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雕琢荣耀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百年前,漆线装饰佛像的制作基地在同安县马巷镇。蔡氏作坊“西竺轩”,其有姓名可考的可上溯到第八代传人蔡伍祥,著名艺人蔡文沛为第十一代传人,将作坊迁至厦门。
  文沛先生(1911-1975年)首次将漆线装饰用于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徒,将家门绝技公开于世。文沛之子水况先生是蔡氏第十二代传人,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波月洞降妖》和《还我河山》作为工艺美术的经典之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1972年他还将许多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为国家大量创汇,至此时“漆线雕”一词乃由蔡水况先生命名。其作品形成的产品模式仍是现代漆线雕生产的主流产品。
  
  
  2006年6月2日,厦门天气晴朗,蔡水况像平时一样起得很晚,习惯性踱进楼上的小房间,一件一件地查看自己陈列在橱窗中的作品,他突然发现《波月洞降妖》似乎摆得有点歪,于是熟练地戴上白手套,又仔细挪了挪。这时候,墙上的时针已经指向数字10了,他匆匆给家里的三条狗:贝利、亮亮和黑桃准备好一天的食物,才离开了家门。
  刚到单位,总经理郑坚白抑制不住兴奋地告诉他,网上已经公布了首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厦门漆线雕名列其中。一听到这个消息,蔡水况马上笑得合不拢嘴。据他后来回忆,那是他这辈子最高兴的一天,甚至超过了后来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所带给他的快乐。像漆线雕这样一个漆艺小品种能评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他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来不敢想。
  作为厦门市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在厦门市名气很大。经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宝庆引见,记者见到了这位精神矍铄而健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蔡氏漆线雕第12代传人。
  
  “偶像”父亲
  
  1939年12月,蔡水况出生于闽南漆线雕世家,父亲蔡文沛是全国知名的漆线雕艺人。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有姓名可考的上溯到第八代蔡伍祥,约在清朝嘉庆年间。蔡水况8岁时,父亲蔡文沛将作坊迁至厦门,广收学徒,将家门绝技公开于世。从他13岁开始接触漆线雕,父亲就一直是蔡水况的“偶像”,他非常崇拜父亲,以至于原原本本的承袭了父亲的技艺、对事业的执着以及生活朴素、不拘小节。
  蔡水况和父亲相处就像朋友,充满了温馨的小细节。蔡水况十多岁在厦门雕塑社上班的时候,虽然已经分开住,但他仍习惯下班回家和父亲一起吃晚饭,然后留在老人家那边苦练基本功。老人家或在旁边指点一二,或讲一些蔡氏家史,每天几乎都练到晚上十二点。到这个时候,父亲都会心疼,“你看,父亲都对我说:‘好了不要再练了,你回去睡觉’,就是说明他非常满意。”说起这些,蔡水况的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自豪感。正是这段时间,蔡水况不仅从父亲那里学到了精湛的技艺,还对蔡氏发展史了如指掌,这为后来蔡氏漆线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现在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原厦门工艺美术厂)的展示厅里,陈列着一座三人群塑像《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件蔡文沛先生唯一保存至今的作品,完成于1959年,幸而躲过了“文革”劫难,已经成了蔡水况对父亲的全部记忆。蔡水况时常久久凝视这件作品中老渔民衣领上“正把”工艺做成的金丝闪烁的花纹,细细揣测父亲当年是怎样完成了如此绝技。
  
  1973年的无心插柳
  
  1973年,蔡水况34岁。2003年,距1973年30年时,《厦门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蔡水况·漆线雕·1973年》的专题文章,文中这样写道:“蔡先生又别开生面在蛋壳上、花瓶上、香炉上、瓷盘上……一一发挥,摆脱前人一贯只把漆线雕用以表现神佛戏剧人物服饰的规矩,独树一帜地把传统的各种吉祥纹样独立地作为艺术形象直接表现在平面上。在1973年的广交会上,漆线雕装饰的花瓶、瓷盘大受欢迎,取得大宗订单。到这个时节,应该说是漆线雕艺术命运的转折点了。”
  
