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膨润土中总砷的研究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膨润土是由比例为2:1的Si—O四面体和Al—O八面体交替组成具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天然黏土矿物,膨润土的多孔结构、化学组成、可交换离子类型以及较小的晶体尺寸,赋予了膨润土具有化学活性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容量大以及孔隙率高的独特性能,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食品、医药和环保等各个领域.在膨润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其所含元素As可能通过迁移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对膨润土进行微波消解,加入高氯酸在电热板上对消解溶液继续进行低温消解,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P-AES)联用多模式样品引入系统(MSIS)测定膨润土中总As含量.采用25%(w/v)碘化钾为预还原溶液对As的形态进行预还原,将As(Ⅴ)还原为As(Ⅲ),利用硼氢化钠/氢氧化钠在MSIS中将As(Ⅲ)转变为气态氢化物(AsH3),通过优化MP-AES的最佳观测位置和雾化气流量,获得最佳分析性能,选择188.979 nm为As的分析波长避开了谱线重叠干扰,使用快速线性干扰校正(FLIC)模型校正了背景干扰,选择261.542 nm为内标元素Lu的分析波长校正了基体效应.As的检出限(LOD)为0.41μg·L-1,通过测定国家标准参考物质对分析方法进行评价,A s的测定值与标准参考物质的认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2.80%,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好,精密度高.对来自中国不同产地的12个膨润土的分析显示,所有样品中总As的浓度相对较低(As的平均含量在3.51~12.6 mg·kg-1之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膨润土中规定的总A s浓度限量标准,所有膨润土样品中的As含量均没有超标.采用大气氮气为等离子体气的M P-AES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分析效率,为膨润土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具有运行安全稳定、操作简单快速、适用性强等优点.
其他文献
以2-氨基-4-溴苯酚、4-氰基苯甲醛、对溴苯甲醛和(三甲基硅烷基)乙炔为原料,采用偶联法成功合成了2种新型的热固性苯并噁唑树脂—苯并噁唑芳炔腈树脂(PBON)以及苯并噁唑芳炔树脂(PBO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宽频介电和热重分析(TGA)分别研究了PBON和PBOA的热固化过程、介电性能和固化物的耐热性,并研究了PBON和PBOA的溶解性.研究表明,树脂单体在常规溶剂中的溶解性良好,可采用四氢呋喃进行溶解和加工.PBON固化物质量损失5%的热分解温度(Td5)为596℃,900℃残碳率为69.
首先通过材料基因组方法(MGA)设计筛选得到了一种具有高耐热性的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ATPI),然后以2,3,3\',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3,4\'-二氨基二苯醚、3-氨基苯乙炔3种单体为原料合成了ATPI.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ATPI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ATPI与甲基乙烯基含硅芳炔(PSA)树脂共聚,得到聚硅炔酰亚胺(PSI)树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PSI树脂的热固化行为,确定了其固化工艺.采用热重分析表征了PSI固化物的耐热性,结果显示其质量损失5%的热
首先,以聚乙二醇(PEG)和溴丙炔为原料合成了端炔基聚乙二醇(DPPEG);然后以DPPEG、4,4-联苯二苄叠氮(BPDBA)和间二乙炔基苯(m-DEB)为原料,以热聚合的方式合成了聚三唑弹性体(PTAE).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热重分析(TGA)和万能拉伸试验机测定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TA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其拉伸强度可达22.5 MPa,质量损失5%的热分解温度高于335℃.
With the increase of exploration depth, i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find Au deposit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cost, tradi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hus, new methods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系列新型耐高温硅烷-芳炔树脂分子、含芳杂环树脂分子和含氰基树脂分子中主要键的键离解能(BDE)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含不同基团树脂分子的热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含氰基树脂分子比硅烷-芳炔树脂分子和含芳杂环树脂分子的热稳定性更高,向树脂分子中引入氰基更有利于增强树脂的耐高温性能.
以含硅芳炔树脂(PSA)和苯并噁嗪树脂(BOZ)为基体,Ca0.7La0.2TiO3(CLT)陶瓷为填料,通过本体浇铸成功制备了CLT/PSA/BOZ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BOZ后,共混树脂的固化收缩率降低了57%.当填料体积分数为50%、测试频率为10 GHz时,CLT/PSA/BOZ(φBOZ=10%)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至30.01,介电损耗因子降至0.0035,弯曲强度增至63.75 MPa,导热系数增至0.6990 W/(m·K),热膨胀系数降至2.3×10-5℃-1,同时复
化学反应预测及合成路线设计是有机合成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机器学习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针对有机小分子的化学合成,本文综述了机器学习方法在有机合成(包括化学反应数据的收集、化学反应的预测和合成路线的设计等)领域的进展.对于高度复杂的树脂分子,本文论述了基于机器学习合成路线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的不完备和偏倚、缺乏规范化的表示、少样本的机器学习方法等.
碳纤维/聚三唑树脂(CF/PTA)复合材料是华东理工大学原创的新型低温固化耐高温复合材料.为改善CF/PTA复合材料的界面黏接性能,针对碳纤维、上浆剂和树脂的化学结构特点,根据界面化学键合原理设计开发了分别含异氰酸酯基、叠氮基和氮丙啶基的3种偶联剂,考察了这3种新型偶联剂在CF/PTA复合材料体系中的作用效果.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分析等测试证明所研制的偶联剂与复合材料体系中的组分发生了化学键合,在纤维与树脂间形成了有效的化学桥接,明显提高了CF/PTA复合材料的界面黏接强
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发展对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新型聚三唑(PTA)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已用作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为了进一步发挥PTA树脂的作用,开展了PTA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TA树脂增韧改性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聚醚改性PTA树脂和纳米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结构改性PTA树脂的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增韧效果,并展望了高韧性PTA树脂的发展前景.
许多太赫兹光谱物质识别方法依靠寻找该物质在太赫兹波段范围内不同光谱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来识别特定物质.吸收峰提取法是常用的光谱特征提取算法,但当光谱无明显特征吸收峰或峰位、峰值相近或难以识别时,难以利用吸收峰特征辨别物质.将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习技术用于太赫兹光谱的识别中虽减少了吸收峰的干扰,但常常需要人为定义特征而导致分类误差.深度学习法能自动提取特征,但在识别前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操作,并且在特征提取的过程中容易丢失部分特征从而导致分类误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图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太赫兹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