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地下室结构车库施工技术,并对钢筋、模板、混凝土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
1 工程概况
某地下室共二层,施工顺序自下而上,此段施工是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面上开始进行,各层各区施工流程是循环进行,为此各层施工流程应为:墙柱位放线→驳接墙、柱纵筋→绑扎墙水平筋柱箍筋→安装外墙后浇带和施工止水钢带→接通焊制防雷柱筋及安埋设备套管、壁槽→梁板支模板→浇墙柱混凝土→绑扎梁板筋→浇楼面混凝土。
2 施工流程中的主要工序技术组织施工分述
2.1放墙柱位线一定要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把握好施工精度,力求快速准确。地下室垂直控制采用外墙轴线控制法,依照地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投引到墙柱位轴线上,然后依次做好油漆标记,便于墙柱量用尺寸弹线。
2.2按照设计要求,墙柱坚向钢筋驳接在φ≥22mm时采用电渣压力焊接,φ<22mm墙柱竖向钢筋采用冷驳绑扎,梁水平筋驳接采用双面或单面电弧焊接,凡在施工中的各种焊接和冷绑扎驳接的须经验收原材料,和目测抽检批量要求及搭接范围、长度,均应符合有关现行规范规定。
2.3钢筋工程
钢筋都在现场加工,用汽车式起重机吊到安装位置安装。钢筋工程主要有柱钢筋、墙钢筋、梁钢筋、板钢筋等。钢筋下料前应先熟识图纸、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施工规范要求等技术资料,然后做好钢筋下料安装工作。
2.3.1柱钢筋:竖筋应竖直、间距均匀、符合保护层要求。每边钢筋若超过4根应分两层交错接驳,箍筋间距、弯钩平直长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箍筋应与柱纵筋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纵筋方向错开设置。柱筋绑扎好后,应在上方适当位置加焊一箍筋以免浇柱混凝土时钢筋移位。
2.3.2墙钢筋:严格按图纸要求和设计要求施工,钢筋应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绑扎紧固,拉结钩符合设计。
2.3.3梁钢筋:框架梁在梁交接处应适当调整梁的高度,以免该处面筋外露或影响其保护层厚度,柱头箍应预先焊好才排列绑扎梁筋。沉梁前应核对钢筋规格、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是否绑扎好,以免返工误时,梁纵筋尤其要均匀对称布置,不得出现一边保护层过小,而另一边保护层过大的现象。
2.3.4板钢筋:板钢筋绑扎前应按图纸间距要求用粉笔规划好位置线或用墨斗弹出位置线,并依之缝扎,板筋应自梁边50mm处开始绑扎,双向板应满扎,单向板四周两行应满扎,其余可按梅花状交错扎牢;板面筋在浇筑前应加撑φ12凳子筋,按每平方米一个布置,但车道板为300nun厚,又是双层筋布置在施工中应按每平方米设置一个616的支承凳子筋。当预埋管或预留洞口小于300mm时,板筋应绕过其安装,不需截断;若大于300mm时,应截断并按图纸要求或现场监理要求另设加固钢筋。
2.3.5在梁板施工缝、后浇带处,梁钢筋不断开,板钢筋在后浇带处断开搭接,另加双向来φ6@200钢筋网或按图纸要求施工,非后浇带的施工缝处,浇混凝土时垂直缝设φ8@200mm长约800mm的钢筋,两端做弯钩,边浇边插在板面下15mm处,外露一半,梁截面用块易网拦截,四周穿铁丝绑扎绷平,板则用枋木拦截即可。
2.3.6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必须是具有出厂合格证并经送检合格的產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筋。
2.4水电预埋、防雷焊接、应按各分项详细方案进行。
2.5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主要有剪力墙、柱、楼梯、结构层梁、板等构造部分。以上结构工程中的模板均采用18mm厚木质夹板,万能钢架,松木枋铺设骨架基层,采用铁钉、木枋支撑,穿墙螺丝φ12、钢筋预焊制套卡等紧固各种模架。
