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形式的背后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破译经典《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的密码,上出“这一篇”的独特个性,我避开以往教学涉及的寻常处,抓住陶渊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隐身”处,抓住“行”“渔人”等命脉词句,层层深入,曲径通幽,挖掘看似平淡的文字下之言简意丰,带领学生穿越桃源,进入陶渊明的心灵深处。
  一、偶遇桃花林——“行”的密码
  师:“世外桃源”,一个令人神往之地,它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之处我们一起交流。
  师:渔人是干什么的?
  生:捕鱼。
  师:他此时在干什么?
  生:在捕鱼。
  生:在行走。
  生:“行”是“行船”,可能是捕鱼,也可能是随意行船。
  师:若是捕鱼,何不用“缘溪捕”,此处“行船”是捕鱼还是随意的行船呢?
  生:随意行船更好。因后文有“忘路之远近”,“忘”是“忘我”之意,渔人沉醉在沿岸风景里了,他不知自己此时在哪里了。
  师:渔人此时的行状,让我们想到了《与朱元思书》的哪个句子?
  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师:所以,第一句话是平淡的叙述,第二句话就有了情感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生:渔人此时的心情是悠然闲适的,读的时候应该是舒缓的,慢节奏的,就像水波荡漾一样。
  师:你试读下。
  生:缘(稍上扬,声音延长)溪行(“行”字以平滑的声音拖延,不知不觉消失),忘路(“路”字声音拉长,然后稍顿收音)之远近(稍顿)。
  师:但“忽逢”二字却打破了渔人悠然闲适的心境。“忽逢”后渔人的心情是?
  生:渔人是惊喜的,他之前是悠然的闲适,但面对眼前的桃林美景,他的内心开始澎湃了。
  师:文章是怎样写桃林的?
  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桃林的面积如何?
  生:夹岸数百步,望不到边际。
  师:有其他树吗?
  生:中无杂树。
  师:给你的感觉是?
  生:有点夸张。
  师:渔人站在船上,他会看到哪些颜色?
  生:桃花的粉色,芳草的青色,天空的蓝色,还有溪水的碧色,两岸岩石上青苔的青黑斑驳之色。
  师:好一派迷人的色彩。刚有人说“忽逢”里有渔人的惊喜,现在请大家关注“写桃林美景的语言与之前的语言有何区别”?
  生:遇见桃林前的语言有点散乱随性,但写桃林的语言比较整齐。
  师:语言不同的背后透露着什么?
  生:是人物的内心。一开始渔人的心境是随性悠然的,这和文字的错落刚好一致。而后渔人见到桃林美景之后,很惊喜,而整齐的语言节奏感很强,很有力量,与渔人的惊喜是一致的。
  师:文章的语言与人物的心境合二为一。这个“惊喜”该如何读呢?
  生:“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生读)
  师:接下来渔人的内心感受我们可怎样形容?
  生:兴奋,急切。这从“甚异”“复”“欲穷”三词可见。前面已是惊异,后文用了“甚异”,更进一层。而“穷”字则将渔人探寻桃林的愿望推到了极点。
  师:短短的一段文字,渔人的内心是不断变化的。从“行船”的悠闲,到“忽逢”的惊喜,再到欲探究竟之“穷”的兴奋与急切,情感的变化跌宕起伏。
  【评析】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适切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一般老师的教學处理是先“言”后“文”,而陈老师采用的是“言”“文”相融的策略,即在理解词义和句意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比较、追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品味的境地。更让人惊讶的是,他抓住了看似寻常的一个“行”字,破解言语背后的情感密码。聪明的读者,从他第一个看似无厘头的提问就明白,他备课时就关注到了“行”字的分量,于是在课堂上连发两问,迫使学生在“行”处驻足欣赏。对于学生陡然一惊后的两种理解,陈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用“捕”字来替换,启发学生发现作者炼字的一番苦心,进而通过吟诵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渔人那份沉浸于美景的随意、闲适。这样慢镜头品味一般在诗歌教学上是常见的。仔细想来,陶渊明本来就是一个大诗人,这使得他的散文也充盈着诗意。本文的诗意不仅体现在用字上,更体现在语言的节奏感上。于是陈老师在带着学生想象桃林美景时,才会抛出此问:“写桃林美景的语言与之前的语言有何区别?”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言语形式的密码一旦被解开,他们语言鉴赏之潜能就喷薄而出了。
  二、访问桃花源——“渔人”的密码
  师:现在请从文字出发,以“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为核心,说说你读出的桃花源的印象。
  生:这是一个神秘的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有光又好像没有,这似有似无给人一种神秘感。
  师:“仿佛”的意思是?
