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〇〇六年,朱士齐第一次见到黄河。从家乡聊城驶出的客车,载着他自泺口黄河浮桥上驶过,狭窄而颠簸的路面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青春、大学——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向他敞开,那种新奇与诱惑冲淡了一切。
此后的四年时间里,这座浮桥成了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作为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朱士齐偶尔也会思考,为何在二十一世纪还有如此古老的过河方式?
那时候的他怎么都不会想到,十余年之后,他会回到这座浮桥畔,带领他年轻的伙伴们改写跨黄通行的历史!他们要开掘『万里黄河第一隧』,为济南乃至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铺设一条崭新的高速通道。
高质量发展新征途
济南,南望泰山,北依黄河。这座以泉为名闻天下的城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以泉为魂,构建了最早的古城格局。
近代以来,济南城市规模不断扩展,但南部的群山与北部的黄河一起,似乎成为济南人心中“天然”的屏障。在“山河之间”,当代济南东西狭长的城市空间,逐渐形成。进入21世纪,济南的城市规划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要彻底释放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济南必须突破南北之界限。跨过黄河,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跨过去,就能改变济南的城市形态,人们的想象空间和城市的规划将因此而变。拥抱黄河,携河北跨,将黄河变为济南的城中河,被正式提上日程。
2017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东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
先行先试,提供示范。2017年5月,济南筹备设立全国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内涵的功能区。沿黄河两岸,济南划定103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在黄河北岸的面积约为730平方公里。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则同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吹响了济南北跨黄河的“冲锋号”。跨黄河不易,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问题。
此前,济南各类跨黄通道并不少,包括公路、铁路在内,总数达到10座,但是远远无法满足两岸民众的出行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泺口浮桥多年来一直运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年底,作为济南携河北跨重要交通支撑的“三桥一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万里黄河第一隧”正式破土动工。
年轻人的集结号
黄河河床从河南开始逐渐抬升,高出周边区域,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桥区地面5米,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万里黄河第一隧”,第一,是荣誉更是挑战,预示着诸多新的难题需要在施工进程中去破解,这样的工程需要最优秀的队伍。
在中国,有一支最最出色的队伍——兵。在基础建设领域,曾经有一支队伍,叫铁道兵。这支始建于1945年的队伍,曾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披荆斩棘。20世纪80年代,铁道兵接受改编,成为铁道部下属工程局。而接下“万里黄河第一隧”任务的队伍,就是曾经主攻桥梁建设的铁道兵第四师,今天的中铁十四局。
朱士齐与他的伙伴们一样,从进入十四局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兵,“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2010年大学毕业,就到了广西百色地区,参与云桂铁路的建设,在荒山野岭度过了两年多时间。之后几年从四川到广东再到湖北。”在全国各地辗转六年之后,朱士齐回到济南,参与到CBD的建设中。在这里,他遇到了与他同一年进入十四局的曹现涛。
与朱士齐一直在省外参与工程不同,负责测绘的曹现涛进入十四局之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举世瞩目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至今,曹现涛都对动辄九级以上的海风、总是破坏他们测绘点的海浪心有余悸。但刚刚毕业就参与如此重大的项目,对年轻的他来说兴奋大于一切。之后,他在山东与四川之间辗转,从成绵乐客运专线到沂河大桥,从眉山到济南,不同的轨迹,最后汇到同一个点。
当朱士齐在广西的荒山里与蚊虫作战,曹现涛被胶州湾肆虐的海风吹得东倒西歪时,孙警才刚刚进入大学的校门。那时的他,也想不到毕业后的自己会成为一名盾构机驾驶员。工作之后的他,就被分派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竟然是在国内首条穿海地铁盾构隧道……
