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要求?勤下水?重积累?读中写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走毕业班,我第一次教三年级。面对第一次收上来的作文草稿竟手足无措:这也能算作文?我陷入了深思。如何教好三年级作文呢?经过一番思索后,觉得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起步,应该从最低要求出发,教师要勤于下水,注重平时课内外的积累,结合教材写好片段的练习。
  一、 低要求
  三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大转折点,有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作文。欢喜的当然是优生,他们下笔二三百字不成问题,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写起作文来信心十足。忧的是中、差生,他们甚至闻作文变色,畏之如虎,这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语文底子差,对作文存有恐惧心理。
  面对这种情况,我想作文之初,最迫切的应是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使他们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记得特级教师钱梦龙教作文,第一次作文,他只要求学生把字誉写在方格里,书写较认真,就可得90分以上,第二次作文,只要不一逗到底,不一段到底,就得90分以上;第三次作文,只要无错别字,就可得90分以上……一段时间后,竟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最容易接受的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就近目标,因而,面对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切不可操之过急,还得从实际出发,从最低要求出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教学思想的转变使得我的教学活动轻松有序,第一篇作文我没让一个学生重做,只对学生提了两点修改要求:(1) 加上恰当的标点,尤其是人物说的话要相应加上冒号、引号。(2) 在教师提供的十个词语中选择二三个加进自己的作文。由于预先经过辅垫练习,学生很快完成了且都面露喜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更重要的是,学生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觉得写好作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他们对自己写好作文充满了信心。看来,我的第一步走对了。
  二、 勤下水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勤于下水,只有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学生写作文的甘苦,对这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以及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才会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甚至还能发现原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而“下水文”恰好提供了最适宜模仿的直接的现实的范例,正所谓“说到不如做到”。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知识、经验缺乏,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下水文”正顺应了儿童的这一心理需要。
  从学生习作的心理来看,“下水文”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当老师把一篇精彩的“下水文”念完后,我们不也能看到学生跃跃欲试的神情吗?这时,学生们会觉得“老师行,我也能行!”要能使“下水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切实达到指导、帮助学生学写作文的目的,我们还要根据作文的难易、学生作文的基础等实际情况,讲究一些策略,做到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达到“下水文”的指导功效。
  我在指导学生写《校园的一角》时,先带领学生参观整个校园,然后写了两个片段:一是描写“一串红”景物的片段;二是写由“一串红”到“月季花”的过渡句。写这两个片段我是经过考虑的。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是这次作文的重点,景点之间的过渡是学生作文的难点,选择写这两个片段,我是想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留一些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避免因过度的模仿而千篇一律。在实际教学中,我先读“下水片段”,让学生评评好在哪里,讨论还可以怎么样写,经过讨论和交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写出了许多篇优美的文章。
  三、 重积累
  1. 加强课文语言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起步,有时虽然作文的条理清楚,但词汇贫乏,作文内容无血无肉。正如冰心所言:“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呢?”面对这一情况,就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可采用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熟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背诵是语言积累的好办法。对于一些语言表达上有特色的课文,要在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背诵全文或精彩片段。学生背多了,背熟了,就会逐步改造他们的语言,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才会运用自如,意到笔随。
  2. 落实课外语言的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写作的根基就越牢,潜力就越大。多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思维素质,积累写作材料,增强写作能力。古人也认为要写好文章“无它术,唯勤读而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精辟地阐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积累的词汇30%~40%都来自课外。因此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多读课文,还要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名篇和佳作。凡是在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都有要随时摘录,加强记忆,作文时随时运用。老师要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并且定期组织阅读积累的交流,以调动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仓库,积累学生的写作的材料。
  四、 读中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在阅读教学中学写片段,强化课堂练笔正是体现这一要求的一条捷径。在阅读课上,我们可以依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从而引导学生写好片段作文。
  1. 在课文语言文字的“积累”中进行写的训练
  学习语言就要积累语言,积累那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式。积累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严而有“格”的“写”的训练,则会更快地将学生学到的“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的语汇。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就可以利用第3自然段的格式来写一写门前的小河。有学生写道:我家门前的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躲在大地的怀抱里。河边的垂柳被风轻轻托起,就像小姑娘的长辫子轻拂过水面,漾起一道道美丽的波纹,还惊醒了熟睡的小鱼……
