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神秘之手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武术期刊上看到一些文章,谈到孙公禄堂传授陈公健侯以三十六式卐字手与太极拳,据说卐字手可能为郝公为真所传。为此我问岵栳师,究竟情况如何?
  岵佬师说:郝师少如并未对我谈过卐字手,也未传过卐字手。记得在一篇文章《缅怀恩师张祚玉》(《搏击》2006年第10期),说张在上海教拳,“有一次在外滩,张看到有人教授郝式太极,便站在一旁观看,看了两个小时也没有走。教师上前躬手,一番客套,说:‘既在江边站,就有望景心’。邀张上场和其大徒弟推手。张如履薄冰,不敢造次,只是进到对方部位顶死、封死而不发,以示礼让。站在—旁的教师这时已经看出此人身手不凡,又看到张的卐字手型及手法都是门内所有,便说:‘自己人’,停止推手,请张吃早茶,问起来由,恳留张在沪教拳,恩师因舍不下贤惠的师娘,婉言辞谢了这位太极名家郝少如,回到镇江。”看过这一报道,我曾专门问询武派太极拳名家王慕吟先生,是否有这样一回事。王先生说:“绝无此事,上世纪70年代初郝师从未在外滩教拳,也从未用过卐字手型。恩师一向强调太极拳是在内不在外。加之,只要望一眼任何拳师,恩师便知其水平高下,何用推手。”由此我认为该文件者可能是由于记忆不清或传言失实之误所致。
  我问岵栳师:“难道太极拳就不讲手型了吗?”
  岵栳师说:“太极拳也讲手型。但外形服从于内劲的发挥。如郑子(郑曼青)太极拳的美人手,手腕不要弯曲,必须伸直,这有利于内劲形于手指。这种手型是一切太极拳的好手型,也是一切拳的好手型。在运用的某个瞬间是可以变形的,如坐腕、曲腕等。郝师曾单独传我一个手型,即竖大指和小指,屈曲中间三指,其作用是有利于内里螺旋劲的发挥。平时训练,可以两手竖掌,五指撑开,手指有拔长之意,内劲亦能贯于掌指。”
  我听后觉得奇怪了,“难道卐字手型是不好的吗?那么何以有孙公卐字手一说!”
  岵栳师说:“卐字手型在技击上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手型,但并不是太极拳常用的。约七年前,我曾在酒泉见到曲天戈老师出示过卐字手型。当时也是神秘兮兮的。那时看后心里想,这种手型倒很像金庸小说里所描写的黄老邪的兰花手。不过后来有些行家,认为如此手型并不利于技击,由于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好,各有所练,各有所长,尤其对于古老手法及古人的往事,了解不清,不敢置评。但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好的手法、招法、功法,凡适宜于太极拳内劲舒发的,都可以引进。太极拳广博如大海,何所不容! 我作为后学,对岵栳师所言甚有同感。
其他文献
天罡绵掌拳始创于北宋道家巨子冯一元。因其拳法总式为三十六式,紧密融合了人体经络穴位学说,所以在当时被称为三十六式穴道术。本来。古人把北斗星中的斗柄三星合称为天罡,但道家进而叉在北斗星所在的大熊星座中择三十六星称为天罡之神。冯一元乃道家巨子。他创编的三十六式穴道术又恰合三十六天罡神之数,故而后人又把三十六式穴道术称为天罡拳。  至南宋末年,道家分为南北两大派,即南五老、北五老。元初,以丘处机真人为代
期刊
笔者酷爱太极拳,研练及传播太极拳多年。曾参加过祝先生1994年在香港的太极讲座,并购其《太极内功解》一书,认真研读后对其太极理论颇有保留及斟酌之处。再次看到祝大彤先生在《精武》的专访,愿就其中几个笔者认为偏颇、似是而非的观点提出讨论,以期抛砖引玉,树客观阐述传统武术之学风。  其一:原文“传统太极拳心脑练注重内功修炼,简化太极拳肢体练,易学好练有不同的理念。”并著专文《太极拳肢体练与心脑练》深入阐
期刊
人民卫士 武林奇才    1986年3月的钢城本溪。春寒料峭。市局刑警支队的侦查员们集中行动,准备抓捕一个穷凶极恶的重大杀人嫌疑犯。这个嫌犯绰号太熊,背负多条命案,他身高1米85,身材魁梧,狡黠诡诈,心狠手辣,随身携带凶器,曾多次逃过警方的抓捕。山城本溪街巷四通八达,缉拿这样的嫌犯,动作大了,反倒容易让他警觉跑掉,只能智取。局长特命自幼习武,胆智过人,具有丰富缉捕重大嫌犯经验的市局刑警支队副主任侦
