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蒙 天地初生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茫茫宇宙,浩瀚而神秘。它是怎样诞生的?又是谁创造了世界万物?创世神话体现了远古先民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创造精神也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世神话承载了来自远古时代的集体记忆,综合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探索世界和生命起源之原初形态的文化体现。与西方宗教色彩浓厚的神创论有极大的不同,中国创世神话倾向于现实化和人性化,更多地体现远古先民与自然界斗争的进取精神和生存智慧,其故事及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和饱满。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是谁创造了世界万物?这些至今依然困扰科学界的问题,却可以在创世神话里得到圆满的解答。
  谁为混沌开七窍
  中国创世神话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据先秦古籍《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记载,有一种上古神兽“浑敦”,生活在汤谷,它“六足四翼”,全身精赤无毛,如同一只赤黄色的口袋,“无面目”,却可以辨识歌舞,名字叫作“帝江”。汤谷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的“浑敦”“帝江”实为一体,即后世被奉为上古四大神兽之一的“混沌”。也有人认为“帝江”即为帝鸿,是指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如此来看,《山海经》中的记载便与人类始祖有了关联。记述虽然简单,却给了后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看作中国创世神话的源头。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庄子》对《山海经》中“混沌”的形象加以完善,演绎出“混沌开七窍”的寓言故事:传说远古时代天地之间有三位大帝,南海之帝名为倏,北海之帝名为忽,中央之帝名为混沌。倏与忽生性好动,迅捷机敏;而混沌憨厚笨拙,行动迟钝。一次,倏与忽到混沌的中央辖区做客,受到混沌的热情款待,很是感激。他俩商议着报答混沌的恩惠:“人人都有耳、目、口、鼻七窍,可以听,可以看,可以进食和呼吸,唯独混沌没有,我们帮他凿出来吧!”于是,倏与忽一起动手,在混沌身上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之后,七窍俱通,混沌却死了。
  在古汉字中,“倏”字和“忽”字都与时间有关,是“极快”的意思。因而有学者指出,倏与忽即是时间,混沌就是世界的初始状态,所谓开窍可以理解为世界漫长的发展过程,混沌死而化生万物,自此时间空间融合,进而有了生命和人类,这与道家“道生万物”的宇宙观相契合。《庄子》这则寓言暗示了天地自然的变化过程,相较于《山海经》的叙述更加详细而生动,成为流传甚广的神话基础。
  但是,这样一个既无面目、又有些笨拙的混沌形象实在不怎么讨喜,也不符合人们英雄崇拜的审美需求。因而在汉代东方朔所撰《神异经》中,混沌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凶兽形象。随着创世大神盘古形象的出现,混沌的帝江身份和化生信息逐渐被淡化终至消失,后来便以上古神兽的身份存在了。
  盘古创世开天地
  在世界神话体系中,关于创世之前的状态大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世界在诞生之前处于一片混沌状态,天地如一,连在一起,直到有一位创世大神将它们分开。在中国神话中,最为人熟知的创世大神便是盘古。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关于盘古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如本土说、外来说,盘古成为创世大神的时间也有汉代说、先秦说、远古说等不同看法。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自汉以后,中国的神话体系日渐完善,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越来越普遍,盘古的形象在民间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无可争议的创世大神。
  根据考古发现,可以肯定在远古时期已经有类似于盘古的形象出现。如云南沧源岩画中手持石斧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与神话中盘古的形象颇为吻合,证明盘古的形象和传说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文字记载出现得却很晚,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人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一书,书中对盘古开天辟地的事迹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世关于盘古的传说多衍生于此。如《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书中均把盘古描述成开天辟地的英雄形象,天、地、日、月、山川、树木等世间万物,以及云、雨、风、雷等自然现象均是盘古死后化生,这与《山海经》中的混沌形象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盘古被塑造成一位高大威猛、孔武有力的巨人,被赋予了创世神应有的气质。
  除了一些古籍记载,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中也有与盘古开天辟地类似的描述,如瑶族、畲族人民共同的始祖盘王,因为音源的关系,被一些学者认为与汉文化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同属一人。传说在开天辟地之后,盘古四海云游,每到一处风景秀丽、水草丰美的地方,便结庐小住,教人们耕种收获,因而留下许多遗迹和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口口相传,成为我国神话传说的重要源泉。