时针指向2017年12月,这些在天南海北不同建设工地上奋战的年轻人,被集结到了一起,他们将共同开启中国万里黄河的崭新篇章。朱士齐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一年之后,“朱士齐创新工作室”将在穿黄隧道施工现场成立;曹现涛则成为测绘工作的带头人;孙警在结束了“穿越海峡”的“梦想之旅”后,成为盾构机领域的出色人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回家之旅”,他们要在山东的家乡父老面前,倾尽所学,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架桥铺路。
2017年12月1日,“万里黄河第一隧”正式动工,距离济南首次提出建设济泺路北穿黄河隧道的设想,已经整整过去了12年。
这条隧道将创造多个第一,它不但是国内直径最大的穿黄隧道,也是距离最长的黄河隧道,且还将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也是黄河上第一条公路隧道、第一条公铁合建的隧道。
改写历史“第一隧”2018年腊月二十六,济南,大雪。
朱士齐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距离春节只有4天的时候,黄河南岸穿黄隧道施工场地周边10KV电力迁改最终完成。
“大家年貨都买好了,不能让大家因为没电过不好年。”朱士齐回忆说。电力迁改,本来难度不大,但牵扯到周边五千多户居民,多条高压线同步施工,被济南电网的工作人员称为济南迁改停电史上“前所未有”。在朱士齐的记忆里,那是日夜突击的20天,每天将近15个小时的时间都扑在现场,终于赶在春节前完成电力迁改。一场瑞雪为这场突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黄河南岸,隧道施工已经不仅仅是公路工程,在最上层的隧道公路层之下,还有为济南地铁M2线预留的轨道交通舱,公轨合建,是穿黄隧道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加上烟道、纵向逃生通道、管廊等基础配套设施,黄河南岸明挖段基坑最深处达5层,深度36米,相当于十多层楼高。
基坑的宽度从21米逐渐扩大到近50米,深度从21米直至36米,“如此长大宽深规模的深基坑在全国可以排到前三位。”朱士齐表示,“为保证施工安全,基坑地连墙的深度达到58米。”
在老铁建人心里,水是最可怕的,而对于有泉城之称的济南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水,何况,这里距离黄河河岸只有200米。有水,就可能带来基坑渗漏水,“地面下挖一米,就已经有渗水。十四局做了几十年深基坑的老人,到这里也挠头。”朱士齐说。
不过对于这帮年轻人来说,最不怕的也是挑战。“按工程要求,基坑一倍距离内不允许有建筑,但是在济泺路两旁这根本没法实现。”工程队将地连墙打到了地下58米,曹现涛带着年轻的测绘团队,用数据实时监控工程现场,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处理,“基坑周边社会车辆多、民房多,而且多是老旧民房,基础差。基坑一旦变形就会导致房屋开裂……”周围居民不知道的是,为了他们安全地生产生活,这帮年轻人每天提心吊胆。
地下难,地上也难。地上,数条110KV的高压电线横穿工地上空,距离地面约11米,高压线的安全作业距离是5米,留给他们的作业区间只有6米,而地连墙成槽机最低高度是12米。他们最终研究出“110KV高压线下低净空地连墙施工技术”的新工法,并自行设计定制了“低矮龙门吊”专用设备,不仅攻克难关,还为公司申请了新专利。
在南岸明挖工程的最北端,是两个巨大的基坑,立壁之上,两个硕大的直径16米的圆形图案引人注目,这是为盾构机准备的“出口”。
按计划,“泰山号”与“黄河号”两台盾构机先后穿越黄河河底,这是我国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悬河,盾构机最大埋深超过54米。“在穿海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是超硬的岩石,在黄河这边主要是超软的粉质黏土和钙质结核地层。”孙警将这种地层形象地比喻成“吃”大白兔奶糖,吃多了就会黏牙,刀盘就容易被“糊”住结泥饼,不容易筛分,都是“胶泥蛋”。遇到钙质结核地层,易造成刀具磨损、刀齿崩断,出浆泵卡滞、环流不畅等多种问题。孙警根据施工经验,向团队建议“加大刀盘中心冲刷和气垫仓底部冲刷”,在保质保量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有序推进。
盾构机在地下穿行2.5公里之后,需要在隧道南岸从预设出口穿出地面,直径近16米的盾构机,轴线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就可能在预设出口“卡壳”。这样的精度,让曹现涛的测绘团队必须定期与北岸同事联测,复核偏差。
2020年10月28日,“泰山号”顺利完成掘进任务,钻出“盾门”,隧道东线实现贯通。西线“黄河号”盾构机于2019年9月12日始发,牛年春节前也将按计划“出坑”。
從今始修桥也过桥
从老铁道兵那里,朱士齐与曹现涛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修路不走路,修桥不过桥。
这支队伍,在天南海北修路架桥,却很少有机会去走一走自己主导的工程。很多时候,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些技术骨干就已经被调派到新的工程中。但这一次不同,他们为家乡父老修路,也为自己回家修路。
周平顺,中铁十四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黄河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在手下这群年轻人身上,他似乎重走了一遍自己当年的路。年轻人展示出的活力和创造力,一直给他惊喜,而他们所经历的苦,周平顺也深有体会。
回家,是这群“工程人”最不想提的词之一。局里一个年轻人做的抖音,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面对多久没回家的灵魂拷问,不同的同事有不同的答案:
新学员:得有三个多月了。
入职三年:过年回来一年多了。
老员工:哪有家?这不就是家吗!
