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缅甸去禅修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修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想“了脱生死”,有人想“离苦得乐”,我呢,既不觉得生活有多苦,更不觉得生活没意义,而是因为对这个世界仍然好奇,愿意自己去实践,仅此而已。
  在阅读《少年派》的时候,我与同时虔诚地信奉着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主人公颇有共鸣。几大宗教,以及现代科学,都有迷人之处,你可以说它们各自都形成一套解释世界的完整体系。而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的原因,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佛教的东西,从心灵鸡汤的道德说教、到不知所云但充满美感的禅宗语录,都充满世俗的温情。同样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更愿意接受科学体系对世界的解释。很久以来,我都认为佛教似乎除了一些哲学意味的思辨,很难让人发现前后连贯的坚实的方法体系。
  直到几年前从接触禅修开始,才觉得这个体系的背后,几乎已经失传的那个方法体系,大约是值得验证的。我至今不觉得自己是个佛教徒,就像大多数相信科学的人不会把自己称为科学教徒一样,因为没有见到终极方程式之前,一切都是假说,有待验证。
  2008年的时候,我到苏州的一个寺庙参加过一个为期一周的禅修营,那时的每日禅修在我看来,更像是做实验,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显得真实可信,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信仰,更不会有迷信色彩,参加的人也多半是心理咨询师。指导老师告诉我们,他曾经去过缅甸的马哈希禅修中心学习内观禅修,对类似的国际禅修中心赞不绝口,他说只要愿意学,这些禅修中心都会提供免费食宿和免费的禅修指导。
  自那以后,我决定有时间一定要去一次原产地。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下那么大的决心去缅甸禅修,这得多虔诚的心才行。我现在想来,其实原因有很多,但都和虔诚无关。
  首先缅甸签证好办,去一趟花费不多,没有经济压力;其次那时缅甸还是个军人政府,本来就有点神秘,至少旅趟游也值得;最后是好奇心,因为南传的佛教寺院或者禅修中心,秉持的修行理论和方法,以及戒律,几乎可以用佛教原教旨主义来形容,比较接近最原始的佛教,而这又是我们所不熟悉的。
  在网上就可以发现,在缅甸有无数的禅修中心,都是吃住免费,学习免费。虽然都是打坐,但是方法还是有细微的差异。2011年,我选择了在缅甸都算偏远的毛淡棉地区的帕奥禅修中心,据说那里教授的方法最原汁原味。
  寂静无声的反复练习
  一路颠簸不表,在外国人登记处填了张表格,领了一个托盘和一个盆,被安排进了一间宿舍,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整个过程平淡无奇。只是在登记的时候被问及希望跟谁学习,我说我谁都不认识,最好能有说中文的导师,所以就被指定了一位中国的和尚作为导师。
  看似空荡荡的一座山,其实在茂密的丛林里散落着很多比丘的茅舍,以及集体禅修的大禅堂。这里没有什么大雄宝殿,大殿里空荡荡,只在最深处的座子上供奉一尊不大的佛陀像。据说在帕奥常年禅修的人有几千,但白天除了一些打扫卫生的值班僧人,几乎见不到人,因为都在禅堂打坐。
  禅修的生活从第二天正式开始。导师的第一番教导是吃好睡好休息好,因为这样才有力气禅修,然后告诉你打坐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鼻孔下人中位置的呼吸上,仅此而已。但之后每天都必须单独向他汇报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他教的方法在网上就能学习,这也是佛陀当年带领僧团修行的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每天凌晨四点二十分,山上的一口巨大的原木钟敲响,大家从各处摸黑往山上的禅堂奔。进禅堂之后,各自找个坐垫坐下就开始一小时一坐的禅修。因为这里是热带气候,蚊虫较多,所以每个人还有个蚊帐罩子把整个人扣住,坐在这么一个罩子里往外望去,真是蔚为壮观的景象,然后就是一整天寂静无声的反复练习关注呼吸。