  生:好像。
  师:课文注解是“隐隐约约”,请比较下,哪个更合文意?
  生:“隐隐约约”是若隐若现,是事实,“好像”是人的感觉。
  师:你觉得哪个更好?
  生:“隐隐约约”带给人很强烈的神秘感,更好,也和下文“初极狭”“豁然开朗”的变化有着一致性。
  生:这是一个美丽富足的桃花源。“平旷”可见视野开阔,“良田”可见土地肥沃,“美池”里可能有莲花,有采莲少女,有蛙鸣阵阵,还有蓝天的倒影,溪流的清澈。
  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句之前入选教材的版本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觉得有顿号的更符合。顿号加入之后,朗读时在相应处有一个停顿,而这个停顿让语速减慢了。
  师:语速慢了就好吗?
  生:渔人刚进入桃花源时,面对眼前怡人的美景是欣赏与陶醉的,他的眼光应该是慢慢欣赏的,而语速的减慢正符合这种心境。
  师:好,标点里有着心境。
  生:这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桃花源。“鸡犬相闻”以声写静,更见出宁静祥和。
  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见这是一个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师:老人在干吗?
  生:和小孩一起玩耍。
  师:可以描述一下具体的场景吗?
  生: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给小孩子讲故事。
  师:他们不干活吗?
  生:前文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说明不需要老人了。
  师:老人不是男人?
  (生迟疑)
  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生:并列。说明“黄发”与“往来种作”之人不一样,这里的老人是不需要“种作”的。
  师:老人与小孩一起“怡然自乐”,让你想到哪个成语?
  生:天伦之乐。
  生: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桃花源。村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一个“便”字体现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村人的好客感就出来了。
  师:能否细品“设酒杀鸡作食”?
  生:它连用了三个动词,画面感很强。
  师:可换成“设酒、杀鸡、作食”吗?
  生:这样动作间断开了,不那么紧凑,速度也放慢了。与不加標点比起来,热情的程度似稍弱,还是不加好。
  师: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读这个句子。(生读)
  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可以看出。“各复”是“各自又”的意思。每一户人家都要邀请渔人,而且“皆出酒食”,渔人要吃到何时呀?我们想是村人排队邀请的吧。
  ……
  师:现在让我们把思维转向“作者是怎样写桃花源的” 。
  PPT: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括号处应填入什么?
  生:渔人。
  师:那我们在加横线空白处加入“渔人”行不行?
  生:加进去后,句子读起来很啰嗦。
  生:还有句子的美感打破了。本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都是四个字的,加了后就乱了。“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均为三个字,加进去后节奏感就不强了。
  师:从音韵美的角度去思考,很好。但陶渊明省略仅仅是为了读起来好听吗?按照现在的语言表达习惯,加横线处可以省略吗?
