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年,我今生无悔!”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nj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微先生于1999年4月6日逝世,至今离开我们已近17年。今年,恰逢何微先生诞辰百年。每当想起何先生对武汉大学新闻教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我总充满无限的崇敬。
  一
  何微教授在武汉大学工作了整整八年。
  1983年8月,武汉大学新闻系挂牌成立。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全国最年轻的重点大学的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教授,为了武汉大学的发展和新闻教育事业在祖国的中部崛起,亲自写信、发电并多次派人赴西安请何微南下执教。这位历尽人间沧桑、南北征战的老抗大、老延安,曾在50年代与吴玉章、徐特立、田家英、郑振铎、华山、叶圣陶、魏巍、丁玲、刘白羽等共同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青年报》新闻班,在20世纪60年代领导创办我国西部第一个新闻系——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这位年届七旬的副省级老干部,不顾家人和亲人们的劝阻,为了自己毕生的事业,毅然于1984年盛夏离开西安,只身南下武汉大学执教。他很快地创办了武汉大学新闻研究所并首任所长。2009年3月,刘道玉校长听说我要来西安参加何微先生新闻思想座谈会,对我说:“改革者就是知音,我与何微先生是在改革中相识、相知的。我为了创办新闻系,特邀请他到武大执教,而他为了支持我所推行的教育改革,义无反顾地来到他生活并不熟悉的南方。何微先生在珞珈山工作的8年中,奉献了他的学识、智慧和全部精力。”并写信说:“每当我回忆武大新闻系成长的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何微先生的巨大功劳,他以精湛的学术、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忘我的奉献精神,给我们武大新闻系的师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是他留给武汉大学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
  然而在武汉大学,一提到何微教授的名字,不少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何微,何为呢?偌大的年龄,快七十岁了;偌高的资格,副省级干部;偌深的学识,抗大毕业,北大任过教;偌长的经历,1937年2月参加革命,抗日战争前的,属红军时期的老革命。此时的他,离开夫人来到武汉大学当个小小的新闻研究所的所长,何苦来着?
  对于这类问题,何微总是这样回答道:“我来武汉大学,一不为官,二不为名,三不为利,为的是把武汉大学新闻系办成全国第一流的新闻系,为的是把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培养成合格的新闻人才!”
  何微认为:要办好新闻教育,其首要关键在于抓好师资力量的培养工作,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师”,促使“名师出高徒”;办好新闻教育的第二个关键就是抓好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应以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标准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今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质,有驾驭全局的能力,思想敏捷,知识储备充足,写作技能娴熟,能直接阅读外文报刊”等等。
  1984年9月,刘道玉校长主持召开学校党政联席特别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办好新闻教育”的问题。何微在会上重申了上述观点,提出了六点意见:一是要把武汉大学新闻系办成全国第一流的新闻系。二是提出新闻系要创造条件开办微电子新闻学(即今日之网络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专业要创造条件开办广播电视编导和主持专业。三是要建立一个点,即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新闻系的学生要实行“双学位”制,尽快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合格新闻人才。何微同时又指出:新闻系可在正常招生的同时,在全校范围内招考学生攻读新闻学作为第二学士学位,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的优势,一旦时机成熟,则应立即增设更高层次的“双学位”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四是要办好一个刊,即新闻学术期刊。让教师、学生们的科研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并使之影响全国。五是武汉大学要有超前的眼光与胆识,其新闻学研究与教学要面向未来,新闻教育面向未来重组新闻教学科目,增加几门新闻学的新学科,如新闻管理学、比较新闻学、尤其是要重视微电子新闻学的教学与研究;六是要在新闻学研究所建立新闻文献资料分析与检索系统,建立图书管理、资料管理、电脑数据、信息传播研究四结合的智据科学,运用电传及计算机进行信息储存、分析与检索,成为与现代化新闻教育相配套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何微教授的这些新闻教育思想,当即受到与会各位领导的赞许。20多年来,尽管历经了不少风风雨雨,但何微的新闻思想在武汉大学延续着,何微的新闻教育思想,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块“实验田”里正在逐步地实现着。正如刘道玉校长后来对我回忆道:“1984年秋,何微先生以六十有八的高龄只身南下,领衔创办武大新闻系。在他的领导下,制定了新闻系发展的目标:力争3年内,实现“三个一”,即一个新闻研究所、一个硕士学位培养点、一个《新闻评论》刊物。由于他卓越的学术水平和领导才华,武大新闻系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迅速提升,从较晚起步的一个新闻系,一下进入全国大学新闻系的前三甲。过去,在我国新闻界有“北甘、南王、西北何”之说,后来就变成了“北甘、南王、华中何”的三足鼎立之势,至今这种地位依然保持不变。”堪称“三巨头”。“北甘”指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 “南王”指复旦大学王中教授, “西北何”“ 华中何”即指何微教授。刘道玉校长1996年4月诗赠何微曰:“过古稀南下执教,创新业老当益壮;珞珈山培桃育李,德劭业伟日明昭。”这就是武汉大学人对何微教授的中肯评价。