  对于我来说,要做和能做的都只是努力去关注呼吸。根据佛教修行体系的流程,在一个人能够把注意力全然放在呼吸上长达三个小时以上的时候,就能够在意识中产生一片可见的光明,之后再经过若干的步骤,就可以达到不同的境界,就像实验室里的实验一样可以直观地体验和检查。
  近几年随着禅修的流行,国内其实也出版了若干东西方修行者的禅修经验读物。但是一旦开始在悄无声息的几百人中间凝神打坐的时候,我发现阅读是多么无力的一种方式。
  住在我对门宿舍早我几天来的,是个法国小伙儿雨果,每年他都会出来玩一圈,今年正好转到缅甸,按照《孤独星球》的指点,禅修是必须体验的项目之一。
  但是雨果显然对呼吸之难也非常无奈。曾经有一次,他感觉自己逐渐地在接近那完美的呼吸,并且在某个刹那,闭着的眼前有极明亮的光扑面而来,没有任何禅修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他被吓了一跳,随之那亮光也就转瞬消失了。他的指导老师是个缅甸的比丘,非常平静地告诉他,什么都别管,继续用功关注呼吸就是了。在这里,一切所谓的“神迹”都被认为是干扰正规修行的杂念,想入非非或者满足于一些小现象,反倒会干扰修行的平静心情,甚至臆造出很多神话来。
  雨果待了两周就走了,毕竟他还得留着后半段的假期去缅甸其他地方旅行。他觉得佛教或者禅修的理论始终让他有点困惑,但是山林里完全朴实无华的生活,特别是比丘们严格的戒律以及一丝不苟的修行让他很尊敬。
  在帕奥待的时间越长,就会发现这里什么人都有。在宿舍里住着的,都是来这里短期体验学习的寺外人员。隔壁是个台湾来的老头,爱聊天,除了赞叹缅甸人好优待外国人以及食宿免费之外,也没见他一天去禅堂坐过;斜对门住了一对印度叔侄,侄子看上去也就十四五岁,但分外能聊,不时搬出一两本西方出家人的出版物,表示是作者的签名本,并还要去更多地方体验和拜访;雨果走后的当天,他的房间里就住进了一个英国禅修爱好者,香包坐垫一应俱全,坐了两天就又离开了,原因是觉得这里不够友好,大家都忙着打坐没人搭理他,导师也说得少,只是让他自己加紧努力。
  还有一个从柬埔寨来的十多岁的小比丘,从小被送到庙里出家,这次又被送到缅甸的寺院来接受系统的佛学教育,人生地不熟又长久不见父母,每晚都来找我练习英语,总觉得他有点发育迟缓,晚上饿了总是灌几杯凉水下肚充饥。给他巧克力,他却会自觉地送给别的俗家人,因为戒律规定晚上除了不能吃饭,甜水果汁一律禁止,当然更不能吃巧克力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即使在远离现代文明的这样一个山林里,每个人的需求和想法也是千差万别。   这里缅甸出家人的主流生活在形式上和典籍上记载的两千多年以前佛陀在世时几乎是一样的,出家人的衣着要求细致到不能穿带头和跟的拖鞋,身上里里外外除了三块布之外不能挂任何珠子等等的装饰品,当然钱物更是连碰都犯戒,而且这一切全靠自觉。
  除了戒律之外,这里完全是两千多年前佛教僧团的活化石,比如僧团全体比丘定期集会,讨论公共事务。我请教一位比丘这么多出家人集合在一起讨论些什么,被告知就近的一次是为了讨论如何分配施主捐助的一百多个吃饭钵盂。而民主讨论的结果是,这些新钵盂用于更新老比丘的老钵盂,以实际需要为原则,而与任何辈分高低无关。
  中国来的禅修者
  食堂、禅堂、宿舍,每天几乎同样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以为这里的长期修行出家人,除了缅甸本地僧人之外,主要是西方人(有一个丹麦人居然已经在这里出家了22年),除了导师之外也没有和谁有更多的交流。但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人团体。
  因为过午不食,所以每天的午饭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饭点时分,僧俗人众在山路上都行色匆匆地往食堂赶。说句公道话,每天从清晨到夜间的密集禅修,实际是非常累的,加之亚热带的雨季气候,体力消耗很大。每餐之前,都由一个本地义工带领大家一起用缅甸语念祈祷文,内容不详,却是抑扬顿挫煞是好听。我和身边的雨果,以及更后来的英国人,多数时间只能算是滥竽充数地在中间跟着哼哼一下。
  但就在我离开前几天,队伍里来了一个从北京来的年轻人,感谢食物的祈祷文念诵得比短期出家的人本地还流畅,英文也极好,他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缅甸。