  如今在全国很多地方依然有与盘古相关的遗迹,如盘古山、盘古墓、盘古庙、盘古祠、盘古村等,有些地方还会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来纪念这位创造天地万物的英雄。这也是因袭了创世神话中的内容和先民的思想观念。在河北省青县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大盘古,一个叫小盘古,相传就是盘古云游至此建造的居住地。此地还有盘古墓、盘古庙、盘古沟等遗迹。盘古墓在唐代时就已经存在,被清代文学家袁枚列为全国三大盘古墓之一;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规模宏大,堪比故宫,但比故宫早了120多年。
  开辟神话是古人对天地起源的一种大胆猜想,直指宇宙起源,代表了远古先民对天地万物的最初认知。人们把这种认知予以神化,赋予盘古无穷的创造力,塑造出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创世神祇形象。古画中盘古的形像或手托日月,或手持巨斧,傲立于天地之间,这位人格化的创世之神更符合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崇拜理念,也凸显出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进取精神。
  女娲炼石补苍天
  女娲在创世神话中的形象要早于盘古,她与伏羲作为人类始祖的形象相较于盘古更丰满。自从盘古被确立了创世神地位之后,女娲便更多以创生神的形象出现,甚至有人提出是盘古创造了伏羲和女娲。女娲具有双重身份,她不仅“抟土造人”,是人类的始祖神,还“炼石补天”,挽救了一场人类大灾难,是人类的救世神。
  据《五运历年记》记载,盘古在开辟天地后,四肢化作四根天柱,分别撑住天的四角,是为“四极”。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上古时候,四极崩坏,九州塌陷,天不能覆盖大地,地不能承载万物,大火猛烈燃烧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禽野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古九州之一,为古代中原地带),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最终苍天得以修補,四柱得以直立,洪水消退干涸,冀州恢复太平,猛禽野兽相继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天为什么会塌陷?引发大洪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淮南子》中没有给出解释。有人认为这是对上古一次大洪水的真实记录,女娲补天其实是反映了先民同自然灾难做斗争的顽强精神与生存智慧,女娲是上古先民集体智慧的象征。
  值得注意的是,《淮南子》中并未提到共工、不周山与女娲炼石补天的关联,可见在西汉时期“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炼石补苍天”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谈天篇》中以“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对“女娲炼石补苍天”的故事情节加以完善:上古时期,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触不周山,导致西北撑天的柱子和东南系地的大绳折断,进而引发大火和洪水。这就解释了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原因,进而将女娲与共工的故事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这反映出创世神话的演进与融合,女娲的形象也更加生动鲜活,成为深入人心的救世女神。
  创世神话发端于漫长的原始社会,经过数代人的改造后,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呈现给后人。创世神话从最初就体现出人类的顽强与进取,无论是盘古还是女娲,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在创世神话中所体现的是民族道德观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彰显出人类共同追求的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延续数千年,成为建造中华文明丰碑的重要基础。创世神话不仅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化给养,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其精神价值正在于此。
  创世神话体现了远古先民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创造精神也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我们走出神话,回归现实,会发现原来创造力一直存在,人们总是在与自然斗争的进程中,开辟出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从神秘的古蜀文明,到富饶的天府之国,再到宜居的休闲之都,巴蜀以鮮明的文化特质和烟火气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这里不仅有火锅,有故事,还有数不清的山水、古迹与名胜。  2020年11月18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成渝潮流新地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等榜单发布。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大足石刻、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恩阳古镇等一批自然与人文并重的古迹名胜入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