  三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任何一项新的事物和成就的出现,有人会说好,有人会说不好,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中国历史中却总是把正常的事情变得反常。殊不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何时形成的这种“怪圈”:那些不学无术又不干正事的人却能指手画脚,而那些埋头苦干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总是受到非难。
  武汉大学并非真空世界。在一场“动乱”之后,有人便借口批判前任校长刘道玉的“晶核论”进而株连一大批颇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因何微是刘道玉请来的,自然也在株连之列。
  一时间,无中生有的诽谤、阴险恶毒的攻击、无边无限地上纲上线铺天盖地而来,就好像“文革”又来了似的。经过无数次战争考验、又经过十年与“浩劫”抗争的何微,面对这一切,他镇定自若,如同当年在战场上作战一般,有理有节地对此进行了无情的回击。   诚然,好人总是有的!此时,曾在审判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中做出卓越贡献而名扬中华的大律师、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勇敢地站了出来,义正严辞地说:“刘道玉的‘晶核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不能批!何微是一位老革命,又做过政法教育工作,也是批不倒的!”
  真金不怕烈火炼,何微的思想更加坚定。他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勇于出新的精神深受同事和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他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因此,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或是在疾病缠身之时,何老上课无一次迟到或缺课。
  值得一提的是,何微不论是在冰冷刺骨的严冬西安,还是在赤日炎炎的盛夏武汉,他呕心沥血,辛勤笔耕,不仅完成了一部总结党的新闻工作传统的专著《新闻科学纲要》(15余万字),而且完成了500余万字的《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文集》巨编和20余万字的《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专论》,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自远古时代起一直到现代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我国新闻思想发展的大致脉络。这两部书开拓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填补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一项大的空白。他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关于中国古代新闻思想发展研究》的论文,第一次提出“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新闻思想和新闻传播活动,而且人类的新闻从未停止过,它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受到新闻思想的支配”;第一次提出“在三千年前,关于新闻记述的要求和思想已基本形成”;第一次提出了《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新闻作品选集,之后又撰文更全面详实地专项对此进行论证。
  何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何微先生历经如此的艰难,如此的坎坷,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实令后生折服: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超越时空与年轮,以非凡的毅力、精神和胆识去追求与摸索,如此的激人奋进,如此的催人泪下……
  1996年,我国著名哲学家陶德麟教授诗赠何微教授曰:“鸿文掷地有金声,笔走龙蛇几度春;百战征袍终不卸,黉宫挥麈育新军。”并附言道:“何微同志早岁献身党的新闻事业,建树甚丰;晚年在武汉大学新闻系执教,擘画之功亦钜。……”
  每当何微回忆起在武汉大学工作的这八年光景,他老人家总是说:“这八年,我今生无悔!”
  四
  我是何微先生的学生,又是何微先生的同事,更是何微先生的忘年朋友。何微先生不论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使我终生难以忘怀。1996年春天,何微先生给我题写了“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称通儒”书法条幅,我一直都挂在客厅的正中央,作为我不断进取的行动指南。
  2000年我主编《何微新闻思想与与实践》一书时向甘惜分先生约稿,甘惜分教授欣然为之题写了一副对联:“发愤读书三万日古今学术满纸,艰苦耕耘六十春学子遍布中华。”应该说,这是一位老战友、老朋友、老道友对何微先生最中肯贴切的评价!
