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由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在教材中,文言文占据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反复朗读感知大意
  “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教材中的文言文来说,虽然语句较为生涩难懂,但是,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范读、个人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更加深刻。
  如《伯牙绝弦》一课主要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千古绝唱,主要内容是说伯牙因为好朋友子期的去世而把琴摔碎,永不再弹琴的事情,表现了知音难觅,赞扬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采取了范读的形式,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之法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课文。最后,我鼓励学生采取互读、品读、悟读等方式学习课文。在这样反复朗读中,学生很快了解了课文大意。
  对于一篇文言文来说,要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就离不开学生的反复阅读,教师可以以读代讲,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大意的理解感知。
  二、提供资料扫清障碍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古今异义词、文化常识、典故等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料,以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学弈》这则文言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且结合课下注释来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又向学生补充了相关的资料:“学弈,学下棋(这儿指的是围棋)。弈秋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最后,我再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思考:同样是有名的老师教两人下棋,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样一来,学生将会很容易明白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结果的道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我主要为学生适当拓展了相关的历史背景等资料,从而让学生很快地扫清了阅读理解中的障碍,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改写表演分享快乐
  对于教材中的文言文来说,学生不光要了解字词意思,明白文言文的内容,还要在学习中培养语感。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文言文改为白话文,并进行表演,以还原文本情境,享受到学习古文的快乐。
  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阅读课文,清楚课文所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由复杂深奥的文言文向简单易懂的白话文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在背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教学,还原了文本情境,尤其是“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被学生表演得形象逼真,赋予了课堂教学更多的精彩。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课文趣味性强,与学生的心理十分接近。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采取了分角色表演的教學方法。这样教学,还原了历史背景,增添了文言文的魅力,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文本内容出发,采取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罗埠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提问也受到很大的关注。农村教师的教学工具简陋,只有极少数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标实施后,许多农村教师简单地理解为“满堂问”就是體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大量使用提问,“满堂问”越来越严重,借此推动课堂授课的进程。为了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我们从调查了解到的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行激励、启发、触动和感染,使习作评语变得精彩起来,进而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习作思
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挖掘,采用适当的方法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引导学生情动辞发,捕捉作者寄托在作品里的情意,产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准确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  一、在教学中寓教于乐  1.利用课文导语以渲染情感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还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崭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对群文阅读要有清晰的认知,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确保群文阅读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群文阅读不是集中阅读,也不是单纯的对比性阅读,而是对多篇文本展开的整合性阅读,教师设计的阅读思考问题要有引导性,重点难点突破要体现方法的统一运用,表达训练迁移要有一致的目标追求,学生阅读认知构建要呈现体系性。教师只有厘清了群文阅读需要达成的目标,课堂教学才能顺利推进。  一、创
环境描写一般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它在丰富人物形象、渲染气氛和深化文章主题的基础上,为奠定情感基调、寄托真情实感、凸显性格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目前正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中,也明确提出了“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的写作目标。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丰富自己的习作内容?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之一,不朗读学生就不会对课文产生真正而全面的理解。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倾入自己的情感,使他们的阅读感悟更加深厚。那么,基于情感朗读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笔者主要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以读为主线,落实教学目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灿烂之光,只有学好汉字,才能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学好汉字应该从低年级抓起。统编本教材在识字写字的编排上着眼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处处彰显着历史文化意蕴。因此,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识字文化的厚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以使学生从小学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识字。  一、从汉字的构字
词语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很多字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巧妙地借助“新词”来解释生字,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词语内涵。笔者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中“裸”字的教学为例,浅析相关教学的策略以及自己的思考。  (多媒体出示:裸露)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词?  (指生读)  师:谁来说说“裸”的
“学生好比花朵,有些盛开得早,有些盛开得晚,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待那些盛开得晚的花朵,或许盛开得晚的才是最美丽的花朵……”多形象的比喻啊!让我对“如何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学困生”有了豁然开朗的领悟。  一、映日荷花别样红  前不久听了一节《高粱情》的公开课,课堂进行到一半时,教师请一名学生当众来朗读一段课文,学生踊跃举手。  在众多举手的学生当中,教师选了一位男生,从全班学生奇怪的表情以及教师充满鼓励
“意象”是“意”和“象”的总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哲学等立论的重要理论范畴。“意象俱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追求。这是由于文本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所谓“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通常认为,“意”是抽象、内在理念,“象”是具体、客观物象,“意”发自内心,借助“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学意象,运用文学意象来引导阅读教学,透过文本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