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与不变,是个永恒的话题,世间万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发展着。一位教师在他一段跨越二十年的教学历程中有哪些“变”与“不变”呢?1998年,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麻雀》,记得当时课堂效果非常好,还应邀到全省多地上了观摩课。2019年下半年,我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内容还是《麻雀》。时间跨越二十多年的两节相同课题的课,有哪些异同处呢?
一、比较教材
1998年执教的是人教版四上第14课《麻雀》,2019年执教的是统编版四上第16课《麻雀》。我发现两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要求是不同的。1998年课文所在单元导读较为清楚地说明了本单元的选文和主题,以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着重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到内容真实、具体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2019年课文在习作单元,在精美的画面上,导语一方面较为简洁地点明了单元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另一方面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学习任务:了解本单元几篇文章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两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也不一样:对比两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不难看出,1998年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偏重理解,侧重人文,以“回答问题”为主;2019年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偏重表达,侧重语文要素。当然,这跟两篇课文所在单元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二、比较备课
“潜心备课”是每一节公开课之前的必須环节之一。1998年备课,我更多的是思考要设计哪些环节?哪些问题?我要怎么教?2019年备课,考虑就相对全面了一些: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还可以怎么写?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还可以怎么学?我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还可以怎么教?学生作业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这些?还可以做什么?当然,这跟自己对教学的理解的变化有关。
三、比较主要教学环节设计
1998年《麻雀》一课主要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 学习课文第1段(第1~3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 思考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2. 学习课文第2段(第4~6自然段)。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猎狗想要吃小麻雀?
(2)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时,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3) 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4)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5) 指导朗读背诵。
3. 学习课文第3段(第7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第3段。
(2) “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2019年《麻雀》一课主要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段,交流讨论。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正确、流利。
(3) 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简单画出它们的关系图。
(4) 根据上面的关系图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2. 再读课文,品析语言表达之美。
(1)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请一个小组四位同学上台交流,其他同学相机补充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下面语句: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引导学生读出小麻雀的无助、无奈)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出猎狗的凶猛)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感受老麻雀的速度之快、颜色、形状以及落地时坚定的决心都像“石头”)
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写清楚的。
3. 展开辩论,感受故事情感之美。
(1) 学生进一步读课文,思考: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心里害怕吗?
(2) 组织讨论。(我认为它害怕。因为课文中写道:“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我认为它不害怕,因为课文中写道:“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准备着一场搏斗”。)
(3) 老麻雀以弱小的身躯去迎战猎狗,靠的是什么?
【教学思考】
这二十多年,我改变的是什么?我想,这二十多年除了教学阅历的丰富之外,最大的改变有以下几点:
1. 教学理念在改变。
从二十年前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到如今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学”。二十年前的课堂,有点儿像《礼记·学记第十八》里描述的那样:“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二十多年后的课堂,我能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从“教师设计”走向“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提出,教师只是启发引导;思路让学生去探求,教师只是参与点拨;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教师只是引领、梳理;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教师只是肯定或校正;推理让学生去讲解,教师只是组织;知识让学生去应用,教师只是指导。如,2019年《麻雀》的教学设计,在“再读课文,品析语言表达之美”环节,教师不提问题,只是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顺势利导,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感悟。
2. 教学方式在改变。 二十年前,课堂呈现的对话方式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单向对话,学生被动,效率较低。二十多年后,我能通过组织引导,让学生的问题在小组内、小组间、教师与小组间、教师与学生个体间、学生与学生个体间结成的多维对话关系中得以澄清、达成共识,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课堂上,学生除了与教师、学伴对话外,我还引导学生学会与教材对话。譬如,引导学生与课文脉络对话、与课文结构对话、与文章主题对话、与关键词句对话、与课后问题对话、与文中插图对话等等。这样,使课堂对话由“单一”走向“多维”。这一点,在2019年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较为明显。
3. 教学眼光在改变。
二十年前,我在课堂上关注教案比较多,关注学生比较少,课堂上,对学生缺乏鼓励和欣赏。二十多年后,我懂得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管他的年岁长幼,地位高低。而得到别人欣赏、夸奖,是得到尊重的具体表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课堂上我不仅自己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能引导学生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营造出了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已形成了我的教学风格。
4. 教学角色在改变。
二十年前,我会在课堂上情绪激昂、眉飞色舞,成为课堂的主角。二十多年后,学生的中心位置强化了,学习成为师生共同的事情。我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成了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点拨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而不应是灌输者、表演者,课堂上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我的课堂呈现出了新生态,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绿色的、生长的课堂。2019年的教学,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
这二十年,我不变的是什么?
