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里的“高师”,榜样育人的“榜样”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上课那么负责,那么用心,那么认真。费尽心思为我们写打油诗;腿不好,却仍然站着讲课,您是那么用心地想把最好的教给我们。记得一次,看到您骑着自行车从实验楼前经过,望着您远去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师,还有一年我们就毕业了,不知道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不多。总之,难忘您为我们讲的每一节课,感谢师恩似海!有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写道:‘才知道那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我想,如果以后我也能走上教师这条路,也要像您一样……我会时刻谨记您的教诲,为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这是学生卜灿写给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蕾教授的一封邮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份感激,源于赵蕾对学生的无私关爱与良苦用心。学生们对赵蕾在教学中的投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像这样感谢师恩的留言多达4万余字。
  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妈妈”,她被学生奉为心中的女神,她编写的双语教材被学生誉为“最珍贵的礼物”,她为学生编写了60多首知识口诀,她的课堂充满诗意和笑语,被学生称为“最精彩的课堂”。她的实验教学、双语教材、趣味课堂和公益团队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一股春风,她的真诚和博爱让学生如沐春雨,她的奉献情怀为社会带去了温暖和力量。她不愧为高师里的“高师”,榜样育人的“榜样”。
  雙语教学、双语教材,尽显高师风采
  2003年,赵蕾博士毕业,带着一份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来到山东师范大学,承担起了生命科学学院“酶工程”和“发酵工艺学”的主讲任务。几年后,她创立了与理论教学密切对应的两门综合性大实验。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她发现,学生在本科阶段几乎没有机会接触专业英语,这直接导致日后深造时对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不适应。为此,2009年,赵蕾放弃中文专业术语标注英文的传统课件,制作了全英文课件,开始将双语教学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当时,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与双语教学并没有直接联系,开展双语教学也仅仅是拿普通课时费,让她义无反顾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信念。
  高校理工科双语课难教,是不争的事实。在随后几年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她发现仅有英文课件远远不够,还应辅以适当的双语教材作为拓展阅读。但国内教材大多是全中文或全英文的,并没有适合专业双语课堂的教材。“学生翻开全英文教材,通篇都是不认识的单词,根本看不下去,而且英文原版教材的价格也不易被学生接受。中文教材,学生往往看一眼就束之高阁了,课程结束后课本常常还是新的。”这种现象让她动了编写双语教材的念头。
  2014年底,她决心着手解决长期困扰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双语教材的编写上,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夜以继日,全心投入。
  历尽艰辛终不悔,蜡炬成灰献丹心。赵蕾编著的两本双语教材分别于2016年6月和2018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现已被国内多所高校用作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众多学生从中得到的收获与提高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每当赵蕾看到学生课本上那密密麻麻的标注,听到那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激时,一种 “累并快乐着”的职业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另辟蹊径、趣味课堂,成就诗和远方
  双语教学使高校专业课堂做到了中西合璧,那么,该如何让相对沉闷的高校理工课更加生动有趣,让理工科学生感受到人文的熏陶,做到文理相融呢?
  近几年,赵蕾一直努力尝试和探索将涵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世界优秀文化的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创造出民族性、世界性与时代性交相辉映又和谐统一的,既有中国特色又面向世界的,渗透着人文素养的理工科专业教学新方法。
  2014年春天,赵蕾因膝关节严重水肿去诊所针灸。在那段时间里,她开始结合课程知识点编写知识口诀,迄今共编写60余首,结合课件串讲的英文成语谚语多达100余句,并将诗词、对联、音乐、谜语、专业英语的构词法乃至美德教育渗透其中,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做到了“开动脑筋细琢磨,多种方式齐混合,枯燥知识轻松得,课堂学习有快乐”。
  在讲解酶的起源、酶的概念变迁、酶的发展历史时,赵蕾借《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句式,用一段顺口溜作为总结:“细胞不论死活,有酶则灵;有酶不是最终,本质要明;脲酶决定本质,蛋白敲定;核酶不是蛋白,核酸呼应。”专业双语课不枯燥,还如此妙趣横生,“酶工程”课让同学们如沐春风,整堂课掌声、笑声不断。那首俏皮可爱的顺口溜“微生物,小小哒,好事坏事都干哒。食品工业要靠它,营养可口美美哒。医药工业也靠它,治病救人棒棒哒。食品腐败就怨它,这些小鬼坏坏哒。换个对象就好啦,分解废物靠它啦”,更是让原本乏味无趣的学科知识一下子活灵活现起来。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赵蕾在所授课程中开展了由学生创作表演、融专业知识于文艺形式的“课前5分钟”以及“元旦联欢会”等活动,每个节目之后她都用包含表演学生姓名的诗词或对联作为礼物回馈他们,迄今共计60余副。两年前,2014级生物技术二班的学生们将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课前5分钟”活动写成了“这样的大学课堂,你愿意让孩子来上吗”,推送到今日头条,点击率爆棚,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受赵蕾上课赋诗写词的影响,学生们也喜欢上了诗词。2012级生物技术一班赵鑫在上完“酶工程”课之后,专门写了一首词《蝶恋花·寄师》赠予赵蕾:“初识酶课意阑珊,翻阅几章,天旋地转。幸得佳师巧指点,记忆诗歌原不难。唯愿吾师身康健,桃李不言,九州看遍。临别寄词与师谈,感师恩情千百转。”