  三年前,这个姓萧的小伙子已经在一家国际知名广告公司里做到主管,但感觉身心俱疲,于是辞职休假来参加禅修,体验之后,他认定这种通过实际操作的信仰,要比任何口头的心灵鸡汤更有意义。于是,他决意在这里长期待下去,之前的往返,只是因为签证的问题以及卧床的父亲。
  也许是因为原来的工作太需要各种应酬和协调了,所以在禅修中心,他并不热衷于找人聊天,但总保持着职业的礼貌和周到,全身心地放在禅修这件事情本身上。
  在禅修中心所在的山间,散落着一些木屋或者小别墅,但其中不少房子的产权并不归庙里,而是世界各地的信徒自费修建之后借用给寺院的,只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房屋所有者才会在来禅修的时候入住自己的房子。这位萧先生正在这里修建自己的小别墅(这里工费便宜,花费不到两万美元)。他虽然抱怨缅甸的工作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前后拖延了两年还没有完工,但是他显然不像其他那些房主只是偶尔来玩票。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今年夏天,我在首都机场的候机楼里,碰到了他的哥哥和嫂子,而他哥哥正筹划着秋天去看看他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天气怎么样。哥嫂显然不死和佛教徒,也不是特别关心弟弟的信仰,但言语间都透露着对他的挂念。
  我还遇到一个从人民大学毕业没两年的年轻人,居然有他的妈妈一路同行,一起到了这缅甸的深山老庙里。这位六十上下的妈妈,原本可能主要是为了照顾儿子,所以在禅修中心当了一名义工,因为没有更多事情可做,也开始了禅修实践,而且似乎比她儿子以及周围很多人都幸运的是,她很快就见证了“禅相”的光明,能够进入至少三小时一坐的禅定状态,从此成为一个比理论派更笃信的禅修者。
  和这位妈妈的聊天是非常愉快的,首先你无法否认这是一个绝佳的例证,一个心智正常甚至非常世俗的普通人,没有先入为主的预设,通过禅修达到了验证理论的阶段性结果;其次,她从不表现出任何装神弄鬼的架势,让我觉得一个人禅修了,依然可以活得很世俗很开心,至少多了一种另外的快乐。
  无论如何,这位剃了光头穿着袈裟的妈妈,在心底对儿子的关心似乎永远大于对于自己以及身外的“绝对存在”。
  她说自己的儿子还想参访更多的寺院,“儿子说,妈妈你知道吗,在泰国还有一万人的大庙,我们以后可以去”。说起儿子的理想和兴趣,她总是很自豪和满意,也许就和他当年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一样吧。不过我斗胆问了一个问题:“这是你的独子,你不会觉得他不结婚给你生个孙子的话有点可惜呢?”她微笑着回答我:“唉,是啊,我的心底里,确实还是希望有一天,他能结婚,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的啊。”
  这里的中国修行者团体似乎有一张无形的网络,和其中任何一个人联络上之后,陆陆续续其他人也在禅修之余过来热心交流经验,毕竟其中很多人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国了,见到国内来人也格外亲切。
  一个山东小哥最有意思,不但邀我去他暂居的小屋做客,还翻出已经磨圆了边角的禅修指导书作为礼物。他当过兵,在家出过车祸,据他的说法,手术后血液感染差点没命,康复之后突然对生命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觉得浪费了二十多年,真正关注的该是自己的生命而不是那些来来往往的物质,他先在国内学佛,但又觉得道德说教过多,兜兜转转发现这个偏僻的地方可以学到方法,于是告别老父老母,到缅甸出了家。
  我问他多少年之后才会回家,他一拍大腿,立掌正色道:“我跟爸妈说过,我不学成是不会回去的,至少十年吧,反正我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他也非常向往地说起,有哪几位中国出家人,已经获得了禅定,算是跨过了基本的门槛,开始往后的修行了。至于考核方式,则会由导师直接拷问辨别,那些心灵和意识深处的直观体验,似乎是书本的粗略记述以及个人的臆想完全无法假冒充数的。
  好奇而已,离信仰很远
