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蒲団》和《骆驼祥子》议日汉语谓语省略的艺术性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汉语中都有谓语省略的语法艺术表现现象,但两者省略的情况存在差异。从《蒲団》和《骆驼祥子》两篇小说的例句中,分别概括日汉语谓语省略的形式,探究其异同。发现日汉谓语省略的相同点体现在:省略的有条件性;可还原性;部分省略形式的相同性。不同点主要体现在:日语谓语省略形式及复杂程度远大于汉语谓语省略,且两者谓语还原后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谓语省略;日汉;省略形式;异同
  省略的主要目的是节约文字,精炼语言,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每种语言都有不同形式的成分省略。谓语是用来表述主语,回答“干什么”“有没有”等问题。在日汉语言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按严格的语法规则,谓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日汉语中都出现了众多谓语省略的现象。那么两者的省略形式是否一样?有哪些异同?笔者试从《骆驼祥子》和《蒲団》的谓语省略句中寻找答案。
  1 汉语中谓语省略形式
  汉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一句话都要有一个谓语,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简洁明快,往往省略了谓语。汉语谓语省略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出现在日常会话和文学作品中。笔者通过分析《骆驼祥子》中的谓语省略句,将汉语谓语省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对话省略
  在日常对话中,为了快速传达意思,即使不把一句话说完整也能使听话人明白,这时往往就会省略一些句子成分,这里也包括省略谓语的情况。汉语中,在对话中省略谓语的情况较多:(1)“(出)什么乱子?”老程又坐起来;(2)紧跟着笑了笑(说)“(觉得)怎样”。“什么(觉得怎样)?”祥子蹲在炉火旁,烤着手(说);(3)“吊死在树林里了!”“怎么(会吊死在树林里呢)?”
  以上都是会话中省略的谓语成分,即使不补出来,对话中听话人也会明白说话人的意思。
  1.2 上下文省略
  上下文省略可以分为承上省和蒙后省。承上省是指上文刚说过,为了避免啰嗦,后面就不在说了。蒙后省,是指在前面的句子中不出现谓语,谓语往往出现在后面的句子中。这种类型的谓语省略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1)花轿稳稳的走过西安门,(走过)西四牌楼,也惹起穿着新衣服的人们一些羡慕;(2)他不敢相信她就能这么下贱,可是万一(她就这么下贱)呢?;(3)(去)一次不见,再去第二次。
  1.3 习惯性省略
  习惯性省略不是对话省,也不是上下文省略的其他情况。例句中习惯性省略分以下几种:
  (1)习惯性省略“说”“喊”“叫”等动词。《骆驼祥子》中这类例句较多,直接给出了“说”“喊”的内容,而省略了动词。1)她转过头来,冲着老头子(喊):“……”;2)座儿一催,他的大脚便蹭了地(说):“(跑)快呀,加多少钱?”;3)“哼!(混的)不好!”祥子笑了笑(说)。
  (2)习惯性省略“是”“有”等动词。有些表示籍贯、日期、容貌、天气、年龄、数量等的口语短句中,由于习惯,在一定条件下省略谓语动词“是”“有”而不影响表达。1)(有)这么多现成!;2)“(你是)受累的命吗!”她敲着撩着的说。
  (3)习惯性省略其他动词。有类句子省略了动词,上下文中都看不出来,根据意思才能补出来。1)还有一说,成家以后,一年(生)一个孩子,我现在有五个了;2)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似睡非睡的,耳中刷刷的(响起)一片雨声。
  2 日语谓语省略形式
  日语谓语省略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在口语体中比较常见,而且在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题材的文章体中也经常出现。笔者通过分析《蒲団》中谓语省略的例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谓语蒙后省
  这种省略多出现在一个多谓语的简单或复合句中,如果谓语相同,则前位谓语多出现省略。
  (1)短編小説を五種(を作った)、長編小説を一種(を作った)、その他美文、新体詩を数十篇作った。
  (2)大晦日の晩に、……、終夜運転の電車に一夜を過ごしたということ(を聞いた)、……、それをそれとなしに注意して芳子と口争いをしたというこ(を聞いた)と、その多種種のことを聞いた。
  与其说“作った”和“聞いた”这两个动词能管到前面的名词,不如说前面的名词省略了谓语。这类句子有个特征:当句子省略前位谓语时,句子多表现为体言加逗号或体言加格助词加逗号。
  2.2 省略动词“言う”
  这与汉语习惯性省略中第1项省略动词“说”“叫”“喊”的情况相同,文学作品中常出现。
  (1)「今夜は大変きれいにしてますね?」男はわざと軽く出た(言った)。
  (2)細君はあわてて、「貴方、貴方、酔っ払ってはいやですよ。」(と言って)。
  2.3 “体言止め”时的谓语省略