期刊
鲁西南斗羊习俗以梁山县最为著名,斗羊是梁山地区由来已久的民间风俗,也是当地乡村集市、古庙会、春节及喜庆之日的娱乐项目,历久不衰,深受欢迎。  水泊梁山地区,素有“家家植柳,户户养羊”之说和崇尚武术习俗。斗羊,民间俗称“抵羊”,旧时称“风波事”,现已发展为鲁西南地区一项备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  斗羊由来  梁山斗羊历史悠久,关于这一习俗的缘起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西汉,一说起于曹操。  据史料记
期刊
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史学传统,史料之丰富更是首屈一指。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史学传统竟然帮助印度重建了历史。其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中古史经历了『印度的历史,中国的记录,英国的考古发现』,才得以重现世间。  令人迷惑的印度古迹  1837年夏季,在印度圣城瓦伦拉西以北约10公里的荒野上,在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服役的亚历山大·康宁汉姆(Alexander Cunningham)与麦尔西上校(F.C.Maisey
期刊
他与晚清重臣张之洞同宗同脉,后者曾为他惋惜,他却置之不理。他少年博学,参加科举之时却被人嘲笑『狂僭』。他怒而出海,遍游欧美,回国后却重拾传统文事。他曾是晚清大儒贺涛的弟子,身边名士如流,却依然穷困潦倒。  20世纪初鼎革之际,西式学堂教育传入中国,传统国学受到严重冲击,旧时教育兴盛局面不复存在。在这一背景下,为传承传统文化,重振传统书院教育之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
期刊
世界如何出现?人类怎样诞生?天地万物与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最早的农畜桑织如何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这些我们至今仍会困惑、仍在探索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们的祖先。在尚不足以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之时,他们用丰富而瑰异的神话传说作出了解答。  远古时代,对挣脱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带来的束缚的渴望,驱动着先民们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他们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将人的力量英雄化,从而构想出了一个游移于真实与虚幻
期刊
上古神话诞生于蒙昧之初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状态的探知与求索,那些奇幻的故事和绮丽的想象,映射着人类童年时代的历史重构和心理缩影,积聚着中华民族最早的自我意識觉醒和文明初始之光。
期刊
从武夷山到张家口,万里茶道串联起无数古老的城镇,这些城镇因茶而兴,是中外茶贸易和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纵贯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8个省区,贸易过程分为生产、集散、外销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主要集中于武夷山区;汉口和张家口是万里茶道的主要节点,汉口是南方产茶区向北的水路转运中心,张家口则是茶叶外销的集散地,这两座城市连同沿线的
期刊
在太行山南端的沁河河谷中,隐匿着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堡群。这些修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城堡虽不似欧洲城堡那样壮观,却默默延续着晋东南数百年的文化传承。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城堡》中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K应聘到某城堡做土地测量员,他抵达城堡外的村子后四处打听、想办法联络,却终其一生都未能踏入城堡半步。城堡威严而冷漠,它依附于村落,却又和村落隔绝,城堡里的人对外界毫不关心,外人也难以进入其中。村子里的民众在
期刊
神话是早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现象的理解,人类常常采用原始想象的方式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参与世界。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神话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形成之初对宇宙运行、社会秩序和自身生活的认知,是一个民族原初而本真的文化基因。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想象  神话之“神”,是早期人类相信自然界存在异己的力量,决定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社会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协作解决现实中
期刊
夏圭以简淡的笔触、淋漓的墨韵勾勒『半邊』山水,于空阔旷远、烟水微茫之中表达深邃的意境。临流抚琴,对雪邀风,他在如诗的画境中聆听山水清音,感受自然的艺术之美。  “马一角”与“夏半边”  关于南宋绘画大师夏圭的生平,史料记载非常简略,我们只知道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另一位大师马远同时代,南宋宁宗(1195—1224年)时为画院待诏,并获得金腰带奖励。夏圭与马远既是同事又是师兄弟,都师从于李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