  因为我参加过禅修,在朋友圈里,我就俨然成了一个宗教人士了,只有我自己明白这种出于兴趣和爱好的实践,和笃信或者虔诚实在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在中国第一次参加禅修训练营的时候,一个特别开朗好动的姑娘在禅堂打坐的时候突然号啕大哭,说是在完全平静的心里突然回忆起自己五岁以前的全部经历,而这段经历在她五岁被领养之后至今已经完全忘记了。大家完全被吓了一跳。指导老师和参加禅修的心理咨询师给出的解释是一样的,在禅修这种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某些压抑在潜意识里的记忆是有可能被释放出来的,如果再经过适当的心理调适,这种释放就会是正面的。
  至于禅修的作用,就在于能够让人自主地进入那种完全放松的身心状态中,这算是我经历过的最“神奇”的一段插曲,但是它一点也不神秘。缅甸的禅修更强化了这种想法,任何所谓神迹都是杂念。
  我从缅甸回来已经两年,离开了那样的一种集体禅修的环境,一个人真的很难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坚持那种强度的禅修。总是有人问起我,为什么要禅修?我总是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有人希望解决心里深处的烦闷苦恼而又不习惯去找心理医生,有人跟风流行想求财求福,但这些和我理解的禅修似乎都不沾边。我只是在禅修之后发现,为何它会在现实中变味?看看那些禅修中心常年重复着这枯燥实验的比丘们,其中多少人连基本的禅定也没有获得,而这只是基本工具之一,更何谈更高深的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自然而然的,那些最朴素的工具、方法和理论,就变成了纯粹的仪式、道德的说教和向神佛的祈求,后者显然从身心两方面都要容易多了。
  我喜欢做一个类比,禅修和科学实验并无二致,只能老老实实地操作,数据也没法作假;实验步骤都是开放式和可重复验证的;客观性的实验导出理论性的世界观;区别在于,就像数学是科学的一个基本工具一样,禅修则是另外一种解释世界体系的基本工具,仅此而已。禅修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想“了脱生死”,有人想“离苦得乐”,我呢,既不觉得生活有多苦,更不觉得生活没意义,而是因为对这个世界仍然好奇,愿意自己去实践,仅此而已。
其他文献
一个留学生在美国留学时业余打工卖报纸,让美国人不适应的是,这位中国青年并不使用计算器,而在找零时习惯抬头望天沉思(其实是在心算),老美顾客大为惊讶,纷纷掏出计算器验证,皆无误,也抬头望天,惊恐问:“云计算?”……  这是一则在圈子内广泛流传的段子,虽然可笑,但却也体现出云计算现今面临的两种实情:它很流行,多数普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同时它又很晦涩,绝大多数普通人不知道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东西,意味着什么
期刊
美国当代摄影师,现居加州。她较为知名的作品是《城郊居民的梦想》系列。她将镜头对准当前的美国中产阶级,在他们熟悉的空间、场景下冷静地记录他们的生活。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似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语成箴。当我们火热地进行着城镇化人们忙着拥进城市的时候,早已完成了美国梦的美国人在地球的另一边梦想着另一场迁徙—离开城市,搬进郊外。  在美国女摄影师Beth Yarne
期刊
对于复杂的人生问题,人们往往发现,只有到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才是最可靠的途径。但是,人生就像一场令人怀疑的实验,时间是如此的不充裕。每个人都像一座深渊,连自己也看不清渊底。早年间,中国人流行去西藏,视那里为有信仰的净土。遥远的空间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感,在陌生和缓慢的状态中,人们似是而非地仿佛得到了心灵的洗涤。  过了些年,图书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类似“遇见未知的自己”这种诉诸个人成长的书籍,现在,人们已经
期刊
