。小团体中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协作,使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小团体协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1.主体性
课堂本身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既新鲜又有趣。还能让学生找到自身在团体中的定位。小团体协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投入,激发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动动手、动脑,完全融入小团体中,自我的价值必定有所体现。
2.开放性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选择,关键是协作、协调、综合。每个人的方法、问题不同最后每一团体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同样体现了学习结果的开放性。总之,学生能够打破传统封闭、单一的学习状态,而进行自发、灵活地学习,才能有力真正开放,有利于创新。
3.合作性
是团队就需要合作,一个团队内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目标,中间的过程要团队成员的配合,相互交流,促进学期,巩固掌握需要的是成员间的紧密合作。团队间的相互学习则需要更高一级的团队合作意识,交流经验,分享成果都能体现其的合作特性。
(三)小团体学习模式操作模式
导入学练→分组尝试→提出目标→协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创新
四、小团体学习模式的实践
(一)要进行小团体学习,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合理、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经过近一学期摸索实践总结出这样几种分组方法:
1.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指通过随机方式将某团体或物体进行分组,分组形式多样化无特定要求,随机性比较强。优点:分组简单,速度较快。缺点:没有要求,对分组的团体没由针对性。
2.同异质分组
同质分组是指将学生学情能力差不多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固定。这样的分组能比较清晰的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能更好的授课。但是这养分组明显将学生分等级,由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异质分组则相反。
4.合作型分组
合作行分组是在随机分组上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合作行分组较为常见,各组内同学通过对一个体育运动或者某个技能动作进行合作行的探讨帮助学习,使得全组同学在此过程中有提高,此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中单个动作的练习,多用于复杂性动作的探讨学习。
(二)小团体协作学习的操作策略:
小团体协作学习是为了有效促进教学,能更高效的让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比如我设计的《玩凳子》一课,给了我启示:整堂课我用一条体操凳子、几根绳子完成了一堂有特色的教学。准备活动做完后,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他们每组一个体操凳,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并实践总结出有多少种玩法?学生带着问题开始窃窃私语,展开合作讨论,不一会儿学生就开始行动起来,我观察了一遍,学生的玩法还真不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的学生有合作学习的能力、有资源共享的能力、有创新的能力,只要我们老师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良好的氛围。
(三)小团体协作学习的最佳规模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经常要对小团体进行不同的分组,课堂中的反复试验研究,我認为小团体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人数控制在6人左右,否则将影响学习效果。人数多于8人管理者很难进行管理,不能很好地把同组的学习经验进行归纳统一,学习目标不易达成。所以课堂试验表明人数在6人左右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小团体协作学习的有效评价:
小组之间的展示很重要,也就是说我需要听取学生讲解他们是怎样进行合作的,他们的成果有什么好处或优势,只要有理我都会给他们一个比较高的评价,教师在听取各组间的互评和自评的基础上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到个人加各组加教师评价三者综合性评价。
五、初步结论
(一)小团体协作学习,能保持学生独立、持续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投入到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地培养。开展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自主选题到最后形成一定的观点,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在一个课堂目标中用不同形式的分组和探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开展小团体协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六、实践中突出的一些问题
(一)面对合作性较差的学生与小团体,怎样合理引导学生,怎样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怎样在平时教学中发挥小组长管理作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不奏效的情形下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培养一批有责任担当的小组长等问题值得教师深思。
(二)我们一味地强调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但我们的学生是真正合作还是假合作?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受益了吗?面对简单动作学习的时候是否要进行这样的合作?
(三)给了学生比较自由的空间,结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达成,也就是说合作与时间存在矛盾,我们怎样合理解决?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体育教学 2003年第二、三期首都体育学院主办.
[3]小学体育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董玉泉.
【关键词】小团体;小团体协作学习模式
一、问题提出
体育课中教学场地比室内课大好几倍,学生注意力经常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受影响,怎样让一堂体育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的意义
分组学习的模式能让学生之间增加交流,相互学习,互相督促,学以致用。让教师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因此在分组教学方法基础上,我提出了“小团体协作”学习方法,意在教学中反复实践、深入研究,不断改善、发展,切实提高群体素质。
三、小团体协作学习的界定
(一)什么是小团体协作学习?
