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儿童青少年是人类祖先的转世灵童(四)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来到人世间的全部意义是为他人的痛苦哭
  在以考试为王道的教育,还有没有哪个父或者母,能够真正地教育自己的儿郎?哪个教师又能够实施真正的教育?彼时,教育是“为天地育英才”,结婚是“为祖宗延血脉”,堪称人世间最庄严的事情。此时,结婚则近乎游戏,教育是时代刮风。这是后本质时代,一个中学生之所以选择某所高校,是因为那所学校的大门好看!一个人看上另外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当代学校教育,一开始就似乎给学生设定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将来当“皇帝”(President),结果呢,绝大多数人,都当了泥水匠——虽然,那泥水匠也是自己的皇帝,到头来才知道,还是得自己挣饭吃。原来人生如此艰涩,又是如此实在:活着就得吃饭。如果能够思考“吃饭是不是为了活着”,这就向思想家靠拢了一步。
  当代人描述当代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勉强这样描述这个时代的学生:
  作为一个人,我的一生既可以说如此丰富——丰富得如此无聊,也可以说如此干巴——干巴得如此有深度。我高兴——高兴是为了下一次高兴,我痛苦——痛苦是为了下一次再痛苦呢,我哭过,我笑过,哭和笑,也都是如此与众不同,因为那是我的哭我的笑。可是,我的丰富,我的干巴,我的高兴,我的痛苦,我的哭,我的笑,和下一次我的丰富,我的干巴,我的高兴,我的痛苦,我的哭,我的笑,又和别人的丰富,干巴,高兴,痛苦,哭,笑,在本质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不能撼动这个世界的一丝一毫,我体重增加了,地球的重量也不会增加,我体重减少了,地球的重量也不会减少。可是,我总要为他人的痛苦哭,这就是我来到人世间的全部意义。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小学生、大学生和成年人说,人最大的幸福是不曾出生,不希望降生在人的社会,有下辈子的话,当一只小鸟多好,人生太沉重了。是啊,我来人世间走一遭,到底有没有给人世间抹上一笔颜色,除了给父母带来哭和笑。如果国家觉得多我一个不行,国家觉得少我一个也不行,我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我。我的一生应该有人性的完整示现,我有人的七情六欲,我有对自己的忠诚,我也有别人对我的忠诚。“正像我不知道我从何而来,我同样也不知道我往何处去;我仅仅知道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就要永远地或则是归于乌有,或则是落到一位愤怒的上帝的手里,而并不知道这两种状况哪一种应该是我永恒的应分。这就是我的情形,它充满了脆弱和不确定。由这一切,我就结论说,我因此就应该不再梦想去探求将会向我临头的事情而度过我一生全部的日子。也许我会在我的怀疑中找到某些启明;但是我不肯费那种气力,也不肯迈出一步去寻求它;然后,在满怀鄙视地看待那些究心于此的人们的同时,我愿意既不要预见也没有恐惧地去碰碰这样一件大事,并让自己在对自己未来情况的永恒性无从确定的情形之下,恹恹地被引向死亡。”①
  儿童青少年之明心见性
  中国的学问,一直在“道义与事功”,“经世致用”,“明心见性”几个大话题上做文章。“明心见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命题,大致是指发现自己的真心,那就是知道心的本原,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有的事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都是自然赋予的,而事物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事物之性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恰是这个事物(譬如人)之所以是这个事物(人),不是其它事物(动物)的道理——人是人,人不是动物,人不是石头。就生命来说,人生下来是人,动物生下来是动物,规定人是人的,是人之人性,规定动物是动物的,是动物之动物性。人性是天自然地赋予人的,人性遵循着人性的那个理,人性的直接显现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的本质就在于生命有这个“性”,它规定着生命,它是人的本原。人的生命的肉体显现,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
  性是人的本原或者本体,本体不动,本体之动,就是心。人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四肢触摸,那就是人性的作用,名之曰“心”。王阳明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②意思是:心不是心脏那个血肉团,凡是身体知觉并起意的地方就是心。耳朵之性是听、眼睛之性是看,手脚之性是知道痛痒。人有眼睛可以不看物,眼睛看物也可以不起意,眼睛看物并起意,方是心,如见美不喜,见丑不恶。耳朵与手足也是同样的道理:耳朵可以不听声音,并不是耳朵没有听性,而是耳朵之性没有起听之意,耳朵听声音并起意,方是心;手脚可以不知痛痒,手脚知痛痒,也可以不起意,手脚知痛痒并起意,方是心。