在朱士齐的记忆里,最长的一次离家工作时间是一年半,而曹现涛是一年。这一次穿黄隧道施工,就在家门口,但他们还是要常驻工地。“每天早晨六点早会,晚上吃完饭还有工程,每天工作结束经常要十点十一点,每个月能回家一次就不错了。”长期在外,与亲人的疏离感是难免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到幼儿园接孩子放学被老师拒绝,让孩子喊爸爸,孩子笑而不语,这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
与周平顺的老一辈人相比,如今便捷的视频通信等设备可以让他们与亲人隔空交流,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在发生。“回家进门之前要先打开视频,让孩子知道自己与视频里的爸爸是同一个人……”
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只能用更努力的工作来消弭。周平顺专门做过统计,自己被手下60余个年轻团队成员把年龄平均到了30岁。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有15名年轻技术员被抽调,成为其他新工程的骨干。
2020年的最后一周,一场强力寒潮席卷中国北部,济南也迎来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早上六点半,施工现场雷打不动的早会准时召开,朱士齐开始部署一天的工作安排,曹现涛准备新一轮的两岸联测。“黄河号”已经成功穿越济北绕城高速,一个月之后,当它重新看到天空时,就是黄河隧道双线贯通之时。
此后的四年时间里,这座浮桥成了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作为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朱士齐偶尔也会思考,为何在二十一世纪还有如此古老的过河方式?
那时候的他怎么都不会想到,十余年之后,他会回到这座浮桥畔,带领他年轻的伙伴们改写跨黄通行的历史!他们要开掘『万里黄河第一隧』,为济南乃至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铺设一条崭新的高速通道。
高质量发展新征途
济南,南望泰山,北依黄河。这座以泉为名闻天下的城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以泉为魂,构建了最早的古城格局。
近代以来,济南城市规模不断扩展,但南部的群山与北部的黄河一起,似乎成为济南人心中“天然”的屏障。在“山河之间”,当代济南东西狭长的城市空间,逐渐形成。进入21世纪,济南的城市规划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要彻底释放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济南必须突破南北之界限。跨过黄河,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跨过去,就能改变济南的城市形态,人们的想象空间和城市的规划将因此而变。拥抱黄河,携河北跨,将黄河变为济南的城中河,被正式提上日程。
2017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东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
先行先试,提供示范。2017年5月,济南筹备设立全国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内涵的功能区。沿黄河两岸,济南划定103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在黄河北岸的面积约为730平方公里。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则同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吹响了济南北跨黄河的“冲锋号”。跨黄河不易,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问题。
此前,济南各类跨黄通道并不少,包括公路、铁路在内,总数达到10座,但是远远无法满足两岸民众的出行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泺口浮桥多年来一直运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年底,作为济南携河北跨重要交通支撑的“三桥一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万里黄河第一隧”正式破土动工。
年轻人的集结号
黄河河床从河南开始逐渐抬升,高出周边区域,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桥区地面5米,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万里黄河第一隧”,第一,是荣誉更是挑战,预示着诸多新的难题需要在施工进程中去破解,这样的工程需要最优秀的队伍。
