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写”自己的故事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正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写一个故事。每个了解你的人,都是这个故事的读
  者;而对这个故事最了解、对这个故事满意与否最权威的读者还是自己。你对自己
  的故事满意吗?
  
  故事,在管理中有特别的价值。
  “定位之父”里斯到中国演讲时,真功夫餐饮老总蔡达标曾问:“怎样让高管层统一意见?”里斯先生的回答是:“用故事、用案例来不停地讲解你的理念,故事自己会说话。”
  管理者讲故事的能力,和他的管理能力绝对是成正比的,故事是最有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形式。
  但是,你是否意识到,还有一种故事是更有威力的——那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正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写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读者很多,每个了解你的人,都是这个故事的读者。同时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最特殊、也是最为权威的读者,就是自己。因为归根结底,对这个故事最了解,对这个故事满意与否最有决定权的读者,还是自己。
  
  人生的灵魂在“故事”上
  
  说到故事,不得不提一下近年来日益火爆的电影市场:票房虽然越来越火,但是国内一些大导演却越来越不会讲故事。所谓国产大片,往往只是意味着有大明星、大投入、大场景、大炒作……至于故事是否精彩,并不会因为是大片就有质量保证。但不管怎样,好电影的灵魂,毕竟还是在故事上。今年贺岁档里的一部“大片”,被人们传诵的卖点居然成了:“快来看看大片能拍得多烂!”故事讲得让人啼笑皆非,上多少大腕都没有用。
  人生也是如此。精彩与否,不在于是否有大头衔、大投入、大场景、大浮华,而在于你的故事。且这个故事不是讲的,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写”的。
  每个人,不管乐意也罢,不乐意也罢,都在不停地演绎自己的故事。人和动物的差别之一,就是人知道自己的故事,对自己的故事有觉知,人与人之间会互相“阅读”他人的故事,也会反复咀嚼自己的故事。
  
  故事是更高位阶的价值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金融论坛上发了一个问题帖:我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
  这个美国女孩说:“本人25岁,非常漂亮,那种让人惊艳的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50万美金的人。可问题是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25万,这似乎成了我的上限。要住进纽约中心花园以西的高尚住宅区,年薪25万远远不够。我来是诚心诚意请教的: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我见过有些女孩,长相如同白开水,但她们却能嫁入豪门。”
  下面是一个华尔街金融家的回帖:“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看完贵帖,让我以一个投资家的身份,对你的处境做一分析。从生意人的角度看,跟你结婚是个糟糕的经营决策,你所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貌交易。但是,这里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逝,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但我的收入很可能会逐年递增。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是增值资产,你是贬值资产,不但贬值,而且是加速贬值……”
  说这个故事绝无嘲笑这个女孩的意思,但是我们其实还可以从故事的角度来解答她的疑问——对男人来讲,选择不同的女人,就是在选择不同的人生故事。
  如果非要把恋爱对象的选择看成一次交换的话,那么其实是在用故事来交换。钻石王老五不等于是傻子,这样一个状态的女孩,可能会给王老五们换来的故事,显然不让人满意。我们可以看出来,故事,其实也是一种价值。对于那位女孩子来讲,学会用故事之美来升华自己的容貌之美,才是“增值”之道。
  不仅对结婚对象的选择,有些人会干脆把人生的过程看成交易——执着于计算人生的投入产出比。但这就如同你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即使拍出一部大制作、大场景的电影,也需牢牢记住——电影的灵魂是故事,人生这部“电影”的最大价值的根本,在于你产出了什么样的故事。
  笔者不是说人生不需要计算收入问题,这很重要,而是在强调:如果非把人生看成与时间的交换的话,那么你换回来的故事,才是人生的灵魂所在,故事是位阶更高的价值,是一种让人超越的价值。
  人生不仅需要“GDP指数”来衡量,更需要用“故事指数”来衡量。
  