2.5.1柱模安装,首先应复核准柱位,按柱外边线留足模板厚度,如在原楼面上施工用钢钉固定牢厚25nun,宽80~100mm木板条设通,如钢钉不易钉入,待浇下层楼面时可在板面柱、墙位预埋下木块,柱每边角处各一块,墙约@600mm埋下一块,预埋木块大约为601mm×80mm×20mm,便于下层用作固定柱脚模板,但柱模板地面应基本平稳,柱模几何尺寸固定,如果柱边大于600mm以外,应在柱中约@600mm设一道+12mm穿墙拉杆,在拉杆对面用两条φ48钢管作模肋置在竖肋外,将螺杆夹住,拉杆端头用山型扣作拉垫。柱模垂直刚度用φ48钢管与地面成45°角每边两角同时设斜支撑,上与横竖管交叉顶紧,下与楼面用契木击紧,后将契木固牢。柱模垂直度校正时,应在柱板四面上下口中作好明显标记,并正对地面柱轴线位,在紧固斜撑时,将垂直于两边方向同时作吊锤更正。在拼制柱头模时,梁位锯口几何尺寸应准确,四角应互相垂直,梁头齐口板缝应准确,梁侧板必应垂直于柱模,在镶安楼面时,应校正柱头模的上口几何尺寸及柱面垂直度后,方可钉固。
2.5.2墙模安装,也应复核轴线,弹出墙位线,用固定柱脚的方法固定好墙脚模,竖肋采用80mm×80mm枋木,@400mm设一道,水平连接杆,采用φ48mm钢管两条,约@600mm设一道,用φ12nnn穿墙螺丝栓@400mm设一支,外墙采用加止水环杆,两端采用山形扣垫来紧固模体。模板体系刚度,采取钢管两边支撑,斜支撑方法上与横钢管连固,支撑地面方法与柱斜支撑同样,间距及排距视其现状而置,在支撑时应两端垂直同时仔细锤吊,水平面应设多道通线校核撑正。
2.5.3梁板模安装,梁底板侧采用18mm木夹板,顶架均采用万能钢架,骨架采用80mm×80nun木枋。梁位应准确,梁身应平直,几何尺寸应严格,主次梁齐口位置要准确,梁与柱、墙齐口缝和梁与梁交叉缝均应相贴,镶楼板模时,应逐一拉通线校正准梁上口尺寸,木枋骨架的平整度,严格检查其支顶刚度后,方能钉固,但纵横板缝应相贴,两相邻板缝面高低应平齐,若梁跨度大于4m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模,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按规定GB505204-92要求起拱0.1~0.3%。
2.6混凝土工程
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用混凝土泵输送。
2.6.1混凝土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检查塌落度后合格方可使用。
2.6.2柱、墙浇筑前,应先浇一层50~100m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水泥砂浆,以免出现烂脚现象,若柱高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使混凝土下落,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浇墙时应分层浇筑,每层约500mm厚,利用振动棒配合竹杆振捣密实,浇墙混凝土前,应规划好浇筑顺序,防止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出现冷缝。
2.6.3浇楼面混凝土之前,应预先在柱竖筋上用水准仪打好水平标高控制点,以便控制楼板厚度和平整度。浇筑时应先规划好浇筑带宽度和浇筑方向,避免出现冷缝,楼面混凝土浇筑时应安排铁工、木工跟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6.4混凝土工交接班时,一定要交底清楚,以防漏振,楼面混凝土还应用平板振动器,纵横各振捣一次,以使混凝土密实及初平整,然后用2m长木枋抹平。
2.6.5楼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遇下雨或曝晒时,新浇混凝土表面应用薄膜纸遮盖,防止水泥砂浆被雨水冲走或水份过快蒸发导致温度升高产生应力面出现龟裂现象,混凝土浇筑10~12h后应淋水养护,并不少于7昼夜,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质量。外墙是抗渗混凝土,应养护14昼夜,早期在外墙模面上设胶水管上穿细孔,喷浇淋,后期将采用在内外墙面上喷水淋养护到期。
3 结束语
地下室结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规范进行严格的施工,对每个施工过程均要细心检测以及仔细落实,确保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能够获得较为满意以及安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年春.建筑工程地下室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13,(25).
