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把握数学本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生活与数学、经验与探究的理性把握中彰显数学的本质
  1.从“生活数学”走向“学校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生活中的数学感性成分很多,但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其本质又是理性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数学和生活的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更多理性思考的力量。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确定位置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仔细观察这张座位图(出示教材情境图),张亮的位置在哪儿,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吗?
  生1:张亮在第2排第3个。
  生2:第5排第3个。
  ……
  师:为什么同一个位置说法却不一样呢?
  生:每个人看的方法不一样,每个人看的角度也不同……
  师:角度不同,说法自然也不同。这样交流起来,就会有些……
  生:有些麻烦,不够统一,不容易理解。
  师:怎样才能统一、正确、简明地描述张亮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前提便是认识列与行,基于此,许多教师在执教本课时总喜欢创设情境,如“猜班长”“猜朋友”等。其实在生活中真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是不多见的,更多的是一种类似方法的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将生活中的实物看作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而不是数学知识本身。直接从教材的场景图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张亮的位置,同样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简练但不够准确,也可能准确但不够统一,但简短的互动交流已然使学生认识到已有表示方法的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
  因而,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关注生活语言,更要关注数学语言;关注生活现象,更要关注数学问题;关注生活事例,更要关注数学原型;关注生活经验,更要关注数学经验等。“数学化”是数学的本质,生活化是数学的外延,数学问题不能囿于生活范畴,必须合理地把握数学的本质特点进行教学。
  2.从“客观经验”走向“主观探究”。
  数学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也是人的一种主观建构,因此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作用。在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经验的获取,让数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客观存在走向与主观获取的和谐共生。
  【教学片段2】
  教师向学生介绍列和行的规定,并确定张亮的位置。
  师:和刚开始你们自己的方法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生:变得简单了一些,变得统一起来。
  师:不过数学是一种国际语言,追求简洁明了,能否写得再简单些呢?
  教师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创造”自己的写法。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不可能被人们接受?
  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之后,黑板上留下了如下几种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中,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生1:都有4和2这两个数字。
  生2:都是先写4,再写2的。
  生3:中间都有一个符号。
  教师借机引出数对名称。
  已确定的规则性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可以直接接受的,就没有太多的价值进行探索研究。“列与行”的概念,教者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建立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并观察从座位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确定位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便于学生建立数对的表象理解。但在教学数对含义时,教者先让学生即兴创作、自由发挥,舍弃了“次品”后,留下的则是逼近数对本质的“正品”了,虽不尽合理与完美,但浸染着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洞悉和领悟,难能可贵。引导学生对已有方法进行思考比较,水到渠成般抽象出数对的结构特点,“人为规定”的数对含义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获得了更为鲜活的意义。
  数学本质的理性把握,要去儿童化、生活化,但其必然基于儿童主观经验的基础。完全脱离儿童主观经验的数学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可取的,极易导致数学的经验化和抽象化。数对概念的教学可以直接告知,也可直接去创造,但对已有方法的比较让“简明写法”的探索有了方向,儿童的主观经验得到充分的尊重,使得数学客观存在与儿童主观经验有机契合。
  二、在认知与思维、方法与思想的理性把握中彰显数学的本质
  数学的本质是要学会数学地思维,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儿童将思考不断深入、将思维不断深刻、将方法不断体悟、将思想不断领悟,让儿童由“学会数学地思维”向“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发展,感悟数学核心价值的思维特点,并在掌握学科方法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的美妙。
  1.从“感性认知”走向“深入思维”。
  儿童对于数学的理解首先是感性的,唯有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儿童走向数学思维的深入,进而改变儿童的思维方式,让学习与数学认知同行,让方法与数学思维共存,及时优化儿童的思维方式,在思维中体会数学的巨大力量,直抵数学的本质。
  【教学片段3】
  师:有位同学(4,1)的点描在这里,难道这个数对有两个对应的点吗?
  生1:不对,他画错了。
  生2:他把第4列第1行看成了第4行第1列了。
  师:那这个点对应的数对是多少?(1,4)
  师:而这个点对应的数对才是?(4,1)
  师:看来,一个数对只能对应着一个?(一个点)
  师:一个点只能对应着一个?(一个数对)
  师:原来这点和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学生根据数对找点的过程应该是感性的,但在感性的过程中却产生了有意义的错误资源,这或许是对数对结构的混淆,亦或许是对数对特征的难以分辨。但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却看到了更有意义的东西——数对与点最本质的“一一对应”的思想,巧妙而又不着痕迹。从感性的认知出发,进行合理的猜想,在归纳类比中再认识,这本身就是思维方式的熏陶与提升。   数学是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数学的抽象性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在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等,探索与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思维、学会数学地思维,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本质。
  2.从“具体方法”走向“思想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对特殊实例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或概括的过程中,看到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并点化学生领悟这些思想观念,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的、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教学片段4】
  师:你能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这个点的位置吗?