小团体是分组的形式以往的分组时长人数相等,而小团体分组可以使两人,三人,或者更多人。小团体中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协作,使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小团体协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1.主体性
课堂本身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既新鲜又有趣。还能让学生找到自身在团体中的定位。小团体协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投入,激发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动动手、动脑,完全融入小团体中,自我的价值必定有所体现。
2.开放性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选择,关键是协作、协调、综合。每个人的方法、问题不同最后每一团体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同样体现了学习结果的开放性。总之,学生能够打破传统封闭、单一的学习状态,而进行自发、灵活地学习,才能有力真正开放,有利于创新。
3.合作性
是团队就需要合作,一个团队内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目标,中间的过程要团队成员的配合,相互交流,促进学期,巩固掌握需要的是成员间的紧密合作。团队间的相互学习则需要更高一级的团队合作意识,交流经验,分享成果都能体现其的合作特性。
(三)小团体学习模式操作模式
导入学练→分组尝试→提出目标→协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创新
四、小团体学习模式的实践
(一)要进行小团体学习,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合理、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经过近一学期摸索实践总结出这样几种分组方法:
1.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指通过随机方式将某团体或物体进行分组,分组形式多样化无特定要求,随机性比较强。优点:分组简单,速度较快。缺点:没有要求,对分组的团体没由针对性。
2.同异质分组
同质分组是指将学生学情能力差不多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固定。这样的分组能比较清晰的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能更好的授课。但是这养分组明显将学生分等级,由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异质分组则相反。
4.合作型分组
合作行分组是在随机分组上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合作行分组较为常见,各组内同学通过对一个体育运动或者某个技能动作进行合作行的探讨帮助学习,使得全组同学在此过程中有提高,此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中单个动作的练习,多用于复杂性动作的探讨学习。
(二)小团体协作学习的操作策略:
小团体协作学习是为了有效促进教学,能更高效的让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比如我设计的《玩凳子》一课,给了我启示:整堂课我用一条体操凳子、几根绳子完成了一堂有特色的教学。准备活动做完后,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他们每组一个体操凳,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并实践总结出有多少种玩法?学生带着问题开始窃窃私语,展开合作讨论,不一会儿学生就开始行动起来,我观察了一遍,学生的玩法还真不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的学生有合作学习的能力、有资源共享的能力、有创新的能力,只要我们老师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良好的氛围。
(三)小团体协作学习的最佳规模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经常要对小团体进行不同的分组,课堂中的反复试验研究,我認为小团体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人数控制在6人左右,否则将影响学习效果。人数多于8人管理者很难进行管理,不能很好地把同组的学习经验进行归纳统一,学习目标不易达成。所以课堂试验表明人数在6人左右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小团体协作学习的有效评价:
小组之间的展示很重要,也就是说我需要听取学生讲解他们是怎样进行合作的,他们的成果有什么好处或优势,只要有理我都会给他们一个比较高的评价,教师在听取各组间的互评和自评的基础上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到个人加各组加教师评价三者综合性评价。
五、初步结论
(一)小团体协作学习,能保持学生独立、持续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投入到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地培养。开展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自主选题到最后形成一定的观点,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在一个课堂目标中用不同形式的分组和探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开展小团体协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六、实践中突出的一些问题
(一)面对合作性较差的学生与小团体,怎样合理引导学生,怎样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怎样在平时教学中发挥小组长管理作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不奏效的情形下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培养一批有责任担当的小组长等问题值得教师深思。
(二)我们一味地强调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但我们的学生是真正合作还是假合作?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受益了吗?面对简单动作学习的时候是否要进行这样的合作?
(三)给了学生比较自由的空间,结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达成,也就是说合作与时间存在矛盾,我们怎样合理解决?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体育教学 2003年第二、三期首都体育学院主办.
[3]小学体育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董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