  日语有一种“体言止め”的句型,即“体言结句”。在书面语中,以名词等体言结句时一定要加上“である”“です”,在口语中要加上“だ”,但从《蒲団》中的例句来看,“体言止め”句省略 “です”和“だ”的情况很多。例:
  (1)また一行書く、また留める、又書いてはまた留めるという風(だ/です)。
  (2)言文一致で、すらすらとこの上ない達筆(だ/です)。
  2.4 靠助词省略谓语
  日语属于粘着语,助词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它连接句中的词,表达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为谈话或行文时的承接,附上了能唤起共同理解的语言成分。依靠助词的省略便在此基础上得以成立并广泛运用,这种省略的情况也较多:
  (1)何処へ(いらっしゃる)?;(2)「うむ、皆な達者じゃ」/「お母さんも……(達者ですか)」;(3)膝の上に色ある色糸の丸い玉(がある);(4)であるのに再び寂寞荒涼たる以前の平凡なる生活に帰らなければならぬとは……(とても想象できない)。   2.5 「て」型谓语省略
  动词「て」型后面所接后附语的内容非常复杂,有的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惯用的句型,被省略。这种省略形式不能说是一种完全的谓语省略,它前面的主干动词还在,省略的只是后一部分。(1)自分の遣ったことには自分が全責任を帯びる覚悟がなくては(いけない);(2)お目にかかってお礼を申し上げなければならんのですけれども、又改めて上がりますからッテ……よろしく申し上げて(ください)。
  2.6 条件/假设关系句的谓语省略
  日语的条件/假设关系句有与之相对应的关系词,如,“ば”、“と”、“たら”、“のに”、“であろうに”、“でしょうに”等。正因为有这些固定的标志性关联词,使得前项用假定条件结句时,往往省略后项的谓语乃至整个后句。(1)いやな人ね、あんな人を、あんな書生さんを恋人にしないたって、いくらもいいのがあるでしょうに(なぜそんな人を恋人にしていますか);(2)昨日の話の模様では、万事円満に収まりそうであったのに……(実はそうではない)。
  2.7 以“が、けれども”结句时的谓语省略
  日语是一种委婉语,以“が、けれども”结句时,通常省略整个下文或下文的谓语,这是一种含蓄型的谓语省略,表示委婉或留有余意的语气。(1)まことに、先生にはよう申し訳がありまえんのやけれど……;(2)もう少し打ち明けて、ざっくばらんに話してくれるといいですけど、……。
  2.8 习惯性谓语省略
  习惯性省略包括日常寒暄语中的谓语省略、惯用句型中的谓语省略,和一些谓语省略情况:「どうか又ご心配くださる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と芳子はおるようにして顔を赤らめた。
  3 日汉谓语省略比较
  综上,两者的相同点主要有:(1)省略的有条件性。日汉语中的谓语省略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出现的。在日常口语会话中出现的情况较多,书面语中出现的情况较少。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情况很多,在一般性的公文、正式场合的稿件中出现的频率较少,即谓语省略的局限性很大;(2)可还原性。日汉谓语省略的谓语都是可以补进去的,本文所举的例句都分别标上了所省略的成分;(3)有相同的省略形式。如日汉语中都有根据上下文省略谓语的情况,都有省略“说”和“言う”的情况等。
  日汉谓语省略也有不同点:首先日语的谓语省略形式远远多于汉语的谓语省略形式。笔者从中日两本小说中收集到的例句中发现,日文小说中的谓语省略的例句远远多于中文小说中的例句,且省略形式相对比较复杂,难以将其归到几类中去,笔者粗略地将其分为8个小类。而汉语的谓语省略句,规律性相对较强,笔者将其归为三大类。其次,日汉谓语的省略具有可还原性,但两种语言还原后的效果明显不同:
  (1)“(出)什么乱子?”老程又坐起来。他不敢相信她就能这么下贱,可是万一(她就这么下贱)呢?
  (2)紧跟着笑了笑(说)“(觉得)怎样”。
  (3)“什么(觉得怎样)?”祥子蹲在炉火旁,烤着手(说)。
  以上三句补出括号中的谓语后,完全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意思表达地更加清楚,还能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如②③分别补上后反而比省略时更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而日语则不同:
  (4)短編小説を五種(を作った)、長編小説を一種(を作った)、その他美文、新体詩を数十篇作った。
  (5)私のその頃には男に見られるのすら恥ずかしくって恥ずかしくって仕方がなかったものですのに……(なぜ今の若者達はああいうことができてね)。
  对于以日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没有括号里的成分是极自然不过的了。如(4)句,日常语言生活里就是这么说的,除非要特别强调“いらっしゃる”。(5)句的“のに”已经约定熟成了,补出后反而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日本人之间已经存在默契,看到这些具有标志性的词,如“へ”、“ のに”等,即言外已有所包含。笔者认为这是日汉谓语省略区别最大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石树人.判别谓语省略的方法[J].日语学习,1985(4).
