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重视朗读,但课堂上反反复复的朗读常常索然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无味。“读书”变成了一件苦差事。如何“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读”确实应该是一名语文教师一生的教学生涯中都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我把自己多年来的一点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读有方式
读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狭义的理解,只是对语言文字的发音朗读,但广义的理解其内涵却十分丰富:表演、绘画、辩论、演讲……这些看似不是朗读的方式,其目的却都是读好课文。如何选择最佳的方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读,有滋有味地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例如,在教授《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首先,初读时我就富有感情的范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富有艺术性的范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触动学生敏感的心弦,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然后,在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时,自由读,“同学们,你们想读吗?自己读课文注意想想课文中的人物的语言该怎么读,可以多读几遍!”指名读,“我请同学上台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地听他读得怎么样。”评读,就学生读的情况适时地进行评述,老师可以评述,学生也可以评述——“读得不够流利,而且声音太低了!”“读得没有感情,语气太平淡了!”……学生经常评述得很贴切。比读,“比较一下,刚才上台的哪位同学读得好?好在哪里?”赛读,“刚才xxx同学读得好不好?谁感觉自己读得比他(她)好,敢不敢试一试?”齐读,“刚才有的同学读得太快,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体会,现在我们体会了,肖邦身在他国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我们一齐体会他这种伟大的精神。”读得灵活多样,又使学生不厌其烦。入情入境时,引导学生察其境,通其心,感其情,水到渠成地引读发挥了情绪感染的效应。最后,在读好课文的环节中利用多种方式读的层层铺垫,再设置演一演课文情境的教学步骤,使学生读得饶有兴趣,学得乐在其中,并能设身处地地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体验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一往情深地美读课文,从而为课堂的教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二、读有层次
读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过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在读的指导过程中,要摆脱以往只顾教学目标,拼命地逼着学生读,甚至错误地给予一定的读书技巧的指导。这里的“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倾诉,是一个经历了由单纯的发音吐字直至品尝出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情味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读”的指导尽量做到细致入微。首先,在学生初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中思考。其次,在检查读时,我始终注意让学生仔细地听,培养学生认真听读的习惯。然后,在学生读、听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去评读,从“读正确,读通顺”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做起,使学生读得充分,这是“读通”过程的操作。在“读懂”的环节处理时,我往往一定抓住学生感受深的句子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去推敲,去品味,去想象。而在“读好”时,我会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去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通其心,感其情,促学生“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感受深了,自然会读出情味来。其实,此时的读已不再是“读”,而是角色转换后人物内心的真情倾吐。
三、读有目标
读书不是盲目地一遍又一遍地苦读,也不是一次又一次硬生生的读法解剖。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一直是在领悟着、积蓄着。因此每一次的读都要有目标,让学生在步步提高、层层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活情境,感同身受,达到“物我互赠,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使心灵受到震颤,灵魂受到洗礼。
首先,应该让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求。任何外在的强制性的或者是功利性的读,一定是片面的与低效的,或许它能达成譬如获得信息、掌握知识等功效,但它不可能实现心灵的震颤、心智的启迪,不可能实现人的全生命的生成。只有当读的方式、时机等和学生的内在需求一致,读才可能成为一种全身心的融入,其成效才能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其次,读就是让学生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语文课文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似乎是静止无生命的,实则不然。语文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生沧桑,它是人的思想、志趣、情感等的有形折射,它是多彩亮丽的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因此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体验,入情入境地去读、说,甚至是辩、写,可以使静止的文字重新变得鲜活,而且能将课文描绘的陌生世界迅速地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进而在学习与讨论中扩展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再者,读也需要氛围的创设与积极的指引。要让读成为孩子乐此不疲的生命活动,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课堂中,教师必须诚心诚意地为每一个孩子营造生活的氛围,并给他们提供读后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所以教学开始我往往会以极其自然而真切的话语向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这两天,老师读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xxx,读完一遍,我忍不住想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我的心理感受就更深一层,我多想将读后的体会与同样读过这篇文章的朋友分享!听说同学们也读了这篇文章,那么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做个交流,好吗?”课中,同学们读着自己喜欢的文字,谈着感受,我也在需要点拨与升华之处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谈谈理解或者抛出值得争议的问题,并请学生做做评价。正是这种和谐氛围的创设与适时的引导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读得投入,读得到位;评得大胆,评得有理;辩得精彩,辩得深刻。它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学中,只要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是彼此敞亮、真诚接纳的,只要教师对学生是充满着真诚关爱、热情激励与积极的引导的,那么师生思维与人格的碰撞、双方令人激动的精神相遇、心智的启迪等等就会时时在课堂中涌现。
