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讹传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是对日本的憎恨,还是对日本的防备,还是对日本的羡慕。我们关于日本的传说与事实都有巨大出入,都几乎是讹传。
  最开始传说的大概是日本人喝尿,据说喝尿在日本很普遍,人群比例很高。喝尿的好处似乎只有日本人才能理解,他们或者已经建立了一套自循环系统。有营养的液体很多,为什么日本人偏偏选择尿,并且是只有日本人才独得此妙,独此爱好。后来去日本的人多了,发现他们并没有人喝尿,于是就有人悄悄地问导游,导游厉色警告,别瞎说,人家不喝尿的。后来日本人来中国也多了,他们来旅游,来办厂,来留学,也没人发现他们有喝尿的装备和设施,更没有看见他们如饥似渴地对尿感兴趣。既然有营养,既然比例高,总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也不应该有什么隐瞒或者掩盖。除非他们也认为喝尿邪恶,或者变态,否则没有必要藏得这么严实。
  比较流行的是日本人教育孩子的故事,而且还往往和我们的孩子进行比较。著名的案例很多,比如中日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说我们的孩子没有毅力,走两步就走不动了,日本的孩子负重能力强,走起来吼声震天,步伐划一。生病了还坚持硬挺下去,我们好好的也要坐车,等等。这个传说流行几十年了,许多人深信不疑。真的如此吗,即使有些细节真实,也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吼声震天是日本的优势?我估计他们喊不过我们,我们不是一直埋怨国人出国吼声震天吗。至于负重和带病坚持走路,我们也绝不矮人一等。他们能做的,我们肯定至少不比他们差,只是角度和要求问题。即使当时我们有些差异,醒悟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上升到可怕的民族与未来的高度,甚至有人说成了世纪较量,过分、过重、过激。还有的事例就是日本孩子雪地里裸行,雪地里裸行绝非日本人的专利和先例。我们祖先都会,西方社会也有,东方的韩国也有这样的耐寒训练。某个学校有某个训练项目和方式,都不足为奇。我们也有叫孩子在大热天里猛跑,跑出中暑,跑到晕倒的,难道不是坚强训练?这种个别化训练不是国家行为,再说冷天里搞些耐寒训练比如搞个冬泳什么的,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我们过分紧张了,过分高看他们的行为动机了。
  先前,我们的中学课本里选了一篇日本人写的一碗阳春面文章,里面的故事就像阳春面一样,寡淡无味。可我们的老师却在课堂里反复咀嚼日本人的民族精神,什么坚韧,什么奋斗,什么关怀之类。其实就是一家三口头对头地吃碗阳春面而已,师生们进行了过度的分析。我们就不相信,日本人吃面就可以吃出个花来,仅仅是吃面就值得我们反复研究与学习?二战后,许多国家都是百废待兴,都在过苦日子,日本人这样吃面,我们也在这样吃面,他们那样吃没有多少卧薪尝胆,我们这样吃,也没有多少志满意得。这篇文章早已离开我们的教材,但给人的反思却缕缕难忘。再后来,日本的作品过来得多了,但许多还是在讹传。以至于由讹传故事到传诵实物,由马桶盖,到电饭煲。据说他们的确是好,马桶盖方便确实舒服,电饭煲煲饭确实香。真不知道是憎恨、厌恶,还是羡慕、追崇。
  最近一些年,我们总喜欢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中外对比。关于教育只要是比较,基本上就是和日本比较,只要是比较,我们就是劣势,就是差距。这中间肯定有某种差异,也确实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和警醒。但绝不排除有些情况是我们的心理差距,我们在心里厌恶或者痛斥,就武断地制造或者夸大,比如我们造了一些抗日神剧,故意寻找一些恶心的故事贴给他们。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現实中却向往甚至崇拜人家,子女教育、电子技术、动漫游戏、自然风光、国家规范等,一方面抗日,一方面哈日,时间长了,我们把自己不要弄成了精神分裂,弄成了言行相悖。
  日本自然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由于两国历史的隔阂,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扭曲,值得警醒的地方在麻木。作为教育,必须要澄清,要趋避。
其他文献
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关于教育的电影。近日看了一部张海涛导演执导的《无手老师》,电影基于马复兴教师真实的人生背景,向观众展现了一段段精彩的教育故事,令我深有感怀。从马复兴教师身上,我体会到教育工作者的三重境界:技以服人、德以树人、情以动人。  马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是否具有正常的执教能力持怀疑态度,家长们纷纷挤在窗口“现场听课”,淘气的孩子们也完全没把这个无手老师放在眼里,不
期刊