  文中没有提及的是,这个转折点颇有些戏剧性。漆线雕成为一种工艺品之前,漆线仅仅是佛像神像服饰上的一种装饰工艺,不能独立成气候。即使在蔡文沛很具创新意义的历史人物身上,漆线工艺在整体作品中也还只是占有古老传统的从属地位。1972年,因为政治的需要,已经被遣散的厦门工艺美术厂召集艺人归队创作政治宣传作品,而后为解决这支队伍的吃饭问题,工艺美术厂的产品通过当时唯一对外的窗口“广交会”去争取订单,此时蔡水况实验性的以漆线做在瓶盘上的“龙、凤”工艺品意外地得到大量订货。至今,这一模式仍是市场的主打产品。
  蔡水况将这次“意外”的原因归结为两点:首先,当时所有出口工艺品的内容均为“革命题材”,而漆线雕则以“龙凤”引人注目;其次,瓶盘作品价位适当,颇受客商欢迎。自己在其间起的作用,蔡水况却很少提起,他常说:“我是喜欢做这东西,那阵子哪会想那么多!”“漆线雕”这三个当年蔡水况为应付展览即兴发挥脱口而出的中国字,已经成了我们中国文化艺术中一个永远的名词,蔡水况也因此成为了漆线雕艺术的创始人和命名者。
  
  十年磨一剑
  
  漆线雕在广交会上一炮打响后,蔡水况一面创作,一面担任起了厦门工艺美术厂副厂长一职,主抓车间生产。1985年,受到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影响,大家纷纷抓住机遇下海,他却在这一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闭门十年,潜心创作一套漆线雕艺术的代表作。“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啊?因为这一代产品是我父亲开发出来的,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几乎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了,我下定决心要完成这些作品,主要是为了纪念他。”直到现在,蔡水况还庆幸自己当初明智的决定。
  
  
  对儿子蔡士东而言,那特殊的十年,父亲的身影似乎就定格在那盏红色的台灯前。蔡水况停薪留职在家创作的前五年,蔡士东一直陪在他身边。刚开始蔡士东还觉得有些单调——每天从早上八点做到晚上十点,没有休息日,连中午饭都是简单迅速。蔡士东算了算,这样在家里做一天,几乎相当于在工厂两天的工作量。蔡水况却似乎并不觉得疲倦,“他经常十来天不出家门,每天工作比我还晚,通常要到12点。家里来客人,要是坐的时间太长,父亲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客人一走就会跟我发牢骚。父亲年轻的时候腰椎受过伤,一年总会犯一两次,每次都有十天半个月不能动,即便是这个时候,他也不愿意休息,而是半躺在沙发上歪着头工作。”这些蔡士东已经习以为常,有时看到父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他渐渐理解了父亲,也不会再去进行劝阻。
  蔡水况在阳台上搭建了一个仅有11平方米的简易棚作为工作室,由于没有隔热层,夏天的时候这里就跟火炉一样,如果恰好赶上做细线的工序,由于怕细如发丝的漆线飘动,所有窗户都要关上,有时候甚至还要屏住呼吸。为使作品永久保存下来,蔡水况不使用经过处理的上金漆,而是采用具有毒性的青干漆,因为这种漆耐酸、耐热、耐水,能使作品历经千年不会变质。可是这样做也导致他一拿笔为作品上漆,双臂内侧就奇痒难忍,久而久之从头到脚无处不痒,甚至全身出现红肿,部分皮肤溃烂。有时,蔡水况自己也会觉得很苦,但一想起是在完成父亲的心愿,他就觉得这些付出都很值得。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成了蔡水况这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红楼梦》、哪吒、秦始皇、郑成功等古典小说、传记人物题材的经典作品就在期间诞生,其中《还我河山》、《波月洞悟空降妖》两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在蔡水况家专门的陈列室里,他小心翼翼地带上白手套,从特制的橱窗里拿出一件《红楼梦魂》给记者展示,他对这件作品的整体设计颇为得意——用一条寓意黛玉香魂的飘带,连接起二人的爱情悲剧。跟蔡水况合作长达12年之久的郑坚白,一眼就看出这件作品是以越剧人物为原型,俨然是蔡水况的忘年知己,她告诉记者,这十年,无论从技艺还是对艺术的理解上,都可以称得上是蔡水况艺术生命最好的时光,因此这些作品更显可贵。
  
