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壁画艺术作品中的场所精神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壁画介入都市空间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在擢升着城市的品位,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有了大大的提高,壁画艺术却常常呈现出空洞乏味的状态,忽略了其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考虑被遗忘、忽视和抛弃的那些传统精髓与文化符号,地域的文化、场所的精神是影响公共艺术内涵和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尝试探索壁画艺术与场所精神和地域文化的关联。
  关键词:壁画艺术;文化符号;场所精神;地域文化
  一、场所精神的内涵
  “场所精神”一词表达了这样一种始于古罗马时期的概念: 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即任何事物都有独特而内在的精神和特性,“场所”也一样,具有自己的独特气氛。场所就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特定地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其自身的环境特征。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公共艺术品等实体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壁画艺术并不是对场所精神的创造,它起到的是对特定的场所精神、文化性格的具化与升华作用,总体上应该是对文脉的关照,壁画艺术的总体场所精神应该与该区域的场所精神一致。让人们在同壁画艺术作品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 察知城市的历史文化、体悟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延续城市的感觉与记忆。
  场所的“精神”这一概念指出了场所不同于“场地”、“空间”等概念,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他多了一项必要条件,即人的参与。就人造环境而言,“精神”是场所建造者想要传递给参与者的内在信息,或者说是一种意象的建立,同时也是参与者在结合自身的经验之后对于场所做出的直观反应。如果缺少了这层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场所”的概念也就不成立了。对于公共场所来说,公众是舞台的主角,他们的喜怒哀乐、认知思考无时无刻不在堆砌着场所精神的金字塔,因而唤起公众的情感共鸣,引发公众与场所间的交流互动,场所精神才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烙印,获得认同。
  二、壁画艺术与场所精神
  城市化的发展迅速,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地铁不仅己经是人们离不开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而且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人们在地铁中行走之时,地铁站内艺术作品壁画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地铁站内艺术作品建设也是一个重要工程。地铁将作为反映地上城市文化与地下艺术的连接通道,承载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通过调查与分析,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中的壁画艺术最多,所占空间面积最大,最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北京地铁始建于 1965 年,地铁 1、2 号线的部分公共艺术因修建较早,如今已显陈旧,其中宣武门、建国门、东四十条、西直门多站轨道边设有瓷砖拼贴而成的大型壁画, 它们分别由著名艺术家袁运甫、张仃等人创作,内容或展现中国传统城市风貌,或表达华夏人民的雄风,或宣扬经典的“四大发明”,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经由时间累积所传递的归宿般情感已深入首都市民的内心。建国门、东四十条、雍和宫等站站台顶部的美丽灯饰艺术,前门站宣扬汉字精髓的文化窗,都給予了地铁站一定的文化内涵,开启了中国地铁站的场所精神探索之路。
  斯德哥尔摩地铁空间壁画艺术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以自然岩石为底的壁面彩绘,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以及云杉图案、植物枝叶、彩虹、世界地图、野生动物塑像、工人劳动的场景、断壁残垣、潺潺流水在或红或蓝或绿的色彩和明暗交错的光线映衬下,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原始,充满生态气息的场所感,传达了对自然文明崇拜的场所精神。
  和国外地铁建设进程相比,我国地铁建设由于起步较晚,在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研究与实施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以北京和上海地铁为例来说,北京是一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古城,对于行走在北京街道上的游人而言,城上的糖葫芦、百姓的京腔、胡同、长城、故宫、布鞋等都是逐渐被同化的城市里不可取代的一道物质与精神风景线;对北京老百姓来说,这些是沉淀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是一种能带给他们“家的感觉”的精神象征。
  三、场所精神与壁画艺术构成要素
  因为空间环境壁画艺术是人类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衍生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追求的共性的同时,也汇入各种构成要素,这其中壁画艺术作品的设计与人的视角变换、质感、声音等都蕴含体现着场所精神,所以充满场所精神的地铁空间壁画艺术构成要素大致可以分为视觉要素、触觉要素、听觉要素、心理体验要素,这四者与场所精神的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共同使空间变成一个客观体系。
  视觉要素,视觉是人类大脑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受到色彩、光影明暗、形态等介质的刺激进而使人拥有丰富的感官体验。在地铁站中,公共艺术是否能吸引人注目,视觉要素占有着主导地位;触觉要素,触觉带来的情感体验并非视觉和听觉可以取代的,而不同物的不同触感还可以为社会特殊人群起到导向作用。所以当今时代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在设计时应当从视觉审美的基础上,引伸出一种可触知的艺术,更好的贴合人性情感,令使用者在车站中获得归属感,在本文中,触觉体验的来源主要包括对肌理、温度、湿度以及软硬程度的感受;听觉要素,论人们具有何种文化背景,声音的出现总会使人们内心充满某种情绪,声音的音调和节奏带动着情绪的变化,会营造出欢快、忧伤或者烦躁等多样的场所感,由德国大众公司推出的“钢琴阶梯”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带有音乐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地铁站的出入口,从最早的斯德哥尔摩地铁到我国南京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再到郑州地铁一号线的会展中心站,乘客每踏一个“琴键”就会听到响起的乐声,犹如身在一间音乐教室。
  四、意义
