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多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上的种种困惑:现在自上而下大讲课改,而学生在中考与高考中,竟连简单的诗文默写都不能通过。如要写一篇颂扬真善美的文章,学生即使是绞尽脑汁也无从下手,似乎连往日里各种情感也无法领略,更别说用细腻的文笔来表达自己那份“报得三春晖”的朴素情感。由此,笔者深切地感到,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我们现在是把语文教育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学生的大多是语文知识,教师看重的是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表达等技能的培养。但是,实际上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技能的教育,同时还是价值观的教育,没有价值观的语文是不存在的,语文和价值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语言教育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在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过程中,发挥的是奠基性的作用,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它发生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语言范式对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可以说,这个时候一个人掌握了什么样的词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他会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因此,语文教育应当更加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所发挥的价值观功能决不会低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因为语文中的价值观是潜在的、渗透性的。
  中学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了解什么是善,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使他们产生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教会他们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相反。语文教师应该教学生以爱美的心,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现代化的理解,把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打通。
  中国要想普遍地提高全民的情感素质、人文素质,就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上找突破口。当前,语文教材中一些隐性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有待改善的,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女性的,女性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属者、被动者,很少有女性科学家、英雄形象;这很容易给学生以一种潜意识影响,学生会有一种女性从属性的潜意识。再如,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必要的,让学生记住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精神。但是,有些传统在和平时期是要具体分析的,如暴力斗争意识、阶级仇恨意识、个体服从意识,等等,革命时期的内涵与和平时期的内涵应当有所不同。
  现在,写作能力训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比重太大,我们不应该过多地灌输给学生如何写公文、新闻、如何写记叙文、如何写说明文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放在高等教育中去解决,公文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文秘专业教,新闻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新闻系教。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职能性的或技能性的要求剥离出去,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变成一种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不要逼着学生去写作,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更重要是还没有相应的语言感受性方面的积累,这时候他写的只能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公式化的东西。写不好,写不出,就只能是抄,不是外观上抄,就是精神上抄。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自由和创造,离开了这两项,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与其让学生在“写不出”的情况下把写作变成抄袭、模仿,还不如不要他们写。再者,要中学生写那么复杂的作文,到底有什么意义?这还是有疑问的,没有必要对中学生提那么高的写作要求。
  所以,我们现在要降低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把文学性、艺术性放在首位,把阅读能力放在首位。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教会了学生写那些八股的作文,却没有教会学生真正地用自己的脑子读文字作品,一个中学生如果连鲁迅的小说都看不懂、读不顺,能写作文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语文教会中学生的应该是文学欣赏力,应该让他们学会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余华,鲁迅,周作人等当现代伟大作家的作品。爱好这些作品,自然会掌握好中文,但是,我们现在恰恰是本末倒置,教了他们太多的写作方法,教了他们太多的支离破碎的语法知识,教了他们肢解范文的方法,例如:中心思想,写作大意,等等,却恰恰没有教他们什么是文学,如何读文学作品,怎样用自己真诚的灵魂和生活经验去和作品的描写呼应,去受作品的感染,一些高中毕业生甚至读不了一本电子产品说明书。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似乎并不是一种人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我认为:诗词曲赋,在中学教育阶段,不必学那么多。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必备的。但是,只能是选读。毕竟它们是死亡了的语言形式,不是现代人所必须的。中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因为这些东西在唐诗宋词里并不典型,而是在更加深奥的《庄子》、《论语》、《诗经》、《尚书》里,但是这些显然应该放在大学里去讲。中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有理解的能力、欣赏的兴趣,或者说有比较高雅的语言文学情趣,让他们对语言作品的感受并不是仅仅限于情节,不仅仅是猎奇,而要让他们能够欣赏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人物性格,进而欣赏其中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中学生的阅读量。一个中学生毕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十部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了解十位左右的现代文学语言大师,那么,我认为:他在语文方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写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写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美国的学生在被问到他们的人生理想时,常常会说“将来要做一个木匠”、“一个流浪歌手”,而中国的学生大多选择做英雄、做科学家,为什么?我们没有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事实上哪有那么多人能成为科学家呢?让一个没有天赋的人产生做科学家的梦想,不啻是害了他。现代基因学已经证明,人类中能从事发明创造的人(科学家)概率上不超过5%,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却一定要做科学家,实际上给他的人生带来的只能是不幸。
  我相信一个学生的真正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来自两方面:阅读量的积累;思想观念的成型与个性化。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做文章,而不是舍本求末。
  
其他文献
9月,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蒙古、菲律宾、印度、越南、巴什基尔、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迪拜、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模特将相聚中国广西南宁
申论终端写作,是指“申而论之”的写作过程中,经过了审题、构思,明确了虚拟身份、论述主题、文章标题,拟定了写作提纲之后,直接落笔写作正文的最后环节。这是申论考试全程的“最后决战”。“引论—本论—结论”是议论文最基本、最通用的结构形式,申论写作是考场作文,讲究时效,考生又多是缺乏专门写作训练的学生,故采用此法比较稳妥,但必须掌握好相关要点。    一、引论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引出题旨    引论即文
摘要: 在翻译活动中,翻译目的直接影响着译者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翻译家严复出于改革社会思想的目的译介外国作品,特别重视其中的思想性。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出发点,严复的翻译在近代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和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严复归化和异化思想启蒙作用翻译策略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
摘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做法来克服一些弊端,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教学实践中应以训练思维、开拓视野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提高。  关键词: 作文教学思维训练写作兴趣    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作文教学也就相应地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作文教学现状确实令人担忧。据笔者了解,目前初中一周两节作文课一般是这样
解放军报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提高报纸宣传质量。之所以确定这一工作重点,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去年江主席视察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军报办得更有特色,更受读者欢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托,当然承担着培养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任务。在语文教材文言文的选择上,教材编写者们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以时间为序,精选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中学生的文言阅读材料。在注释上,编写者们旁征博引,博采众长,精心选择,为每一篇文言文作了详尽而恰到好处的注释,既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文章,又给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上提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最直接、最实际和最终的外化形式,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同时也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 语文教学应该实施人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从处理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文本教学与延伸教学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正确对待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性化关系处理    《语文课程标准》把人文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来给语
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必然性,并探讨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思想品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培养    美感是人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对美的向往是人类的本性,也是永恒的追求。在学校,教学活动就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应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一种必然。 
本试验研究了烤烟育苗中棚使用湿润育苗为栽体规模化繁育烟蚜效果,比较了不同苗龄寄主烟苗以及不同种蚜量对繁蚜总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把种蚜接入到54天苗龄的云烟87上开始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