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诗入史 相得益彰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从诗歌的定义中就不难发现:它是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文学作品,既有感情因素,也兼具实事实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来印证历史。
  近代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曾揭示诗与史的关系,提出“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治史方法。即诗歌和历史可以互相佐证。有鉴于此,笔者思考: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可否引入诗歌。以诗叙史,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现以人教版历史教材《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论述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之所以选择《鸦片战争》一课,是因为在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中国人民在武力反抗的同时,也在思想上不断抗争和探索,形成了鸦片战争诗潮。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大概出现了160余位诗人、2000余首诗。这些诗歌既是历史的写照,又蕴含亲历者的情感,可以将其引入历史教学中。以诗叙史,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由于学生从小就学诗、读诗、诵诗,诗之于他们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笔者现以《鸦片战争》教学实践为例,略论引诗入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以诗引史,激发学习兴致
  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通过《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一诗导入: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谁写的诗?学生结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可轻易答出“林则徐”。接着教师结合诗句再次提问:为什么林则徐在诗中说自己“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时的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位充满爱国情的人会惨遭贬谪?
  这样以诗引史,透过诗歌反映的历史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中。此时,学生的大脑也会跟随教师的引导而高速运转,愿意跟着教师一起探索,以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耳熟能详,但至于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历史信息,他们却不甚了解。这种由已知推向未知的思维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从而迅速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中。在讲述鸦片危害时,笔者也采取这一方法,用陈澧的《炮子谣》一诗引入: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请学生结合诗句思考:作者为什么畏惧鸦片?它有哪些危害?既然鸦片危害这么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通過对诗句的解读,学生不难找出答案。这样在诗歌平铺直叙、通俗易懂文字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不断被激发。
  二、以诗证史,提升思维能力
  以诗歌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为线索来论证历史,历史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诗歌词句短小精悍,韵律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学生的记忆。相较于历史课本上生硬、晦涩的文字而言,学生似乎更偏爱诗句的语言与意境。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结合鸦片战争诗潮,精选其中的典型诗句,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诗与史的匹配。
  这样通过关键诗句的呈现,学生对本课的重点知识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笔者请同学们结合上述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历史事件),将诗句按时间顺序排序。
  此举只为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探寻历史事件中的因果联系,梳理时间脉络。同时,由于这些诗句通俗易懂,又与历史密切相关,方便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接着,笔者以这些诗句为标题,将其板书在黑板上,以此展开本课的教学。这种以诗句为标题的形式,可以快速构建出相关历史情境,将学生迅速带入教学情境中,实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除了以诗句为线索,串联历史知识、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外;还可以诗句为基础,构建历史情境,营造历史场域,让学生在诗句还原的历史情境中深度思考,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笔者就借助诗句构建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相关情境中主动思考、自由探索。
  首先由教师抛砖引玉:
  “虎门一怒令销烟,切恨西夷掠海沿”(林则徐《七绝》)
  当鸦片荼毒沿海百姓时,林则徐独具慧眼,认识到吸食鸦片的危害,发现西方侵略者试图通过倾销鸦片来打开中国大门,从而入侵中国。所以他主张禁烟以阻止西方列强的侵略。但有人却说“虎门销烟不仅没有阻止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反而加速了他们侵略的步伐?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请学生结合以下相关诗句和课本内容思考。
  教师提问:从上述诗句的描述中你有什么发现。鸦片该不该禁?英国倾销鸦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通过上述诗句反映的历史信息,学生不难发现:鸦片荼毒百姓、危害国家,应该予以禁绝。英国人销售鸦片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另一发面是要同中国互市,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由此可见,虎门销烟只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当英国在华利益受到其他因素阻挡时,他们也会挑起战争。
  三、以诗论史,培育家国情怀
  诗歌不仅记录历史,还反思历史,抒发情感。这些蕴含在诗歌中情感对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诸多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它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追求,以及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期望,由此表现出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学科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为价值归旨。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通过以诗论史,阐述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入侵的深刻反思与艰辛探索,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既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震醒了“沉睡”的中国人。这一时期出现了160余位诗人,他们以笔为戈,口诛笔伐,深刻揭露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野蛮屠杀;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和爱国将领的英勇作战;严厉谴责误国庸臣与腐朽统治者的妥协投降。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诗人们不断反思、不断抗争、不断探索,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可结合这一诗潮,通过分析诗人笔下不同的社会群体应对侵略的反应,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当鸦片荼毒中国时,出现了以林则徐为首的一批爱国人士。林则徐首倡禁烟,有效抵御了西方的侵略,却惨遭贬官。在被贬途中他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为了国家利益,他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当他身处关外时,内心仍挂念着东南海防。除了在情感上甘愿为国牺牲外,林则徐还曾以实际行动,思考制敌之策: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林则徐《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他认识到必须加强东南沿海水军的实力,以防止英国侵略者对沿海地区的鲸吞蚕食。除林则徐外,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他们面对西方侵略者并无惧怕之感,反而痛定思痛,反思制敌御国之术。
