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赞与佛山咏春拳及古劳咏春拳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赞宗师早期在佛山传授咏春拳的弟子有陈华顺(找钱华)、阮其山、吴少雷和其子梁壁。后来此拳在佛山地区盛行,人们习惯地称为“正宗佛山咏春”。耳顺之年(50来岁)在一次算命问卜中,算命先生对梁赞说:“到60岁你会有大病之灾”(当时人们比较迷信)。梁宗师思乡心切,决定返故乡广东鹤山古劳村养老。其间又把咏春拳传授给乡亲兄弟,此时宗师把一生技击的精华和咏春拳的全部内容变为对拆,又把长、中、短手和肘法的技击散手加入,删去全部套路练习,而以技击心诀代之(“来留去送”即小念头技击要诀;“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即寻桥要诀;“高接低攀”即标指技击要诀),并将要诀融合到对拆和技击之中,将咏春拳的拳理拳法高度概括,使学者易于掌握和理会。


  听老一辈古劳弟子说:宗师教授的时候只说此拳是“荣春”(即咏春拳,古劳乡音把“咏”念作“荣”)后人把他叫“古劳咏春”。古劳前辈认为本拳同佛山教的咏春拳技法一样,只是多了跟手技法的长手和肘手,熟练后可破本门的中桥短手和适应各类拳的打法。所以古劳咏春拳在技击训练中着重于长手灵变。肘法是梁赞宗师秘而不传的看家本领,一般弟子难以学到。拳中,叠掌、八卦、腾马标指、拦撑掌、三板掌、勾手斩喉、十字四门虎尾捶、大膀挂捶等都是长手动作,而跪马标捶、二龙挣珠等都是低桩技法。拳中要求每个散手动作都要练至灵变。初练时要求一丝不苟,动作按要求准确无误。实践中有上下、斜横、高低、左右、内外之灵变。又要长、中、短(肘)之适当配合及拳、桥、掌、指、膀五大行。拳有日字凤眼捶,“发疯手拳”和平头拳,掌有勾、拦、伏、摊、拖、抓(拿)、摄、刁、撑、鞭(背掌)、切、横、掩(底掌)和腊蹄手等。桥有粘管(留)、放(送)、弹击、迫制、截击,又有拖、碾、压、揪等。指有标、插、扣等。膀有中膀、大膀、鹤膀等。若结合散手练习约七十多个动作,再细分下去则上一两百个动作。故之习者无需去追求动作多少,真正掌握本门功夫的人出手随便一个动作可及。


  梁赞宗师在古劳乡传授此拳的第一代传人是黄三公(封建时代乡人称前辈不言其名,只称辈份,故其真名难知)。黄三公是古劳乡人,只有七十来市斤,身材细小。黄三公得其真谛后,经常与人切磋,未输一次(包括咏春拳一些高手)。黄传与古劳乡人:冯廉、八叔、“古劳交“、“大只南”四个结拜兄弟和冯廉之堂弟冯朝振,至今为止古劳镇(过去是村) 懂此拳的前辈只有八叔一人。时下七八十岁高龄,现在本乡只传一弟子古某某。冯廉已故,五六十年代他到广州大新路开饭店兼医跌打,晚上教徒。在广州冯廉第一个徒弟是赵赴继,其徒弟中能学全此拳的只有冯之女婿陈兆全师叔和吾师赵赴继和其子冯生三人。兆全师叔又在广州泰康路宅内秘传亲友不超过十人。兆全叔学得此拳后如获至宝,三十多年来不停教徒研练,又常与同道切磋,算是当今本门的佼佼者。赵师一直与他有来往。赵赴继则在广州北郊故乡传其老襟(连襟)梁焕枝等,到此为止的门徒应是本拳的第四代。冯生现在香港九龙以行医跌打为业,他的徒弟多是香港特警。“大只南”、“古劳交”有否传人不甚清楚。冯朝振则在香港发展。1999年末《广州日报》首报道冯朝振重返宗师梁赞故居的新闻。报道中说:“梁赞是咏春拳的一代宗师,现在,咏春拳在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协会,中外习者多达100多万人,著名的历史人物黄飞鸿及李小龙都是咏春门徒。梁赞故居已成为全球咏春门徒的圣地之一。”
  古劳咏春拳主练对拆法,只有习者真心坚持训练三五年才可达到技击时自然灵变。并要在实作训练中不断加强悟性,充分明白本拳的理和法。满师后还要与同道友好地切磋,从中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本拳虽主张以技胜不以力胜,但功底平平、劲力一般者在技击实作中其技亦难发挥出来。(人曰:一力压十技,即这种情况。)相反只重劲力的发放而不重视灵变的技术,技击时也不会顺达。(人曰:艺高人胆大亦是这个道理。)平时只注重进攻而不顾及防制把力练至超负荷,虽有相当威力,一旦遇防守型的高手则失去进攻能力。所以作为一种防守型的拳种,在练习时一定要先练熟防制手法,再练进攻。表面看来古劳咏春拳好似把防制的练习放在第一位,其实防制与截击是合一而练的。通过对拆中的攻防训练,使劲力贯穿到每一个动作之中,练就适应实作技击的灵劲,这种灵劲能软能硬,出于自然灵变。闻古劳咏春拳前辈说:梁赞宗师学得咏春拳后,随父在外经商,每天早晨在客栈中练拳。当时有一女子在旁暗观之,高呼:“好拳”,并对梁赞说:“你的拳虽练得好,但马步欠佳。”续一跃跳上八仙饭桌,两只小脚(古时女子包脚)分别踏在两个小茶杯上,命梁赞攻之。梁不服而多次向其发起进攻,均被女子巧妙闪开而被击放之。梁宗师心服口服拜倒请教。从此宗师把原来咏春拳的步法改为现古劳咏春的侧身马和三角进退马以及“还回腰”,这样技击时能攻能守,打人如走路,灵活多变。所以古劳前辈十分重视本拳马步、身形的训练。