  展示:
  师:为什么同一个点会写出两个不同的数对呢?
  生:它们的起点的数不同,写的数对不同。一个是以1为起点,一个是以0为起点。
  师:其实这两种写法都是合理的,只不过它们的起点不同。数学上一般用以什么为起点?(以0为起点)
  师:那这张方格图,它的“0起点”会在哪儿呢?(电脑演示“0起点”)
  师:一般情况下,方格图都会以0为起点。
  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坐标数对。教材例1是在现实情境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它与方格图最大的矛盾就是增加了表示起点的列(纵轴)与行(横轴),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突破的地方。利用学生熟悉的方格纸巧妙过渡到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但由于方格纸上并没有表示列和行对应的数,学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数对。再将两个数对展开比较与辨析,学生感悟到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首先要选择“0起点”,感受原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逼近重要的坐标思想,真正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坐标的雏形。张奠宙教授指出:笛卡尔发现解析几何是数学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小学里面先学第一步,就是把坐标建立起来,而建立坐标,首先就是选择原点。其实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本质便是坐标思想的渗透。
  当下,许多学生的数学理解只能停留在被告知的水平,缺乏一种自我建构的需求。数学课堂应该极力让学生触及数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在理解数学方法的同时感受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在这种数学本质的洗礼下,学生会更加洞悉数学的本来面目,也更能启迪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今年5月,天津的陈自鹏老师发来了他的著作《教师幸福追求之道——从大山深处走来的一位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叙事》,希望我能为他的书写个序言。  说句实在话,近年来浪得虚名,求序者日众,不得不通过“拖延”的战术拒绝许多约稿与求序。况且当时我的确正全力以赴准备“新教育”年会的主报告。  这一搁,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陈自鹏老师总是说:不急,我等。  等到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了。7月“新教育”年会结束以后,
期刊
语感作为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语文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古诗文语言精练,富有意境,读来朗朗上口,是训练学生语感的好资源。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要找准教学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诵读、揣摩、想象、迁移、领悟诗的内涵,训练学生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读”是欣赏古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是基础。诵读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诵”是感悟古诗音乐美、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以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历史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逻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使历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历史对学生来说既遥
期刊
一、注重实践,形成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因此离开了活动过程是难以形成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的。也就是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好的数学活动载体,那么学生就无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为学生设计适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烙饼的策略》一课中。课始,当教师提出:“在一个锅里
期刊
数学中抽象的概念特别多,如自然数、点、线、面、体等。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概念,教师应清楚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环节(途径):概念探究、变式教学、数学联结。  一、通过合理设置的“脚手架”,探究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脚手架”理念与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铺垫策略有许多相通之处。把这一概念推广到教学中,主要有两个用意:一是通过搭建“脚手架”降低任务的难度;二是在没
期刊
为了破解当下教材内漫画作文教学存在的习作内容选取窄化、僵化,习作方法指导的教条式、标签式,以及习作评价不及时和单一性等难题,笔者进行了小学时事漫画作文教学改革研究。即把一些能反映身边生活和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漫画作为习作素材,努力做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截取笔者所执教的时事漫画习作课《十面“霾”伏》的片段谈些反思。  一、重读《山城的雾》,聚焦京城的霾  【课堂回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的灵魂在于两个字:实践。学生只有亲历实践,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启迪智慧。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服务于学生的亲历实践呢?  一、革新实践方式,使学生愿实践  在综合实践课中,为了让学生真正亲历实践,笔者认为,在实践方式上,应“以
期刊
一、在猜想、分类中初步认识——让教学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教师拿出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学生陆续举手,而教师没有让学生回答。他使信封边缘露出四边形的一部分,露出的形状是直角梯形,请学生猜一猜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那说明你们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还有印象。  师:很好。今天大家的作业纸上有8个图形(如图1所示),当中有没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把它们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和“写话”的教学目标中分别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据此,笔者以为,“积累和运用词语”应是低年段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四“点”,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一、找准精读点,引促积累和运用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词汇量也较少,就理解感悟课文角度来看,应侧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期刊
在准备教学《唯一的听众》(人教版第十二册第11课)这篇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说自己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奏小提琴时,常常会想起那唯一的“听众”。为什么一个是“观众”,另一个却是“听众”?这肯定不是作者的笔误,而是有意为之。那“观众”和“听众”在这里到底有何区别,又意味着什么呢?为此,我上网查看了很多篇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忽视了这个问题,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