  故事是一种信仰载体
  
  我们曾经就信仰问题做过专门讨论,认为有信仰不等于非要信神,只要对超越人力的力量——例如规律——有敬畏之心、遵从之心,就是有信仰。
  其实,故事就是信仰的一种。因为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演绎自己的故事,这可不是想停下来就能停下来的;每个人的故事也会被别人或者自己品评——这也不是想不做就能不做的。每个人自己“写”出来的故事,是很客观,也是直接体现一个人生命价值的载体。
  从故事的角度看人生,就给人生赋予了美学意义和信仰意义,因为它是一个人过去创造的,以及正在创造的历史。
  你的故事就是你的信仰,珍惜自己的故事吧,因为经过时间的洗礼,一个人留给后代的,除了故事,估计什么也难以真正留下。
  
  故事之美与故事之丑
  
  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结尾部分,有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场景:年迈的乔致庸,对着镜子仔细看自己,突然用手指着镜子训斥起自己来:“你是谁啊,我都不认识你了,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我不认识你!”
  老年乔致庸为什么说不认识自己?这时候他的票号已经实现了汇通天下,乔致庸也人近暮年,但是在乔致庸的早年,父母是把他当读书人培养的,并不打算让他接手生意。早年的教育,把乔致庸定型成了一个读书人。读书做学问承载了他太多的理想,若不是家道中落,乔致庸肯定是沿着既定路线走下去的。
  也可以说,乔致庸对自己用一生写的故事并不满意。而这是最重要的评价——自己对故事是否满意,才是关键所在。
  而只要是故事,就有美丑之分。然而,故事之美在哪里呢?
  《庄子》讲:毛嫱和丽姬,人们都以她们为美,但是,鱼见了她们就赶紧潜入水里,鸟见了她们就赶紧飞起,到底谁才知道真正的美是什么呢?
  庄子的话还可以引申出另一层意思,就是不同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类型的需求,有的人就是“人来疯”,那么努力让自己在人前风光并有所成,就是个美的故事;有的人就是爱闷头做事,觉得在学问上有所建树才是最有价值的,那尽管去坐冷板凳自得其乐,也是个美的故事……
  美的故事与丑的故事的差别在于:美的故事会完成一个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救赎自己、释放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这往往是美的故事的主线,这也是一个心灵成长和做事能力成长,两者逐渐合二为一的故事。
  而丑的故事,则往往在追求别人眼里自己的故事是否漂亮;但最丑的故事,则连这种意识都没有,不仅故事“写”得不像自己,而且“写”得不真亦不善。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早晚都会追问自己:你的身后,留着怎样的一段故事?故事本身是有生命的。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我们换个地方谈吧。”见到邓涛是在东三环外的一间咖啡馆,周四的下午竟然人满为患。这个提议是明智的,在一家安静的小店里落座之后,对邓涛的采访正式开始。他声音低沉,语调平缓,像许多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言辞专业而谨慎。尤其当话题与前东家谷歌有关时,邓涛总是微笑着把话题引开。不过,他并不介意别人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冠以前谷歌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我就是我,这是我的经历,我的个人品牌。”邓涛说。  25
期刊
当今,定价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头等难题,一些管理者常困扰于市场竞争而不断降价。  虽然如此,很多企业对定价问题的处理仍是相当粗糙的,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定价人员,产品的价格往往取决于简单的成本利润加成,或是参考竞争者的定价。  然而,管理者的困扰,是企业不够重视定价问题吗?恰恰相反,定价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对价格问题足够重视,而是太过于重视价格,却忽视了价值!很多企业的定价都是生产导向型,而非顾客导
