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宏伟:寻找100%原作的人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年前深秋的一天,一个留着小平头的家伙出现在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系的教室里,正在教世界摄影史的系主任杰克彬彬有礼地跟同学们介绍:“这是我们学院163年历史上第一个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旅美摄影收藏家靳宏伟用这样的致辞,拉开了展览《原作100: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展》的序幕,演绎了《原作100》的前世今生。
  
  2011年8月,《原作100》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 等7个中国美术馆巡回展览。这个被称为“大师最多”的原作展,形成了一座流动的20世纪西方摄影史课堂。71位摄影大师、116幅展品、涵盖了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保罗·史川德、爱德华·韦斯顿,罗伯特·弗兰克、安赛尔·亚当斯、哈里·卡拉汉、保罗·卡普尼格罗等20世纪西方摄影史中代表性人物的作品,还包括当代艺术家如南·戈尔丁、梅普索普、辛迪·舍曼、达明·赫斯特、安迪·沃霍尔等人的摄影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来自旅美摄影收藏家靳宏伟的收藏。
  提到摄影史里的这些名字,中国的摄影师、艺术爱好者如数家珍,但极少有人看过原作。这是摄影在中国发展至今的尴尬,也是现实。因此,当摄影师付羽在靳宏伟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的家中,第一次看到这些摄影原作,反应尤其剧烈,比如他看到了米诺·怀特的作品,“本来我有画册,但见到那张(原作),简直完全不是一回事,启发特别大”。靳宏伟的收藏,让付羽瞠目结舌,犹如看到了100年来的摄影发展史,“仿佛教科书一般”。
  付羽回国后,这段经历成为了《原作100》展的起因。
  
  靳宏伟是谁?
  靳宏伟是谁?国内摄影圈并不熟悉这个人。
  付羽告诉策展人蔡萌,他是上世纪80 年代末留学美国,是中国大陆在美国取得摄影硕士的第一人。
  在靳宏伟的叙述中,他是22年前出现在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系的一个留着小平头的小子。这个小子对中国以外的摄影家只知道两位。
  “‘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Ansle Adams(亚当斯) ,Cartier-Bresson(布勒松),他几乎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
  ‘还有呢?’
  ‘没了。’
  ‘在你们的国家里,这两位就是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摄影家了?’
  他肯定地回答:‘应该是的。’
  大家笑了……(选自靳宏伟《致辞》)
  这个小平头并不是摄影的门外汉。上世纪70年代,靳宏伟在部队就开始拍照片,转业后他在《上海画报》当过摄影记者和编辑。可是到了美国学习摄影,他却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怎么拍了。
  “我们从拿照相机第一天开始就是为别人拍”,可到了美国,靳宏伟发现美国人很多照片是跟“我”有关系的。中国人从小被培养成拍摄英雄,要求“忘我”,而美国人强调的“自我”,让靳宏伟几乎要重新开始认识摄影。
  30来岁的靳宏伟开始学习世界摄影史,琢磨大师们怎么拍,琢磨老师说的观点,“懂了以后就知道自己也可以用照相机来‘作画’”。那些年,他看到了很多摄影书籍、认识了很多摄影大师,也从老师的生活中,发现了摄影作品与生活的另一种联系。
  老师杰克跟他太太芭芭拉,从1960年代起就开始收藏摄影作品。“那时,他跟他的太太还都是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学生。生活并不富裕,他们把每一块节省下来的铜板都用于收藏的‘革命事业’。”看到他们的生活,靳宏伟突然豁然开朗。“噢,原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走向世界啊。”
  