  公益科普、服务社会,组建志愿团队
  有一种情怀,叫付出;有一种坚持,叫奉献。为了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并服务于社会,2018年春节后,赵蕾针对当前师范院校学生缺少课堂实习及社会实践,而中小学生又渴望科普活动的状况,组织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手拉手烛光筑梦科普团”,深入乡村及周边小学开展科普助读活动和科普讲座。   “一次科普助读活动或许不能从源头上改变什么,但它就像是黑夜里的星光,撕裂了黑色幕布,透出丝丝缕缕的光芒,汇聚在一起便能产生非同凡响的作用。在我看来,科普助读活动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恰如星辰对于黑夜的作用,它告诉孩子们,还有另一个更大的世界等着他们去探索和发现。”赵蕾将每一次公益科普活动都当成一种使命。因此,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余,她拿出了相当多的精力设计科普选题和内容,夜以继日地一遍遍修改志愿者的科普课件,一次次指导科普团员的演讲,还广泛联系服务单位。为了能现场指导志愿者演讲,今年3月,在膝关节严重疼痛的情况下,赵蕾依然艰难地跟随志愿者去小学做科普。4月份住院手术期间,也依然心系科普,用手机指导学生,保证了科普活动的正常进行。
  迄今为止,科普团志愿者已达50余人,累计打造不同主题的包括生物、生活、节日、节气的科普讲座近40个,在城乡17所中小学、社区和文化场所开展科普助读活动100余次,获益学生4000余人,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预约科普讲座供不应求。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践行了志愿精神,传递了奉献情怀,并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广大中小学生也从中受益良多,在互助中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共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赵蕾和科普团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6月,“手拉手烛光筑梦科普团”荣获“山东师范大学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第五届互联网+山东师范大学校赛”一等奖。
  几经磨难、初心不改,师生互敬互爱
  温婉典雅谱春秋,春风化雨育英华。十多年来,除了在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赵蕾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成绩斐然,主持了6项省部级科研和教改课题,在极为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带领20多名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论文7次获评优秀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
  不幸的是,近十年来赵蕾一直受病痛困扰,从车祸、膝关节水肿、晕倒摔伤到膝关节手术,各种病痛接踵而来。尽管如此,她“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奉献社会”的初心却丝毫没有改变,她说自己要与时间赛跑,在退休前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蕾老师在教学中的投入和付出,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引导,学生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八年来,除了学生们发来的那些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4万多字的邮件和留言之外,还有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卡片、毕业离别时送来的画作、教师节的小礼物、生日时的鲜花、平安夜的苹果、病中收到的来自全班学生问候的卡片和满天星……所有这些,给赵蕾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赵蕾也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把爱传递给学生:“五四”青年节时,为学生们激情演奏钢琴曲;毕业晚会上不负学生们的热烈邀请,即兴演唱京剧和吕剧;元旦联欢会上,为学生们演唱英文歌曲……展现了新时代高等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真挚的师生友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当回忆起与众多学生那亦师亦友、情深似海的故事时,赵蕾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8年,获评首届“中国好老师”之后,赵蕾撰写的《我与“五朵金花”的故事》,又荣获全国第二届“好老师之我和学生的故事”征文活动特等奖。“灿烂的牡丹花、美丽的紫罗兰、娇艳的海棠花、盛开的月季花、玲珑的迎春花,她們那美丽灿烂的笑脸和多姿多彩的倩影将永远烙在我的心中。那些时常浮现在眼前的‘金花’又何止五朵……”
  赵蕾说:“有爱心才会用心,用心才能独具匠心,独具匠心才能使同学们刻骨铭心 。”短短三句话,浓缩了她的教学经历,表达了她的教学感悟。用心做教育,用爱写人生。赵蕾用她那颗赤子之心和奉献情怀践行了新时代教师崇高的师德师风,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谱写了新时代教师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的动人篇章。这份爱,源于心,源于情,源于赵蕾对教育的一份初心、一生坚守。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遵义附属学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遵义市人民政府和祥兴集团共同创办的一所体制创新型学校。学校设计办学规模为:幼儿园36个班,小学72个班,初中60个班,高中48个班,国际部60个班。学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府前路教育园区,交通便利,靠近遵义高铁站、新舟机场。  渊源:木铎金声根生北师大  “木铎”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标志物。“铎”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以木为舌者称为木铎,以金为舌者则