期刊
3月底,吉利并购沃尔沃的交易最终完成。相比于腾中并购悍马的一波三折,吉利是幸运的。但是,并购喝彩声中,我们要思考——福特都玩不转的沃尔沃,吉利能玩得转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对美国汽车业有深度了解的“定位之父”里斯先生,让他来讲解沃尔沃目前问题的根源所在,吉利并购之后的危险何在,以及该如何复兴沃尔沃。    吉利毕竟不是一条“蛇”    《中外管理》:您曾经表示,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最
期刊
美国大片《阿凡达》在寒冷的冬季掀起了一股全民看3D的热潮,且经久不息。而这部影片也给予我们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思维空间。    美国大片《阿凡达》在寒冷的冬季掀起了一股全民看3D的热潮。有些影迷排了三小时的队才买到10天以后的电影票;有些白领则在网上传播“购票攻略”。著名的五A景区张家界更是在影片热播中寻找商机,推出了“阿凡达——悬浮山神秘之旅”……而这部影片也给予我们对于企业文化系统建设的大思维
期刊
当丰田竟然质量出事时,全世界都露出了“浓眉大眼也会叛变”的惊诧。而不令人意外的,是随后对丰田排山倒海般的批判。如同1990年代日本泡沫破灭我们便立即冷落这位我们昨天的老师一样。  是的,柏杨曾指出:中国文化,缺少的不是反思,而是理性的反思——往往只有咬牙切齿的偏执宣泄,而全无建设性。  其实,当一直被奉若神明的丰田出问题时,中国制造尤其需要理性地思考,特别是借鉴丰田精益管理“五个为什么”的精神探究
期刊
如果说中国企业近一年来有什么突出特点的话,那就是越来越明显地进入了一个海外并购的黄金时期,也越来越急迫地需要更多的并购智慧,突破其间的种种障碍。  国际金融危机的步步加深,把海外许多优秀企业推到了血拼家底的地步。原本许多不情愿出售的资产被摆上了“货架”,出售意愿松动了。翻看财经新闻,正在参与海外并购,或者有意向并购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然而,我们认为:这其中智慧含量高,且最有示范作用的海外并购,当属
期刊
如果你在10年前曾路过河南新郑机场,你很可能开过这样的玩笑,买一盒“香烟”回去送给朋友,然后一脸坏笑地等待接下来朋友的表情瞬息万变小表演:打开“香烟盒”,啊!原来不是香烟,是“口香糖”;再剥开“口香糖”的包装纸,放进嘴里,不是口香糖——啊!居然是枣片!  在无数人的小小恶作剧中,石聚彬的枣片卖火了。仅仅一个新郑机场,一天得切坏十几把切刀。  接下来,石聚彬着魔似地把一枚小小红枣揉开了、掰碎了地折腾
期刊
商场如战场。但现代战场出现一种有趣的变化:已经很难倚仗以前那样的大兵团长期作战,因为没有几个国家承受得了这般的消耗。而且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战争越来越趋于局部和短期。  那怎么办?于是出现了“快速决定性作战”,人们常常听到的“斩首行动”、“精确作战”,都是这种作战理论的细化,靠“点”上的突破,实现“面”上的胜利,打一场“快速、精确”如同外科手术般的战争。  商业同样如此,当北汽在海外并购中,
期刊
身处职场,难免遭遇各种风浪的冲击。而恐惧感,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然袭来。这既可能是对完成业绩的焦虑,对拜访客户的忐忑,也可能是面对上司的不适,面对下属的挑战,或者是中年危机的恐惧……种种不安,大多都并非病理性的,但却都会打破心理平衡。  无疑,我们需要从中走出来。也因此,大多数人通常都希望克制或控制它。但事实上,越想控制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更痛苦。但如果我们试着“笑纳”,将恐惧化作动力,效果就大不相同
期刊
有多少“普通人”想过自己如何成为“李世民”,或如何成为“魏征”呢?  抑或,如何使“李世民”重用“魏征”,又如何使“魏征”尽忠“李世民”呢?    嘻嘻哈哈当中往往蕴含着大智慧。  于严肃的《资治通鉴》之外,我们不妨来看一段诙谐的“戏说花絮”:李世民宴请魏征吃菠菜。    愤怒的李世民    贞观良臣魏征因为近乎无休止地当面指出唐太宗李世民执政中的诸多不足,而时常令李世民颜面无光,恨得咬牙切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