  在中国的哲学话语体系中,性属于“体”,心属于“用”。
  人世间的一切学问,都是基于人性的学问,人性论讨论人天生之性是什么——如人要饮食男女,人要吟诗歌舞,眼睛喜欢美是人之天性,放声唱歌是人的天性。人性论进一步讨论人怎样去实践人性——人怎么去饮食男女,眼睛喜欢美固然是人之天性,却不得违背礼——非礼勿视。人怎么去吟诗歌舞也有礼的规矩——《礼记·曲礼上》有云:“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邻居家有丧事,舂米的时候不唱捣杵的号子;乡里人家殡葬,你不能在巷子中唱歌。)饮食男女是人之为人,吟诗歌舞也是人之为人,但是,人必须按照人的道理行事说话。这是人性论立场上说话,人是一个限制性的存在物,与人的心性修炼无关。一是把人限制在人的能力之内,二是把人限制在社会规范之中,所以,人性论是形而下的。在形而上的立场说说话,则是心性论,心性论讨论的则是人如何超越人性,人超越人性,那是成圣的境界,心性是宗教领域。
  圣人和我在心性根基上完全一样,我固然不比圣人高,我也不比圣人低,我和圣人一样高低。所以,我们还是得读圣贤诗书,因为那是我们心性的依托。只是,怎么读圣贤诗书,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逻辑。
  伟大的心智来自伟大的书籍
  道德与道德教育是涵养人性,学校道德教育在于用知识涵养天性,天性增加学识的厚重。学校教育应该分两步走,一步是认识,那是科学或者知识的范畴,一步是涵养,那是德性的范畴。人类自从有了书籍,读书基本上就是教育的全部。何兆武先生的思想,可以说是读书激荡出来的,读书、教书、写书,成为思想能够出来的一个途径,轴心时代以后的思想家,基本上都是这样出来的。把读书作为道德、教育和思想的本原,教育普及时代读书人的印记,就是能不能通过读书涵养自己的心智。   读书本身却有很大的秘密,教育普及时代最大的矛盾恰恰是不会读书。譬如《诗经》是中国几千年当作涵养德性的最清雅的典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教科书,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几乎成为后人对《诗经》的最高仰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读《诗经》固然可以“无邪”,实际上也可以“邪”。读通《诗经》,确实能够“无邪”,读不通《诗经》,那可就“其邪无比”了。中小学教科书对《诗经》一类典籍的理解,本身却是“邪多正少”。读一切典籍都是这样的道理。闻一多先生的理解甚为精深:“孔子把‘爱’扩大为‘仁’,说诗教是‘温柔敦厚’,其实不然。诗之成为‘温柔敦厚’,原是诗的堕落。就《风》诗来说,也绝非只是‘温柔敦厚’,只是统治阶级的借口,教人不要恨,只要爱。其实,庄子说:‘至爱无仁’,要有恨,始知爱。无恨的对象,也就无爱的对象。”①
  读书能移人的性情,甚至,读书能转人的命。所以,古代读书人觉得,教孩童读那些“不宜”的书,是丧阴德的勾当,死了要下地狱,罪不容诛。民间有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教训,《水浒传》动不动就动刀子,《三国演义》里面各式各样的男女,大肆玩弄心计,这两部书的故事,似乎大失“温柔敦厚”之旨。但是,这两本书却是中国对民间心性浸淫最大的书,差不多也算是中国的民间史诗——中国人有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也有卖人肉包子,也有王婆贪贿说风情。《四书》《五经》的字面影响,只在社会的中上层,那古奥精深的字眼,连饱学的读书人都弄不清楚意思。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改造了中国人的人性,在说书艺人和民间舞台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永远都挂头牌。这也说明,人类的道德本来就有庙堂道德和江湖道德,庙堂道德谓之高,江湖道德谓之远,《四书》《五经》是高峻威严的庙堂道德,谓之高,《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悠远诡异的江湖道德,谓之远。人性本来就是神性、人性和兽性的复合人性,只教人的温柔敦厚,不教人的狰狞,本身就不是道德的心肠。
  《红楼梦》是文人的意淫小说,不足为训,虽然写的是官宦大家族的事情,却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小鸡肚肠的家庭龌龊叙事,整本书透着一个字:小。那里面的一群男女,类似衣冠禽兽,既不关心国家,更不关心民人,仿佛醉生梦死、偷鸡摸狗的魑魅魍魉。他们读的是圣贤之书,行的是肮脏之事,平日里说天道地,作诗弹琴,高雅得像天上飞的仙鹤,事情一来,个个呆若木鸡。有性情的民众永远不作兴《红楼梦》,《红楼梦》永远不能走进民众的世界。《红楼梦》看似大雅,却是大俗,因为没有人的真性情:自己以外的一切人与物都不在他们的眼睛里,他们没有精神,没有世界,吃饭不为饱,穿衣不为暖,睡觉不为困,说话不为表情达意,那一切都不像一个人!《水浒传》看似大俗,却是大雅,因为有人的真性情。
  然而,人们对书和读书的道德期望,并不是对应的关系,否则,人人读书都可以成为流氓,人人读书也可以成为圣人。仅仅从俗与雅来说,就是能在俗中读出雅,在雅中读出俗,方可尝读书之三睐。
  享受知识
