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的樱花大道和绿色之路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末,迎来了樱花季,同济大学的“樱花大道”在上海赏樱界卷起一波热潮,每天都能看到樱花大道上熙熙攘攘的游客。暮光渐暗,我和同学举着单反在樱花树下徘徊取景。
  “你注意到学校最近挂出的‘垃圾分类进行时’的宣传展板了吗?”
  “嗯啊,在宿舍楼、教学楼里都看到了。全句应该是‘垃圾分类进行时,同济青年在行动。’”我一边按下快门,一边顺口应道。
  “你看这儿——”我朝着同学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宣传展板上展示品的实体:崭新的垃圾分类箱。
  我打了个响指,恍然大悟:“怪不得樱花大道每天人流量这么大,地上除了飘下的粉色樱花瓣,也没看到有什么杂物。功不可没啊!”
  提及垃圾分类,脑海中不免浮现了很多记忆片段。那是还在就读初一的暑假,我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体验了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岗位。“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在社区课堂里介绍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区分方法,并且主动前往居委会绘制了环保主题的社区宣传黑板报。在潜移默化中,这些经历如同阳光雨露,使我心里环保的种子生根发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刷朋友圈时看到绿色之路社团(Greenroad Association)的推文,点开发现这是我们学校的环保社团,那位转发推文的同学就是其中的社员姜亦轩,随后我便找她咨询了社团的一些情况。
  姜同学向我简单介绍了社团的基本情况和活动内容。绿色之路本部一共有七个小组——分别是自然组、资源回收组、环境教育组、网络调查组、秘书处、宣传组和外聯组。
  姜同学是资源回收组的组员,她们与上海缘源实业公司展开合作,定期举办校园衣物回收,回收来的衣服10%左右会出口到非洲,4%左右会捐赠给贫困山区,其余的会用来生产再生纤维制品。
  除了回收衣物,她们还常常进行办公室和图书馆的纸张回收工作,在图书馆的主要楼层安放回收筐,每天安排同学回收,称重,并记录在案。这些回收来的纸,较平整的会被订装成草稿本赠送给同学们。其余的则会被统一卖给废品回收处。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默默奉献的人,通过亲身践行,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绿色之路的自然组主要负责校园植物的导赏、制作绿地图,鼓励大家进行校园定向越野。他们在暑假会参加绿色营,和各个地区环保社团的同学们一起宣传环保理念,实地考察环境。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充满温暖和力量的环境教育组。在朋友圈看见了她们组的宣传语,着实非常打动我——“种子包含着生命的力量,孩子寄托着未来的希望。”于是我更深入打听了这样一群“孩子们的守护者”。她们长期和同济小学、曲阳四小合作,在每周二的中午为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展环境教育的课程。她们看着孩子们弯下腰,去寻找草丛中的四叶草,看着孩子们踮着脚,去闻桂花的花香,孩子们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反应都让她们倍感兴奋。
  我对环境教育组有着更深的向往之情,其实与我个人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依旧是在我初一的那个暑假,国际植树造林护地球组织(Plant-for-the-Planet)在上海真如社区中心开展了环保主题活动,我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国际气候正义大使”的荣誉证书。“植树造林护地球”组织的目标是在每个国家做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演讲,在每个国家种下一百万棵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缓解气候危机。
  外国友人的演讲很打动我,他们通过实际的数据和案例,形象地讲述着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的上升。图文并茂的演讲,使我第一次具体接触到“全球气候变暖”“可持续战略”“臭氧层”“氟利昂”这些概念,令我不由地为我们所面临的气候危机而担忧,同时激发了我想加入环保组织,打造美好地球的愿望。
  因此,当我知道在环境教育组的课堂上,孩子们看着短片中塑料微粒的危害而紧锁眉头,谈论动物保护现状时面露哀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自己,因为他们像极了曾经的我,曾经那个为环境问题而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的我。
  于我而言,环境教育组的魅力是通过有价值的课堂分享和知识讲解,培养孩子们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的意识。孩子们的心是纯粹简单的,她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绿色的种子。教育是立国之本,通过雨露滋养般地传输知识,可以使她们茁壮成长为绿色理念的播种者。
  “分享环保知识、放眼世界的环境运动、关注身边的环境议题、开展校园环保行动、进行自然游戏、欣赏标本、室外自然导赏,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环境的热爱与行动。”环境教育组的成员们作为绿色播种者,力所能及地引导孩子们培养自然美学的感受力和对环保事业的责任心。
  在我看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还可以开展有关“植树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可持续”等主题的青年摄影大赛、微电影大赛等环保公益类活动来鼓励新时代青少年们参与其中,一同培养环保意识,重视生态文明,播种绿色观念。
