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中太宰治的自我呈现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间失格》作为太宰治半自传性质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彰显作者的思想和人生态度,故而,我们透过叶藏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窥见作者太宰治短暂而又颓唐的一生。在这失格的人间里,潜藏着个人与时代的孤独,这种不与人群相合的孤独以伪装表演的形式呈现,而伪装的背后是作者太宰治借叶藏形象寻觅的生命真实。
  关键词:自我呈现 孤独 表演 生命真实
  一、不与人群相合的孤独
  叶藏始终处于孤独的个人化状态,他似乎不被理解也不愿理解他人,正是这种浓烈的孤独气质,让太宰治笔下的“失格”状态引起众多人的共鸣。这孤独属于时代,也属于个人,属于时代之下的太宰治。就一般小说而言,考量作家作品的促成因素,无非就是时代与个人,而太宰治的小说也符合这样的逻辑,故而,我们分析太宰治的孤独亦可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时代的孤独
  《人间失格》诞生于日本的战后恢复期。“二战”过后的20年里,日本始终处于泡沫经济的影响下,太宰治恰恰生活于这个时代的截点中。战争让这个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都疲软乏力,投降后的日本接受美国的救济,也接受美国的“清洗”,于是,近80年的帝国时代落幕了,军国主义神话梦碎了,国民的信仰便陷入真空,所以迷茫、彷徨成了必然的状态,战后的混乱与颓废也成了太宰治人生和创作的底色。以太宰治为代表的“无赖派”文学作家出现了,他们放荡不羁,蔑视权威,玩世不恭,沉溺女色与酒色,痛斥军国主义、法西斯。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借叶藏之口表达“世间”,这个世间“人与人之争,而且是当场之争,并且要当场见高低。一个人,决不能服从另一个人。就连奴隶也会进行奴隶式的当场还击。……口称冠冕堂皇的大义名分,而努力的目标必定是个人……”a时代造就了个人的孤独感,冰凉的时代和文化氛围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二)个人的孤独
  叶藏是极其孤独的,他害怕人群,买东西找回的钱忘记拿,甚至连买的东西都会忘记带走,不敢一个人在东京大街上行走,整天窝在家里……但对自己身体的享受却显得格外迷恋。“日本的伦理准则要求极端的对义务的回报和强烈的自制精神,可能一直把打上了个人烙印的欲望当作罪孽,要从人的心胸里根除掉。……让人更加感到惊讶的是,日本人的准则对五官的享乐非常宽容。”b这样的伦理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民众的行为,就叶藏而言,他的“对义务的回报”和“自制精神”的“表演”就是一种变相的抵抗,他不适应这样的社会规则,所以将自己包裹起来,不敢追求个人欲望,作为与人不同的孤独者,叶藏对属于个人欲望的“五官的享乐”感到亲切,他躺在女人的怀里会睡得很踏实,因为那些女人是出于一种不计较得失的好意,叶藏甚至在这些妓女身上看到了圣母玛利亚的光辉,由此可见,叶藏对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感到不满、恐惧。所以,叶藏参加非法的地下活动,这类活动能给他带来舒畅,对于合法的东西他觉得非常可怕,即便是坐牢都比面对世人更自由。叶藏曾经告诉静子的女儿,他相信地域但不相信天堂,如此看来,叶藏对于常人所信仰和信服的东西持一种异常敏感与害怕的态度。这也是太宰治所谓的“人间失格”,人失去了人格,人世间的人失去了人格。小说通过叶藏对堀木的心口不一进行内心的反驳后得出一个看法:世间就是人的本性,人立下规约,在狡诈、诡异、欺骗、恶毒等怪圈中沉沦。所以叶藏不相信有天堂,但相信有地狱,这是一种“性恶论”的看法,也是人性本身恶的赤裸呈现。“所谓世人也就是个人”,是个人与个人的集合体,是一类人,是人类。
  二、“表演”是一种有力的伪装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说道:“人对自己的身体的控制更具有操纵性。因此针对自身的改变或者任何身体的塑造都是展现个性的方式。”而“表演”就是不合群的、孤独的叶藏展现自我个性的方式。
  (一)通过“表演”寻找存在感
  叶藏随时随地地进行表演。他假装在夏天穿着红色的毛衣引起家人和佣人发笑;在房间里跟随乱七八糟的曲调给大家跳印第安舞,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而这样的滑稽的意外成功,更让他沉浸在自己标志的表演世界中。叶藏把逗别人发笑当成一种乐趣,喜欢把滑稽的小笑話当作文,被老师教训了也不知悔改,因为他知道老师们私下会当成一种乐趣。而他想得到的评价就是别人觉得他“天真滑稽”,即便他的本性截然相反。当有一天叶藏被同学竹一揭穿的时候,他便手足无措,仿佛世界坍塌,长久以来用以和他人相处的方式被打破了,由此,叶藏感到羞耻,不是因为自己的本相显露而羞耻,而是故意表演这件坚持了很多年的事情被揭露,不仅使他的面子挂不住,他与人打交道的方式似乎也有那么一瞬间坍塌了。
  (二)通过“表演”去讨好
  当父亲去东京要给孩子们带礼物时,叶藏觉得当被问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想要了。他的想法是:反正不可能有让我快乐的玩意,爱怎样就怎样吧。而同时,不管人家给的东西多么不合自己的口味,也不能谢绝。“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高兴的事也要小偷似的提心吊胆、极其苦涩地独自玩味,这样就只有在难以言状的恐怖中煎熬。” c叶藏不相信信任这个东西,对教科书上的道德正义漠不关心,但他本身却需要通过包装表演获得一张牢固的封闭的信任的外壳,这应当是叶藏本身需要的一种“尊严”。仆人们信任他,不会把他们吐槽叶藏父亲的话传达到父亲的耳朵里,女性信任他,可以在爱情中保守两个人之间的秘密。他需要学校的那些被他的表演游戏玩弄的学生老师们坚信他的表演是真的,因为他满足了自己的自尊。
  二、生命真实的变相寻找
  读完三篇手记,大多读者都会沉浸在一种颓丧的情绪之中,甚至一度思考生命的意义为何,是否真如篇名所说“人间失格”,于是不复为人?我想,除去太宰治家庭因素和日本文化的影响,就作者及主人公本身而言,仍旧存在一些个人的向上的东西:一是太宰治借叶藏之口完成的带着反思的追忆,二是叶藏的羞耻感始终存在,而这其实是作者太宰治自尊和生命真实的变相寻找。
  (一)反思与追问
其他文献