眼下有一种现象很可怕:对于教育,谁都能批评,谁都能指责,而搞教育的人却很难有自主话语权。这就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教育是科学,它有自身的规律,不是什么人想怎样就怎样的。现在,家长们的话对学校影响很大。他们当中有些是搞教育的,但大多数往往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对学校所提的要求是不完全合理的。我们应该对家长多做工作,使他们能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真正造福社会。  还有一点很不幸的是:方方面面普遍
期刊
燃情岁月,点盏心灯:一个人,一辈子,能专心出色地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能享受期间更是一种境界。轻轻松松以书为伴,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快快乐乐饱含情怀,人生定然舒适温暖很多。  记得思维活跃、言辞犀利、作风硬朗、语出惊人的杂文家王栋生老师,虽已退休,但思考不断——如珠妙语更是耐人寻味。最近喜欢起他说的“静养式阅读”。尤其是喜欢“静养式”的提法。我谐音出了“敬仰式”阅读,而且自己终于很感动于“敬仰式
期刊
王彬,建湖县庆丰镇中心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教育家书法协会会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写字和阅读教学研究,近20篇论文发表在报刊雜志上。
期刊
前段时间,从即将走向大学之门的徐玉玉同学被骗离世,到清华大学某教师被骗1760万元等两个令人寒心的典型案例的报道中,不难发现在电信诈骗中学校又成为了“重灾区”。 作为学校,为师生打好防骗“预防针”,让“易伤人群”不再“受伤”成了当下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全社会成员都能识骗、防骗,共同打击诈骗犯罪也成了当务之急。  练好识骗“穿山眼”——识  诈骗过程中的“隐身黑手”,诈骗手段花样百出,有“
期刊
大概是从1983年开始,我参加著名教育家洪宗礼主编的三四套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历时30余年,经历了教材从扬、泰使用到全省选用又直到全国选用的全过程。我的工作开始时主要是设计课文的读中提示和探究练习,编写教学参考用书,后来主要写作语法知识短文,设计语法训练,适当承担培训指导任务等。  设计读中提示或探究练习,我非常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比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我曾
期刊
周一上午,《惊悚e族》编辑部大厅墙上的时钟指针悄悄地走过了10点,慢慢地向11点滑去,木木三的办公桌前还是空无一人,这不是他的一贯作风,一般情况下他都是公司上班最早的,很少迟到,除非他彩票中头奖了,或者他见鬼了!  自从上一次将老婆买衣服的钱买了彩票,结果被老婆狂K以后,木木三口袋里就只剩下吃饭的钱了,所以他根本没钱买彩票更没机会中奖。那么,快11点了,他还没有来公司,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木木
期刊
秘书长,是一个与政府机关有关的职衔,年轻时没有资格进机关的我,退休后却做了五年“副秘书长”。  当然不是进机关,而是到南京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作点服务,并兼任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驻会人员。时在2011年夏天,市退教协施正东和金以凤两位领导冒着酷暑来到我家动员,感动之下,答应先试一年,没想到被吸引了,感到有意义了,一干就是5年,整整一届。2016年6月换届,他们还希望我继续干下去,我说我已经70多岁了,
期刊
遇见师生  我钟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和老师们。因为有了这种爱,我便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财富——老师们真诚的感情,拥有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礼物——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我,让育人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12年、南京市板桥中学3年多的工作中,虽然担任校长职务后工作非常繁忙,但我坚持担任一线教学工作,并带过多届高三毕业班。课堂上,我尽量关注那些“弱势”孩子,顺应他们的
期刊
1998年6月底的一天是我的一块里程碑。这天全语文组一个不落都来给老组长捧场,学校领导也一个一个光临,仪器室小马装了三角架摄像机进行全程拍摄。这公开课的规格在学校历史上前所未有,越发使我明白其中“送行”的意味。  还记得1963年学校借座如皋人民电影院(当时如皋市最气派的会场)隆重举行“迎新”大会,我们一批新教师还被请坐到台上,胸戴红花,手捧鲜花,老校长介绍一个,学生们热烈鼓掌,再介绍一个,学生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