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心育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据此,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由学校专职艺术教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员联合开展社团活动,并组建课程研发团队,以有序的、有指向的艺术社团活动为媒介,充分借助艺术的节奏、韵律、色彩、意蕴等形式美,对学生开展情绪管理、心理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积极性心理干预,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就美好人生。
  一、“美好心育”核心概念解读
  美好心育是指通过社团活动所研发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心理学渗透艺术社团课程,建立有序的、有目的的艺术教育活动,让艺术的形式美成为学生的“心灵按摩师”,在充分体验中洗涤灵魂,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进而培育良善的心理,培育美好的人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美好心育”社团课程研发的理论依据
  1.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身心治疗或调节的活动设计。例如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戈茨基在《艺术心理学》中提出,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材料,不是故事,而是引起审美体验的特性。美国艺术治疗协会的研究成果表明,艺术媒介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把艺术的表达作为促进的工具,帮助人们将内心对作品的理解和外在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另一种是利用艺术创作的过程,引导人们自我探索、了解,以增进自我成长。这些论著和研究为“美好心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以及社团课程的研发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学支撑和理论指导。
  2.从教育学角度出发,通过积极的干预,进行心理疏导的活动设计。例如提出“心育”概念的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是帮助主体从心理层面形成完整的人的活动,这不能通过直接“教”而引起学生的心理机能和素质结构的变化,而只能是帮助学习主体自己去学习。这为“美好心育”社团课程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美好心育”社团课程研发的实践案例
  社团活动的开展以及课程的研发,要以当前各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为主要参考标准。我们根据学情状况将初中阶段的“美好心育”社团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若干个小节。
  第一阶段:初一年级
  初一的学生刚走进中学的校门。这一阶段的社团课程是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并顺利地融入自信、自尊、自能的行列,所以本阶段将通过基础的绘画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变化中的自己,肯定自我。
  表一 “美好心育”第一阶段社团课程表
  本阶段社团课程的主题曲是《我相信》:“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课程让孩子们相信,青春的飞船就在这小小的画纸上扬帆起航。
  第二阶段:初二年级
  过了迷惘的新生期,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的适应和上升阶段。新的朋友和集体已成为学生们生活学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身为独生子女,如何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生观将是他们面对的一个个问题,所以在此阶段我们带着学生走进艺术大师们的世界。
  表二 “美好心育”第二阶段社团课程表
  本阶段社团课程的主题曲是《怒放的生命》:“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通过音乐和美术的审美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让他们感知生命的重要和意义。
  第三阶段:初三年级
  学习脚步加快,升学压力第一次这么严肃又残酷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社团课程的时间安排也随之减少,其重心也由自我认识、肯定自我转向更为重要和常见的心理健康调节工作。
  表三 “美好心育”第三阶段社团课程表
  本阶段社团课程的主题曲是《快乐颂》:“第一步就是向后退一步……只要大家和我们一起唱……常常觉得我自己很重要……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Don’t worry. Be happy……”通过基本的绘画语言调节学生情绪,释放压力,使之增强抗压耐挫能力。
  四、“美好心育”社团课程研发的不足与反思
  学校“美好心育”社团活动及其课程研发,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治疗,通过艺术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已经开展了一年时间,研究得到了师生以及家长的广泛认同。但作为具体参与者和学生活动指导者,我们仍感觉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从课程实施对象来看,主要以社团学生为关注群体,而没有能力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有一定的局限性。
  2.从探索者本身来说,课程实施要求教师既具备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又具备开发艺术教育社团课程的能力,目前我们的这支教师队伍还比较年轻,他们在构建有目的、有指向的相关社团活动课程方面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
  3.从课程探索成果来看,我们暂时还停留在分析和影响的层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对学生进行积极性干预的有效策略、机制,也鲜有通过规范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要素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也导致还没有将“美好心育”社团课程进一步融入学校整体教育的层面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着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既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是“统一讲”,学生是“集体听”,一节课下来也就只能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结束,再分析几个应用实例,很多学生看似懂了,但你让他回答问题,他只能归到“运动的相对性”,至于怎样理解,对问题的实质是不清楚的,或者说是知道得不透彻。而在“翻转课
期刊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萧红的《呼兰河传》,课前请大家自读了课文,首先请你们邻近的4个同学交流一下自读的感悟,时间3分钟,然后选一个代表说说自己的感悟。  屏显自读感悟要求:1.你的感悟一定是直觉的、真实的和独立的,不是人云亦云的。2.在各自交流的基础上,请小组推荐一位学生负责汇总小组意见,小组的意见是合成的并体现小组成员的阅读智慧。3.请一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交流发言。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期刊
《给我的孩子们》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赞美着孩子们的率真自然,痛心着世俗社会磨灭纯真,交汇着丰子恺的快乐和悲哀,努力与无奈。十五六岁的少年们如何深得其中复杂况味,我以“顶针”的修辞方式设计了四个连续的片段,逐层推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每个孩子自己的心灵深处。  一、烦恼引发渴望  少年在长大,烦恼其实并不少,只是年轻的心总会对未知的将来充满向往和希望,所以烦恼不会长久
期刊
摘 要  代说是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过程中的变形现象。本文分析了课堂代说的表征和机理,提出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法就是变代说为导问,其实施策略包括:要让问成为真正的问;要让问导出真正的说;要让问与说成为实现课堂变革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代说 导问 课堂教学  一、代说  代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代学生说。代说有别于纯粹意义上的灌输,是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
期刊
主持人语  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习近平主席2015年5月22日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这样写道:“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微课热正是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
期刊
摘 要  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  主体 案例 物理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从事着课堂教学实践,但如果没有研究的意识,就会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题材“视而不见”,上课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俗话说“小处大文章,细节定成败”,只要我们能够细心收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不时地进行分析和总结,
期刊
作者简介  丁卫军,江苏通州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文学教育名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通州区首届名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特聘硕导,“简约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著有《小丁教语文》《丁卫军教写作》,主编《二十位中学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作文教学研究》等杂志封面人物;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讲课、做讲座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人格魅力,理解积累运用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老王的苦和善、“我”的苦和善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体会关键语句和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继而理解本文的主题。  (3)领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发扬“平等、关爱、人道主义”的精神,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待他人,尤其是关爱身边不幸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本文的写作
期刊
师: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先来温习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关于春的古诗词。  (生齐背很多关于春的诗句,略)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能背诵那么多。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看看他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天。打开书本,看PPT显示,放开声,自由朗读课文。  PPT显示:1.徜徉在春天里,作者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2.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说说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图画?
期刊
摘 要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关键词  情境 数学教学 圆周角  【教学过程片段】  1.创设情境。   问题: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画了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的射门训练如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