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君子小人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学思想体系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对君子、小人这一对矛盾体的阐述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孔子的君子小人观包括两方面含义:自然层面,君子是道德行为的楷模,小人是道德不很完美或很不完美的人;社会地位层面,君子是“劳心者”,小人是“劳力者”。
  关键词:孔子 君子 小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奠基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人人称道的大人君子。
  孔子所说的“君子”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劳心者”,即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他把体现了个性道德完整性的人称为“君子”或“仁人”。孔子指的“小人”也是广义范围的小人,一方面是指“劳力者”,即普通百姓;另一方面指在道德上不很完美或很不完美的人。
  一、君子与小人不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也就是说,君子讲求的是根本,一切从“义”字出发,不违背道义,亲贤人、远小人。“见得思义”,即使在好处和利益面前君子首先想到的是义,而小人想到的是利,一切从个人私利出发,成人之恶事,不成人之美。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慧。”(《论语》)君子思念德行,小人思念田宅;君子以典章制度为重,小人怀念小恩小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君子讲求各方面的和谐而不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从而不讲求各方面的和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君子严格地要求自己,小人只会苛求别人。“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君子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都不违背仁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把仁德作为行为准则。君子“克己复礼”,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这个“礼”,除了包括孔子所说的“周礼”之外,还包括人们生活的共同规则。
  二、君子勤奋好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亘古名言,道出了君子以学为乐,以学为荣,以学为美的致學作风。君子务学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他们刻苦学习的程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君子所学的是“道”,以道德自觉地匡正自己,就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所以说,君子是有治学才能,为学才能,为教才能的人。
  三、君子不仅仅注重内在的美德,而且注重仪表的端庄、辞色的威严
  儒家对君子的仪表是很重视的,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孔子认为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就不巩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把“义”作为根本,行为上按“礼法”去做,待人谦逊,以“信义”完成大事。君子“质以文胜,文以质存。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君子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就可以避免粗暴、懈怠;端正颜色,就接近于讲信用;言辞声调和顺,就开避免鄙陋、错误。但孔子对文、质的态度是有主次之分的。他认为质为根本,质以文胜,质在好的表现形式下,会起到更好的作用;而徒有虚表,就不是君子。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意思是说仅仅靠外表是不能称为君子的。
  四、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他所说的君子包括居于上位的仁君、贤臣
  1、君子要用“礼”约束自己,以“乐”熏陶情操,“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为上者不施礼乐,国家就会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
  2、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一方面要修养自己,另外还要使百姓安乐,这是君子治国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即使是尧舜都难做到。
  君子治国没有一定之规,要合乎义理去解决问题、处理事情。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用人不疑,固守正道,不偏听偏信,小人用人则求全责备,君子“贞而不谅”、“其使人也,器之。小人使人也,求备焉。”“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为政君子,必须以教民为先。
  孔子认为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不教民就是弃民,他主张开发民智,反对愚民政策,使百姓顺利执行国家法律、法令。
  对于贤臣,要事君以方、说君以法。
  曾子说过,君子思不出其位,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君主最好的报答。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就是说作官的必须百姓的信任,才能动员他们服劳役,如果没得到百姓信任,就去役使他们,百姓就会认为是虐待自己;同样道理,臣子得到君主信任才去进谏,不然君主就会认为是诽谤。
  4、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谋求学道,而不去谋求衣食,君子不能用小事去考验,而让他去承担大任。故“君子不可小智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智也。”
  正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所以君子全面发展,不像器皿只有单方面用途,因此孔子说“君子不器。”
  孔子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序《易传》,使他具有超时代的历史眼光,具有历史责任感;思想上他尊崇周礼,以“仁”为本;政治上他反对战乱,提出“德政”主张;教育上他开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超阶级、超时代的大君子。
  参考文献
  [1]《论语》齐鲁书社出版
  [2]《孔子及其弟子》齐鲁书社出版
  [3]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4]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5]南怀瑾《论语别裁》
  [6]钱穆《孔子传》
  作者简介:孙世辉,男,1969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吉林市文庙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古建筑保护和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四个步骤 问题反思  一、教学中要处理好新旧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新理念,开发课程资源、营造新课堂,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探究地、合作式地、综合性地学习,进
本项研究是关于欧盟儿童社会融入政策的研究。其主要研究问题是欧盟如何发展儿童社会融入政策,在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分别如何发展。其研究目的为:探讨欧盟儿童政策制定的原
【摘要】面对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且在全运会大背景下,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束缚。本文从分析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出发,找出排球运动在全运会大背景下遇到的瓶颈,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全运会;排球;基本特征;发展  1.引言  全运会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由国家职能部门组织,四年一次的全国最高水平、最大规模、意义最深远的体育盛会,是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实施奥运战略的重要
宿舍是高校学生校园生活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每天约有一半时间在这里度过,宿舍是学生情感、思想交流以及智力、技能等活动开展的场所。根据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与环境
摘要: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是第六个年头,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考试测量也发生变化,论从史出、史料解读、新情境创设、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学习过程与方法,成为新高考考查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高三历史复习要注意学生“提升”意识的培养,这一点至关重要。  关键词:“提升”意识 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  所谓“提升”意识,是指把史实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结论性知识的意识。在高三历史复习的总体战略中,“提升”意识可以看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属于国家公共部门,担负着管理和服务社会,促进公共利益的重要职能。作为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对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调动工作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阐述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相关论点,分析了新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目前发展状况的利弊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国外高考制
在当今社会,公共政策智力支持系统对公共政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政府决策系统的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但是,目前智力支持系统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公共决策的需要。加强这一系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道、业、惑必须凭借教学语言,并以之为载体,方能有效地给学生进行传、授、解。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明确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的独特功能。清代一些有作为的学者认为,教师是以舌为本,以舌耕为业。无论在以前的传统教学阶段,还是走向现代化教学阶段的今天,无论教师使用何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