在2012年,亚马逊的销售额达到610亿美元,此时该公司已经成立17年,有望成为历史上最快达到1000亿美元销售额的零售商。它集顾客万千宠爱于一身,也被业界同行视为眼中钉,连公司名字都被收进了商业词典,但并非赞美。亚马逊化(Amazone)是指:“我们这些传统企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架来自于西雅图的暴发户网站把所有的顾客和利润抢走。”  亚马逊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公司起步时只是一家网上书店,随后把
期刊
大学上的第一堂剧作课,是谢飞老师推着他的二八大车,带全班同学去菜市场观察生活。  老师们骑自行车的时代过去后,对现今的叙事艺术,也越来越不能理解。例如,学艺期受的教育,是“口是心非”方为语言,现今以此原则写就的得意之笔,常遭垢病,要求做出“再直白些”的修改。  提出反抗,会遭到“看不懂”的回击-这个概念,很像20世纪60年代的“人民”一词。“看不懂”和“人民不答应”,这一对话语,可以摧毁一切。在我
期刊
感谢各位,很荣幸来到这里,我十分高兴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广岛。  在过去的两三天中,我内心中翻涌着强烈的情感,尤其是今天早上在公园观看纪念仪式,我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参加了,我认为这场仪式很有水准,日本人最优秀的精神和觉悟在今天得到了体现,但据我对日本人性格的了解,今天的仪式同样也反映出其虚伪的一面。  有不少人谈到和平和核武器废除,安倍首相等人就此发表了讲话,但我却不相信他,而且我认为凡是了解历
期刊
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人为经济,因为市场本质上依然是人的作为。  “生活就需要和经济结合”这是行为经济大师卡勒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卡勒曼(Daniel Kahneman)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得奖人之一,这是该奖第一次颁给心理学家。卡勒曼推行经济理论必须与生活的体验结合,他和特韦斯基(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特别
期刊
上个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出现了一场“修音风波”。由于该节目除最后一场比赛外均非现场直播,不少网友质疑歌手的演唱被节目方在播出前用软件“美化”过。其中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为唱歌走音的歌手修正音准。八月初,用户名为“卢印”的网友在社交问答网站知乎上用两千字回答了“如何判断一首歌是否有修音”的问题,从技术角度说明,修复音准和节奏不但完全可能,甚至是业内常态。  “像修音高这种简单的技术早就是录音行业公
期刊
如今,用户体验这个词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研发、推广和市场运作。例如,买 iPhone,从打开包装盒的那一刹那,到海底捞,从热情洋溢的引座员接待你的那一刻,体验之旅开始展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用户体验是促进销售的生产力,也是确立差异化的竞争力,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力量。  尊重用户体验的企业,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特别是客服人员、运营人员、用户支持人员、一线产品主力、一线技术人员等离
期刊
这期封面,我们谈论的话题是“癌症”。  我们常说的癌症,是一组可以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100多种疾病的统称,也可称为恶性肿瘤和赘生物。不同癌症之间的性质差异很大,但无论是那种癌症,都不是一个大家乐意拿出来讨论的话题,很多人甚至连“癌”这个字都不愿意提及。  一位患癌症十多年的患者告诉我们,即便在跟癌症打了多年的交道之后,看到“癌”字他仍然会感到心悸。癌,这个从山岩的“岩”字的方块字,十分形象地传达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