  “零工资”的高级顾问
  
  在蔡水况的名片上,除去各种荣誉称号和协会头衔,还有一个更实际的职位——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令人惊讶的是,在他任职的12年间,从没有要过一分钱的薪水。这在公司总经理郑坚白看来,十分不可思议。
  郑坚白的印象中,蔡水况除了是厦门工艺美术厂老厂风趣幽默的副厂长,更是一个对漆线雕事业极其执着的艺术家。1995年,刚刚上任新厂长的郑坚白去蔡水况家里拜访,试图说服他重新出山,来挽救濒危的厦门工艺美术厂。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蔡水况拒绝了。但连续几次的拜访,也让郑坚白发现了一个宝藏,那就是蔡水况历经十年创造的12件漆线雕作品,这些作品深深打动了她,让她对漆线雕的未来顿时充满了信心。
  
  “郑坚白对漆线雕的重视,让我很受感动,所以最后才答应帮她。漆线雕的技艺是我的祖先开发出来的,热爱它是理所应当的,但当看到一个不是姓蔡的人、一个领导重视漆线雕,我又有什么理由置之不理呢?”蔡水况对重新任职只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不要给他发工资。这一点让很多人想不通,尤其是他精于商道的老伴,更是颇有微辞。在这点上,蔡水况是倔强的,他用这种近乎固执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漆线雕无私的真心。名利他都看得很淡,自己有技术也有资金,如果要赚钱的话很容易,但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单薄,要真正保护和发展漆线雕需要有一个大集体。
  这几年,漆线雕的发展异常迅速,“蔡氏漆线雕”技艺被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章认证为“杰出手工艺品”,蔡水况被授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从经济效益上而言,2002年改制后的厦门惟艺,利润超过老厂历史最好的一年,2003年利润比前一年翻了一番,2007年利润达到2002年的9.6倍。
  
  贵在坚持与创新
  
  谈起毕生最大的心得和感受,蔡水况毫不犹豫地回答:“凡事都要坚持,漆线雕能有现在的发展,全凭坚持!”他举例说,自己有一个做彩塑的好朋友,看到他通过十年时间创作出来的作品,十分羡慕,准备自己也花时间做一套彩塑代表作。蔡水况建议他先拿出四个月时间出来,但这四个月必须是心无旁鹜地进行创造。半个月以后,蔡水况关心地问老朋友情况如何,谁知那位朋友早就放弃了。“四个月都不能坚持,还没有我一件作品花费的时间多呢,所以坚持最重要。另外,技术、经济条件、信心也是事业完成的必备条件。”蔡水况自己就是“坚持”的身体力行者,甚至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他也想尽一切办法坚持练习。
  而这种坚持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蔡水况经常对蔡氏子孙说,别人可能只有一个责任,但作为蔡氏子孙,每个人都有两个责任:一个责任是发扬我们地方的特种工艺,另外一个责任,你是蔡家的子孙,更有责任来完成它。他对艺术的近乎苛刻的精益求精,也让许多人大加赞赏,每逢自己作品有不满意的地方,他都不惜全部铲掉重做。
  
  蔡水况坚持、倔强,但并不保守。历经了三百年漆线雕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技艺要发展,决不能固守在传统上,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只要确实把握住了漆线雕作为线条艺术的精髓,好的新作品常让他拍手称快。为此,他很看好2001年加盟蔡氏的艺术总监庄南燕,有时针对新作品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新作品的创作和试验。
  