1. 不變的是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自从选择了当语文教师,我就很享受这份事业。语文以其丰厚的内容、深厚的底蕴,让我的工作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二十多年来,我不忘初心,与语文始终“只如初见”,挚爱语文,挚爱语文教学。
2. 不变的是敬业。
二十年前,我在备课之前总要大声朗读课文数遍;二十多年后,依然如此。二十年前,为了把一节课备好,我要阅读很多书籍,查阅很多资料;二十多年后,依然如此。二十年前,我用透明胶片手工绘制投影片,一丝不苟;二十多年后,我在电脑上制作课件,精益求精……
3. 不变的是研究。
二十年前,我喜欢研究,研“大纲”,研教材,研学生,研问题;二十多年后,我依然喜欢研究,研《语文课程标准》,研教材,研学生,研话题。
4. 不变的是重阅读。
为了让自己、也让学生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涵养心性,二十年前,我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课外阅读。二十多年后依然这样。
(唐文国,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校长)
一、比较教材
1998年执教的是人教版四上第14课《麻雀》,2019年执教的是统编版四上第16课《麻雀》。我发现两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要求是不同的。1998年课文所在单元导读较为清楚地说明了本单元的选文和主题,以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着重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到内容真实、具体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2019年课文在习作单元,在精美的画面上,导语一方面较为简洁地点明了单元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另一方面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学习任务:了解本单元几篇文章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两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也不一样:对比两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不难看出,1998年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偏重理解,侧重人文,以“回答问题”为主;2019年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偏重表达,侧重语文要素。当然,这跟两篇课文所在单元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二、比较备课
“潜心备课”是每一节公开课之前的必須环节之一。1998年备课,我更多的是思考要设计哪些环节?哪些问题?我要怎么教?2019年备课,考虑就相对全面了一些: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还可以怎么写?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还可以怎么学?我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还可以怎么教?学生作业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这些?还可以做什么?当然,这跟自己对教学的理解的变化有关。
三、比较主要教学环节设计
1998年《麻雀》一课主要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 学习课文第1段(第1~3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 思考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2. 学习课文第2段(第4~6自然段)。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猎狗想要吃小麻雀?
(2)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时,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3) 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4)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5) 指导朗读背诵。
3. 学习课文第3段(第7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第3段。
(2) “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2019年《麻雀》一课主要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段,交流讨论。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正确、流利。
(3) 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简单画出它们的关系图。
(4) 根据上面的关系图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2. 再读课文,品析语言表达之美。
(1)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请一个小组四位同学上台交流,其他同学相机补充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下面语句: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引导学生读出小麻雀的无助、无奈)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出猎狗的凶猛)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感受老麻雀的速度之快、颜色、形状以及落地时坚定的决心都像“石头”)
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写清楚的。
3. 展开辩论,感受故事情感之美。
(1) 学生进一步读课文,思考: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心里害怕吗?
(2) 组织讨论。(我认为它害怕。因为课文中写道:“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我认为它不害怕,因为课文中写道:“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准备着一场搏斗”。)
(3) 老麻雀以弱小的身躯去迎战猎狗,靠的是什么?
【教学思考】
这二十多年,我改变的是什么?我想,这二十多年除了教学阅历的丰富之外,最大的改变有以下几点:
1. 教学理念在改变。
从二十年前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到如今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学”。二十年前的课堂,有点儿像《礼记·学记第十八》里描述的那样:“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二十多年后的课堂,我能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从“教师设计”走向“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提出,教师只是启发引导;思路让学生去探求,教师只是参与点拨;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教师只是引领、梳理;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教师只是肯定或校正;推理让学生去讲解,教师只是组织;知识让学生去应用,教师只是指导。如,2019年《麻雀》的教学设计,在“再读课文,品析语言表达之美”环节,教师不提问题,只是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顺势利导,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感悟。
2. 教学方式在改变。 二十年前,课堂呈现的对话方式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单向对话,学生被动,效率较低。二十多年后,我能通过组织引导,让学生的问题在小组内、小组间、教师与小组间、教师与学生个体间、学生与学生个体间结成的多维对话关系中得以澄清、达成共识,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课堂上,学生除了与教师、学伴对话外,我还引导学生学会与教材对话。譬如,引导学生与课文脉络对话、与课文结构对话、与文章主题对话、与关键词句对话、与课后问题对话、与文中插图对话等等。这样,使课堂对话由“单一”走向“多维”。这一点,在2019年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较为明显。
3. 教学眼光在改变。
二十年前,我在课堂上关注教案比较多,关注学生比较少,课堂上,对学生缺乏鼓励和欣赏。二十多年后,我懂得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管他的年岁长幼,地位高低。而得到别人欣赏、夸奖,是得到尊重的具体表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课堂上我不仅自己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能引导学生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营造出了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已形成了我的教学风格。
4. 教学角色在改变。
二十年前,我会在课堂上情绪激昂、眉飞色舞,成为课堂的主角。二十多年后,学生的中心位置强化了,学习成为师生共同的事情。我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成了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点拨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而不应是灌输者、表演者,课堂上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我的课堂呈现出了新生态,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绿色的、生长的课堂。2019年的教学,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
这二十年,我不变的是什么?
1. 不變的是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自从选择了当语文教师,我就很享受这份事业。语文以其丰厚的内容、深厚的底蕴,让我的工作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二十多年来,我不忘初心,与语文始终“只如初见”,挚爱语文,挚爱语文教学。
2. 不变的是敬业。
二十年前,我在备课之前总要大声朗读课文数遍;二十多年后,依然如此。二十年前,为了把一节课备好,我要阅读很多书籍,查阅很多资料;二十多年后,依然如此。二十年前,我用透明胶片手工绘制投影片,一丝不苟;二十多年后,我在电脑上制作课件,精益求精……
3. 不变的是研究。
二十年前,我喜欢研究,研“大纲”,研教材,研学生,研问题;二十多年后,我依然喜欢研究,研《语文课程标准》,研教材,研学生,研话题。
4. 不变的是重阅读。
为了让自己、也让学生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涵养心性,二十年前,我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课外阅读。二十多年后依然这样。
(唐文国,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