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实践活动,提升数学素养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直接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它的灵魂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营养午餐”综合实践课为例,阐述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素养。

一、源于生活,培养数学意识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问题普遍来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把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作为问题发生的背景,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的,从而培养数学意识。
  片段呈现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片断)。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我们生存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已经不是问题,如何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数学活动,利用数学知识,进一步研究吃的学问。
  师:同学们,一会儿午饭想吃什么呢?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展示10种菜谱) 今天,我们自己当家做主点一回菜吧。同学们任点三个菜,然后记录在学习单上。
  师:你为什么要点这些菜呢?
  生1:我一直喜欢吃这些菜。
  生2:我喜欢这些菜的口味。
  师:同学们都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菜,但是不同的菜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大家要想吃得健康,首先要知道哪道菜的营养含量高,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小小营养师,来研究菜中的营养成分吧。

二、资源整合,增强应用意识


  综合是活动的核心,所谓综合,是指数学知识、实践过程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这里侧重的是数学与实践,能力、方法和工具的融合。本活动一方面是数学知识的整合,学生可以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加强对数学应用性的理解,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如数学与科学、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结合,当学生认识到研究内容并不是由单一因素组成之后,也会乐于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使思维方式更加全面。这样,学生就能感受数学的生活性、实用性,让源于生活的数学指导生活。
  片段呈现2:了解营养成分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录音,看看营养专家说了什么。(录音内容:人體需要依靠各种营养成分来维持生命,包括脂肪、热量以及蛋白质等。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查阅的营养知识,跟大家汇报一下热量、脂肪对我们人体的作用。
  【热量的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来维持生命,人的呼吸以及血液循环等都需要消耗能量。脂肪的作用:保持人体体温的恒定;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脂肪过多可能会引起肥胖或其他疾病。】
  师:不低于、不超过分别是指什么意思?你能举几个例子吗?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师:大家可以尝试用口算、笔算的方法或者借助计算器,还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出每种菜单里的热量和脂肪。
  片段呈现3:小小研究员——建议科学饮食
  师:哪种菜单搭配蛋白质最多?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身材的胖瘦与饮食习惯之间有什么联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营养知识,给身材较胖或者较瘦的同学一些建议吗?
  师:可以发现,身材的胖瘦与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我们在选择食物时,不能只想着好吃,也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只有吃得更加健康,才能使我们的身材更匀称,身体更强壮。所以,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挑食、偏食,要多吃蔬菜,注意营养搭配,吃得更健康。

三、问题引领,激活思维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中,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当逐步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与问题之间应当具有关联性。就本节课而言,我设计了问题链“你喜欢怎样的午餐——理想的午餐符合营养标准吗——营养标准是什么——怎么配菜才能符合营养标准——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等。问题的引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思维能力随之逐渐提高。

四、经历过程,提升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既包括学生又包括教师,既要“全程”也要“全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主动自觉性。它需要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片段呈现4:配餐实践,运用技能
  师:大家感觉怎样配菜才能符合热量和脂肪的这两条营养标准呢?
  生1:有肉也有菜。
  生2:荤素搭配。
  师: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荤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热量能符合标准,但脂肪不符合标准。)
  (2)如果三道菜点的全是素菜,热量和脂肪都能符合标准吗?(脂肪能符合标准,但热量不符合标准)
  (3)怎样配菜才容易使热量和脂肪都符合标准?(荤素搭配。)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荤素搭配能符合配餐的营养标准,可以组合为一荤两素,也可以是一素两荤。
  (学生自行调整配菜方案,找出检验方法,推荐配菜方案)
  小组合作进行配菜,搭配要求:
  (1)配菜方案最多三道菜,应满足营养标准的要求。
  (2)分工合作完成。(点菜、记录、计算热量、脂肪,核查填写。)
  (3)算好后,把配菜方案记录下来。

五、有效作业,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要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有效的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有效作业是有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教师应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接受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这将受益终身。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有效作业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有效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调查报告、手抄报、小论文等。
  片段呈现5:总结提升,延伸教学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师:请结合配菜方案完成一份“全班同学最喜爱的6个方案”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手抄报。
  要求:小组长统计数据→班长汇总“最喜欢的6个方案”的男女生总人数→每人根据汇总数据制作一份手抄报(含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后作业: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为家庭制定“一周家庭菜谱”。
其他文献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暨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商科教育的国立高等学府之一. 1925年,中国现代会计学宗师潘序伦博士创办会计学系, 至今已90余年. “广东会计看暨大”,作为暨
期刊
“叮铃叮铃……”悠扬的下课铃声响起,在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学校初中部进行的示范课刚一结束,中山市第一中学名教师谢晓春来不及休息片刻,就急忙准备自己的专题讲座,要与当地教师分享“做一位幸福教师”的秘诀。示范课和专题讲座是走进乡村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奏响了“教学相长”的和谐乐章。1. 展示新课堂,引领共成长  在走进乡村教育活动中,示范课作为展示名师风采、促进共同成长的平台之一,
期刊
5月21日至26日,2018年全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专题培训班在广州举行,全省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副县(市、区)长共计136人参加了专题培训学习。副省长黄宁生出席开班仪式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围绕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弱项、补短板,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
期刊
思维导图的概念最早由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现已成为风靡世界的重要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式思维导图”,是把“问题法”与“思维导图法”结合起来,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强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一种新旧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一、问题式思维导图与传统思维导图有何区别  传统思维导图,多数以关键词作为主要的“点”,以“线”结合所有的“点”,有时配有
期刊
目的:比较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在不同时期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的差异,为医生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种植学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访2010年
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三次走进乡村教育活动,是广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强师工程”的重要举措。目前,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走进乡村教育活动已连续举行三年,培养对象支教足迹遍布粤东西北各地市。三年来,520人次的培养对象参加了活动,深入230余所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3.
期刊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體,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如今,生态课堂已成为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移动微学习时代,教师可以在生态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兼顾本地区本学校的软硬件环境的前提下,我校英语课题组结合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两者的优势,设计了互动的电子练习,以克服传统的纸质静态练习的缺陷。  此种互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能够促进语文课堂高效化。然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良伴”呢?一、 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教学事半功倍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了,也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技能,但是,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却没有很大的提升。目前,不少体育课面临着“小强度,保安全”的局面,体育教师过着“因噎废食,如履薄冰”的生活,这必定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和安全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1]。本文对中山市火炬开发区13所小学体育活动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课内外勾连式”阅读,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巧妙结合,是实现课内外知识交融共通的重要渠道。运用这一阅读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一、勾连背景,拓展阅读添趣味  “勾连背景式”的阅读,能够在增加学生阅读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