[2]李国胜.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读与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
1 工程概况
某地下室共二层,施工顺序自下而上,此段施工是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面上开始进行,各层各区施工流程是循环进行,为此各层施工流程应为:墙柱位放线→驳接墙、柱纵筋→绑扎墙水平筋柱箍筋→安装外墙后浇带和施工止水钢带→接通焊制防雷柱筋及安埋设备套管、壁槽→梁板支模板→浇墙柱混凝土→绑扎梁板筋→浇楼面混凝土。
2 施工流程中的主要工序技术组织施工分述
2.1放墙柱位线一定要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把握好施工精度,力求快速准确。地下室垂直控制采用外墙轴线控制法,依照地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投引到墙柱位轴线上,然后依次做好油漆标记,便于墙柱量用尺寸弹线。
2.2按照设计要求,墙柱坚向钢筋驳接在φ≥22mm时采用电渣压力焊接,φ<22mm墙柱竖向钢筋采用冷驳绑扎,梁水平筋驳接采用双面或单面电弧焊接,凡在施工中的各种焊接和冷绑扎驳接的须经验收原材料,和目测抽检批量要求及搭接范围、长度,均应符合有关现行规范规定。
2.3钢筋工程
钢筋都在现场加工,用汽车式起重机吊到安装位置安装。钢筋工程主要有柱钢筋、墙钢筋、梁钢筋、板钢筋等。钢筋下料前应先熟识图纸、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施工规范要求等技术资料,然后做好钢筋下料安装工作。
2.3.1柱钢筋:竖筋应竖直、间距均匀、符合保护层要求。每边钢筋若超过4根应分两层交错接驳,箍筋间距、弯钩平直长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箍筋应与柱纵筋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纵筋方向错开设置。柱筋绑扎好后,应在上方适当位置加焊一箍筋以免浇柱混凝土时钢筋移位。
2.3.2墙钢筋:严格按图纸要求和设计要求施工,钢筋应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绑扎紧固,拉结钩符合设计。
2.3.3梁钢筋:框架梁在梁交接处应适当调整梁的高度,以免该处面筋外露或影响其保护层厚度,柱头箍应预先焊好才排列绑扎梁筋。沉梁前应核对钢筋规格、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是否绑扎好,以免返工误时,梁纵筋尤其要均匀对称布置,不得出现一边保护层过小,而另一边保护层过大的现象。
2.3.4板钢筋:板钢筋绑扎前应按图纸间距要求用粉笔规划好位置线或用墨斗弹出位置线,并依之缝扎,板筋应自梁边50mm处开始绑扎,双向板应满扎,单向板四周两行应满扎,其余可按梅花状交错扎牢;板面筋在浇筑前应加撑φ12凳子筋,按每平方米一个布置,但车道板为300nun厚,又是双层筋布置在施工中应按每平方米设置一个616的支承凳子筋。当预埋管或预留洞口小于300mm时,板筋应绕过其安装,不需截断;若大于300mm时,应截断并按图纸要求或现场监理要求另设加固钢筋。
2.3.5在梁板施工缝、后浇带处,梁钢筋不断开,板钢筋在后浇带处断开搭接,另加双向来φ6@200钢筋网或按图纸要求施工,非后浇带的施工缝处,浇混凝土时垂直缝设φ8@200mm长约800mm的钢筋,两端做弯钩,边浇边插在板面下15mm处,外露一半,梁截面用块易网拦截,四周穿铁丝绑扎绷平,板则用枋木拦截即可。
2.3.6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必须是具有出厂合格证并经送检合格的產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筋。
2.4水电预埋、防雷焊接、应按各分项详细方案进行。
2.5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主要有剪力墙、柱、楼梯、结构层梁、板等构造部分。以上结构工程中的模板均采用18mm厚木质夹板,万能钢架,松木枋铺设骨架基层,采用铁钉、木枋支撑,穿墙螺丝φ12、钢筋预焊制套卡等紧固各种模架。