  乐得自在
  
  跟蔡水况交谈,往往会被他爽朗的笑声所感染,心情变得十分愉快。有一个记者曾纳闷:“大师你有压力吗?”蔡水况回答:“没有,我的头脑只想愉快的事情,不想坏的事情。”本家兄弟也曾开玩笑的问起他:“你准备吃到几岁啊?”他说:“就到70岁吧,现在的生活很好,很幸福,该做的事情我大体都完成了。”装修新家的时候,单位领导问他:“需要单位哪一件作品装饰房子?”他答:“不要,何苦?简单就好。”
  蔡水况是知足的,在他的眼下和手下,他见证了漆线雕的发展壮大,也很满意漆线雕的现状。今后,只要身体允许,他会写一本漆线雕的专著,将漆线雕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创作人员。作为厦门人,在适当的时候,他想要将自己的漆线雕作品无偿捐献给厦门博物馆,捐献给社会,让大家都来弘扬传统文化。
  周边的亲人、朋友说起对他的印象时,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一个意思:虽然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但在生活上却是十分随意和简单。他和老伴都十分喜欢小动物,老伴和朋友自发成立了一个保护小动物协会,专门收养流落街头的小动物。家里的三条狗都是从大街上捡来的,和球王贝利同名的白色京巴犬已经17岁高龄了,体弱多病,蔡水况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它,像是在对待自己的一个老朋友。除此之外,他抽烟抽得很厉害,喜欢喝浓咖啡,对摄影也颇有心得,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不时给记者的拍摄角度提出建议,并认真地挑选每一张照片。
  1995年6月27日,在闭门十年创作之后,他为自己写下一篇千余字的自传中,文尾写道:“眼下我已年过半百,艺术经验渐多,人生阅历也渐多。我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生活得过且过,衣食无缺即是幸福,艺术上则不厌其精,因为这才是生命价值所在。一切虚名浮利并非我追逐的目标,因此我常甘于寂寞,心气平和。这是搞艺术的必要条件,是我数十年实践的心得。我希望漆线雕这门优秀传统工艺的后继者能于此有所感悟,为这门古老的艺术开创更美好的前程。”其悟性和境界可见一斑!
  
  团队成就“蔡氏漆线雕”
  
  采访中,除了蔡大师,还有一个名字被多次提起——郑坚白。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她的推动就没有蔡氏漆线雕现在的辉煌。生活中,她衣着朴素,留着齐耳短发,开朗直爽,喜欢和女儿一起玩魔兽世界,喜欢看大片,喜欢旅游,谁也无法将她和一个铁腕领导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外柔内刚的女性,让漆线雕的梦想照进现实。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分配到厦门工艺美术厂当技术工人,郑坚白的命运就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工人到中层干部再到当厂长;从集体所有制的工艺美术厂到改革成立股份制的公司……彩扎、彩塑、漆线雕……小蛋壳、大菩萨,她亲历了工艺美术厂从兴盛到衰落再起死回生的历史,也目睹了厦门民间工艺美术被时代的潮流冲洗淘汰的景象。在社会变革,旧体制纷纷瓦解,传统工艺濒于流散失传的时刻郑坚白和几位漆线雕师傅坚持下来,从一个小公司开始,再次扛起“漆线雕”的大旗,坚守住了厦门传统工艺美术仅存的这块阵地。
  
  “蔡氏漆线雕”重新起步,从第一年上百万产值到第六年800多万产值;年年在省级、国家级的展会上得大奖;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杰出手工艺品”……这一切的成功都因为有郑坚白身先士卒的冲锋陷阵。她既要做全局的统领又要身体力行把握各个环节。对外,她是“外交官”,主管的上级机关的检查工作,市、省、国家的领导人的参观视察,应对媒体的采访,参加各项商业的、文化的社会活动;在家,她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性格,使她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团结着一个和睦的集体。在日常管理工作之外,她又是漆线雕的艺术创新的艺术指导,常常以独到的慧眼发现新的闪光点。
  郑坚白是中国“老三届”的一员,在闽西的农村经历了八年的艰苦磨炼。她的诚实正直、坚忍执著,使得她瘦弱的肩膀能够负起重任。她以她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眼光引领着“蔡氏漆线雕”走的是一条文化产业的道路。
  
