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加强内在素质,以便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合理运用“课前提示”,利用中学历史巧记速记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为了回应社会变革、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重建学校课程。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的课程理念去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教学优化的策略,即打造新课堂,赋予课堂教学与学习新的文化内涵,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时代功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这里我将从教师如何去做这方面再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的体会,初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1.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2.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
  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有他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愈深,爱之愈烈。其次對学生的关怀要落到实处,以此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3.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老师不是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而要毫无私心杂念的投入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铸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二、教师角色应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换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中学历史教学面临许多根本性的挑战,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就要求教师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塑造自己的新角色,这是提高课堂效率成败的关键。
  三、教师应加强内在素质,以便拓宽知识面,提高效率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乏味,难以听懂,甚至不想学,也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上课时多穿插一些内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关的一些内容,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看一些参考资料和跟本学科相关的科目,以增长知识面,开阔视野。教师一定不能只满足现有的知识,时代越发展,要求教师要有越高素质。我们千万不能象毛泽东同志笔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经常的给自己充“电”。例如《中国历史》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讲到“红军飞渡泸定桥”时书本中没有提到指挥这一战役的是谁,教师就应当通过阅读一些资料,才懂得是福建闽西长汀籍的杨成武上将,课堂中应当指出,而且还可穿插其它介绍。这样一来使学生更加注意,同时也觉得更趣味,使得干巴巴的几个字,拓展开来。
  四、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学中由于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愿望,能最大地激发内在动机,特别是个人的兴趣常常是影响各门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
  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课前提示”,它不仅具有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合理运用“课前提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课,我都注意使用“课前提示”把课前提示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边讲边问,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神圣抗战的开始》时,我把课前有关提示设计成下列问题,“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它标志着什么?在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是否同共产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中国军队是否能粉碎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最后再问:“想知道这些有趣的问题吗?答案就在这一课里。”这样一来,既能指出这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寻求正确答案,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五、利用中学历史巧记速记法激发学生兴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特意归纳巧记速记历史知识的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我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2.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3.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例: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六、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主体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各种有益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接触人生、接触社会、吸收信息、增长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除课堂外,在课余时间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促进第一课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举行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动”起来,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能够搞好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先秦文献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先秦散文中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及其成就的分析,进而探讨先秦散文在思想、
期刊
【摘 要】 政治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常见教学行为。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关键性的教学技能。但是在目前的政治课堂中有不少课堂提问却陷入了误区,设问随意性,提问流于形式,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没有恰当的评价,导致了课堂提问的效率低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做到目的明确,难易适中;要启迪思维;面向全体;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只要真正把把握课
从小到大,相信大家都打过针,有的人被打得大哭,有的人却感觉就像被蚊子咬了一般……今天,我就来说说自己小时候打针的样子吧!rn有一回,我因为天气太热,一口气吃了十几根冰棒,
期刊
【摘 要】 农村中学,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生物学科始终是比较薄弱的学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课堂上,我认为要消除学生认识偏差,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新教学理念,关爱不同程度学生。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我们学校是地处边远的山区,学生的入学成绩
【摘 要】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我们把每个班的学生分为三层:优秀学生、发展中学生(良好)、待发展学生(后进生),根据学生的分层,我们也尝试进行了分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策略的分层(提问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及课外实践
新的课改给教育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春意盎然的校园,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到处飞扬着悦耳的歌声、笑声、读书声,到处飘
期刊
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产生能量的方式有三种:扭动身体、直接冲击和重心降低。它们包含的动作包含三个维度:横向、纵深方向和高度方向。  在详细分析它们之前,一个重要的生理规律必须提到:身体运动得越快,它所产生的力量也就越大。很显然,运动速度虽然不能被看作产生力量的原因,但是可以用来衡量产生了多大的力量。  一个人产生力量的大小和这三个因素有关:使用的武器、攻击的目标、目标随着武器移动的方向。换句话说,在
魏晋风度,简言之,就是魏晋名士们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一般流俗的一种风度。它是魏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在门阀士族兴起、玄学兴起以及社会政治环境混乱的基础上产生的。魏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