期刊
建校仅两年多,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北京师范大学遵义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遵义附校”),从2017年秋季入学人数450人到2019年秋季入学人数1200人,这所年轻的学校受到当地老百姓的青睐,甚至“一位难求”。伍德林为了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毅然辞去公职,应聘到遵义附校工作,成为学校办公室主任。  两年前,学校招生工作异常艰辛。彼时,校舍还没有修好,一块空地,几栋在建的教学楼,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遵
期刊
课改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了很大变化,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但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课堂上安排过多的娱乐活动,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教学重难点难以突出,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做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把发现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的机会让教师们无情地剥夺
期刊
陈卫良  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江西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西省督学,江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第八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江西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南昌市优秀校长,南昌市优秀党员,南昌市名师,南昌市学科带头人,南昌市终身教育优秀教师,南昌市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成员;江西省高考阅卷试评专家组成员。  离开南昌市重点高中来到南昌十六中,陈卫良带领教职
期刊
2019年暑假,喜欢旅游的许贤苏校长没有去行万里路,两个月都在为9月新开学的佛山市狮山实验学校忙个不停。除了基建和装修,许贤苏的主要心思都花在点亮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灵之光上,希望以此激发他们追求卓越气质的动力。  靠“气质”圈粉,激发教育活力  7月13日,许贤苏给该校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生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引起学生共鸣。“在我的印象中,校长的讲话都是安全、纪律、规定……千篇一律,泛泛而
期刊
“幸福教育”的本质是让教师幸福地教、让学生幸福地学。目前,罗村实验小学的“幸福教育”进入深度推进阶段,寻找新的生长点并让其成为支撑“幸福教育”指向教育本质的新动力,成为我们研究和实践“幸福教育”的新目标。  狮山镇大力倡导学校构建“学研行”组织,强调通过学、研、行三者的有机结合、渗透,提升组织成员的学习力、研究力、行动力。我校抓住这一契机,依托德育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体艺发展中心、信息科技中心
期刊
教育不应被异化为阶层逆袭的杠杆  我必须强调教育的有限性,不能强迫教育去解决社会结构的问题。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某种角度如同月亮从属于太阳系一样,社会结构决定了教育制度,教育很难去解決社会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教育的限度,才能明确教育的真正作用,教育使人安其所、遂其生,奠定一个社会内在的秩序与团结,不应该被异化为利益分配的工具、阶层逆袭的杠杆。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  (来源:澎湃新
期刊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珠三角九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部的狮山镇,也将乘着这股东风,实现新的腾飞。而教育,是狮山腾飞的基础。  作为佛山国家高新区的核心园区、岭南第一大镇,狮山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二,一直以“产业经济大镇”闻名于世。实际上,它还是“教育大镇”:全镇拥有中小学和幼儿园145所,中小(幼)学生10
期刊
加强创建管理,促进学校有序发展  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教育部、中央文明办颁布的《中学文明校园标准》《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标准》以及《云南省文明学校创建管理办法》《云南省文明学校“十有十无”创建条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文明单位申报的重要内容,并从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考核评选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引导各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加
期刊
对于第七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当选者张大力校长来说,“西藏”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省份,也不是遥远的他方,而是他心中的“故乡”。  他曾背负着教育援藏的使命,跨越3655公里的距离,从北京去到拉萨,用两年的时间,將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由一所普通高中打造为西藏自治区的一流学校;回京后,又在北京西藏中学延续着“培养藏族英才”的目标,用另一个两年,造就了一大批建设新西藏的生力军。  “天下没有远方,有爱的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