  生:一般不能,不然句子就不通了。
  生:古文讲究简洁,省略可以让语言更简洁,而且我们依然能够读懂的。
  师:这个理由可以成立。倘若如此,是否所有的古文为了追求简洁都要把人称略去呢?(生迟疑)所以这个理由还是不够全面。
  师:请大家试着在每一个括号里填入“我”字,你再读一读,看有什么感受?(生读)
  生:句子比较通顺。
  师:除了通顺之外呢?还有什么感觉?(生迟疑)
  师:现在请填入“渔人”或“他”读一读,再比较填入“我”字,看有什么体会。
  生:加入“我”字,好像自己就在桃花源里,加入“渔人”,便没有这种“自我”感。
  生:对,加入“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师:简洁的语言里有着丰富的内涵。
  PPT:内涵丰富:以渔人的视角写他的所见所闻,却尽可能省略了渔人的称谓,让读者在读文字呈现的一切时,产生自居的幻觉感——“我”和渔人融为一体。
  【评析】桃花源是本文的重点,陈老师采用了大众化的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其不同凡响在于三处。一是对“仿佛”在文中含义和表达效果的准确把握。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词所在的语句的理解是明晰的,但他没有就此放过,执意追问“仿佛”的词义,这一问,暴露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弱点之一——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有偏差,古今词义混淆;这一问还引发了学生对该词与下文“豁然开朗”之变化的思考,更荡起了“豁然开朗”的涟漪!二是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景描述,让学生在想象和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将“怡然自乐”变得触手可及,具体可感。如果此时学生能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应该比“天伦之乐”更符合文意。三是对省略部分的抽丝剥茧式的思考。一般语文老师止步于省略成分的准确补位,而陈老师却将学生不断置于思维冲突之中——陶渊明省略仅仅是为了读起来好听吗?倘若如此,是否所有古文都为了追求简洁应该把人称都略去呢?当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陈老师及时抛出思考的支架——加入“我”和加入“渔人”比较一下!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真的在语言的桃花源里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旅程。   三、离寻桃花源——“遂”的悲凉与火焰
  师:省略,让读了此文之人都觉自己是渔人,似乎自己就身处桃源中。桃花源的美景真那么令人向往吗?在我们当下的环境里,这样的地方多不多?
  生:挺多的。比如三清山、黄山、杭州的西湖,等等。
  师:既如此,为何陶渊明要把它写得那么秘不可追?
  PPT:太守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生:因为桃花源在那个年代可能是不存在的。战争实在是太频繁了。
  师:文章哪个句子涉及了战争?
  生:自云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师:那是秦时,陶渊明写作此文时社会又如何?(生沉思)
  师:文章有一个点,点出了时局,能找出来吗?
  生:晋太元中。
  师:对,“晋太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局呢?
  PPT: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共21年。其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的21年里就爆发了数十场大小战争。
  师:战乱让这个世界不得安宁,战争的结果就是:
  PPT: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师:那个年代,何处有清净地?何处有家园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只是一个梦啊!桃花源在那时那刻是无法寻求的。俗世之人难寻:
  PPT:太守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生读)
  师:即便“高尚”如刘子骥,也难以追寻: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生读)
  师:先生留给我们的梦是灰色的:后遂无问津者。(PPT显示)
  师:我们该怎样读?
  生:后/遂无问津者。
  师:先生在写下此句时,他的内心感受是?
  生:是无奈和悲痛的。这只是一个理想而已。
  师:是理想吗?
  生:夢想,或痴心妄想。他是多么想有人再继续追寻啊!但是,再也没有了。他有着无尽的凄凉。
  师:请以这种感觉读之。
  生:后——,遂无-问津者。
  师:现实虽然凄凉,先生虽然感伤,但他内心的火焰却依然不息,他在他的《桃花源诗》里说:“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评析】课文结尾的赏析总是指向创作意图,陈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由“晋太元中”自然引入本文创作背景,更巧妙的是以诗解文,以学生熟知的《石壕吏》诗句来渲染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教师此时若能引导学生回扣“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就可以把藏在“不复出”与“遂”中的那份无奈和悲凉挖掘出来,同时很自然地引出对下文“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的咀嚼。三个“遂”字,可谓一唱三叹,陈老师显然对最后一个“遂”字的品味更关注,为了让学生体验作者写下此句时的心情,他再次采用朗读策略,此时的读不仅仅是基于理解的读,更多的是期盼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教师引用作者的诗句总结,则是悲凉深处的一次反转,旨在提醒学生和作者一起走出伤感的泥沼,燃起希望的火焰!
