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人文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湟人是西北汉族主要族群之一,主要分布在甘青黄河上游地区和湟水流域的29个县市,人口约313.6万。河湟人以秦陇语支的河(河州)湟(湟中)方言为基本特征。河湟地区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壤之地,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在历史的演进中,河湟地区风云际会,各民族在这里演出过威武雄壮的活剧。费孝通称河湟之地是“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丰富的历史内涵,积淀着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河湟人骨架坚硬、笃实厚重的人文特征。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生活信条 河湟人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养成了简约朴素的生活习惯。在昔日,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以能维持为原则,豪华奢侈的消费和享受,他们没有条件也不感兴趣。他们俭朴自律,也以此来教育后辈。他们厌恶一切浮华浪荡,极少有争奢斗靡的俗相,以自己勤奋不懈的劳作,脚踏实地地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实在而平和清淡,故而少有“媚俗”之举。河湟人待人一片真诚,绝不虚伪欺骗,做事切实负责,不空谈不狡赖。总之,他们抱着堂堂正正的态度切切实实做事,一是一,二是二,实干实说,不干不说。他们以这种态度处世,也接纳和欢迎有这种态度的人。
   ———“定然”的天命观 河湟人经历过无数自然的暴虐和兵燹的残酷,培育出“平和”的思维态势。他们看重现世,重视传统伦理道德的完善,以及家庭和社会现行的社会秩序的维系。在具体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河湟人总能以宽容、中和、灵活的朴素辩证法来求取答案。在犷悍豪放和勇往直前中,总能带有“和”的思绪,即一种河湟山水式的中庸,故而往往所逢事态的变化,能峰回路转或柳暗花明。河湟人视此为冥冥中的“定然”,其实这也是宗教文化潜移默化的隐形反映。个体的人为遵从群体的惯例,依辈辈传授的生活信条严格自律,相信向真向善总会有向美的结局。正是因为有“定然”的思想约束,河湟人的从众心理强,对人的个体独立张扬少,个体与群体反悖的思想行为少。河湟人极重视公众对个体的评价,他们洁身自好,守成先圣贤哲的教导而完善自我,依公众评论的明镜来鉴定自我在群体中的轻重分量。河湟有俗语:“人活的脸树活的皮,人不要脸皮不如驴。”即是河湟人思想行动自律的写照。
   ———浪迹天涯的行商 河湟流域处于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和畜牧业经济的过渡结合地带,地势中有相当一部分沙砾丘陵不能耕作。多数耕地处于高寒区,产量有限,少部分草原宜畜宜牧。明清经民国至今,河湟人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大片的农业耕作区极少,农人只能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剩余劳动力必然要转到其他经济场合去谋生。加之河州是一大商埠,南北数省的贸易云集于此,形成规模颇大的劳力市场,乡间的剩余劳力往往在河州找到出售劳力的职业,诸如小商贩、脚户(长途押运员)、筏子手、伐木工、挖煤工、营建队小工等等。河湟大道沿线的商号、店铺林立街市,最为突出。商品从山货、海产、农、林、牧、渔,衣食住行,读书诵经,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大至车辆、机床,小到针线、图钉,应有尽有。昔日河州的脚户、行商,遍布全国各地,商贾往来,十分繁盛。
   年轻的脚户哥们为商号送运南北的山货特产,他们下四川、入甘陕、奔宁夏、上青藏,历尽甘苦辛劳,用双脚丈量着漫长的河谷、蜿蜒的山道;英勇的筏子客们漂泊在水紧浪急的黄河、洮河上,面对自然的凶险,掷注着一年的收成。在人和自然的抗争与奋斗中,造就了河湟汉子吃苦耐劳、坚韧倔强、粗犷率直的性格特征,这是他们阳刚特质的外部表露。他们长年在外商旅打工,便把思乡的凄苦,想家的痴情,统统借家乡的山歌来倾吐,来排遣这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思,为此也就重染了河湟山歌的生活底色。
   ———心里的话:“花儿” “花儿”这种民歌形式是河湟极富特色的代表,如同陕北人的“信天游”和关中人的“秦腔”。河湟人借“花儿”抖出内心的苦闷、压抑、向往、酸楚、痛苦以及欢愉、欣快、诙谐、兴奋等各种情绪,确确实实是河湟人心里的话。“花儿”中有首:“花儿本是心头的话,不唱由不得个家。尕刀刀哈来是头割下,不死还是这个唱法。”可见“花儿”扎在河湟人内心的根是何等之深。“花儿”唱的是真情,讲的是真话,不伪饰,不造作,不为之造情,不违心而出,是河湟人心理活动和潜意识的自我表露。
   “花儿”之所以能长期扎根于民间,深受人们之喜爱,从而流传百世,是有其深厚的民族根源的。河湟地区的民族历史,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族意识集于“花儿”美的个性之中。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无不渗透着一个地区民族的民俗心理意识和审美意识。在河湟地区这个民族走廊中,历史上是羌、汉、鲜卑、蒙、色目先后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又是汉、回、藏、东乡、撒拉、保安、土等多民族的居住地,河湟诸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区域文化的继承、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通的东西。
   河湟人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明了而清晰,推及到个体的情感上,爱与恨的铭心和彻底,也是极端的分明和坚决。一旦认准了目标,他们会竭尽全力地去追求,不达目标,决不罢休。河湟人把这种作为,比喻成“西方的牦牛,只认一座帐篷”。河湟尕娃们以这样的性格基调为“花儿”的主题旋律,把“心上的尕妹妹”反反复复地追求,千里迢迢地追求,绞尽脑汁地追求,冒尽风险地追求,爱得铭心刻骨,爱得肝裂肠断。外乡人睹之闻之,无不为之动容。“尕妹是牡丹石崖上长,阿哥是虚空的凤凰;千戏万戏戏不上,碰死在牡丹树上。”真可谓“至情至烈”。“清水儿打得磨轮转,磨里淌的是白面;宁叫他皇上的江山乱,甭叫我俩人路断。”执拗的追求,情爱的至上,在唱给尕妹妹的“花儿”里简直要把心里的鲜血呕出来,真正能达到疾情欲死的地步。多数的“花儿”不直接言“爱”,以巧妙的比喻来示白。河湟人不屑于把超离现实精神的东西,引入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里,表述方法其实更直接和具体。“花儿”从形式到内容,最基本的内涵由河湟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所决定。在河湟的高山、平川、城镇、田园,“花儿”随时可闻。“河州令”的高亢、嘹亮,“尕马儿令”的欢快、婉转,“牡丹令”的深沉,各种“酒令”的欢欣,“脚户令”的抑郁、辛酸,“对歌”的风趣、含蓄……无不令人心旌动荡,如醉如痴!