  走向世界
  真正走向世界,是在靳宏伟40岁之后。
  硕士毕业后,他当了一段独立摄影师,生活的艰难最终促使他放下摄影,做起了生意,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口袋里有了钱,靳宏伟又想到了摄影,“搞过艺术的人都有一种情结,想寻回到你所熟悉的东西。”
   2005年,他开始收藏摄影作品,主要偏重于20世纪的摄影家,将视线集中在摄影史最有名的人身上。靳宏伟算了一笔账,真正在国际上被公认值得收藏的个人,他认为不超过100人,这100人里面真正的大师不超过50个,“严格来说,成为伟大摄影师的可能性,比成为总统的可能性都小”。因此,他收藏的目标很清晰,收藏大师,从大师的作品中学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挟摄影,伴孤寂,携良友,会大师”。
  “会大师”是一个曾经只认识两个大师的青年人,内心一直燃烧的梦。“携良友”却成为搭建展览《原作100》的桥梁。朋友的牵线搭桥,最终促使靳宏伟成为2011年中国摄影界人人皆知的名字,将一个人的藏品,变成全民的大师盛宴。
  2012年2月18日,在广州时代美术馆举行的《原作100》展,俨然是一场摄影史展,原来敞开的展厅被分割开,形成一块块白色空间,墙上的照片非常清晰,每张照片旁边都有一篇短文介绍。蔡萌说,每张照片如果看5分钟,116张照片全部看完,将需要10个小时。
  这一天,靳宏伟也来到广州。56岁的他,穿着格子衬衫,戴着一顶镶着红五星的帽子,看上去和中国同龄的摄影师很相似,而名片上印着微博、人人等诸多网络账号,又显得很入时。中西文化的碰撞在靳宏伟身上仿佛化成一种没有界限的生活,言谈真实又诚恳。他是收藏家,是生意人,也是摄影师,或者是任何人。靳宏伟说:“一个真正好的摄影家,他的心一定是个流浪者。”而他自己,在追寻大师的路上,也渐渐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人。
其他文献
宴会厅正中是闪亮的“welcome to our wedding 严昊&吕雯”字样,两边大投影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新郎、新娘成长、相遇、誓盟的影像及结婚照——这是2011年11月13日晚上,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里一场筵开百席的婚礼现场。  乍一看,除了宾客特别多外,婚宴现场与普通的中国传统婚礼没有太大区别,场地布置也非特别奢华。但若仔细观察现场来宾,你会发现一点微妙之处:除新人双方父母外,上百席的受
期刊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存活下来的好公司长的有30年,短的将近10年。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富二代,在交流中我看到他们眼里有希望、信心,也有惶惑、踌躇甚至恐惧。几十亿元财产和事业突然降临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上,会让他们感觉不安。  从各方面看,企业的传承、财富的传承、精神的传承在今天的民营企业里已经变成了第一代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必仇富  今天在中国要把财产传下去,我个人认为是不大可能
期刊
娃哈哈集团  宗庆后之女宗馥莉    娃哈哈集团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拥有总资产300亿。宗庆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年以总资产534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在国内完成初中学业后,进入SanMarino High School(圣马力诺高中,后进入Pepperdine University(佩珀代因大学)主修国际贸易,回国后进入父亲的企业开
期刊
在历史学者傅国涌的眼中,真正的企业家首先是人,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人性的亮色,他们也是公民,要具备基本的公民品质。对于企业精神的传承,他认为拥有财富者所从事的最大公益是,推动社会的自主变革。他赠言“富二代”,做一个拥有自由思维的人,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行动成为像穆藕初那样受人敬重的企业家。       中国财富:您一直很强调一个企业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傅国涌:两者相互成全
期刊
10月,沈阳的郊外。农作物还在地里,等待收割。天际线上,城市的建筑已经逼近。东北的黑土地从来都不缺少赞美,母亲、嫂子是我们熟悉的关于土地的比喻。肥沃多产的土地一直是东北的骄傲。  刘立宏在一个秋天暖洋洋的下午来到这里,因为他听说这里在将来会是他所工作的学校“鲁迅美术学院”的新址,他所在的城市也将朝着这里慢慢摊开。他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来看看将来工作的地方前身是什么样的。  有着浓重黑土地情怀的刘立
期刊
谈起CSR,人们总是首先联想到那些一跺脚能让市场震一震的大企业,却往往忽略了占据着市场绝对数量的中小企业。实践中,由于类型和规模的差异,也导致中小企业的CSR难以评估和操作。在多数国家,中小企业CSR都是社会责任链条中薄弱的一环。不过,来自欧洲小国威尔士的实践经验,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中小企业CSR的窗口和样本。       威尔士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小国,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有
期刊
到目前为止,徐亚峰已经不太能算清自己经手促成了多少“卖难”农产品交易。“很多都是网站帮忙推荐了就直接线下联系了”,农享网无法统计具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但可以参考的是,他常以“几千斤”和“吨”来形容促成的业务量。  不过,徐亚峰并不满足目前的发展现状:微博转发、名人支持等起到的只是局部作用,每次只能帮助一个两个农民。要形成规模效应,目光仍然得放在网站的发展上。  瞄准更大社会效应  “城市对接农村”
期刊
2012年2月以来,位列创业板上市申报名单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熊胆产品生产企业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被指“活熊取胆”过于“残忍”,卷入一场与反对者的拉锯战。争论的焦点原本仅仅集中在“活熊取胆”的企业是否应该上市,然而随着中国中药协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人工熊胆”课题研究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陆续发声,这场有关商业利益和动物保护主义的矛盾冲突被推向了高潮。      “他们说(无管引流)熊很舒服,我
期刊
菏泽萝卜、恩施米山药、黑龙江椴树蜜、平谷野菜……2011年底开始,一个叫“农享网官方微博”的账号在新浪微博上频频“求转发”农家产品及农户信息,经过微博名人和公益组织转发,掀起了一场场购买滞销农产品的风潮。      李继文的父亲是黑龙江尚志市的蜂农,去年李家蜂蜜收成比邻近地区晚10多天,错过了收购日期,上万斤蜂蜜面临卖不出去的困境。李家试过找亲戚朋友帮忙,但只“消化”了五六百斤——“连产量的零头都
期刊
2012年2月1日,88岁的波兰女诗人维斯拉瓦·辛波丝卡在克拉科夫城离世。1996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一生仅写作400余首诗歌,却被誉为“波兰精神的守护者”。  中文译者陈黎和张芬龄在介绍她时写道:“这也许不是一个诗的时代——或者,从来就未曾有过诗的时代──但人们依旧写诗、读诗,诗依旧存活着,并且给我们快乐与安慰,对许多人而言,诗真的像‘救命的栏杆’。辛波丝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况味的。当她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