2.5.1柱模安装,首先应复核准柱位,按柱外边线留足模板厚度,如在原楼面上施工用钢钉固定牢厚25nun,宽80~100mm木板条设通,如钢钉不易钉入,待浇下层楼面时可在板面柱、墙位预埋下木块,柱每边角处各一块,墙约@600mm埋下一块,预埋木块大约为601mm×80mm×20mm,便于下层用作固定柱脚模板,但柱模板地面应基本平稳,柱模几何尺寸固定,如果柱边大于600mm以外,应在柱中约@600mm设一道+12mm穿墙拉杆,在拉杆对面用两条φ48钢管作模肋置在竖肋外,将螺杆夹住,拉杆端头用山型扣作拉垫。柱模垂直刚度用φ48钢管与地面成45°角每边两角同时设斜支撑,上与横竖管交叉顶紧,下与楼面用契木击紧,后将契木固牢。柱模垂直度校正时,应在柱板四面上下口中作好明显标记,并正对地面柱轴线位,在紧固斜撑时,将垂直于两边方向同时作吊锤更正。在拼制柱头模时,梁位锯口几何尺寸应准确,四角应互相垂直,梁头齐口板缝应准确,梁侧板必应垂直于柱模,在镶安楼面时,应校正柱头模的上口几何尺寸及柱面垂直度后,方可钉固。
2.5.2墙模安装,也应复核轴线,弹出墙位线,用固定柱脚的方法固定好墙脚模,竖肋采用80mm×80mm枋木,@400mm设一道,水平连接杆,采用φ48mm钢管两条,约@600mm设一道,用φ12nnn穿墙螺丝栓@400mm设一支,外墙采用加止水环杆,两端采用山形扣垫来紧固模体。模板体系刚度,采取钢管两边支撑,斜支撑方法上与横钢管连固,支撑地面方法与柱斜支撑同样,间距及排距视其现状而置,在支撑时应两端垂直同时仔细锤吊,水平面应设多道通线校核撑正。
2.5.3梁板模安装,梁底板侧采用18mm木夹板,顶架均采用万能钢架,骨架采用80mm×80nun木枋。梁位应准确,梁身应平直,几何尺寸应严格,主次梁齐口位置要准确,梁与柱、墙齐口缝和梁与梁交叉缝均应相贴,镶楼板模时,应逐一拉通线校正准梁上口尺寸,木枋骨架的平整度,严格检查其支顶刚度后,方能钉固,但纵横板缝应相贴,两相邻板缝面高低应平齐,若梁跨度大于4m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模,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按规定GB505204-92要求起拱0.1~0.3%。
2.6混凝土工程
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用混凝土泵输送。
2.6.1混凝土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检查塌落度后合格方可使用。
2.6.2柱、墙浇筑前,应先浇一层50~100m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水泥砂浆,以免出现烂脚现象,若柱高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使混凝土下落,以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浇墙时应分层浇筑,每层约500mm厚,利用振动棒配合竹杆振捣密实,浇墙混凝土前,应规划好浇筑顺序,防止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出现冷缝。
2.6.3浇楼面混凝土之前,应预先在柱竖筋上用水准仪打好水平标高控制点,以便控制楼板厚度和平整度。浇筑时应先规划好浇筑带宽度和浇筑方向,避免出现冷缝,楼面混凝土浇筑时应安排铁工、木工跟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6.4混凝土工交接班时,一定要交底清楚,以防漏振,楼面混凝土还应用平板振动器,纵横各振捣一次,以使混凝土密实及初平整,然后用2m长木枋抹平。
2.6.5楼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遇下雨或曝晒时,新浇混凝土表面应用薄膜纸遮盖,防止水泥砂浆被雨水冲走或水份过快蒸发导致温度升高产生应力面出现龟裂现象,混凝土浇筑10~12h后应淋水养护,并不少于7昼夜,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质量。外墙是抗渗混凝土,应养护14昼夜,早期在外墙模面上设胶水管上穿细孔,喷浇淋,后期将采用在内外墙面上喷水淋养护到期。
3 结束语
地下室结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规范进行严格的施工,对每个施工过程均要细心检测以及仔细落实,确保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能够获得较为满意以及安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年春.建筑工程地下室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13,(25).
[2]李国胜.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读与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