十几岁辍学随父经商,20岁怀揣几十万元独闯天下,26岁赚取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40岁身家达到数亿元。张崇舜,这个曾经起早贪黑做着最低端生意的草根温州年轻人,成了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的新日电动车,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技术领跑者,更是这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不搞地产,搞电动车  20世纪90年代末,张崇舜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搞地产,还是做电动车?艰难在于.他自己觉得可以搞的
摘 要: 新移民小说作家严歌苓的《扶桑》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作家在新移民生存境况中对中国传统女性美的独特审视。扶桑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道家文化视阈下的恬淡、自由,而且彰显出佛家文化视阈下包容、救赎的“地母”精神。通过对扶桑形象的解读,展示对中国传统女性美的现代审思,对严歌苓创作《扶桑》的初衷研究颇有裨益。  关键词:严歌苓 《扶桑》 女性 传统文化  中国移民文学作家严歌苓笔下有众多移民女
摘 要:《他人的书信》可谓是莫洛佐夫的成名之作。小说是典型的书信体,但区别于多数的书信体小说,在《他人的书信》中没有充当中间环节的叙事人,小说的内容直接是而且仅仅是由主人公写给妻子的六十多封信件构成。从小说名字的暗示到叙事结构的安排都显露出明显的旁观意味。作者不仅明确划定了自己的旁观立场,同时也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段将读者也限定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小说中叙述人隐去身形,而读者也止于旁观,似乎留下的只是人
摘 要: 作品集《亲爱的生活》是艾丽丝·门罗的倾心之作,其中每个短篇都在描写稀松平常的故事,和任何普通人的生活无异,而且部分作品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她在小说中设计的“生活悲剧”往往和人物的宿命紧紧相连,这不仅是一首生命回转的低吟,而且还展现了新时代人的生活困境。宿命论与个体自我意识反抗的复杂交织,展现了门罗对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宿命观 《亲爱的生活》 艾丽丝·门罗  作品集《亲爱的生活》是艾丽
秋天到了,绿绿的树叶变成了橘黄色的叶子,像蝴蝶一样慢慢地飘落下来,躺在树的脚下。  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呢?因为掉下来的叶子要当成大树的粮食,让大数茁壮的成长。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硕果累累,石榴咧开嘴笑了,露出了红红的舌头。葡萄熟了,圆圆小小的脑袋都在十分好奇的向外张望。苹果也变得红彤彤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农民伯伯乐开了花,他们知道丰收的季节来了,自己一年的劳动成果也获得了回报。
摘要:秦可9即在《红楼梦》里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包括她的出身、病情、生活作风,以及她的死,红学界各种考究,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的为人。贾府那样一个鱼龙混杂钩心斗角之地,各个阶层各色人物都有,而秦可9即居然可以应付周全,受到上下人等的一致好评,究竟她身上具有何等魅力?让她即便真的生活作风有问题,却能俘获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贾珍(秦可9即公公)、尤氏(秦可卿婆婆)
摘 要:哲理科幻是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特点,在《最后的爱情》这部小说中作者剥去了爱情神秘艳丽的外衣,阐释了爱情遇到高科技后遭到解构,走向消亡的过程。王晋康通过科幻构思、悬念设置、宏观视角的艺术手法来阐释爱情遭到解构的理念,不仅使小说具有理性本身的震撼力量,克服了主题先行的嫌疑,更在艺术上深入浅出,小巧腾挪,引人入胜。  关键词:爱情解构 哲理科幻 科幻构思 悬念设置 宏观视角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作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尽相利用的文化资源,在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等问题,限制了其多元价值的释放。将文化记忆形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可融合记忆主体认知的情感因素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内容、结合文化记忆延存的媒介形式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的形态。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成为突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凝聚民众向心力、提升文化自信的优质文化资本。 
摘要:作为宁府主妇,尤氏算不上脂粉英雄,清代《红楼梦》评点关于尤氏的解说相对不多。关于家世,评者总结出身寒素。关于姓氏,张新之附说性理,因“罪自外至”而及贾珍,因“尤”通“由”而及尤氏姊妹,因“尤”转“麀”而及聚麀之乱。关于性情,或为“庸懦”“怕事”,或为“慈厚宽顺”,然未免失之过宽。关于才德,或谓尤氏“无德无才”,德失门风,才失谏治,或云尤氏“有德”“有才”,德高凤姐,无多劣迹,才能干事,其所“
摘 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该小说通过强大的表现手法所创造的独特美学风格。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三个角度阐述: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隐喻象征的精彩运用与层次丰富的语义涵括。  关键词:《老人与海》 真实简洁 隐喻象征 丰富语义  一、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  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所谓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和句子,并探索分析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