“读”的确是一门“高深莫测”的艺术,让我们在不断探讨和实践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一、读有方式
读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狭义的理解,只是对语言文字的发音朗读,但广义的理解其内涵却十分丰富:表演、绘画、辩论、演讲……这些看似不是朗读的方式,其目的却都是读好课文。如何选择最佳的方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读,有滋有味地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例如,在教授《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首先,初读时我就富有感情的范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富有艺术性的范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触动学生敏感的心弦,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然后,在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时,自由读,“同学们,你们想读吗?自己读课文注意想想课文中的人物的语言该怎么读,可以多读几遍!”指名读,“我请同学上台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地听他读得怎么样。”评读,就学生读的情况适时地进行评述,老师可以评述,学生也可以评述——“读得不够流利,而且声音太低了!”“读得没有感情,语气太平淡了!”……学生经常评述得很贴切。比读,“比较一下,刚才上台的哪位同学读得好?好在哪里?”赛读,“刚才xxx同学读得好不好?谁感觉自己读得比他(她)好,敢不敢试一试?”齐读,“刚才有的同学读得太快,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体会,现在我们体会了,肖邦身在他国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我们一齐体会他这种伟大的精神。”读得灵活多样,又使学生不厌其烦。入情入境时,引导学生察其境,通其心,感其情,水到渠成地引读发挥了情绪感染的效应。最后,在读好课文的环节中利用多种方式读的层层铺垫,再设置演一演课文情境的教学步骤,使学生读得饶有兴趣,学得乐在其中,并能设身处地地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体验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一往情深地美读课文,从而为课堂的教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二、读有层次
读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过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在读的指导过程中,要摆脱以往只顾教学目标,拼命地逼着学生读,甚至错误地给予一定的读书技巧的指导。这里的“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倾诉,是一个经历了由单纯的发音吐字直至品尝出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情味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读”的指导尽量做到细致入微。首先,在学生初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中思考。其次,在检查读时,我始终注意让学生仔细地听,培养学生认真听读的习惯。然后,在学生读、听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去评读,从“读正确,读通顺”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做起,使学生读得充分,这是“读通”过程的操作。在“读懂”的环节处理时,我往往一定抓住学生感受深的句子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去推敲,去品味,去想象。而在“读好”时,我会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去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通其心,感其情,促学生“情动而辞发”,让学生感受深了,自然会读出情味来。其实,此时的读已不再是“读”,而是角色转换后人物内心的真情倾吐。
三、读有目标
读书不是盲目地一遍又一遍地苦读,也不是一次又一次硬生生的读法解剖。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一直是在领悟着、积蓄着。因此每一次的读都要有目标,让学生在步步提高、层层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活情境,感同身受,达到“物我互赠,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使心灵受到震颤,灵魂受到洗礼。
首先,应该让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求。任何外在的强制性的或者是功利性的读,一定是片面的与低效的,或许它能达成譬如获得信息、掌握知识等功效,但它不可能实现心灵的震颤、心智的启迪,不可能实现人的全生命的生成。只有当读的方式、时机等和学生的内在需求一致,读才可能成为一种全身心的融入,其成效才能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其次,读就是让学生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语文课文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似乎是静止无生命的,实则不然。语文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生沧桑,它是人的思想、志趣、情感等的有形折射,它是多彩亮丽的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因此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体验,入情入境地去读、说,甚至是辩、写,可以使静止的文字重新变得鲜活,而且能将课文描绘的陌生世界迅速地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进而在学习与讨论中扩展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再者,读也需要氛围的创设与积极的指引。要让读成为孩子乐此不疲的生命活动,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课堂中,教师必须诚心诚意地为每一个孩子营造生活的氛围,并给他们提供读后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所以教学开始我往往会以极其自然而真切的话语向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这两天,老师读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xxx,读完一遍,我忍不住想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我的心理感受就更深一层,我多想将读后的体会与同样读过这篇文章的朋友分享!听说同学们也读了这篇文章,那么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做个交流,好吗?”课中,同学们读着自己喜欢的文字,谈着感受,我也在需要点拨与升华之处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谈谈理解或者抛出值得争议的问题,并请学生做做评价。正是这种和谐氛围的创设与适时的引导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读得投入,读得到位;评得大胆,评得有理;辩得精彩,辩得深刻。它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学中,只要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是彼此敞亮、真诚接纳的,只要教师对学生是充满着真诚关爱、热情激励与积极的引导的,那么师生思维与人格的碰撞、双方令人激动的精神相遇、心智的启迪等等就会时时在课堂中涌现。
“读”的确是一门“高深莫测”的艺术,让我们在不断探讨和实践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