  可知当日布章奏,船坚炮利原虚声。(陆嵩《夷船复入江居民震恐》)泰西兵器善输攻。(孙义钧《读史杂感》)当炮不知炮,是曰真死地。如何血肉躯,驱之糜火器。(许棫《壬寅感事》)
  他们认识到西方侵略者之所以能取胜,主要在于他们武器厉害、船坚炮利。针对这一现状,魏源在《寰海》一中提出:“千舶东南提举使,九边茶马驭戎韬。欲师夷技收夷用,上策唯当选节旌。”首次萌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西方长处来抵抗西方侵略。提出“船炮何不师夷技?”“江海何不严禁烟?”的建议。诚然西方侵略者之所以能打败中国,除了武器比中国先进外,还有制度的先进性。虽然当时的中国人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能摆脱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认识到我们在器物上与西方的差距,并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已是十分难能可贵了。这一时期,既有知识分子坚决反对侵略,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痛击入侵敌人。教师出示诗句: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张维屏《三元里》)
  讲述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故事,让学生了解:虽然部分清军在战场上毫无作为,但普通百姓却没有就此投降、放弃抗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奋勇反抗。
  至此,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上述诗句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各个群体的反应。请大家结合他们的反应,思考整个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中国近代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学生通过在头脑中回顾相关诗句,不难得出结论:屈辱——抗争——探索。那是什么激发了人们的抗争、探索呢?学生通过上述诗句的介绍和解读,不难发现是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这里的家国情怀与以往封建朝代对统治者的尊崇不同,此处的家国情怀指的是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正是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勇于反抗侵略,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这样,通过以诗论史,具体分析诗句的历史情境和历史意义,通过诗句构建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现场,感悟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诗句构建的历史场景中,感悟诗人救国之志、爱国之情,让学生在诗句的感染中培育家国情怀。
  四、总结
  以詩引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以诗证史,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诗论史,可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诗与史的结合,可以将诗词的灵动和史学的严谨交织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可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可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但在“引诗入史”的过程中,要注意诗词选取的“度”,不能为了诗词的意境而忘记历史的真实性,选取的诗词应与所要讲授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不能为了诗意而忘了学生的能力;不能喧宾夺主,引诗入史是为了用诗词中的历史情境来丰富历史课堂,切不可将历史课堂转化为诗词大会。同时在以诗论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剔除,解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真正做到引诗入史,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一、为什么要开展国防教育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完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裂和占领,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虽然目前我们中国已经有了较强大的国防势力,但是我们的国防教育任重而道远。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的全民性教育。对于一
期刊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学习科学课的过程,就是应该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真正做到:學科学,
期刊
一、作文教学评价的基本认知  (一)统编教材中的作文评价导向  自语文统编教材使用以来,其解读研究一直是当今语文教学研讨核心内容。在习作教学方面,统编教材构建了相对独立的作文教学体系,在第二、三学段,每册编排了一个自成体系的习作单元。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编排独立的习作单元内容,此系创新之举,旨在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如此,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中,都从“读”和“写”两方面来设置学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是连接课内外学习的一座桥梁。  一、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使小课堂变为大世界。  综合性学习需要着眼课文,更需要放眼课外,现实生活就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大课堂。如:旅游景点导览图、商业街广告牌、交谈
期刊
化学是一门源于实验探究、注重实验探究的自然科学。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习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入手,采取“项目式学习”,发现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团队合作、跨学科研究某一特定“任务”,完成相关主题单元知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经历设计、实施、展评等学习过程,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达成知识构建与关键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一、项目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关乎化学知识的现象或事件很多,甚至
期刊
一、“低进高出”的教学理念  (一)“低进高出”的内涵  “低进高出”顾名思义是指学生中考的文化课成绩较低、学习理解能力较低;“高出”指学生取得较理想的高考成绩,包括文化课与术科成绩。“低进高出”的教学策略是深圳市盐港中学教育的理念,旨在通过师生三年的奋斗帮助那些基础薄弱的艺体生进入比他们通过普高或者职业教育能进入的更理想的学校,是真正立足学生、立足学校的教学耕耘。  (二)“低进高出”的意义  
期刊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若我们的评价能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喜好,一定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评价真真正正地发挥其激励和促进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以及课下的师生相处中,恰当地运用评价的方法激励学生,保持与学生的和睦关系。  成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孩子。研究表明,学生
期刊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国防精神无所不在。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卫国报国志向和刚毅坚强的斗志、奋发进取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勇敢顽强的革命气概、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自2006年实现教育硬件现代化后,我校以少年军校创建为载体,提出“着眼长远,立足当下,为孩子的人生发展‘树魂立根’,其中‘魂’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根’指以良好习惯为
期刊
一、“你信息”留下“苦根”  笔者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放学回家后,我的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没有节制,叫他不要玩手机,孩子竟然威胁;叫他写作业,不听话,顶嘴,叛逆,甚至有话不跟家长说,爱理不理,多问一句,就说烦,罗嗦。  究其原因,孩子的这些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家长教育孩子都采用“你信息”的简单粗暴方式。据调查,孩子在家听最多的话就是:  1.比较:你看人家×××,成绩那么好,你呢?  2.挖苦:
期刊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