  在“蔡氏漆线雕”团队里蔡彩羡、蔡富国、蔡士东是蔡氏家族的“第十三代传人”,属“嫡系部队”。蔡彩羡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工艺美术厂学艺做漆线雕,她从少女时代到今天人已中年一生与漆线雕难解难分了,漆线雕使她成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蔡富国是这一代艺人中人们公认的“能工巧匠”,他对形体结构的认识、表现使他的作品更具艺术生动性。近年他回归这支老部队正在默默地完成一项“抢救文化遗产”的任务:把漆线雕的传统纹样一一以同一规格尺寸制作出来。这是一项类似编写辞典的工作,它将向人们展示漆线雕三百年来积累的艺术词汇。蔡士东是蔡水况的儿子,他在父亲的感召下“弃商回艺”。心灵手巧的他不是“弃商学艺、从艺”,而是回到他的艺术本行。他最拿手的是“细线工艺”,七尺男儿绣花心!王志强是这一代漆线雕艺人唯一的“外姓”,却又是蔡水况唯一的外姓“入室弟子”。前年他与蔡彩羡俩人在北戴河李铁映主持的国家级的“拜师会”上,很正规地入了师门。蔡志强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创新上常有启发性的“好点子”。 庄南燕是蔡氏漆线雕的团队里的艺术设计,自2001年加入这个团队,他给这个传统的行业,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从获得福建省2005年“争艳杯”金奖的《英雄》到2007年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金奖的《白鹭女神》,无不彰显了他的创作实力和艺术品味。这第十三代传人是当今“蔡氏”的中坚力量,他们又肩负着对新人扶持的责任。
  “第十四代传人”已在堀起,从艺几年后“学徒工”里的新人涌现了,蓝梅卿、吁小荣、李小苹、吕剑文、龙辉、颜春明……这两年来他们的作品纷纷在全国性的展览会上获大奖。其中,颜春明是去年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投身漆线雕艺术仅一年他设计的《花瓶脸谱》就获得金奖。这对于漆线雕艺术,对于他本人的艺术道路都是可喜可贺的。
  把2000年以来“蔡氏漆线雕”新人在省级、国家级大展的获奖作粗略统计,仅举其中“金、银、铜”的奖项就有如下一列:
  铜奖 《九龙盘》、《年年有余 挂屏》蔡彩羡;《中华红三龙瓶》王志强;《王者》、《戏剧脸谱》、《花烂漫》、《中国图腾》庄南燕、王志强、张建生;《五龙瓜瓣瓶》蔡士东、蓝梅卿、吕建文。
  银奖 《春天》、《远古的呼唤》蔡彩羡;《九龙盘》王志强;《松鹤延年 六角瓶》蔡士东、吁小荣。
  金奖 《双雄会》蔡彩羡、张建生;《远古的呼唤》蔡彩羡;《年年有余 瓶》王志强、张建生;《求偶 龙挂屏》蔡水况、蔡士东;《戏剧脸谱 瓶》颜春明、李小苹、龙辉。
  
