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的提问 提高有效的课堂效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_sc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提问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第二,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第三,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总之,我们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行动方式,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二、反思我們的课堂提问
  纵观我们的课堂,师生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乐此不疲。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与要点的提问等等,学生的思维不但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微乎其微。究因何在?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事实如何呢?我我们的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数学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开户的。
  三、提高课堂有效提问的做法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一、绪论  (一)学会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再加上篇篇课文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
期刊
这是一项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完成的游戏,我称之为“亲子游戏”。尤其适合于网络教学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其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能力,进而促进其喜欢数学、热爱学习。  一、游戏背景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比一比”课后练习中,我设计了家庭亲子游戏——“摆数游戏”——每人抽四张牌,摆一个四位数,用摆出来的数的大小决定胜负。  此游戏安排在学生刚学会四位数以下的“比较
期刊
2011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高金英老师(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一位物理教师,全国优秀的班主任)的班主任工作讲座,听高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高老师的幽默、乐观、豁达,诙谐的话语,让我觉得亲切轻松;小故事,笑话,顺口溜,信手拈来,让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知识储备;让我深信理科老师也可以像文科老师一样侃侃而谈,让我真正领略了一个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她朗诵的文章“泰迪的故事”使我眼泪不禁流了下来,我感叹着汤普逊老师
期刊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美术是一种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同时也是艺术的来源,对美术的创作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呢?我们应善于发掘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一个自己熟悉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来感受和创作,更好地
期刊
观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幼儿,越加深入的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其发展特点,运用观察到的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评价幼儿和设计课程。  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幼儿  1.了解幼儿各领域的发展水平  甜点时间到了,嘟嘟洗好手后快速的回到座位,同时冲着她的好朋友若琳说:“你坐我这儿,咱们一起吃饼干。”她拿来四块儿饼干放进小盘子,并用手边点边数:“1、2、3、4。”若琳也和她一样数起了自己盘子里的小
期刊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具有为教学指示方向、引导执行、预定结果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都需要设置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关于练习课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普遍存在教师忽视目标设置的情况,通常是心中只有教学任务和进度,不思考目标是什么;部分老师直接移植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或在其基础上都添加“进
期刊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为中心,而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多,收效低”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进度,老师们往往讲成了“一言堂”,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实施,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受到了压抑甚至消失,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极大的被动中。这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引经据典阐述问题,从中华优秀文化里面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也特别重视通过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無论是学习主题的命名,还是正文的表述,亦或是案例选择、活动设计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习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而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就是就好的文化自信。  在初中道法教学中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与
期刊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体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完善幼儿的先天素质,进一步提高发展幼儿的后天素质。将幼儿良好素质的启蒙教育切切实实地渗透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源头和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首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注重字、词、句、段的机械训练,忽视文章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此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违背了阅读的整体性规律,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诵读感知、复述感知、标题感知和思路感知是本篇论文探索有关“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  一、诵读感知策略  “诵读”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读”,而是需要学生与文本作心灵的沟通。例如《故都的秋》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