期刊
七、养生法  练完拳不能立刻坐下,要慢慢行走。转悠几圈自然会有熏蒸、淋浴之感,很是神清气爽,久之心智可以提高。所以习武要有练、有化,收势与起势同样重要,甚至练完后溜达的时间比练拳的时间还要长。  形意拳是内家拳,练的是精气神,练功的时候应该把精气神含住,但很多拳师都在练打人,将精气神提起来,一发劲都发出去了,还能不短命?不明白动静有别,身体当然出毛病。  人眼光散了,干什么都没劲,站桩要眼毒。不是
期刊
蒙古拳是一个稀有的拳种,在武术界流传面很小,但由于一个特殊的机缘,却使我们和蒙古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随马雷石先生习练心意六合拳时,马先生在教到滑步掌时说道:“此法就是蒙古拳的核心步法——滑步。乃是我师水普慈先生在镇平老家时和蒙古族拳师王俊三先生交流换艺而得来。”水普慈先生祖籍镇平县柳泉铺镇水沟村,与晁陂镇、石佛寺镇相近。约在民国27年,水先生在回老家途中,偶遇晁陂镇蒙古族拳师王俊三先生,二人志趣
期刊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掩卷深思,这瑰宝究竟是什么?是搏击?是套路?是现代的竞技?是传统运动?还是什么都是?龙行派武术宗师刘志清用他对武术一个世纪的追求与实践,在回答着这个问题。  刘志清是三次荣获全国武术运动大会金牌。两次走上新闻银幕,多次被国内外报刊报道,载人中华武术史册,被誉为龙行之父的武林名师。  刘志清,字香泉,生于1885年1月18日(光绪十一年腊月二十五日),卒于1986年3月28
期刊
估计恋爱中的男孩子,都被女孩子追问过同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和你妈妈同时落入水中,你先救谁?”面对这样棘手刁钻、充满“阴谋”的诘问,恐怕大多数男孩子都会无言以对。先救妈妈?哼,你心里只有妈妈没有我。妈妈只是生了你,而我却要和你厮守终身,这样的男人怎能托付一生!先救你了。那也不成。一个男人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救,为了美色竞忍心眼睁睁见母亲在水中而挣扎,这种不孝之人何以托付终身?那
期刊
近日读报,偶见《青年周末》一则《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的报道,读罢颇感慨,似欲说点什么,一吐为快,可我对教育专业知识所知不多,纵然鲁莽言之,说说外行话尚可,倘若所言极谬,误人子弟,岂不罪莫大焉。我于是领教了古人“一名之立,旬月踌躇”的滋味。  重文轻武,自古使然。而今面对沸反盈天,沧海倒灌的物欲,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是否缺点“钙”?  钙,是每个人在婴儿时期从母乳中吸取的营养。缺少钙,婴儿就会
期刊
三换掌是陈式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属活桩练法。此式两手只在胸前交替转换,是实用交手法中的快速换招方法。反复习练,可使周身上下相随,膂力大增。初时腿部可能感觉酸疼,数日后恢复如初。  预备:左脚在右脚内侧成左后虚步,两手抬起用逆缠向胸前推出,两臂成弧形,两掌心斜向相对,掌指斜向上,两掌根向前,眼向前看(图1)。    身体右转,右腿顺缠,左腿逆缠,步型不变,左手顺缠沉肘向右前方伸转,掌心斜向右前方,中
期刊
科学内功——向心收敛法,是借着收敛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健全生理组织,增进抵抗力,以祛除各种疾病。因疾病部位之不同,分别施以局部之收敛,分为内脏收敛法三式,神经中枢收敛法一式,内分泌腺收敛法一式,五官收敛法一式,四肢收敛法一式。均为适应局部生理情况,健全组织所必须之方法,综合其所产生之效用,则遍及全身器官与组织而无疏漏。故凡某一器官或组织发生障碍致病时,依法习练后,立获正确治疗,短期即可奏效。兹将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