  我国法学泰斗、著名国际法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时年91岁高龄的韩德培先生,读了《何微新闻思想与实践》一书后,欣然题词:“赞何微同志:求索不止,一身正气;树华夏传媒,不朽丰碑,光辉楷模。”
  在何微先生逝世后,我曾三次凭吊过何微先生的墓地,缅怀何老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及新闻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06年春天,在我凭吊何老时偶发感叹,写下一首诗,以表我继承何老之志。诗曰:“新闻巨擎西北何,无私奉献著述多;晚生勤奋不负望,满怀豪情写新说。”
  缅怀前人,是为了激励后人;回顾往昔,是为了继往开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何微先生的新闻传播思想,学习和借鉴何微先生的新闻实践经验,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原常务副主编,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本文2016年3月12日写于武汉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从团一大至团三大,历届团中央对青年团组织的严密化进行了不懈努力,但仍与其理想状态相距甚远。从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状况考察,早期加入青年团的绝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五卅运动爆发后,团中央为适应革命形势之需,急剧扩充团员数量,青年工人成为青年团的主要发展对象。过分追求团员数量的增加,同时又给团组织的布尔什维克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一时期的团组织,支部有名无实,团员缺乏有效的训练。同时,青年团经费的匮
期刊
本期刊物编校质量明显高于以往,突出的标志是没有发现误用异体字和繁体字。但仍有个别编校差错。  21页左倒16行“粘合力”应为“黏合力”,51页右7行“粘合”应为“黏合”。1955年原文化部、原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曾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但30年后,1985年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原广播电视部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在有异读词语(如粘贴)中读音为zh
期刊
1987年夏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在西北一所高校的讲堂上聆听何微教授讲课。  教授一眼看上去仙风道骨、面容慈祥,两眼闪烁着睿智的目光。课后交流时发现,何教授关于新闻学研究的视角和思想,明显不同于当时国内流行的无产阶级新闻学和西方传播学体系,而是立足于三千年中华文化土壤和思想积淀,探寻现代法治国家新闻舆论的管控。运用这些方法,在中国新闻界发生着巨大变革的那个时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根结,也更容易找到解决方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企业价值链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促使企业积极更新思想,应对新的挑战。手机行业的小米,餐饮行业的黄太吉煎饼,无一不是互联网思维的受益者。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至上,关注用户需求,企业价值必然由原来的以利润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乐蜂网以顾客为导向,把握其目标受众的心理不断完善其价值链,成为成功运用互联网思维的经典案例。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价值创造;乐蜂网  中图分
期刊
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也已经年过半百了。翻开26年前的毕业纪念册,老师的临别赠言依然是这样的清晰,跃然纸上,充满智慧的光芒:“追索大海的前身更为浩瀚,不要为渺小迷惑。”  年轻的时候,我把老师的留言当做一种追求心中梦想的动力,放弃“铁饭碗”,只身南下,潜入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寻找更为浩瀚、精彩的人生。  90年代初,广州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拥挤嘈杂、蠢蠢欲动、新旧交替的城市,而位于广州东部的开发区
期刊
今年是何微先生诞辰100周年,我想写点文字,以彰何先生之道德文章。在何微先生担任武汉大学教授、新闻研究所所长期间,我曾担任先生的助手约三年多时间。那时,我刚20出头,在何微先生身边工作,聆听教诲,完成了我青年时代从懵懂到清晰的转换。回忆往昔,各种场景,历历在目。  真正的共产党人  何微先生南下武汉时,已近七十高龄。1984年,何微先生孤身南下,来武汉大学创办新闻系,出任新闻研究所所长和名誉系主任
期刊
摘要:时政新闻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路线政策的重要任务,不仅对于党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受众了解当前国内外环境和他们切身利益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陕西日报》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了其在报道量上和质上的特点,从而指出地方性党报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以激励党报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做出更好的创新和改革,发挥好其舆论引导作用。  关键词:
期刊
4月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创办的“新新”论坛在兴庆校区拉开首讲帷幕。论坛首讲邀请到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教授,题为《传媒转型是一场范式的革命——互联网时代传媒发展的关键与进路》。喻教授认为解决“做什么”的战略问题比“如何做”的战术问题更重要。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的关键是对未来媒介技术发展清晰地了解与评估,在这一时代语境之下,遵循理性法则的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个体非理性情感传播兴起的传播
期刊
山西是何微先生的家乡,又是他激情岁月燃烧的地方。我和李果供职的新华社山西分社,第一任社长就是他,那里有他培养出来的干部,经常念叨着他的事迹。王秀贤在山西电视台工作,也能从其老领导的嘴里,不时地听到何老的故事。我在西安工作时和何微先生接触较多,晚年又和他有过交往;我知道点何老新情况,就给他俩讲,我们三人,自认为对何老比较了解。在何老百年诞辰来临之际,我们重读了《何微新闻思想与实践》,又翻看了一些文史
期刊
何老,即何微先生,一位中国新闻界的传奇人物。  我与何老“结缘”于风景秀丽的珞珈山。1986年夏,我完成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业留校任教。当时,武大新闻系新成立,因新闻人才走俏,很快成为热门专业。刘道玉校长力排众议,聘请年近古稀的何老“出山”,创办新闻研究所,更在校内外引起不小反响。恰好,我的同乡刘惠文在新闻系任教,后来又考上何老的硕士研究生。在他引荐下,我有幸结识仰慕已久的何老。  (一)  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