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辅导的兴起
  心理辅导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心理辅导还鲜为人知。
  心理辅导是社会剧变的产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生活方式相对稳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心理问题相对较少。在西方,心理辅导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因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人人都需要适应,适应不良者自然会多一些。心理辅导就是通过语言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工作。
  十年文化革命的灾难使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变得清醒起来,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施经济改革和政治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等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人所言“衣食足则知荣辱”、“饱暖思淫欲”,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铨释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及复杂性。
  改革开放在加速经济市场化的同时,也在推动政治的民主化,从而导致价值的多元化。宽松和包容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矛盾冲突和更多的烦恼焦虑。
  总之,是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心理健康问题增多,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使心理辅导的兴起成为必然。
  心理辅导的出现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有更多的剩余劳动,才能促进新的社会分工,使心理辅导这种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行业得以出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是不需要也不允许心理辅导存在的。摒弃斗争哲学,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和人权,是心理辅导得以发展的政治气候。简言之,是社会进步使心理辅导的兴起成为可能。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有识之士将西方广为流行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方法引进,点燃了中国心理辅导的火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心理辅导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学校、医院逐步推广到社区、企业乃至军队和监狱,其中在学校系统的发展尤为令人瞩目。心理辅导在学校中的一个更为通俗的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外,促进心理辅导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发展还有两个重要诱因。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家庭和学校实施的是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应试教育,片面灌输知识,过分强调分数,忽视潜能开发和人格培养;过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的游戏和交往;过多的批评惩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推行了一对夫妇一个孩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过度保护、过多限制、过高期望的不良教养方式,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极大阻抑。
  正是上述不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严峻的现实,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先是提出了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口号,强调心理素质的重要。后来,国家教育部又连续下发了几个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大学普遍建立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就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及择业求职等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并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对中小学则要求以预防为主,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体验教育,反对空洞说教,让学生在讲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及讨论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心理冲突,潜移默化地促进心理成长;同时,要创造条件,在中小学陆续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
  在教育部文件的推动下,心理学者们设计编写了许多套心理辅导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工作日程,少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全国一千余所公立大学中有近三分之二设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学校有专项经费支持此项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任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接触的来访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在生活、学习、交往及升学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
  二是患有学习障碍、交往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及各种特殊障碍的心理偏常学生。
  三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产生困扰的家长和教师,其中尤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多。
  在上述三类人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是学校咨询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即以开发智能、健全人格为宗旨的发展性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而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学生的诊断治疗,一来人数不多,二来超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能力范围,故一般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
  具体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承担以下三方面任务:
  第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讲座、团体辅导、改善校园心理氛围等途径,努力推行学校心理卫生计划,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及升学就业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二、向教师和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第三、通过晤谈、观察及心理测验等方法,对心理偏常学生进行鉴别,对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个别或小组辅导矫治,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以转介,由专业机构给予治疗。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快,形势喜人,但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有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及部分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视,发展很不平衡,尚需做进一步宣传和转变观念的工作。
  二是社会上很多人包括一些学生和家长,将患心理疾病看作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羞于求助,不敢前来做心理辅导。
  三是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等新兴行业尚无明确立法,管理混乱甚至无人管理,出现纠纷,无法可依。
  四是缺少训练有素的心理教师。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干扰,中国的心理科学停滞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虽然后来其他几所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但均没有培养心理教师的系统计划和督导制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各界和各级学校的需要。在教育界,对学校心理教师的资格标准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当然,这些问题毕竟只是发展道路上的小障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日益为政府、学校、家长所重视,其蓬勃之势是不可阻挡的。
其他文献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具有促进人道德的完善、智力的开发;发展人的感知力,丰富人的想象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等作用。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质,以这块物质为器官而产生的心理、意识
期刊
一、背景资料  (一)个人基本情况:  来访者身份属于特殊群体,她是检察院受理的拐骗少女案件中的受害者。她于2005年,10岁时被同在城市租房居住的邻居某26岁男子拐骗出京,辗转南方省市,直至上海,于2009年,14岁时被解救,中间经历四年时间。在被拐骗的四年里,她曾被犯案男子强奸。  从外貌来看,她身材较瘦,表情和行动符合同龄女孩子特征。她显得非常胆小,对外界人和物有恐惧感,说话声音非常小,很难
期刊
引言:中学违法犯罪近年来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有关调查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学生曾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生曾被勒索钱财。因此揭示中学生犯罪团伙的特点及其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心理防治,是进行校园治安综合管理,采取针对性政策以预防中学生犯罪的一大前提,对该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犯罪团伙的特点   1.成员构成紧密,分工明确  通常其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式,塔的顶端为“老大”
期刊
1研究目的   幸福观是人们关于幸福标准、幸福手段等有关幸福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体系,是人生观世界观在有关人生幸福问题时的表现。国内外学者曾对成人和大学生的幸福观做过一些调查,但是有关中学生幸福观的调查尚未见到。中学生是如何认识幸福这一问题的?在幸福的众多标准中,他们最看重哪些因素?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学生的幸福感受?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可深入了解中学生对幸福问题的主观认识,从而为
期刊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校园心理剧活动便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笔者2004年在中学成立了“良友”戏剧朗诵兴趣组,由笔者与8名学生组成。在一年年一批批学生的戏剧实践里发展壮大。良友剧团,每年不断发展壮大,学生最多时达到56人。进而成立了“良友公益志愿团”名下的“良友剧团”。进而担负起完成学校“十一五”国家科研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多元途径探索的研究任务。论文成果入选海淀区教科
期刊
摘要:适应问题是摆在大学新生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每位新生都要完成的发展任务。已有研究成果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表明,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年级学生,且在多个因子上呈显著性差异;新生适应的内容结构具有多维性,主要表现为理想和现实反差产生失落心理、角色转化引发内心的自卑感、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行为失控、人际环境变化导致孤独压抑、目标间歇及学习缺乏动力等。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需从学校、学院两个层
期刊
心理课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心理课是让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心灵对话与交流的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的心理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心理体验,进而自我感悟、自我成长。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教师完成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一、用
期刊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所以也懂得了回报爱。  一、爱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在古希腊神话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玛丽翁酷爱雕塑艺术,有一次他完成了一座少女雕像,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的心血和情感,并不禁对这个美丽的少女产生了爱慕之情。后来,他的热望终于发生了效应,少女雕
期刊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国家教委的调查报告所示: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不适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强迫症和情感危机等。虽然关于心理不适应的标准有待讨论,但是这些数字提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他们与同年龄其他群体相比甚至存在心理问题高发倾向,而情绪困扰是比较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情绪适应的好坏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期刊
一、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教育的三个核心命题。杜威的立论是:教育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生活”,一种“改造了的生活”,要求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它既合乎社会需要亦合乎儿童需要;教育应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一切真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