  打戒指,还是打锄头?
  庄南燕
  
  如果你有相应的体力与智慧,你愿意打一只戒指,还是愿意打一把锄头?
  “戒指与锄头”只是一个比喻,这里说的要点是:漆线雕产品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
  工艺美术界的同行对于“蔡氏漆线雕”坚持手工制作的工艺传统有不少善意的批评,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老一套,做不大。这是事实,“蔡氏”在产量方面确实没有优势。
  “蔡氏漆线雕”何苦坚守传统手工制作呢?工艺美术品毕竟不是碗、筷、瓶、碟等日用品,它的艺术品质与价值在于手工制作的难能可贵。这份可贵在今天的工艺美术市场上虽然尚未全面展现,但已经日益明朗了。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品的艺术质量与价值正日益得到海内外广大藏家的认可和青睐。
  人们对艺术品的品位高下的分辨力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审美能力与经济能力的提升而“水涨船高”的。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厦门远离“中国瓷都”江西的景德镇,但我们经常可以在路边地摊上看见如山堆积的“景德镇瓷器”在贱卖,好像盛夏丰产的西瓜卖不了怕烂掉,此番景象恐怕你走遍中国的哪一座城市都有幸目睹;“行画”,一种归档在日用品的“油画”,洋人每年在圣诞节前家庭改换的一批墙上饰品。由于中国“人多又能干”,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世界最大加工作坊”在中国,其生产工艺已分不清机械与人工的比例了。它的价格一直很低,它的作者不是专业人员,它以成捆成堆的数量对外出口……甚至某些地方曾经要以此“油画艺术”来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艺术城市”的拳头产品。但是,实践证明它既不能成为一种“文化艺术”,也不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一个以廉价劳力制造批量产品的行业,是一种落后地区采取的落后时代的落后的谋生手段。不久前笔者在无锡市看了“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大阿福”的产品市场,“大师级”作者的作品一对标价上千元,著名艺人的作品几百元,知名艺人的作品价格仅在几十元,而一般批量的产品则五元十元即可。货比货,质量水平相差极大,批量货是不具收藏价值的,连观赏性都很低。消费者的选择正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而提高档次。事实已经证明:高档工艺品与绘画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响亮了。
  人们会提问:手工制作漆线雕提高生产效率很难吗?很难。第一,靠人的双手直接制作任何产品都是难而又慢的,何况是艺术品,那份散发着人文气息的精美是任何机械不能替代的,因而形成了合理的高价位。否则,何苦外国大亨要花大钱穿“手制西装”,乘坐“手打汽车”?第二,培养作者不容易,一个熟练艺人没有几年“吃剩饭”(旧时学徒的行话。学徒必须吃苦受累,忍饥挨饿,任劳任怨,等师傅饭后才上桌)学不了手艺。因而艺人的艺术劳动前期成本投入也很高,产品应该有相应的商品价位。戒指有戒指的价值与价格,锄头也有锄头的价值与价格。如果你会打戒指也会打锄头,你选择干什么?
  人们还会提问:你何不用机械压一把“锄头”再手工贴金?你何苦如守寡女人,守那份无谓的“贞操”?这份贞操便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氏漆线雕”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录项目,已成中国13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杰出手工艺品”,因而,她必须以“杰出”的“非物质的”技艺一以贯之地坚持用人的脑、人的眼和人的手所实施的最宝贵的人的艺术活动,去创造长久保留着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和人的体温的珍贵的艺术品。
其他文献
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总体上看逐渐脱离了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明代民间玩玉、赏玉之风日盛。明初玉器风格继承元代,造型上粗犷豪放,做工较严谨精美;中期,玉器雕琢趋向简略,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和缠枝花卉组成图案,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随着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起,出现了文人色彩的玉器。明晚期,玉器产量有所增加。工艺美术为商品生产和外销所支配,玉器工艺也出现了
期刊
门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的一种特有形式,过去叫“门神”,含有“御凶”的意思。旧时农历新年张贴在门  上,以祈平安吉祥,同时,也为装饰门板(图1)。  我国早期门画的产地主要有:苏州桃花坞门画(图2),其源于宋代的刻板印制工艺,以色版套印,并由绣像之图像演变而来,至明代已形成一民间艺术流派,画作柔丽典雅,刻线工秀,构图丰满,具有浓郁的水乡气息;开封朱仙镇门画(图3),其源于宋,画作粗犷浑厚,夸张幽默,色彩
