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学生在中学即开始接受演讲训练(Dearin 1980),许多高校更是将公共演讲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设公共演讲。
(一)文献回顾
1、美国公共演讲教学及教材研究
正如袁振国(2004)指出,教材标准的统一有利于"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标准"。在美国,把公共演讲作为跨专业的学科(Brownell 1983)进行研究中,教材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Wakefield (1998)指出,教材应该致力于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同时期较普及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例如,Worley et. al.研究八种教材的结构、重点、话题、体现的教学方法等。
(2)对不同时期教材内容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例如Allen et. al.对112部公共演讲教材进行的分析研究。
(3)对特定时期内某领域演讲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例如Howard对222位商务传播学教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比较分析了十部商务类公共演讲教材。
2、中国英语公共演讲研究
我国对于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还处在初探阶段:(1)英语演讲文体研究;(2)提高学生英语口语;(3)学生综合能力培养;(4)演讲资料语料库研究;(5)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综合素质。但是,"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却未得到应有重视。
3、Hess and Pearson(1991)等学者的内容分析法研究
比较教育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直接内容的分析来研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态度和效果"。Hess and Pearson(1991)讨论了当代公共演讲教材共有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在教材中的重要性。Worley et. al. (1999) 同样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得出相似结论。
(二)研究问题
1、中国现有的英语专业公共演讲教材是否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的研究结论?
2、中国英语专业演讲教材研究可以从以上问题的解答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研究设计
1、内容抽样:随机抽取三部近年出版的中国高校英语演讲教材;
2、类目确定:以不同章节所占页数作为类目;
3、评判记录:对以上类目之"有无、长短或大小等明显的客观事实"进行记录;
4、信度核定:作者为主要评判员,并邀请一位助理评判员;如两者结论没有较大差异,则将两者结论进行平均
(四)分析及初步结论
1、抽样
我国关于公共演讲教材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作者决定对三部教材的抽样采用随机性原则(见附录)。
2、评判记录及分析
本文作者借鉴Hess and Pearson(1991)的基本框架,主要考察三部中国英语演讲教材是否符合该结论。最终评判记录为两位评判员均值:
(1)中国现有的英语演讲教材不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研究结论。美国学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则内容在我国的三部教材中占据了较少的篇幅,甚至没有任何提及。只有一部涉及了公共演讲的分类并分别加以讨论,对传播学理论的介绍也微乎其微。唯一例外的是演讲语言,在我国的教材中占据的页数排在第三位。
(2)中国的公共演讲教学更多地强调语言表达、内容结构等,而对理论的介绍较为浅显。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作者参照了Speaking in Public: A Global Perspective (2005) (见附录)一书。这本书是美国作者专门为中国读者编写的,但内容却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的基本框架。
二、小结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的三部公共演讲教材进行了分析。我国的公共演讲教材不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等学者提出的框架,对原则内容的选择与美国教材区别较大。
参考文献:
[1]Hess,Jon and Pearson,Judy C."Basic Public Speaking Principles:An Examination of Twelve Popular Tex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991.
[2]Dearin,Ray D."Public Address History as Part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Volume 29,September 1980.
[3]袁振國.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Brownell,Judith,"Elwood Murray's Interdisciplinary View: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Speech Field",TTu Westem Joumal of Speeck Communication,47,1983.
[5]Wakefield,John F."A Brief History of Textbooks:Where Have We Been All These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Text and Academic Authors ,1998.
[6]Worley,David W.et.al."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Best-Selling Basic Course Texts," 1999.
[7]Allen,Mikes et.al."Examining Textbooks:An Analysis Examining Changes Over Tim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entral States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97.
[8]Howard,Heather A."Communication Practices of Yesteryear: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Business &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extbooks in the Last Ten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94.
[9]罗恒.英语公众演讲的文体分析.科教文汇,2006,(10).
[10]孙爽,赵红珊.公共演讲: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11]颜静兰,夏卉.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2]胡丹.语块与英语学习成效--基于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实践.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6).
[13]龚帆元.美国演说课对提高我国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启示.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4]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中国外语,2007,(6).
