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中感受幼儿语言的发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学一词,频繁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从传统经典读物的热销到各种国学讲座的盛行,“国学”以各种形式活跃于21世纪的中国社会。那么,幼儿究竟该不该学国学?国学经典在幼儿期的生长发育中能起到怎样的功用?本文试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以期拉紧幼儿语言发展与国学启蒙的纽带,坚定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国学教育实践的信心。众所周知,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的语言习得是掌握表达、交流、交往等其它技能的基石。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就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国学启蒙若立足幼儿教育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幼儿语言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语感启蒙的意义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是语感最重要的特征,潘新和教授曾明确指出:“语感的基本语义是 ‘感’,即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言语能力。” 语感是检验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的培养能为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期是语言获得的关键期,也是语感启蒙的最佳时期,幼儿语感的启蒙应从节奏和韵律开始。幼儿对节奏和韵律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尤其喜欢念诵短小精干,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他们不仅能够从中获得一种类似游戏的满足,还能积累真实可感的语言经验。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 《3~6 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有一条关于语言领域的教育建议,即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而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典籍,则包含了大量的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材料,特别是蒙童系列读物,这部分读物的特点是内容浅显、文句简单、孩子经过诵读易于识记。如被誉为最有名启蒙读物的 《三字经》,开篇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很受幼儿欢迎,即便 2、3岁的孩童也能很快背诵下来。原因在于其三字一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来饶有趣味。再如 《百家姓》,它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时小儿常将其作为歌谣念唱。尽管时下仍有许多学者质疑经典诵读的教学方式,担心幼儿理解力有限,国学教育可能沦为机械记忆的工具。但不能否认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当孩子徜徉在极具韵律感的美妙语境中,能够得到极大的启发与愉悦,进而获得灵敏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对思维发展的意义
  古人云 “言为心声”,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即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言语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思维水平。所以语言学习必定离不开思维训练。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经典中许多文句对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大有帮助。首先是形象思维。然后是逻辑思维,幼儿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很低,尚处于萌芽阶段,有研究表明,“孩子自 0 岁开始进入逻輯思维创建期。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行积极、尽可能大而丰富的收集、采集、整理和储存信息的工作”,而国学启蒙读物便富含这类信息。特别是当中的对偶句,因其具有前文所述的节奏、韵律特点一直被视为国学启蒙教材中首选内容。实际上,对偶修辞即是对偶思维的呈现,带有对称思维、联想思维、对比思维等特征。像 《千字文》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对称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类比手法,“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的归纳手法,都可被视作幼儿创建、丰富逻辑思维的信息。
  三、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意义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口头语言是指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是一个相对于口头语言的概念,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传播形式的不同。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培养幼儿对经典读物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能力。从欣赏和朗读国学经典作品中学习标准、规范、优美的文学语言,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气,学习朗读。
  孩子有超凡的记忆能力,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诵读经典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指读,幼儿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水到渠成。在阅读、背诵经典文章,并结合听寓言故事,观看动画片的多元化国学教育模式下,幼儿的识字量会不断增加,从以前枯燥的阅读转变为以阅读为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广大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关于国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国学教育水平。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幼儿阅读发展的水平,培养儿童良好人格和品德,打好做人的基础。
其他文献
倾听孩子表达,倾听其所言,其所想,是我们老师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幼儿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最好的方式。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倾听孩子呢,作为一个年轻的幼儿教师的我,我自知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足,我就我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粗略的浅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保护孩子的创新精神。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站在孩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传统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升级。文本就是立足笔者的实践教学为基础,通过分析常规的幼儿教学,只有把传统的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有效教学,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教学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科技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读思练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出“导读思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此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得学生各项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和锻炼,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读思练写;应用
期刊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去体验、感知和表现音乐。  在一次小班音乐活动《大猫小猫》中,我做出了一些改变。这首歌来源于生活,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
期刊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开展棋类活动时,尝试渗透了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让孩子得到发展。  (一)提高了数数能力以及对数学符号的认识。  我们小班的故事棋是老师根据游戏棋的形式来自制的棋谱,它包括“棋谱、棋子、骰子和对弈的规则”。在过程中,我们渗透了数学领域的一些内容。  如:骰子上是“1-3”、“
期刊
摘 要:新型社会环境下,所有事物都会产生差异,对田径课程而言,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不高,因此,在新形式下,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和学习特点探索出一种对田径教学较为有效的方法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田径教学现状,尝试探索出提高田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职业素
期刊
积极有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帮助孩子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为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良好条件,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如何保证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呢?积极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提供形式多样的体育器械,发展幼儿的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及攀登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
期刊
《指南》的“说明“部分特别提出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四个依据: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要尊重动儿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那么,怎样的学习模式既能注重幼儿整体性发展,又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自主、快乐的环境下通过操作和摆弄在亲身体验中去习得经验,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决定质和量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材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
期刊
摘 要:“文本细读”是成就有效课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有的音乐教师备课、教学中的“越位”现象,就“文本细读”的深度、高度、适度三方面来阐述,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最大化提出策略。  关键词:文本细读;文本价值;最大化;策略  何谓“文本”?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媒介——“音乐教材”,具体指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文本价值最大化 ”就是以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
期刊
摘 要:创意数学作业是建立在学生所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我认知、自主学习和成长的一种体现形式,换句话说创意布置形式,能够让枯燥乏味的数学作业多姿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拓展数学创新思维。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创意思考,对于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文中通过对传统作业创新布置形式的实践研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并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的爱上了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