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均行单腔气管导管辅以CO2人工气胸。试验组患者术中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模式,通气参数:[潮气量(VT)6 mL/kg+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1 cmH2O=0.098 kPa)+限制气道平台压(Pplat)≤30 cmH2O+肺复张];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传统通气模式(通气参数:VT=9 mL/kg)。观察指标:设定观察时间点为术中气管插管后10 min(T1)、单肺通气1 h(T2)、手术完毕时(T3)、术后24 h(T4)。(1)呼吸力学指标比较:气道峰压(Ppeak)、Pplat、气道阻力(Raw)。(2)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aO2、PaCO2、pH。(3)炎性反应指标比较:IL-6、IL-8、TNF-α、C反应蛋白。(4)术后肺部并发症比较:记录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ARDS。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1)呼吸力学指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peak由T1时相点变化至T3时相点分别为(18.5±3.4)mmHg(1 mmHg=0.133 kPa)~(22.5±4.6)mmHg和(17.2±3.7)mmHg~(32.5±4.8)mmHg,Pplat变化分别为(15.3±3.6)mmHg~(17.5±2.7)mmHg和(15.1±3.8)mmHg~(21.5±4.5)mmHg,Raw变化分别为(15.1±1.8)cmH2O/(L·s)~(16.8±2.6)cmH2O/(L·s)和(15.6±2.8)cmH2O/(L·s)~(19.5±4.0)cmH2O/(L·s),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35,12.57,18.63,P<0.05)。(2)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aO2由T1时相点变化至T4时相点变化分别为(505±38)mmHg~(490±34)mmHg和(523±35)mmHg~(460±43)mmHg,两组患者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P<0.05)。(3)炎性反应指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6由T1时相点变化至T4时相点变化分别为(157±35)ng/L~(213±48)ng/L和(162±33)ng/L~(326±45)ng/L,IL-8变化分别为(19.3±2.5)ng/L~(21.2±4.3)ng/L和(16.2±3.5)ng/L~(34.2±4.8)ng/L,TNF-α变化分别为(158±35)ng/L~(293±46)ng/L和(156±35)ng/L~(393±48)ng/L,C反应蛋白变化分别为(7.5±3.5)mg/L~(47.7±5.8)mg/L和(8.6±2.8)mg/L~(78.2±6.5)mg/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85,10.45,13.27,19.68,P<0.05)。(4)术后肺部并发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14/80)和31.3%(25/80),其中肺部感染、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ARDS分别7、6、5、6、10、0例和16、13、13、14、20、2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
结论肺保护通气策略可减轻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气道压力和气道阻力,增加氧饱和度,减轻术中及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