  对今天的人来说,读任何典籍的第一立场应该是知识,而不应该刻意追求道德,没有知识的学校教育,才是最大的不道德。没有知识,就不能涵养天性,当代教育恰恰偏离了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立场,为知识而知识正是人的本原,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①“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离愚蠢,……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②
  所以,教育儿童青少年享受知识,应该是这个时代道德教育的逻辑。这个时代教育已经普及,绝大多数人或者堪称能吃饱饭了。人有了闲暇,身体和心灵不再被吃饭穿衣困扰,灵魂应该向高贵移动。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也恰恰在这里:社会已经有了有闲阶层,为什么还没有积淀出哲学,更没有积淀出来文化阶层?一是心性谫陋,二是涵养低下,三是政治干预,四是没有精神上的引导者——如果弄教育的人自己是下等人,除了作贱人民以外,如何能成为人民的老师呢?
  把名字写在水上
  托赖时代的福,我们还能够认识几个字,仍然在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的圈子里,我们并没有因为识字了,就更懂礼义廉耻了,倒可能淹没了礼义廉耻。如果我们进一步能为后人留下三五行文字,也许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文化人留给后人的全部。通透以后,我们应该给这个世界留下“nothing”,就像英国诗人Keats(济慈)给自己写的墓志铭的那句话:“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潮水一来,名字被冲没了,人生一世就是这样……济慈要把名字写在水上,这就更彻底,一边写一边消失,不必待到海水来冲没。”那个达到这种“古往今来真正达到纯粹的美的境界的,只有雪莱、济慈和肖邦三个人,其余的都不够。”②
  道德和道德教育,对普通人绝对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业。道德,在文化人,往往是文字上的见解,我们的道德灵性,在教育普及时代,多来自文字。文字上见解高,是不是就是德行高妙?在以文字为教育的时代,道德教育最终是用一套语言和文字系统,引导人到人的心性的本原上去。道德教育首先得在个人的选择上可去,不能仅仅是光辉的见解,必须是普通人的状态。文化人、布衣、高人和帝王的道德事业,你我能不能“享受”?每个人都是在自己里享受道德,或者喝自己道德的苦茶。道德,在布衣,往往是日常生活琐事,也可以像古代社会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或者乡间野老“把酒话桑麻”,“莫笑农家腊酒浑,……衣冠简朴古风存”;道德,在高人则是品茗清谈,我们也许会想象那山中的老僧,隐士,得道之人,深夜与友人煮茶论道;至于那帝王们的道德事业,那都是血流漂杵的勾当,《孟子·离娄章》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接着评价说:“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那些人的道德事业,绝不是当代人能够“享受”的,我们享受的只是他们的道德事业的某种风韵罢了。
  讨论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很容易在我们的唇齿间吞没掉儿童青少年:他们才是最大的道德!父母有孩子,才有天;老师有学生,才有天;人类有孩童,才有天。我们有了孩子,还要什么呢?莫忘记:他们是祖先的转世灵童,我们生来是为他们役使的!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问题的背后往往是家庭的问题、亲子互动模式的问题。在使用系统式家庭治疗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承担“游戏破坏者”的角色,保持价值中立,善于挖掘资源,合理使用“游戏破坏者”的“武器”。  关 键 词  系统式家庭治疗;小学心理辅导;心理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11-00-03  “家庭是孩子的第
多数家长认为,家长的配合只是在帮助教师完成任务,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引导孩子探寻多种学习途径,培养孩子探究问题的兴趣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实施活动时应注意:活动目标要明确,对具体方法不要规定过死,提倡多样化;任务不能过于频繁,每月一两次较为适宜,每次要保证足够的时间;重视活动成果的展示,让教育资源真正为幼儿共享。  (浙江金华 卢杰群)