在中国,有一支最最出色的队伍——兵。在基础建设领域,曾经有一支队伍,叫铁道兵。这支始建于1945年的队伍,曾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披荆斩棘。20世纪80年代,铁道兵接受改编,成为铁道部下属工程局。而接下“万里黄河第一隧”任务的队伍,就是曾经主攻桥梁建设的铁道兵第四师,今天的中铁十四局。
朱士齐与他的伙伴们一样,从进入十四局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兵,“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2010年大学毕业,就到了广西百色地区,参与云桂铁路的建设,在荒山野岭度过了两年多时间。之后几年从四川到广东再到湖北。”在全国各地辗转六年之后,朱士齐回到济南,参与到CBD的建设中。在这里,他遇到了与他同一年进入十四局的曹现涛。
与朱士齐一直在省外参与工程不同,负责测绘的曹现涛进入十四局之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举世瞩目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至今,曹现涛都对动辄九级以上的海风、总是破坏他们测绘点的海浪心有余悸。但刚刚毕业就参与如此重大的项目,对年轻的他来说兴奋大于一切。之后,他在山东与四川之间辗转,从成绵乐客运专线到沂河大桥,从眉山到济南,不同的轨迹,最后汇到同一个点。
当朱士齐在广西的荒山里与蚊虫作战,曹现涛被胶州湾肆虐的海风吹得东倒西歪时,孙警才刚刚进入大学的校门。那时的他,也想不到毕业后的自己会成为一名盾构机驾驶员。工作之后的他,就被分派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竟然是在国内首条穿海地铁盾构隧道……
时针指向2017年12月,这些在天南海北不同建设工地上奋战的年轻人,被集结到了一起,他们将共同开启中国万里黄河的崭新篇章。朱士齐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一年之后,“朱士齐创新工作室”将在穿黄隧道施工现场成立;曹现涛则成为测绘工作的带头人;孙警在结束了“穿越海峡”的“梦想之旅”后,成为盾构机领域的出色人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回家之旅”,他们要在山东的家乡父老面前,倾尽所学,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架桥铺路。
2017年12月1日,“万里黄河第一隧”正式动工,距离济南首次提出建设济泺路北穿黄河隧道的设想,已经整整过去了12年。
这条隧道将创造多个第一,它不但是国内直径最大的穿黄隧道,也是距离最长的黄河隧道,且还将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也是黄河上第一条公路隧道、第一条公铁合建的隧道。
改写历史“第一隧”2018年腊月二十六,济南,大雪。
朱士齐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距离春节只有4天的时候,黄河南岸穿黄隧道施工场地周边10KV电力迁改最终完成。
“大家年貨都买好了,不能让大家因为没电过不好年。”朱士齐回忆说。电力迁改,本来难度不大,但牵扯到周边五千多户居民,多条高压线同步施工,被济南电网的工作人员称为济南迁改停电史上“前所未有”。在朱士齐的记忆里,那是日夜突击的20天,每天将近15个小时的时间都扑在现场,终于赶在春节前完成电力迁改。一场瑞雪为这场突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黄河南岸,隧道施工已经不仅仅是公路工程,在最上层的隧道公路层之下,还有为济南地铁M2线预留的轨道交通舱,公轨合建,是穿黄隧道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加上烟道、纵向逃生通道、管廊等基础配套设施,黄河南岸明挖段基坑最深处达5层,深度36米,相当于十多层楼高。
基坑的宽度从21米逐渐扩大到近50米,深度从21米直至36米,“如此长大宽深规模的深基坑在全国可以排到前三位。”朱士齐表示,“为保证施工安全,基坑地连墙的深度达到58米。”
在老铁建人心里,水是最可怕的,而对于有泉城之称的济南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水,何况,这里距离黄河河岸只有200米。有水,就可能带来基坑渗漏水,“地面下挖一米,就已经有渗水。十四局做了几十年深基坑的老人,到这里也挠头。”朱士齐说。
不过对于这帮年轻人来说,最不怕的也是挑战。“按工程要求,基坑一倍距离内不允许有建筑,但是在济泺路两旁这根本没法实现。”工程队将地连墙打到了地下58米,曹现涛带着年轻的测绘团队,用数据实时监控工程现场,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处理,“基坑周边社会车辆多、民房多,而且多是老旧民房,基础差。基坑一旦变形就会导致房屋开裂……”周围居民不知道的是,为了他们安全地生产生活,这帮年轻人每天提心吊胆。
