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人物的身份认同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4397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犹太传统文化与美国主体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分析文学作品中犹太人物所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以探讨当代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定位。身份认同研究对美国犹太文学发展以及当代美国犹太人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世界民族身份认同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人物;身份认同]
  一、美国犹太文学中身份认同的研究现状
  自19世纪下半叶美国犹太文学诞生之后,国外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对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犹太身份认同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到19世纪后期,1897年亚瑟金斯伯格提出了“文化锡安主义”,试图提出一种世俗的犹太身份的观点,他呼吁犹太人回归以色列,并期望他们在那里创造出一种新的犹太文化。20世纪90年代,圣弗德·平斯克的专著《美国犹太小说:1917-1987》对美国犹太小说创作的主要论题做了主要的概括,包括同化问题;在美国社会寻求自由和机会;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犹太教义与世俗主义之间的关系;于双重文化中探寻身份等等。”可见,探寻犹太身份已成为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方向。21世纪以来,美国犹太文学的评论研究增多,有的概述類著作对犹太作家创作中表现出的“流散”意识予以关注,如瑞恩·欧莫尔·赦尔曼的《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流散与锡安主义》。
  我国美国犹太文学对于身份认同研究在21世纪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研究视角从宗教伦理学、身份迷茫、生存困境、文化冲突、哲学等多个层面展开。如2001年邹智勇的《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犹太性及其形而上性》、张群的《身份:美国犹太人的困惑——论美国早期犹太小说的主题》、2004年胡碧媛的《身份的变迁:“中心”与“边缘”、“对立”与“互动”》、2005年张路平的《精神的漂泊与回归》,2012年潘晓东的《美国犹太文学中犹太主人公身份的演变》和2014年张军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构建》等等。同时也出版一些相关的专著,如2008年乔国强教授编写了著作《美国犹太文学》以及2008年朴玉的《于流散中书写身份认同》等,促进了我国关于美国犹太文学的身份认同研究的发展。
  二、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危机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创作了大量的犹太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虽然生存状态各有差异,但他们身上具有的犹太传统是始终相似的,即犹太精神一直引领他们的生活。基于上帝选民观而产生的种族优等理念对整个犹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犹太性给予犹太民族勇气与信心的同时也给犹太民族带来苦难意识,使犹太民族形成接受苦难而不去努力改变现状的消极状态。如贝娄《赫索格》中的教授赫索格,辛格《在父亲的法庭上》的拉比父亲,马拉默德《伙计》中的莫里斯,梅勒《裸者与死者》中的士兵戈尔斯坦等,他们都坚守着自身的犹太信仰。
  犹太人没有祖国,也没有家园的大流散生活方式注定其流淌的文化血液是多元的,平等、博爱,严格遵守律法的传统犹太文化与美国的基督教信仰、实利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不断碰撞,冲击并同化了他们的思想与道德标准,使他们对生活方式与人生信仰产生困惑,进而陷入了自我身份的迷茫与焦虑。不同种族、不同年代的犹太移民都表现出此种万分矛盾的心路历程。如辛格的《莫斯卡特一家》的主人公赫希尔渐渐放弃了犹太宗教文化,不但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快乐,却产生了一种被流放的孤独感。马拉默德《伙计》中的莫里斯由于长期苦难的生活,其犹太信仰的内心世界崩溃,最终认同了美国实利主义文化。由此可见,长期生活在异族文化缝隙中的犹太人生存艰难,在梦想与现实的挣扎中深深地陷入困惑与焦虑,他们一直希望实现自身身份定位,寻求最终的精神家园。
  三、文化碰撞中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从心理学角度它是一种归属感,从文化角度它是自身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身份认同反映了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人的生存与心理状态以及人的精神诉求,探寻我是谁,从何来到何处。身份认同研究对于处于多重文化氛围的犹太民族来说尤为重要,身份认同能够使他们摆脱所面临的接受“美国性”还是坚守“犹太性”的两难困境,指导他们对自我的追寻,体现自我价值。
  流散于美国的犹太人,身上的文化血液是复杂的。在同化与被同化的文化碰撞过程中,犹太人在美国的身份认同研究主要依靠犹太人实现自身的身份界定,完善心理调节机制和大力发展教育可以使犹太后代客观地看待并坚持犹太传统,吸收先进知识并学会尊重美国个人主义价值,有利于实现美国犹太人身份定位以及多元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东.美国犹太文学中犹太主人公身份的演变[J].科技信息,2012(31).
  [2]张军.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构建[J].河北学刊,2014(11).
  作者简介
  徐宏幸(1983—),硕士研究生,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教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理论与教学、商务文化。
  本文系2017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份认同研究”17WWD2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正】"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图画是图画书基本的“叙述语言”,图画书是通过“图文合奏”共同完成叙事的,这是图画书的基本特点。对于这种特点,在图画书日益普及的今天,已经被广大教育者熟知。本文主要针阐述学前儿童利用图画书来达到向多元智能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图画书;学前儿童;智能阅读  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价值。但目前,很多家长都把早期阅读误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倡导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1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明确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
为什么现今最优质的国际名牌电热水器都是圆罐形设计,而不是方形的呢?道理很简单,以煤气罐为例子,“它们”全都是圆罐设计的。因为只有圆罐形的设计受力最均匀和最能承受高压,而方
所谓气虚,顾名思义就是气不足用.祖国医学认为,气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且也是人体的根本动力.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若气虚不足,血运无力,就会影响健康.因此,气虚体质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度问题是当前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裂缝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影响更为严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
[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许多传统的美德包括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因此,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礼仪的美德,这些优秀传统必须从小传递给幼儿。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关键词:幼儿礼仪;氛围;重要]  幼儿礼仪习
本文通过对15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患者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从而消除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非常
对女性来说,“经前”可是一个脆弱的时期。经前综合征与女性月经周期息息相关,是一种身体、心理和情绪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征状,一般表现为情绪波动、焦虑、压抑、失眠、疲劳、腹胀、腹痛、头痛、乳房胀痛等。而其中最典型的征状就是容易发怒、紧张和烦躁不安。几乎80%的成年女性都多少会有些征状,但随着月经的开始,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征状比较严重,甚至妨碍了正常的生活,那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了。    你是“经前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冰雪类运动稳步发展,尤其是冰上项目发展迅速,先后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截至2014年索契冬奥会,我国共获得53枚冬季奥运会奖牌。同时,我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