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与风湿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冬病夏治的理念,第二部分风湿的病因病机,第三部分风湿的冬病夏治
  关键词:冬病夏治 风湿 治疗原则 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夏治”是指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盛之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随之欲升欲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易于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风湿病中医统称“痹证”,其原因主要由于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多由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而引起、发作或加重,而夏天阳热之气对其有一定缓解作用,如果这时乘机辨证施治,配合内服、外用等治疗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疗原则
  内治上以补肾、固护正气为主,据病情不同可选用金匱肾气丸、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类药物进行治疗。肾气充足,风寒湿邪则易于驱除。
  外治法: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经络贯通人体表里内外,独到的温针灸疗法可以使人体气血如大江大河运行通畅,气血健旺,易于驱除顽疾,根治疾病。
  神灯、微波、光波浴房治疗:利用远红外线和微波深层透射人体,活气血除寒疾。
  中药熏蒸和超声药浴:通过高温中药蒸气和药液渗透人体,驱除体内寒邪,疏通经络。
  敷贴:多用天然、芳香、辛散、补肾、温阳、驱寒等作用的药物。
  注意事项
  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参考文献
  [1] 倪合一;;什么是“冬病夏治”[J];现代养生;2007年06期
  [2] 陈染;;常见病的冬病夏治[A];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11年
  [3] 李永胜;;对风湿康治疗风湿病的研讨[A];第十五届中韩中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李娜;风湿病人冬季三忌[N];吉林日报;2006年
  [5] 徐越;;冬病夏治[J];农家顾问;2011年08期
  [6]李昊;“冬病夏治”—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7]贾薇;;风湿骨病最宜“冬病夏治”[J];健康天地;2011年08期
  [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刘王骥;冬病夏治好处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山西省绛县中医院 赵作伟;对冬病夏治理论的再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严光俊;丁淑彦;;冬病夏治的研究近况[J];中医外治杂志;2006年02期
  作者简历 乔治远 男 主治医师 长期从事康复医疗临床工作
  地址:山东省武城县李家户医院康复科 253300
  电话:13791395346
  邮箱:sdwcljhqzy@163.com QQ:58333029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发热也称发烧,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的病症。婴幼儿发热多数起病急,变化快,故应当及时控制。积食发热主要是食积和宿便。食积大多在胃。也可能在肠,但食积在胃为主。因为饮食经过胃之后,在肠道中就逐渐变成粪便了。所以食积停留在胃肠时间久了导致内热化火而引起发烧。笔者近年来应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治疗婴幼儿发热,取得了满意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本文以现阶段我国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前景。通过检索有关文件资料和分析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意见和看法。近年来,中药临床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的新的独立学科,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有关人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关键词】中药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药的现代化推广作参考与借鉴。方法:将我院20种中药制剂的方法生产出的60种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予以采用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观察组采用药物制剂新技术方法,然后从药品的制药情况(包括成本、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等方面),市场占有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竞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肾阴虚对于广大患病朋友危害身体极为大,如此长久下去不治疗会影响男性性功能,会引发阳痿、腰膝酸软、怕热、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喜喝凉水、失眠多梦、记忆衰退、头发早白、遗精、牙齿松动脱落。市场上很多西药打着补肾的外衣加入其列,西药大多是靠加入违禁成分,通过透支人体机能缓解肾虚的某个单一的症状,治标不治本。  六味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分析咳嗽通过艾灸和杏苏散中药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诊的80例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镇咳药物,观察组采用艾灸和杏苏散中药加减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上的效果指标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 目的:分析常用花类中药的药性特点。  方法:在2010版《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植物类中药里选30种以花类入药的中药和541种植物类中药比较,分别统计它们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花类中药四气中温性所占比率较高;而凉性所占比率较低。五味中甘味所占比率较高;淡味所占比率较低。归经中归心、肝经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我们大家都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新型的疾病也出现了,并且它们出现的年龄组在不断的下移。特别是糖尿病,它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身上,这是相当严重的,这个阶段的中年人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主要动力,糖尿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受到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颈椎病实施中医推拿治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于本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患者188例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4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法合并中医推拿治疗法,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JOA功能的结果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健脾益气、滋阴益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本院对观察组采用健脾益气、滋阴益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中西医外洗结合治疗模式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采取对照研究方法分组,在西医常规用药换洗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增加中医外洗程序,经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疮面恢复面积、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疮面面积、肢体功能等都有不同程度缩小及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