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重要理念。然而,什么形式会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视野、更接近他们的经验世界呢?通过作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我对日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越来越觉得写日记正能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日记就是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了日记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写自己能写、想写的东西。因为没有统一的命题,学生也就有了更大的练笔空间;因为没有字数等其他方面的限制,学生就更能随心所欲。所以说日记是真正基于每一个学生“写作现实”的平台。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我针对学生往往把它记成流水账、疲于应付的问题,在设置上花了一番心思: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拓展学习空间,博览群书,引申课本内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下面略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写随心日记,养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习惯
这里的“心”指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随心日记可以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就是因为无拘无束,才使学生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
诸如“妈妈”“关爱”“感恩”“生活”“老师,您辛苦了”等都是典型的范例。如唐小翠同学在“妈妈”中写道:“妈妈这个人,说她慈祥吧,还真是,每次我回到家,她都搂着我‘宝贝,宝贝’地叫个不停。可我有时又觉得她挺残忍的,一次杀鸡的时候,吓得我都不敢看,可她一点都不手软,你说生命是真正平等的吗?”李晓蓉在“生活”中这样写:“‘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却认为,这是生活!不是吗?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开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鲜花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鲜艳。以豁达的态度笑对人生吧!”你们看,多么富有哲理啊!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来自小学生的作品,这真是应了“只要相信他,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这句话。
二、让学生写随文日记,养成借鉴和模仿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它们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不管是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起承转合、过渡衔接、首尾照应、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模仿之处。在教学中,我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读中悟法,写中用法,凭借教材,让学生以课例信息资源为话题来写日记。
记得我在教完《珍珠鸟》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把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借鉴过来。有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虽然没有冯骥才爷爷那样耐心地照料小鸟,但我深深地明白动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对它付出了真情,它也同样会对你友好。记得我家有这样的一只猫……”也有许多同学模仿这篇课文的笔调写出自己与心爱小动物、植物之间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再如学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以后便有了对父母的建议——“把爱搁在高处”。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获得“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素材。
三、让学生写随事日记,养成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写作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发生在校园里、社会上、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写日记的好素材。这些素材捕捉的都是身边的亲身经历的小事,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王跃同学的“难忘的篮球赛”,他把昨天刚举行的篮球赛,在当晚就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把那个场面写得栩栩如生。还有叶远昌的“‘六一’感触”,唐小鹏的“单元成绩出来后”等等,都是同学们成功的即兴之作。可见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通过日记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其次,适当引导学生留意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和各种动植物。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星星、月亮、太阳,风雪、雨露等的景象和变化,各类花草、树木的形态特点和各种鸟、兽、鱼、虫的生活习性。如唐文清同学在“油菜”一文中這样写道:“八月,奶奶家的菜园里多了一片绿色,微风吹过,就像一潭此起彼伏的碧水,好鲜好靓!那碧绿的叶子下面有白玉般的茎,把叶片分成好几块,好像人的手掌……”唐燕在“秋晨的田野”中这样写道:“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哎呀,那景色美得让你留连忘返。特别是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庄都笼罩起来了……”你们瞧!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融入大自然,你会让学生感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最后,倡导学生应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抗击甲型流感、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访华之旅、上海世博会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日记中的内容。
综上所述,日记,真的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是学生创造性表述能力得以提高的沃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学生的发展设计多种日记形式,从日记开始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小学)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我针对学生往往把它记成流水账、疲于应付的问题,在设置上花了一番心思: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拓展学习空间,博览群书,引申课本内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下面略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写随心日记,养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习惯
这里的“心”指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随心日记可以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就是因为无拘无束,才使学生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
诸如“妈妈”“关爱”“感恩”“生活”“老师,您辛苦了”等都是典型的范例。如唐小翠同学在“妈妈”中写道:“妈妈这个人,说她慈祥吧,还真是,每次我回到家,她都搂着我‘宝贝,宝贝’地叫个不停。可我有时又觉得她挺残忍的,一次杀鸡的时候,吓得我都不敢看,可她一点都不手软,你说生命是真正平等的吗?”李晓蓉在“生活”中这样写:“‘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却认为,这是生活!不是吗?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开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鲜花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鲜艳。以豁达的态度笑对人生吧!”你们看,多么富有哲理啊!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来自小学生的作品,这真是应了“只要相信他,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这句话。
二、让学生写随文日记,养成借鉴和模仿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它们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不管是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起承转合、过渡衔接、首尾照应、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模仿之处。在教学中,我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读中悟法,写中用法,凭借教材,让学生以课例信息资源为话题来写日记。
记得我在教完《珍珠鸟》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把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借鉴过来。有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虽然没有冯骥才爷爷那样耐心地照料小鸟,但我深深地明白动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对它付出了真情,它也同样会对你友好。记得我家有这样的一只猫……”也有许多同学模仿这篇课文的笔调写出自己与心爱小动物、植物之间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再如学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以后便有了对父母的建议——“把爱搁在高处”。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获得“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素材。
三、让学生写随事日记,养成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写作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发生在校园里、社会上、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写日记的好素材。这些素材捕捉的都是身边的亲身经历的小事,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王跃同学的“难忘的篮球赛”,他把昨天刚举行的篮球赛,在当晚就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把那个场面写得栩栩如生。还有叶远昌的“‘六一’感触”,唐小鹏的“单元成绩出来后”等等,都是同学们成功的即兴之作。可见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通过日记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其次,适当引导学生留意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和各种动植物。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星星、月亮、太阳,风雪、雨露等的景象和变化,各类花草、树木的形态特点和各种鸟、兽、鱼、虫的生活习性。如唐文清同学在“油菜”一文中這样写道:“八月,奶奶家的菜园里多了一片绿色,微风吹过,就像一潭此起彼伏的碧水,好鲜好靓!那碧绿的叶子下面有白玉般的茎,把叶片分成好几块,好像人的手掌……”唐燕在“秋晨的田野”中这样写道:“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哎呀,那景色美得让你留连忘返。特别是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庄都笼罩起来了……”你们瞧!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融入大自然,你会让学生感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最后,倡导学生应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抗击甲型流感、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访华之旅、上海世博会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日记中的内容。
综上所述,日记,真的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是学生创造性表述能力得以提高的沃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学生的发展设计多种日记形式,从日记开始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