其他文献
我最初与丝绸之路有缘,是1957年去敦煌的时候。日本考古学代表团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于二战后首次访问中国时,我也作为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参加了。那时,非常希望去敦煌的水野清一先生在北京病倒了,所以我就代先生去了敦煌。当时,我是宁肯去安阳殷墟的,只不过是遵从了先生的意思。可是,一去敦煌,就被它的精美绝伦所震惊。以后,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却自然而然地去了很多地方,即1958年参加了长尾雅人先生主持的京都大学
期刊
        
期刊
编者按:1949年以来的50多年间,甘肃清水发现宋金时期砖雕彩绘墓葬30余处,砖雕内容丰富,构图简洁明快,色泽鲜明谐调,人物故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蔬果花卉雕刻细致精巧、绘饰纤细繁缛。砖雕题材大多为中国传统的孝道典故、书儒训读、官人出行、狩猎以及人们生活、劳动、畜牧等内容。每一座墓室即是一处地下艺术宝藏,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有一定历史、艺术、观赏、研究价值的珍贵实物史料。   从本期
期刊
黑河三峡位于丝绸古道高台县北麓黑河下游,名曰:正义峡、闫空峡、赵家峡。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张掖、临泽、高台、金塔、额济纳旗入居延海,全长约820公里。现今又有新说,据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古黑河是一条外流河,有一条明显的古河道在距今50万年的更新世与东北的黑龙江河相通,当时湖泊、河汊串珠连缀,长达6 50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湖谷河”。   黑河三峡流域是历代兵家
期刊
相传古时候,在我国西域丝绸古道路驿安西桥湾一带,居住着40多户人家。他们早年游居此地,以种田放牧为生。这里四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一年苦作到头收不了几成庄稼,常常是禾田早死,牛羊干瘦如柴,人们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女人们很少能生育,村庄上的人便也越来越少。有一年立秋时节又是一个大旱年,地里的庄稼快要旱死了,村里的人纷纷聚集在一起上香磕头,拜佛求神,祈祷天公赐甘露来拯救凡间生灵。兴许是他们的祈求与哀号感
期刊
林则徐(1785~1850),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在他谪戍新疆近三年的时光里,足迹遍布新疆大地,体现了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关心民间疾苦、“唯民邦本”的伟大情怀。    西行路漫漫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白雪共难消。   1841年6月28日,清朝道光皇帝下诏将此前中英失败的罪责全部归咎于林则徐,革去
期刊
积石山这个字眼闻名于世,跟大禹治水、彩陶之王等不无关系;但在当代,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之后才渐渐为外人知道的。说人杰而后地灵或许也合乎逻辑,因为这一片土地养育着的保安、东乡、撒拉、回、土等各民族人民使它本身显得卓尔不群。我是积石山人,自然对此深有感受,尤其对勤劳善良、勇敢坚强、朴实尚义的保安人有良好的印象。   对保安人最早的印象来自于一个美丽善良
期刊
夏天以来,我接连四次到过故土东乡,且又是东、北、西、南四个方向,走过达板桥,渡过洮河;从刘家峡祁家渡口跨过水波浩淼的库区;从折桥穿过大夏河;从儿松口的小桥走过那勒斯溪,对故乡的桥梁和舟筏,突然有了一种新奇的感觉,由此不禁缅忆起东乡临依黄河、洮河、大夏河上的古渡……   东乡族主要聚居的山区———东乡,四面环河,中间是奇峰突起的连绵大山,在这里取道,必先要在波涛汹涌的河流之上,驯水驶舟
期刊
临夏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中原农区向高原牧区、中温带气候向寒带气候的“三过渡”地带,西南部广袤的藏区牧场,与东面的中原腹地,两者在经济类型、民族背景、文化特征、生产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以中原农产品与牧区畜产品相互交换为主的“茶马互市”。除这种区域间的民族贸易之外,临夏在历史上还曾扮演了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的国际贸易角色,当时
期刊
1959年初赴甘南执行任务。路经临夏小住,初见蝴蝶楼。40多年后旧地重游,对修建始末作了进一步了解,感慨良多,特挥毫谴怀。     雕梁画栋曲水流,   人怨天怒遍河州。   无奈百姓离乡恨,   方有豪门笙歌稠。   乌云遮空当年马,   小岛亡命昔日侯。*   山河易主惊风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