【案例】  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后,我像往常一样整理好课本向教室走去。刚到拐角处,眼保健操的音乐响起。但是,教室里传来的吵闹声盖过了音乐。身为班主任的我,不禁有些着急,也有些担心:出什么事了?这么反常!我快步走到教室门口,看见全班同学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都在大声地议论着什么。班长林燕(化名)站在讲台上,有些委屈地看看大家,又看看我,其他孩子则有些愕然地看着突然出现的我。看到每个孩子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设计意图:  “打开来”是一个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在设计时,我们对“小班幼儿能探索什么,能探索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将活动重点确定为“探索打开不同食品包装的办法,感知食品包装及打开方式的多样性,体验探索的快乐”,将活动与郊游时的食品品尝会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多次感知、探索,重视幼儿的观察与思考、操作与交流、归纳与提升,并自然地渗透健康、社会、语言等多方面的教育。我们还设计
《2020年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显示,游戏行为在未成年人中较为普及,各年龄段渗透率已无明显差异;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游时间向低龄化发展。在15到17岁未成年人群体中,约49%的人在11岁前初次接触游戏。在12到14岁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中,11岁前初次触游比例升至78%。  在家长对未成年人游戏内容的认知方面,26到30岁及31到40歲家长完全了解未成年人游戏内容的人数比例已超过三成,主要原
摘 要研究者从自身的寄宿制生活经历中认识到学校德育应该基于关爱。从做母亲的家庭生活中,发现寄宿制学校管理因缺乏“家庭感”而使儿童陷入“宿而不家”的境地。学校和家庭具有共同的成人—儿童关系结构,应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学”来建构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爱关系,使学校成为“寄宿而家”的道德环境。母爱关联孩子的童年是社会的道德源点,道德的寄宿制學校管理是用具有关爱品性的寄宿生活呵护人类的童年。  关 键
3月21日至23日,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教研员研修会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以幼教教研员为参加对象、专门研究幼教教研工作的全国会议。本次会议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新时期教研工作的特点及价值取向;项目推进过程中教研员的角色和任务,教研员工作的实践与反思;园本教研中的问题诊断,教研员在园本教研引领中的组织策略和技能以及网络使用技术等。会议安排了专家专题报告、地区教研工作介绍、北京市幼儿园
摘 要 规则意识教育是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基础。循着低年级儿童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围绕“共有与共享”这一核心主题,厘清规则的学习价值,借助现场体验活动和情境思辨等活动,引领儿童认识规则,感悟“共有”生活的价值,解决规则困惑。由此,让儿童养成规则意识,学会“享有”公共生活,为公共生活奠基。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规则意识教育;公共生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
目标:  1.在爬爬滚滚、找找猜猜、玩玩说说中发现地毯下面的秘密。  2.感受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准备:  1.地毯一块,上面覆盖一块大布,布上有需要用各种方法开启的洞口,布下藏有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  2.生活用品若干,如百洁布、浴花、硬刷子、响声玩具、硬球、软球等。  3.鸡、兔、猫的大幅画片。  过程:  活动一  一、爬爬滚滚  1.教师和宝宝在大布上自由爬、滚2~3分钟,引导宝宝说说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平台强势走进教育生活,打破了传统师生生态的平衡。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师生通过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求解,对纷杂网络信息的有效甄别,对多元网络评价的巧妙引入,学会互相关爱,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共同发展,构建网络环境下“共生”的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自媒体时代;师生生态;共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席卷而来。博客、微博、微信、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