  四、桃源遗梦
  师:现在,文中呈现的世外桃源已然成为了现实。可为何还有那么多地方争着做“桃花源”呢?北方的坞壁说它是桃花源的原型,南方的武陵说它是桃花源,江西的庐山也说它是桃花源。
  PPT:“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
  生:桃花源是一个象征。人们在它上面寄寓了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生:比如杭州的断桥,外观也不漂亮,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因为在它上面有着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有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师:对的。一处风景也好,一篇文章也罢。因为它们有着人文的色彩,是人们寄寓的凭借,就不一般了。桃花源不只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依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
  桃花源是:一个文化的标识;一种精神的图腾(PPT显示)
  师:感谢陶渊明,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神圣之地,让我们得以延续我们的桃源之梦。
  【评析】此文的教学完全可以在“遂”字的品味中戛然而止,但陈老师深知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仅在于欣赏,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让传统文化与当今相连,让传统文化的种子真正播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基于此,“桃源遗梦”绝不是一堂课的结尾而已,诗歌有意象,文章有灵魂,灵魂重精神,文化需传承,陈老师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每一个读懂陶渊明的读者,都应当将“桃花源”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也许,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文化标识”与“精神图腾”还不甚明白,但我们相信,学生随着阅历的增长,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会回味和明了“桃花源”对于自身生命的非凡价值!
其他文献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可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故事大多以紧凑的结构,精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夸张、拟人和象征的手法,阐述深奥的道理。寓意是寓言故事的灵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寓言故事的文体特征,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并引导学生在寓言故事学习中砥砺语言能力,涵育审美情趣,学
期刊
巍巍巘峰,汤汤恩江,江西永丰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故里。城南学校位于恩江河畔,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型学校。2016年,学校建校之初,就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探索出从小学到初中完整的课程体系,学校注重初小衔接,努力将“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模式打造成城南学校的品牌。  构建书香文化校园,营造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是教育赋予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以大量阅读作为切入点,努力培植
期刊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十月的金溪县锦绣小学校园里,丹桂飘香,果实满枝,既收获着喜悦,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90后”年轻教师荀婷正给来自全市各地观摩的老师上一节数学绘本教学公开课。  “绘本是感性的,数学是理性的,当数学绘本遇见数学教学,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绘本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乐趣吗?是主动探寻吗?让我们引领孩子们载着绘本的小船,在数学的浩瀚海洋中进行一次美妙的旅行。”
期刊
编前语:  2018年10月22~24日,江西省樟树中学在语文学科专家的带领下,围绕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该校语文组全体老师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开展积极探索。其间,有理论的指导,有专家的介入,使得阅读教学从个别老师的“暗里摸索”转向群体互动的“明里研讨”。该校刘晓维老师、顾志荣老师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位专家王从华博士、李冲锋博士分别上了研讨课。其中,刘老师和王博士同上课文《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期刊
【文本分析】  《詠怀古迹(其三)》选自《杜诗详注》。这组诗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共五首,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与感慨。其三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写的咏史诗。杜诗以沉郁顿挫著称,本诗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作者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本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将“昭君出塞,
期刊
不经意间推开了那扇窗,驻足窗口,我久久凝望,一个个真实而温暖的教育故事走进我的心里,我不禁细细揣摩,并深深沉沦其中。一个奋发向上的读写团队引我走向诗和远方,带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我与叙事教育的发起者王维审老师创立的叙事者大家庭结缘,加入了荣成雪梅读写团队。几个月来,我紧紧追随《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苦苦思索如何《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而今轻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我看到了繁花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是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方式,是将一堂堂的日常课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学科课程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同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主,把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双线合一,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以有导向的海量阅读活动和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训练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导 读:  多年来的命题写作,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致使学生写作陷入了某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最终让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自主拟题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创新写作教学的几点尝试,以期引发大家对写作教学的关注与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
期刊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此为古城安庆。此处有这样一个机构——安庆市儿童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成员主要为市区和所辖八县小学语文教师,他们致力于儿童阅读课堂化,实施儿童阅读课程化,做童年生命的点灯人。  从2012年9月份艰难起步,到2017年3月份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推广之路已经愈来愈开阔和深入。这项改革,起步于一群热爱阅读、坚信阅读力量的语文老师的怀疑或坚信。他们怀疑什么呢?
期刊
听了省级学科带头人吴显炤老师的“图形的平移”一课,见识到吴老师善于利用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同时善于创设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我受到极大的启发,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片段一】以旧引新,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屏幕上的汽车商标吗?大家一起来说一遍吧。  生:(齐声说)大众、马自达、别克、丰田、奥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