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激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生由于知识面比较狭窄,感到数学枯燥无味,由此引起厌学、惧学,甚至逃学等现象,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学生;兴趣;培养
  
  Take Measures to activate the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Wei Jianying
  【Abstract】Rural students as relatively narrow range of knowledge, was mathematics boring and the resulting weariness, fear, and have even the phenomenon of truancy, etc., as a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from the start, flexibl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there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Key words】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students; interest; culture
  
  数学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成长、升学、就业等密不可分。然而,不少农村小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甚至感到厌倦。对于学生的这种心态,教师若不及时加以研究,对症下药,转化其心态,久而久之,持这种心态的学生与先进生差距将越来越大,最终引起严重厌学、惧学,甚至逃学现象的发生。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
  
  1.树立自信心、激发兴趣
  
  1.1让学生体验成功;自信心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的保证,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当然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心理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上,要给学困生特别关注,在口头表扬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思考、减轻学习难度,发现答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
  
  1.2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批评会引起学生自我评价过低,从而导致不良自我形象和自卑心理的形成,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是压抑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表扬则不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积极的评价能给学生心理上带来愉悦,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使他们个性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展现,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乐趣。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强化它。对于那些有畏惧自卑心理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他们回答问题时,在言语给予肯定的同时,辅以赞许的目光,欣喜的微笑,爱意的抚摸都会使他们获得愉快的体验和自豪感,从而信心倍增,并获得成功,增加学习动力。
  
  1.3尊重学生的思维和解题方法;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教师试图以成人的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学生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方法为快乐,解题时通常自主建构模型,有的教师此时可能会“强扭”学生接受成人的形式化思维,这都是不明智的,不如因势利导,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肯定学生具有的新奇想法和创新火花,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1.4变指责为呵护;小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不会很全面,有时会突发奇想,提问题只不过只着点边甚至是错误的。这时,做为教师决不应该去讽刺、挖苦、指责学生,而应该呵护他们创新的萌芽,及时、耐心地对其加以引导或顺错纠正,让学生体面坐下。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情感、引发兴趣
  
  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应当是掌握具体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应当是知识不断转化为情感、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使之渴求知识的愿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进而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
  
  2.1教学中多些原型启发;数学中的数、数量关系、几何图形是一些抽象的东西,但它们都来源于生活,故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但好奇心强、好胜心切,表现欲望强烈,主体意识强,而且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觉得数学知识枯燥无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把握,这种心理压力影响学生兴趣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情绪。而原型启发的引入,缩短了学生对数学认识的距离,在视觉和感觉上给学生一种熟悉、亲切感,缓解了紧张的心理压力,进而激发了对所熟悉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种自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正是培养学习兴趣的目标,故在数学教学中应适当引用数学原型。
  
  2.2突出枯燥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变陌生为熟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指出,当人们在活动中遇到某种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在用过去的知识不能应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景。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的综合推理能力正处于发展时期,碰到抽象问题,应给学生创造一个类似的情景,使他们置身于其中,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使问题具体化、熟悉化,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感情,提高兴趣。
  
  3.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发展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师不能把数与生活脱离开来,而应该创造数学环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
  课外作业是数学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善于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和挖掘课外作业自身的特点,使学生的课外作业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
  
  3.1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了解数学知识;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今天,各行各业与数学的联系日益紧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随处可见,教学不必局限于课本、课堂,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深入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课本中所没有的鲜活知识,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得到的数学知识信息含量是极其丰富的,它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象课堂中那么枯燥和狭隘,而是以生活为基础并同生活紧密联系的。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获得数学知识的兴趣。
  
  3.2手脑并用,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来源,也是施展数学才华的地方。教师应以生活实践为载体,让学生走进生活,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3.3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知识;数学课本知识中的一些结论、定理、定义等知识表述抽象,较难理解,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实践操作和观察才可以理解,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一些活动往往受到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例如,在教学圆柱体和圆锥体前,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体和圆锥体,在做的过程中提炼数学知识。
  
  4.给学生表现和质疑的机会,巩固兴趣
  
  4.1创造一切条件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个别学生好表现自我,教师要因势利导,从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出发,让他们在发挥自己能力的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他们爱学习,乐于学习的精神,否则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2提供和谐环境,让学生提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可见,一堂有实效的课,并不是单纯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思考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教师又通过哪些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和机会,使学生有“一波末平,一波又起”之感,使其自始至终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巩固其学习数学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用无定法、贵在得法”,能否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数学老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综合各方面情况,探究各种教学方法,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数学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收稿日期:2010-07-06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的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地思维品质。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地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学生数学素质好坏地集中体现。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
期刊
1.加强导读的重要性    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
期刊
1.培养敬老爱幼的中华美德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被选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情,在如今青少年身上恰恰很是欠缺。我应通过《背影》这课的教学,使学生们体会你们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说:“多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期刊
【摘要】“阳光、火花、电光,照亮江河山川,照亮物质世界。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观念,能照亮人的思想,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要想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哲理小故事、抄一些名言警句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办法。  【关键词】小故事;格言;思想教育    Light a lamp thinking  Han Xin lei  【Abstract】"Sunlight,
期刊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很多学生只关注解题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想知道最后的结果,不听或没有耐心去听老师的过程分析,认为题目做多了自然就会了,这样就导致概念、定理、公式、基本思想、方法、运算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于数学概念,要抓住它的本质属性,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公式往往有的同学连公式都记不住,边做题,边看公式,在这种情况下考试,公式经常记错,用错,这就要他们舍得花时间去研究公式的由
期刊
【摘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本文试图根据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探索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的途径,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激发和保持;初中学生;运动兴趣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
期刊
自主学习能力是所有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等。《数学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能力,而创新只有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新课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引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下面谈此观点仅供参考。    1.数学教学中营造氛围,激发
期刊
【摘要】面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改,本文就如何引用新的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提出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教学互动和角色互换两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互动;设置情境;角色互换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politics and the role of the exchange interaction  Sun Aixia  【Ab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意识是创造精神的主体,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
期刊
1.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