  壁画艺术作为特定的场所精神与地缘文化的载体, 在公共艺术与属地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关系中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和互为观照的。场所环境会因公共艺术的融入而具有了诗意与情感, 公共艺术也会因地域文化的植入而具有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
  [1]论室内空间的场所精神[J]. 吴亚南.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11)
  [2]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研究[D]. 王晓蕴.上海交通大学 2009
  [3]论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场所精神[D]. 诸葛雨阳.南京艺术学院 2002
  [4]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与地缘文化——以天津为例[J]. 陈高明,董雅. 文艺争鸣. 201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德格尔对位置与空间的哲学思考,以位置来提供场所、设置空间,栖居的人逗留于空间,以栖居存在方式的人与空间是一体通融的。在画面形式上,探索创建画面中的“位置”,进而由位置提供整个画面的空间;在画面意义上,探索画面栖居状态的开启,从而展现世界的澄明无蔽,达到现象学意义上的艺术至高境界。  关键词:德格尔;“位置”与“空间”;绘画空间标识;启示作用  前 言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利用现象
期刊
摘 要:展示空间的色彩设计是指展示设计中的主体色调、展具色调、版面色调、文字色调、灯具色调等设计内容。在人的视觉感知中,色彩感知是最灵敏的一部分,因此,色彩设计是展示空间的重中之重,它决定了展厅设计的成败。  展陈设计是一种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示信息的场所,需要多种元素配合完成展示主题和内容。同时色彩也是各个小空间连接的一个重要纽带。因为展陈空间是一个具有主题性、统一性的活动,因此展陈色彩设计也
期刊
摘 要:歌剧《乡村骑士》是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皮埃特罗·玛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所作的一部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verismo)”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是当下社会矛盾的产物。“真实主义”的文学和戏剧作品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本文通过对《乡村骑士》中桑图扎的著名唱段《你也知道他,妈妈》(Voilosapete)的音乐分析,力图在音乐上深层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未有间断,字书、字典随着字体、书风的变革不断演变,流媒体、自媒体的快速检阅、手机中的书法字典以及机器人所写的“书法作品”使得物的因素对书法作品的产生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价值论;书法字典;机器人书法  中国古代“字典”称为“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的。从字典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在当代,作为书写、识读汉字的一种工具书,它的价值就在实用性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它的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独具风韵的珍宝之一。经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知、发展历史、分类、景观构成要素及构景方法的研究,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艺术理念和美学境界。  关键词:园林要素;构景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述  我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秦汉是中国园林的发展时期,蓬莱文化的影
期刊
摘 要:动画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利润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其中,动画衍生品是动画产业的终端,也是利润空间最大的部分。目前,我国还是动画产品的输入国,在动画衍生品方面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在日美动画动漫抢占中国市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还需不断规范与健全。本文通过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动画衍生品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探寻中国动画衍生产品市场的有效开发。  关
期刊
摘 要:电视化妆造型设计是电视舞台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服装、灯光、背景等部门一样,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进行电视二度创作的。化妆设计师必须用心灵去感受、体验和创造。  关键词:化妆;造型;艺术  化妆造型不应理解为单纯的技术性劳动,而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心理学、美学、人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涵盖着服饰学、色彩学、化妆造型设计、身势学等领域的内容。艺随时变、不断趋新,这是不可抗拒的艺术规律。近些年我
期刊
摘 要:徽州历来被称为文化古城,其特有的徽州窗花纹样散发着别致的艺术气息。本文探讨了徽州窗花纹样在景观墙中运用与展现,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设计的融合,就徽州园林设计理念在景观墙中表达进行了分析,以增强设计地域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窗花纹样;景观墙;徽州文化;徽州传统民居  俗话说“徽俗徽建徽戏,自有千年古韵”,中国古建筑史上最重要的派别莫属于徽派建筑。它汇聚了徽州山水之灵气,融合地区风俗之精
期刊
摘 要: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作为一个一个的社会成员,有智商,有情商,有思想,有语言,同时还会伴随个人情绪,在情绪产生的同时会有相应的语言产生。而我们这里谈的个人情绪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同阶段的学生情绪会伴随不同的语言,学生情绪与语言的关系跟年龄、个人修养以及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学生;个人情绪;语言  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作为一个一个的社会成员,有智商,有情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素养的提升,也包括了心理、人格、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中小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而小学更是学习音乐的黄金时代。因此,我们要从小抓起,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能力;兴趣;教材;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