[15]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学生在中学即开始接受演讲训练(Dearin 1980),许多高校更是将公共演讲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设公共演讲。
(一)文献回顾
1、美国公共演讲教学及教材研究
正如袁振国(2004)指出,教材标准的统一有利于"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标准"。在美国,把公共演讲作为跨专业的学科(Brownell 1983)进行研究中,教材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Wakefield (1998)指出,教材应该致力于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同时期较普及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例如,Worley et. al.研究八种教材的结构、重点、话题、体现的教学方法等。
(2)对不同时期教材内容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例如Allen et. al.对112部公共演讲教材进行的分析研究。
(3)对特定时期内某领域演讲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例如Howard对222位商务传播学教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比较分析了十部商务类公共演讲教材。
2、中国英语公共演讲研究
我国对于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还处在初探阶段:(1)英语演讲文体研究;(2)提高学生英语口语;(3)学生综合能力培养;(4)演讲资料语料库研究;(5)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综合素质。但是,"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却未得到应有重视。
3、Hess and Pearson(1991)等学者的内容分析法研究
比较教育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直接内容的分析来研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态度和效果"。Hess and Pearson(1991)讨论了当代公共演讲教材共有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在教材中的重要性。Worley et. al. (1999) 同样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得出相似结论。
(二)研究问题
1、中国现有的英语专业公共演讲教材是否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的研究结论?
2、中国英语专业演讲教材研究可以从以上问题的解答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研究设计
1、内容抽样:随机抽取三部近年出版的中国高校英语演讲教材;
2、类目确定:以不同章节所占页数作为类目;
3、评判记录:对以上类目之"有无、长短或大小等明显的客观事实"进行记录;
4、信度核定:作者为主要评判员,并邀请一位助理评判员;如两者结论没有较大差异,则将两者结论进行平均
(四)分析及初步结论
1、抽样
我国关于公共演讲教材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作者决定对三部教材的抽样采用随机性原则(见附录)。
2、评判记录及分析
本文作者借鉴Hess and Pearson(1991)的基本框架,主要考察三部中国英语演讲教材是否符合该结论。最终评判记录为两位评判员均值:
(1)中国现有的英语演讲教材不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研究结论。美国学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则内容在我国的三部教材中占据了较少的篇幅,甚至没有任何提及。只有一部涉及了公共演讲的分类并分别加以讨论,对传播学理论的介绍也微乎其微。唯一例外的是演讲语言,在我国的教材中占据的页数排在第三位。
(2)中国的公共演讲教学更多地强调语言表达、内容结构等,而对理论的介绍较为浅显。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作者参照了Speaking in Public: A Global Perspective (2005) (见附录)一书。这本书是美国作者专门为中国读者编写的,但内容却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的基本框架。
二、小结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的三部公共演讲教材进行了分析。我国的公共演讲教材不符合Hess and Pearson(1991)等学者提出的框架,对原则内容的选择与美国教材区别较大。
参考文献:
[1]Hess,Jon and Pearson,Judy C."Basic Public Speaking Principles:An Examination of Twelve Popular Tex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991.
[2]Dearin,Ray D."Public Address History as Part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Volume 29,September 1980.
[3]袁振國.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Brownell,Judith,"Elwood Murray's Interdisciplinary View: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Speech Field",TTu Westem Joumal of Speeck Communication,47,1983.
[5]Wakefield,John F."A Brief History of Textbooks:Where Have We Been All These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Text and Academic Authors ,1998.
[6]Worley,David W.et.al."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Best-Selling Basic Course Texts," 1999.
[7]Allen,Mikes et.al."Examining Textbooks:An Analysis Examining Changes Over Tim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entral States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97.
[8]Howard,Heather A."Communication Practices of Yesteryear: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Business &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extbooks in the Last Ten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94.
[9]罗恒.英语公众演讲的文体分析.科教文汇,2006,(10).
[10]孙爽,赵红珊.公共演讲: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11]颜静兰,夏卉.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2]胡丹.语块与英语学习成效--基于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实践.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6).
[13]龚帆元.美国演说课对提高我国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启示.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4]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中国外语,2007,(6).
[15]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