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的诊疗保健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 探究跟痛症的治疗保健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22日至2014年 10月20日来我院进行跟痛症诊治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应用综合康复疗法和康复保健手法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MCSS评分及患者最长持续行走或站立时间进行对比。 结果 应用综合康复疗法和康复保健方法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别显而易见(P<0.05);MC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别显而易见(P<0.05);患者最长持续行走或站立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别显而易见(P<0.05) 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和康复保健方法有助于跟痛症的治疗和康复,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跟痛症; 综合康复疗法; 康复保健
  跟痛症[1]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足跟肿胀,局部有压迫感,往往伴有行走困难。多数患者往往早晨行走的第一步足跟部疼痛剧烈,休息一段时候后,疼痛消失,再次站立时疼痛再次出现,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本文通过对跟痛症患者应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后进行康复保健,探究其治疗和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22日至2014年 10月20日来我院进行跟痛症诊治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对其应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按照跟痛症的诊断指标作为纳入标准。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54例,年龄从34岁到75岁不等,平均是(52.3±7.8)岁,左足患有跟痛症者47人,右足患有跟痛症者46人,双足均患有跟痛症者9人,患者病程为1个月至11年不等,平均为(8.1±3.5)个月。排除跟部扭伤、骨折等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比,具有同质性,运用假设检验进行处理,接受H0不含有医学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应用综合康复疗法[2]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①患者口服抗骨增生胶囊,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75克。②将患者足部置于电极之间,应用超短波进行治疗。③运动疗法:患者使用手部在足跟和足趾进行摩擦拿捏,多次反复,而后用拇指末端按压跟部最敏感处缓慢滑动,旋转踝关节,多次反复。④ADL指导:穿厚底鞋减少足跟部压迫和负重。
  1.2.2康复保健
  康复保健[3]具体方法为:①患者身体面对墙壁前倾,手部平推墙壁,患足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下肢的膝关节向前方呈弓步。而后患者肘部弯曲,使身体前倾的幅度增大,于此同时保证后膝处于绷直状态,且患者足跟始终接触地面。此时患者的足底韧带处会有些许牵拉感,保持该感觉十秒钟后放松,如此反复二十遍,每天重复四至五次。对于双足均患病的患者,可更替双足的位置进行康复保健。②患者手术搀扶座椅或栏杆,上身保持前倾姿势,双足呈前后错立的姿势,保持重心处于后肢。患者紧抓身前的搀扶物,弯曲双膝下蹲,始终保持足跟部与地面接触。此时患者会感受到牵拉感,保持该感觉十秒钟后放松,如此重复二十遍。对于双足均患病的患者,可更替双足的位置进行康复保健。③患者面向楼梯,站立在楼梯最后一层台阶上,手部紧握围栏促使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同时其足跟部悬空。而后逐渐放松其小腿部肌肉,并使其足跟部尽可能降低。此时患者会产生足底韧带的牵拉感,保持该感觉十秒钟,如此反复二十遍。④日常保健:对所有患者进行日常保健知识的宣传,告诫患者穿鞋时应选择轻软合适的类型,还可在鞋中放入海绵鞋垫,以此减轻患者足跟部的压力,预防跟骨出现损伤。老年患者应减少负重,避免重体力活动。患者应每天坚持足部的训练,增强其足跟部韧带的力量,坚持每晚使用温水泡脚约三十分钟,或者进行足部按摩,促使足部血液循环的有效进行。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治疗和康复保健前后对患者进行VAS和MCSS评定,以及观察并记录患者一星期内最长持续行走或站立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一般采用t检验,并使用(X±s)表示。若所得结果为P<0.05,数据相差值较大,且含有意义。
  2 结果
  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应用综合康复疗法和康复保健方法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别显而易见(P<0.05);MC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别显而易见(P<0.05);患者最长持续行走或站立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别显而易见(P<0.05)。提示应用该方法后,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康复状况良好。
  3 讨论
  跟痛症[4]是由于患者跟骨部周围的组织出现退变、增生或高压引发。常见为足跟骨刺、跟垫痛等。该病在经常站立和行走的人群中较为多见,并且老年人也是该病的多发人群。在该病的治疗方法中,应用超短波疗法可以通过反相微波共振生物效应,激活患者患处的细胞,逐渐修复其发生损伤的组织,并且还可增强其组织再生能力。应用直流电导入疗法,可以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患处的血液循环情况,消除患处的组织水肿。应用运动疗法不仅可以增强患者患处的关节活动能力,还可以增强韧带的力量与强度,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康复疗法和康复保健方法有助于跟痛症的治疗和康复,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兴轶,王吉人,王宏伟,等.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跟痛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32-2433.
  [2]杨芳,王义亮,龚泽辉,等.冲击波配合足底康复训练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4):89-9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老年人。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时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或内收,或外力直接冲击大粗隆即可发生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因长期卧床,可引起褥疮等并发症。且治疗不当可引起畸形愈合,影响患肢功能,所以应及时治疗。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旋位,严重者可达9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以新型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对30例(3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肢进行注射硬化治疗。 结果 30例患者泡沫硬化剂注入后平均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下肢明显的曲张静脉消失,无并发症。 结论 注射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采取饮食指导、运动按摩、手足药浴和情志干预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120例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肢体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腰腿酸痛为主要症状[1]。主要表现有腰痛,下肢一侧或双侧放射痛、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困难,甚至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干预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措施之[2],自2014年1月一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关节损伤中(ACL)损伤颇为常见。ACL损伤、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机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股部肌肉萎缩。因此,对ACL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1]。而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 要]:偏瘫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异常和情感异常,对疾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促进偏瘫患者的早日康复,该文就偏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对症护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偏瘫患者 心理分析 护理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探究其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动态血压健康教育、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分期护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50例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期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住院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和丘脑,其次为小脑和脑干。  一、致病因素  1、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性疾病史、先天性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  2、诱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力排便等。  3、有烟酒嗜好,肥胖及有本病家族史者。  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 高致残率、 高病死率的特点。此外,脑出血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涉及多个系统,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临床上除了积极治疗脑出血及其并发症,还应注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的并发症带来的良多益处。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护理;坠积性肺炎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