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能力 提高写作技巧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和写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要以理解语言的能力作基础,所以会读才会写。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写是先立意、选材,而后剪裁、布局谋篇,最后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路和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外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选择合适学生阅读的有益读物,开拓学生眼界,要揭示阅读方法,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真读书的习惯” 。根据大纲精神,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很有好处。开展课外阅读,具体做法如下:
  一、每周用一节课时间指导课外阅读
  在课外阅读课上,给学生介绍一些书目、文章,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阅读训练。
  首先,安排学生独立阅读,在语文课堂上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优美文章,画出重点句子、优美词语等,必要时注上对文章或字句的理解。对低年级的学生,就介绍一些浅显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散文《春》《燕子来了》等,中外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亡羊补牢》等。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批边写(如,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语句等),课外要求交流读书体会,开展“讲故事”比赛。
  其次,指导学生评析读物。对于课外读物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讲评和讨论。这种活动往往在四五年级进行,经常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评论;二是老师恰到好处地讲评,对学生的看法给予肯定,或在评论的基础上深化。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思路
  阅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广泛深入的阅读,没有深厚的阅读基本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阅读与作文的思路也不相同,阅读从语言形式入手理解内容,再从内容回到对形式的了解;作文则先要确定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再考虑文章的表达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对一些典型的文章,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整体入手出示问题,说说这篇文章写些什么内容,是论说、叙事,还是状物写景。通过阅读,学生掌握了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后,再与学生一起研究文章的谋篇布局和段落层次。指导学生学习文章是怎样遣词造句及其表现方式,初学写作的三四年级学生,可以照人家的方法仿写,然后在仿写的基础上创新写作。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对照课文学写,然后根据想象写《冬雪》《夏》,把阅读的知识迁移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来。
  三、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的四条对应规律
  一是从审题上对应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命题形成大体有四种:以物命题,如,《落花生》;以事命题,如,《半夜鸡叫》;以地点命题,如,《在炮兵阵地上》;以意命题,如,《伟大的友谊》。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中,联系小学语文的四种常见题型(传统题、填充题、图像题、供料题)进行必要的剖析,使学生对照课外阅读的优秀篇目进行剖析,在写作中避免离题现象。
  二是从选材上对应结合。“立言之要在于物”,“物”就是材料,选材要回答的问题是“写什么”,在语言教材中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范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作文选材不典型、不突出、不生动的毛病,和范文、例文比较,让学生从中领悟选材的要求和规律。
  三是从立意上对应结合。立意就是文章如何确定中心思想,联系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多中心”和“无中心”毛病,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及优秀作品,作者是如何通过材料来表现中心的。如,课文《鸡毛信》,就是围绕儿童团员海娃送信报信,表现“爱国主义”这一精神的。
  四是从谋篇布局上对应结合。谋篇就是安排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开头和结尾、详写和略写、过渡和照应、写作顺序等。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联系学生作文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选准课内外反问的例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日积月累,自见功效。例如,《落花生》一文写了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因为“种花生”不是重点,因此文章只用了八个字概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而把“议花生”当作重点,写得比较详细,从而突出了“要做有用的人”这一中心。
  四、仿照课内外阅读范例,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培养,必须有所凭借。”这凭借就是课本,就是国内外优秀范文。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读书习惯,必须抓好课内外阅读。通过课堂教学,把教材的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利用广泛的课外阅读,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然后迁移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中。
其他文献
现在教育界普遍都倡导有效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师生互动。虽然也强调阅读,可是都是千篇一律的念经式,缺乏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撞击。现代有效课堂强调真实实在的课堂,树立了一系列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实施对话教学,突出主体地位,自然这个主体地位更多的是突出以生为本。在对话式教育中,教师必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努力唤醒生命,激扬生命。把学生看成一个自我生命的实现
期刊
从语文的海洋中拾到的贝壳,如今已成为生命中的财富,这些财富源于阅读。  在阅读的队伍中,中学生始终是一支主力军。每逢节假日,大小书店总会被青春靓丽的中学生所占领。洋溢在他们脸上的那份沉醉,那份痴迷,那份纯真,那份快乐与满足,深深感动着成年读书人。  何不将他们带入到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中,使之成为生活课堂、欣赏课堂、社会课堂。这样,语文课不再是单一的课本教学,而是为课堂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互相推
期刊
近日拜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反复地揣摩、研究,体会到了朱自清父亲的爱是发自于内心深处,是最淳、最本质、最无私的爱。在遭遇家庭的一系列变故之后,还能撑住,顶住整个家庭的重担。处处为儿子着想,不让儿子担忧。是啊!父爱如大山般的伟岸,让子女有足够的依靠,有休息、疗伤的场地。  在我们这样平常的家庭,我也是无时无刻地感受到父亲的爱就在左右,从没有离开过。虽然我自以为是大人了,都二十五六了,早已能够自立,可
期刊
常言道:“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口才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是一把火,给学生带来温暖、勇气;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春风、春雨,滋润学生心田,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平庸的课堂语言只能是一支又一支催眠曲,而成功教师的讲课,则让学生感到眼前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澜的画。  一、语言有魅力,便于创造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告诉人们,师生之间
期刊
语文老师会经常在一起谈论: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那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差;这个学生的作文生动有趣,那个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面对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学生,老师真是头疼,心烦,不知道如何才能教他们写好作文。下面就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谈几点看法。  一、诱发学生“想写”的意识,培养学生“愿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一个人和他喜欢的事融合为一体。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他就会全力专心于它。如何才能
期刊
教书在外,周末回家看望父母和女儿。微雨放晴,牵着女儿的小手到花台前欣赏雨后的绿色,心情格外清爽。说是个花台,其实不过是父亲把些许花盆摆放在一起,种上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罢了。去年寒假,我说花太多了,干脆把一些重复的、活得不精彩的给丢了吧,院子小,太占地方了。有一株茉莉花活在一个烂盆里,说是“活”,可已是“苟延残喘”了。叶,几乎掉光,杆,差不多已枯,生命的迹象已不甚明显。我说:“扔了吧,快死了的花
期刊
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着育人的重担。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时常思考着一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2012年的9月我新接手了令各科老师比较头疼的五年级二班,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该班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做事情也缺乏主动性,课堂回答问题也不积极,课上发言的永远是那几名同学,课后习题、作业改错也很被动。刚
期刊
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应是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口”上把握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体现一名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一个人说话能力差,词不达意,就会给他个人和社会造成损失。如果语文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就不能适
期刊
最近听了我校八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有个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古诗苑漫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平台,也为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一次如何进行这个课题探索的机会和难得的实践尝试。听完课后,我深深地反思了现今我校的古诗词教学,我觉得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1、课堂一味灌输式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教一首古诗,要讲两三节课,写了满满的几黑板,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得了,
期刊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语文作业有习字、补充习题、名师助学、作文、周记(日记)、家庭作业等,批改作业的任务常压得老师透不过气来。面对新课程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要求,语文作业的批改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功能,提高作业质量呢?  一、批改要蕴涵感情  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