其他文献
陈青(后排左一)在朝鲜金城与中朝战友合影  编者按:1950年,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外文专修学校(今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第二期学员。除俄文专业外,还录取了一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英文班学生。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部队急需英语人才,当时英文班的同学们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军。经过选拔,由44名同学组成了“赴朝语文工作队”,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本文作者采访了陈青(华东革大附设上海外文专修学校英文班
炫酷视觉盛宴背后的“黑科技”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总台8K超高清试验频道进行了首次8K直播,而8K直播所使用的编解码标准,是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为等数十家单位合作研发的。这次8K春晚直播,也是为2022年冬奥会8K超高清视频转播进行的演练。  春晚还引入了自由视角拍摄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李静老师带领的“凤凰眼视觉团队”参与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自由视角技术
为留住一片南开大学的树叶,  两位女生不走寻常路,期待﹁百年南开﹂纪念款木叶盏的问世。  走近今天的体育生,会发现他們果然是四肢发达,  但头脑更灵活,有许多让人叹服的地方。  寒假时,我作为年轻老师,随家访团走进了山东农村,  从他们原生环境中看到了〇〇后体育生的变与不变。  村里长长的胡同,院子对开错落,但出入的人寥寥,据说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  老人们一年四季都喜欢到大门外站立、看景,遇到邻
在大学里,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为了堆高GPA(平均学绩点),抢着上一些容易通过且给分高的课,选了课并不认真学,被称为“上水课”现象。  “上水课”现象,舆论很纠结:“上水课”显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选了一门课,老师要求严格,学生认真学习而成绩不高,将直接影响学绩点,进而影响奖学金评定、保研、出国留学等,面对学生的现实利益,一些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也开始怀疑自己这么严格要求究竟对不对,事实上,他
在联合国机构做译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级英语笔译专业几位研究生为我们“解密”。  王旎:联合国的文件翻译既易又难  2019年7月,经学院推荐,我获得了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实习机会,在中文翻译科开启了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一开始,指导我们的刘老师便提醒我和另外一位實习生:“联合国的文件翻译既容易又难。容易在于,你不会翻译一份全新的文件,因为语料库中有大量的前序文件可供参考;难点在于
从期待到热爱,我坚持着,进步着,也收获着。“职业病”  没学习这个专业之前,“逛书店”时我和大多人一样会主要看那些摆在最前面的热销图书,通常在文创产品区停留的时间最长,大多时候也不会产生实际消费行为,因为要把想买的书留到网上促销时凑单。  后来学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去旅行时会把特色书店列在必去地点,每次去了商场不去书店总觉得没逛完,去了书店也时常会给朋友“拖后腿”,因为总要看看书店的热销榜单、新书推
2017年9月,我背着一个登山包带着两件行李,从广州出发来到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9月,我在UCL门前拿着毕业论文拍了张照,从伦敦回到广州,结束一年研究生生涯。  得知我已经硕士毕业回国了,很多同学都很惊讶。  “你一年就毕业了?”  这是我回国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质疑,英国一年制的学位让很多人觉得这个硕士文凭很水。由于每
好奇心背后的思维逻辑  打开B站,找到“清华大学”账号。我屏住呼吸,小心慎点,毕竟学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正在纠结选理科还是工科课程时,一个标题吸引了我的眼球:“毕导:好奇心给我带来了什么?”仔细一看,这节时长60分钟的课,吸引了22.2万次播放量,1.6万次点赞,有6846条实时弹幕,评分很不错。有句话说得好:“学霸与学渣的差别往往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于是,我打算先学一门“思维课”,打开脑洞。  
今年过年同往年最大的变化,大概是我从收压岁钱的人,变成了发压岁钱的人。  虽然我和女朋友都还在上学,收入基本靠奖学金和实习,然而我们已经订婚,女朋友家里还有两个侄女,作为未来的“姑父”,我要准备好给两个孩子的一份压岁钱。  两个小侄女,一个叫彤欣,上小学三年级;另一个叫奕欣,今年刚上幼儿园。在她们这个年纪,我和女朋友的压岁钱都是交由父母保管的,基本最后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是说:“我们先帮你存着,压岁
2013年,在北京市政府举办的大栅栏设计征集活动中,三位年轻建筑师提出的旧城改造更新方案被选中,这个名为“内盒院”的改造工程项目,是三个人共同做的一个胡同“盒子”梦。在建筑师们的巧手妙思之下,大栅栏地区已经搭建起了二十余个“盒子”。随后,三人将这种设计思路转向了农村,希望通过老屋改建唤醒中国农村的活力。  做“接地气儿”的建筑设计师  大栅栏附近的笤帚胡同是一条窄小的胡同,行人稀少,安闲静谧,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