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交往,掌控了小组活动的进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主动交往,增加了合作学习成功的概率。学生在教师留给的合适的学习时间与开放的研究空间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必然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互相影响,互相启迪。小组在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研究氛围。
一、建立合作小组
(1)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 便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相互帮助;“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高小组间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班主任在调座时要考虑到这点,学生上课毕竟还是在自己座位上的。
(2)小组内的人数应以4~6人为宜。过少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过多小组内发言、讨论需要的时间过长,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实施。根据我们学校的班额情况,我用了6个人一组,每班正好9组。
(3)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达到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避免“闲人”出现。要将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者、交流者、操作者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设置问题
如何提出有合作使用价值的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置并不一定必须是很难的问题。但建议做好以下两点要求。
(1)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层层递进,尽量使用问题串的形式,避免单一的问题。如在《盐类水解》第1课时针对学生总结盐类水解规律设计了入下问题:①我们知道水溶液中酸显酸性,碱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②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③H+与OH-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按理说,在水中应有c(OH-)=c(H+),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
(2)课堂教学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的知识,即提问要突出重点。对于教学中的难点也应加大提问的力度,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从不同的方向逼近难点,从而化解难点。如《乙烯》一节中,加成反应是重点之一,对此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①乙烯加成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如何?②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③有机物饱和程度前后有何变化?④加成反应有何特征?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⑥如何判断加成反应?⑦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有何应用(分离鉴别CH4与C2H4)?
三、指导合作学习
(1)指导自覺预习。首先,教给预习的方法。即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作业。在作业中遇到问题要学会及时对照例题或查寻资料尝试解决,同时要学会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等。其次,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提前预习一至二课时的内容,多者不限。根据超前完成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
(2)指导合作讨论。通过合作讨论,能使光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或片面或肤浅的理解深化,并有效的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把新课学会转化为会学。天长日久,这种“自学”就会成为“自觉”。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为了合作讨论不流于形式,我们首先提出合作讨论的具体要求。如: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勤于思考;要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要大胆地说出来,大胆地与同学争议;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清楚,但不大声喧哗;如果在小组讨论中意见分歧无法统一,可派代表先到附近小组请教;在组际交流中,小组要派代表大胆把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等等。
接着就经常性地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讨论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在实验中我采用较多的是小组合作讨论、组际合作讨论和师生合作讨论。如在新授课前,先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汇报预习自学的情况,解决小组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并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问。然后再进行组际的交流汇报,共同讨论小组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指导合作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参与的作用,不能只是一个组织者,更不能是一个旁观者。当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倾听了解。学生讨论中遇到障碍时及时给予点拨、引导;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遇到精彩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成为合作中的一员,要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在合作中保持兴趣,在讨论中获得帮助,从而提高合作讨论的效率。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导学案,为学生思考铺路搭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思维度。备课时,我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提纲——即导学案,以便于他们进行有效自主的学习。
四、评价小组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指挥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整体评价为主,以学生个人评价为辅;以当堂打分为主,以主观印象为辅;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有说服力,一定要遵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首先,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结果,更要侧重过程,老师要在课堂上一边参与小组学习,一边评价打分。每一次发言,每一次练习,每一次测验,都要及时地做出评价。
其次,小组的评价方式也别具一格,学习小组每名组员都有明确的适合其学情的具体目标,并分组列表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在评价过程中将集体与个体有机统一,权重向集体倾斜,根据全面考核量化结果,每周或每月、每期评出进步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他们正在尝试试行组员晋级达标,小组晋级达标等激励性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军.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新课程导学》,2013年第23期
[2]李宏伟、李志方.提升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4期
[3]徐志炯.对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探讨.《新课程(上)》, 2012年06期
一、建立合作小组
(1)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 便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相互帮助;“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高小组间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班主任在调座时要考虑到这点,学生上课毕竟还是在自己座位上的。
(2)小组内的人数应以4~6人为宜。过少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过多小组内发言、讨论需要的时间过长,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实施。根据我们学校的班额情况,我用了6个人一组,每班正好9组。
(3)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达到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避免“闲人”出现。要将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者、交流者、操作者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设置问题
如何提出有合作使用价值的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置并不一定必须是很难的问题。但建议做好以下两点要求。
(1)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层层递进,尽量使用问题串的形式,避免单一的问题。如在《盐类水解》第1课时针对学生总结盐类水解规律设计了入下问题:①我们知道水溶液中酸显酸性,碱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②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③H+与OH-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按理说,在水中应有c(OH-)=c(H+),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
(2)课堂教学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的知识,即提问要突出重点。对于教学中的难点也应加大提问的力度,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从不同的方向逼近难点,从而化解难点。如《乙烯》一节中,加成反应是重点之一,对此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①乙烯加成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如何?②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③有机物饱和程度前后有何变化?④加成反应有何特征?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⑥如何判断加成反应?⑦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有何应用(分离鉴别CH4与C2H4)?
三、指导合作学习
(1)指导自覺预习。首先,教给预习的方法。即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作业。在作业中遇到问题要学会及时对照例题或查寻资料尝试解决,同时要学会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等。其次,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提前预习一至二课时的内容,多者不限。根据超前完成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
(2)指导合作讨论。通过合作讨论,能使光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或片面或肤浅的理解深化,并有效的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把新课学会转化为会学。天长日久,这种“自学”就会成为“自觉”。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为了合作讨论不流于形式,我们首先提出合作讨论的具体要求。如: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勤于思考;要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要大胆地说出来,大胆地与同学争议;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清楚,但不大声喧哗;如果在小组讨论中意见分歧无法统一,可派代表先到附近小组请教;在组际交流中,小组要派代表大胆把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等等。
接着就经常性地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讨论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在实验中我采用较多的是小组合作讨论、组际合作讨论和师生合作讨论。如在新授课前,先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汇报预习自学的情况,解决小组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并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问。然后再进行组际的交流汇报,共同讨论小组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指导合作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参与的作用,不能只是一个组织者,更不能是一个旁观者。当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倾听了解。学生讨论中遇到障碍时及时给予点拨、引导;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遇到精彩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成为合作中的一员,要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在合作中保持兴趣,在讨论中获得帮助,从而提高合作讨论的效率。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导学案,为学生思考铺路搭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思维度。备课时,我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提纲——即导学案,以便于他们进行有效自主的学习。
四、评价小组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指挥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整体评价为主,以学生个人评价为辅;以当堂打分为主,以主观印象为辅;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有说服力,一定要遵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首先,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结果,更要侧重过程,老师要在课堂上一边参与小组学习,一边评价打分。每一次发言,每一次练习,每一次测验,都要及时地做出评价。
其次,小组的评价方式也别具一格,学习小组每名组员都有明确的适合其学情的具体目标,并分组列表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在评价过程中将集体与个体有机统一,权重向集体倾斜,根据全面考核量化结果,每周或每月、每期评出进步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他们正在尝试试行组员晋级达标,小组晋级达标等激励性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军.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新课程导学》,2013年第23期
[2]李宏伟、李志方.提升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4期
[3]徐志炯.对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探讨.《新课程(上)》, 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