  [2] 陈俊森.“省略”与“隐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3).
  [3] 姚艳玲.论日语中的谓语省略[J].日语知识,1996(12).
  [4] 贾秀英.汉法语言对比研究与应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齐沪扬.现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各地的旅游行业也蓬勃发展。对旅游纪念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纪念品能否让游客念念不忘,主要表现在商品包装设计上,商品包装必须通过它自己本身的魅力来达到信息的传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构思;创意  世界是一本书,不旅游的人等于只看到本书的第一页。用有限的时间、用有限的金钱、用有限的精力,去享受无限的风景。旅游,就是离开生活熟悉
期刊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城乡基层文化市场的生力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6月文化部发布《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再一次肯定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对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和贡献,发展、壮大、规范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成为众多从业者和管理者倾力追求的事业。这
期刊
摘 要:本文的应用研究是利用虚拟现实这一现代应用技术和展示方式,以新的思路延长北戴河老别墅建筑群的生命力。研究不仅在于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手段复原历史建筑的原貌,并且基于北戴河老别墅在中国建筑历史中的重要性,利用虚拟现实多角度研究,对部分建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修缮方案,提高北戴河老别墅在保护修复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致力推广虚拟现实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北戴河老别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的长河中除了每个时期的书法有不同的特点外,就是在同一时期同一年代出现了这样那样流派的书法家。根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书家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学养和创造理念,而且还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创造技法,如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本文笔者从书法艺术创造角度来探究书法艺术家的笔法语言。  关键词:书法;运笔;风格  个人风格是每一个书家在表现自己的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时所形成的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它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自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自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被影响着,而就在那时,鲁迅为早期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现实主义的美术人才,新兴木刻运动的版画家们用他们的生命刻出了许许多多的惊心动版画作品,使新兴版画艺术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本文对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历史做简要叙述,详细叙述鲁迅作为中国新兴版画的艺术赞助人与中国新兴版画的关系与鲁迅的版画情结,并对鲁迅于近代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做出的贡献作具体
期刊
摘 要:钱松嵒先生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国,成名于新中国,他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使他的绘画形成了鲜明的历史风貌,本文简要的梳理了钱松嵒先生的艺术历程。  关键词:钱松嵒;山水画;艺术历程  钱松嵒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在当时也是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无论是表现景致秀丽的江南新貌,或是浑厚雄奇的名山大川,还是有着革命豪情的红色山水,都给了观众视觉上的新颖
期刊
摘 要:当代国画绘画形式演绎出许多风格,与传统国画相比画面的装饰味更浓,但所有的风格都离不开造型、色彩、材料的运用,本文以上三点为主要线索简述当代国画发展情况。  关键词:变形;色彩;表现方法;装饰性  国画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的绘画形式。从广义上说国画的精神境界、思想品格、气质生命、风格特点一直统治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出现与发展带有传统的、重要的民族文化特征并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从古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人类认知的基础。从本质上看,隐喻是通过运用人们熟悉的另一具体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抽象的概念。而人类的认知最初源于其身体经验,“head”又是认知过程中运用最为频繁的身体部位之一。因此,本文旨在以“head”为例,对涉身词的隐喻进行研究。  关键词:涉身词;“head”;隐喻  0 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
期刊
摘 要:斯奈德英译寒山诗广受海外国内人士热议。本文试从斯坦纳阐释翻译视角出发,研究其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寒山诗原作客观阐释和译者主体性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在国内受到冷遇的寒山诗歌在异域开花飘香。  关键词:斯坦纳阐释学翻译;斯奈德寒山诗英译本;译者主体性  诗歌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精髓,为译者提供了图示框架,但又有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理解和
期刊
摘 要:“意境”之于舞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艺术,也是舞蹈之美的一种境界。通过外在的舞蹈形体表现,将舞蹈创作时被赋予的主观情感表达出来,让人们感受到、体会到,实现“形”与“神”、“情”与“景”的融合,这就是舞蹈之美。本文结合中国舞蹈作品实例,论述中国舞蹈的重要审美特征:虚实相生,分析舞蹈创作的规律,提示优秀舞蹈作品创作时要考虑的意境营造及审美元素。  关键词:舞蹈;意境;艺术;虚实相生  每个国家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