  在古劳乡梁赞宗师把原来的“六点半棍”的精华部分缩为“三点半棍”加入“猴子棍”法和“美女撑舟”棍法,使棍法按照本拳紧逼、贴身快打的宗旨运用(马步身形合一)。又把“八斩刀”法用于双铁棍上(又曰:铁筷子),技法融于本拳之中。(主要是方便日常应敌)梁赞宗师还把班中跌打医术传与古劳弟子(吾师赵赴继亦有本门的跌打秘笈),故古劳前辈都懂跌打医术。
  古劳咏春拳从对拆训练到技击实作都是以双人对练。这种对抗性的训练除练就本门灵变的实作技法外,免不了还经常挨打受放。前辈认为活桩比打“死桩”好,故本门无木人桩的训练。我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本门的拳理拳法和宗旨与内家拳中的太极、八卦、形意、大成拳十分相似,只不过是训练的方法有所不同。在实作中使我认识到:在拳术对垒中,有二种不同的打法,即不接近距离,不主张粘迫和防守的先发制人的打法,技击中拳脚并用,快速有力并预先想好动作组合进攻。这种打法在掌握本门控制能力后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制打合一方法直取则可。着重点是,对方微动即至,迎面而转我顺人背,占位制迫发整体力。力弱者可侧身入偏门,避其锐气顺其来势发、放。而另一种则是内家拳中的迫身进攻,粘、随、击、放的打法。这种打法其控制防守能力十分强,能自然还原。本门只有具备深厚的功力才能不输。所以古劳咏春拳十分重视对拆黏手训练的灵变和功力。故之语拳着重黏手。对拆主要针对后者而练的。而对付前者只要在本拳散手动作中揪出一个或数个适合自己用的手法,从中练至极端再结合本门的步、身法和制点,则可应付之。十多年来在我接触的几位咏春派“高手”中,平时只着重套路练习和技击动手的打法,却无黏手中的自由对拆训练,不达灵变,但亦懂落点迫制,只能把套路练习中的劲力运用到散手进攻中,遇前者对手往往轻而取胜,自以为是,无奈与本人切技,虽其年龄比我年轻,体力比我强却着着受制,无法施展。此为学技不全、不精之故。
  本拳是在具备各种对拆训练的内劲条件下,以散手动作发劲。发力有寸劲、撑劲和弹劲三种。寸劲、弹劲都要与撑劲合一而发。被击者似穿心透背而被放出(这种劲李小龙在截拳道中已重点提及,是他悟性过人而创的)而本门自梁赞传下来就有。三种发力可以通过意念加实作而成。又可以有机地配合打纸打蜡烛等而练,练时一松一紧,意气达于手,做到内气能留能放,绵绵不断。发力时,以鼻呼吸,气沉丹田,呼气发力,全身始终保持荡荡不息之内气。本门训练时间较长,无三、五、七年不得其法。□
其他文献
第十五式 伏虎  动作:接斜金刚三大对,右手拳变掌与左掌同时向上划弧,双掌推出后变十字手(图15-1),两肘贴于胸前,顺势双手下旋,分别落至左右膝。同时右脚向右横开一步成马步(图15-2),左掌从左侧膝处手外翻旋腕转向左划弧上提,经头部往前(图15-3),转大圈到胸前变拳,拳心向里贴身转到后腰时,拳背贴左腰眼处,拳心向外,同时在左手动后,右手随之左旋,经百会穴前缠后由掌变拳(图15-4),向右停在
期刊
第五式 单鞭  白鹅亮翅双掌下落到胸前时,两手相距一尺,手心相对(图5-1),然后双手向右旋转上抬,左手在中线,高与鼻尖齐(图5-2),双手微向下旋转,双腿成骑马式,左手向左旋转,左脚左摆,脚尖向东北,手随之。平掌伸出与肩高,右手在旋转时变为勾手,拇指抵住中指中节,在右肩前方伸出,右脚直前成弓箭步,两臂成内弧度,保持45°(图5-3),面向正东成单鞭式。  要领:拳谚云:“提顶吊裆心中悬,两臂轻松
期刊
托尼·布劳尔的最新发现将会使武术界天翻地覆。  1982年托尼·布劳尔创立了一种令武术界震惊的“狂热攻击”。认为肾上腺激素的释放将影响习武者的呼吸、注意力及复杂的动作技巧。他研究观察了所有其他终极搏击冠军赛(UFC)选手,认为“理论与实践并不相同”,他把它称为Spear(自我保护促进反应)。  P102下 托尼·布劳尔(左者)用Spear战术去截住对方的环踢,逼近对方使之无法出腿,并可以就势轻松击
期刊