  2. 在课文语言文字的“典型”处进行写的训练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及读写目标,从课文中选择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典型现象(词、句、段),而这种语言典型现象又是可以迁移,类化的,跟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语言“最近发展区”。凭借这样的“典型”,让学生进行仿写,就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东方之珠》第3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写了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这就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围绕“一下课,操场上就热闹起来了”来写一段话。学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因而写得有声有色。一学生写道:一下课,操场上就热闹起来了。在乒乓球台边,早就聚集着许多打乒乓球的同学。你瞧,我班的李坤杰和胡思国正打得天昏地暗呢!宽阔平坦的水泥球场上,许多同学正在做游戏,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有的打篮球,有的在跳牛皮筋。不时,还传来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3. 在课文语言文字的“空白”处进行写的训练
  在课文中有很多艺术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无声”中去感受,去想象,并述之于文字。如在《卧薪尝胆》一文中“越王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这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越王的求和信会写些什么呢?又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中“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是在这些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总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我们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桑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情景,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可以用自己的笔把桑兰“这样的情形”写下来,只要在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种来写就可以。学生在桑兰精神的感染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写得合情合理。
  (作者单位:金坛市河头小学)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次教育科研活动周,原来是校内公开课,随着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教学开放周。我承担了一次开课任务。  接到任务,本来想选择简单一点的内容或曾经参赛过的课上,但觉得对同组的教师来说这样的研讨价值不大,因此,把开课的内容定为大家都没有上过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设计这节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番研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例的意义的
期刊
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很少关注教学内容,导致了“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普遍存在,一堂课热热闹闹,要问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却不得而知。可见,多数语文教师还不清楚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也还没有完整、系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在“教什么”还没弄明白的情况下,试图通过研究“怎么教”来提高教学效率,必然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因此,语文教师要清楚地知道阅读教学该教什么,
期刊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教育的对象——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才可能富有成效。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交往等方面的管理模式。  我注重的学生自主管理,是充分利用奖励卡的优势,在各个环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处理日常事物中的态度、情感、意志与能力,使
期刊
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口语能力发展对学生智力发展有重大意义。学生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播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学生进行流利的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选择交际话题,激发口语表达欲望  苏教版的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口语交际内容。怎样利用
期刊
一次,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为了让学生正确书写和理解品位这首诗,我拿起粉笔,故意将诗抄错了几个字,我是这样抄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支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骄莺恰恰啼。”随即,我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自由读书上这首诗。  读了两遍后,我又让学生大声朗读黑板上的诗,看看有什么区别。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很快找到了错别字,于是我让学生上台用红粉笔纠正,引导他们思考:“这个字为什么要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令人担忧,内容失真,无个性,内容假、大、空,形式不是循规蹈矩,就是为创新而“创新”。作文没有成为学生智慧和心灵成长的需要。  我们主张小学生写“生态作文”,目的是引导他们真诚地面对生活,大胆地写作,快快乐乐地生活,回归释放情感、交流心灵之天然。
期刊
对于刚刚迈入写作门槛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愿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是写好作文的保证。  一、 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  三年级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我采用的办法是精心挑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文,在作文课上为学生范读,让学生感悟作文的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教学可谓是“重中之重”。同时更是教学的难点。初为人师,任教一年级,我深知一个孩子在启蒙阶段教育中识字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质量的高低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将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中的识字教学以及课后的写字练习与生动而有趣的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所谓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创设情境呢?  一、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
期刊
注意是意识状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