期刊
在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一件中国东周的青铜器——鹰尊。它是我国历史上留下来的众多珍贵文物之一。但却由于其“名声”远不如该馆所藏的其他中国文物,如作为镇馆之宝的中国北朝时期的棺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稀世珍宝那么显赫,因此,它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鹰尊,是古人祭祀用的一种酒器。从商代开始,具有鹰状造型的尊就出现了。直至周代早期,鹰尊造型都是较为常见的。  尊属于容酒器。我们现在叫“
期刊
赵朴初,原名荣续,字朴初,后以字行,号开翁,笔名饮水,“以无尽菩萨之名名吾斋”,斋号“无尽意”。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市天台里“世太史第”,祖籍安徽省太湖县。赵氏家族是一个典型世代官宦的书香世家,自13世祖赵文楷于清嘉庆元年高中头名状元以后,连续四代被授予翰林,光绪皇帝御笔赐匾“四代翰林”耀其门庭。赵朴初的父亲赵恩彤,字炜如。自幼饱览诗书,清末科举废除后,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严复,以优异成
期刊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任经文先生与牛结下的不解之缘实在是深刻而由来之久,牛的精神已是他安身立命行事做人的圭臬,他写了一首《神牛颂》足以表达他的心声:“我属牛,爱牛,藏牛,终生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牛,外貌质朴而洒脱,性格倔强而温顺,不藏奸不耍赖,勤奋踏实勇于开拓,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牛,一生餐风露宿,仅以蒿草为足,别无所求,而对人类则无限地付出,把奉献洒满人间。牛,辛勤耕耘
期刊
27年前,一个嗜爱古钱的老人将自己几十年用心血收藏的近千种共6344枚古钱捐献给了国家,这批捐献的古钱品种齐全,包括西周到新中国成立前大约三千多年间的各个朝代的铜、银、纸币,其中有战国时期燕国的“尖首刀布”、魏国的“安邑二圻”、王莽时期的“金错刀币”、北宋的“重和通宝”等当时我国并不多见的古钱珍品,以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古钱币。这位老人就是时任陕西省博物馆(现碑林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的古钱币收藏
期刊
软玉名称的来历    公元1863年,对传人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年问的玉器,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木尔在用物理的方法分析时,将和田玉与翡翠相互刻划进行硬度对比测试。用翡翠可以在和田玉上刻划出痕迹,而用和田玉则不能在翡翠上刻划出痕迹,发现了翡翠的硬度大于和田玉。(用现代的手段测试,翡翠的对比硬度为莫氏6.75~7,和田玉的对比硬度为莫氏6.5~6.9,也证实了翡翠的硬度稍大于和田玉)。德木尔因此把翡翠称之
期刊
如果你到过天津,一定知道天津的小洋楼,因为那是天津的一道风景。倘若你今天再去,别忘了再去看看小洋楼。不要说你已经对他们了如指掌了,因为其中的一栋已经摇身变成“中国古瓷博物馆”。数亿片中国古瓷和数以千万计的古瓷盆、瓷碗,把它从内到外装点一新,原来十足的西洋味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中国味。它绝无仅有的独特气息不仅吸引了往来于天津的中外游客,还漂洋过海引来了美联社、路透社、BBC等国际知名媒
期刊
[编者按]:紫砂壶艺的希望是传承与创新,五千余年陶文化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艺术宜兴紫砂陶艺不断在单一的传统壶艺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学院派的中青年陶艺家向往着一种尝试和跳跃,他们尊重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注重设计求创新是这些年轻壶艺工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2008年11月10日来自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陶都风紫砂会所”的蒋春音走进《现代快报》江苏都市同直播室与喜爱紫砂艺术的朋友零距离对话“当
期刊
采访日期:2008年4月27日 采访地点:北京寒舍空间  ○刘德媛(以下简称刘):王先生,怎样的契机让您从金融专业跨行到艺术领域?  ●王定乾(以下简称王):我是学金融出身的,学校毕业后就职于台湾国泰集团金融公司。国泰集团因其规模大、福利好在台湾是很有知名度的私人企业。企业的创办人蔡万春先生是1949年后台湾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第一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国泰是蔡家的家族企业,蔡先生的几个儿子在企业创办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