地下难,地上也难。地上,数条110KV的高压电线横穿工地上空,距离地面约11米,高压线的安全作业距离是5米,留给他们的作业区间只有6米,而地连墙成槽机最低高度是12米。他们最终研究出“110KV高压线下低净空地连墙施工技术”的新工法,并自行设计定制了“低矮龙门吊”专用设备,不仅攻克难关,还为公司申请了新专利。
在南岸明挖工程的最北端,是两个巨大的基坑,立壁之上,两个硕大的直径16米的圆形图案引人注目,这是为盾构机准备的“出口”。
按计划,“泰山号”与“黄河号”两台盾构机先后穿越黄河河底,这是我国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悬河,盾构机最大埋深超过54米。“在穿海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是超硬的岩石,在黄河这边主要是超软的粉质黏土和钙质结核地层。”孙警将这种地层形象地比喻成“吃”大白兔奶糖,吃多了就会黏牙,刀盘就容易被“糊”住结泥饼,不容易筛分,都是“胶泥蛋”。遇到钙质结核地层,易造成刀具磨损、刀齿崩断,出浆泵卡滞、环流不畅等多种问题。孙警根据施工经验,向团队建议“加大刀盘中心冲刷和气垫仓底部冲刷”,在保质保量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有序推进。
盾构机在地下穿行2.5公里之后,需要在隧道南岸从预设出口穿出地面,直径近16米的盾构机,轴线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就可能在预设出口“卡壳”。这样的精度,让曹现涛的测绘团队必须定期与北岸同事联测,复核偏差。
2020年10月28日,“泰山号”顺利完成掘进任务,钻出“盾门”,隧道东线实现贯通。西线“黄河号”盾构机于2019年9月12日始发,牛年春节前也将按计划“出坑”。
從今始修桥也过桥
从老铁道兵那里,朱士齐与曹现涛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修路不走路,修桥不过桥。
这支队伍,在天南海北修路架桥,却很少有机会去走一走自己主导的工程。很多时候,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些技术骨干就已经被调派到新的工程中。但这一次不同,他们为家乡父老修路,也为自己回家修路。
周平顺,中铁十四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黄河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在手下这群年轻人身上,他似乎重走了一遍自己当年的路。年轻人展示出的活力和创造力,一直给他惊喜,而他们所经历的苦,周平顺也深有体会。
回家,是这群“工程人”最不想提的词之一。局里一个年轻人做的抖音,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面对多久没回家的灵魂拷问,不同的同事有不同的答案:
新学员:得有三个多月了。
入职三年:过年回来一年多了。
老员工:哪有家?这不就是家吗!
在朱士齐的记忆里,最长的一次离家工作时间是一年半,而曹现涛是一年。这一次穿黄隧道施工,就在家门口,但他们还是要常驻工地。“每天早晨六点早会,晚上吃完饭还有工程,每天工作结束经常要十点十一点,每个月能回家一次就不错了。”长期在外,与亲人的疏离感是难免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到幼儿园接孩子放学被老师拒绝,让孩子喊爸爸,孩子笑而不语,这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
与周平顺的老一辈人相比,如今便捷的视频通信等设备可以让他们与亲人隔空交流,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在发生。“回家进门之前要先打开视频,让孩子知道自己与视频里的爸爸是同一个人……”
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只能用更努力的工作来消弭。周平顺专门做过统计,自己被手下60余个年轻团队成员把年龄平均到了30岁。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有15名年轻技术员被抽调,成为其他新工程的骨干。
2020年的最后一周,一场强力寒潮席卷中国北部,济南也迎来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早上六点半,施工现场雷打不动的早会准时召开,朱士齐开始部署一天的工作安排,曹现涛准备新一轮的两岸联测。“黄河号”已经成功穿越济北绕城高速,一个月之后,当它重新看到天空时,就是黄河隧道双线贯通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