2000年3月16日,著名武术家王选杰先生于北京病逝。噩耗传来,先生好友及弟子无不为之震惊。曾几何时,先生尚高朋满座,谈笑风生,转眼之间,已成隔世之人,这一事实,让人怎能接受。  先生逝世后,登门悼唁者络绎不绝。3月20日八宝山送别,到场者200余人,其中多是大成拳知名人士。众多弟子从全国各地赶赴京城,为见恩师最后一面。现居住在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外国弟子因时间紧迫,无法按时到北京参加告别仪式
期刊
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演变与发展  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传邢喜怀,邢喜怀传山西人在赵堡开鲜菜铺的张楚臣,张楚臣传由其祖父陈文举时从陈卜庄移居赵堡的陈敬柏、王柏青,陈敬柏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原复孔及其孙张彦,张彦传迁居赵堡镇开粮行的陈清平,至此,武当太极拳在赵堡镇衍行发展。    (一)武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  李亦畲在其小序中说:“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
期刊
第三十二式 青龙探海  在跃步的基础上,右拳从后腰由下往上缠绕一大圈,经面部顺胸下落到脚,同时右脚往南上一大步,成前弓箭步,左拳由裆前上提旋转,经面部向左旋转后即到左腰眼,拳背贴腰手心向外(图32-1)。  要领:捶下去时,身斜正直不弯,松肩松裆,姿势端正,浑身轻松,如探海式。  歌诀:右拳直下到海底,  双臂缠绕足步稳。  此式专打低下势,  探海打天又打地。  散打技击:1.两拳旋转,一是保
期刊
说起内家拳,自产生以来,经千年变化,百年风移,武术历经改革与创新,直至明末清初,由于“心意六合拳”的问世,在武术史中,才首开了内家拳学新格局。  所谓内家拳者,实则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来统领和调配拳法运动全过程;外部的拳法动作,必须明三节,寓五行,暗合阴阳(鹰熊二势)。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而形成的上下一致,左右相随,浑身齐动,完全在于心意的统领。  内
期刊
英武少年郎  岳飞,字鹏举,南宋名将,生于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河南汤阴人。  岳飞自幼喜读书,对武艺也颇感兴趣。11岁时,他已长得身强力壮、力气超人。虽然身材不高,但背阔膀圆,举步蹬地,虎虎生气。外祖父非常喜爱他,特意请来全县闻名的刀枪手陈广,给他传授使用刀枪等武艺。岳飞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很快枪法超群,箭法出众,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接着他又拜当时闻名的武术大师周侗为师,苦练武艺。周
期刊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  这是藏族人阿来1994年写下的句子。每一部小说都会有自己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将决定小说的腔调、气韵、节奏。这句话是开始,同时也意味着它将以什么样的语气结束。  1998年,作为汉族人的我,读到了《尘埃落定》的第一个句子。就像《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会在很多其他的写作者的头脑里发出响声,或者正如《圣经》“起初神创造天地”这句
期刊
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裆,口唇轻闭,舌舐上颌,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轻贴大腿中部;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胸部宽舒,脐下腹部微觉充实。目光平视,摒除杂念,意存丹田(脐下小脐部分),自觉心平气和,然后用意识引导缓缓将双手向前方举起,肘腕微屈,肘尖下坠,手心向下,以中指领劲上提,提至手与肩平;同时在意识引导下用鼻缓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