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不再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是现阶段文言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横向比较以及联系教学实际等来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听、说、读、写等形式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创设多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特有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走一条立足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联系当前文言教学实际的文言教学之路,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得到了一点收获,今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要想提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文言文一直以来受到许多学生的排斥,因为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联系现有的生活实际去理解,其在学习时大多数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背诵或者记忆下来,但是时间久了则会慢慢地遗忘。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还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地失去兴趣。
  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故事导入
  如在《出师表》这一文言文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来说一说自己所熟知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在学生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谈论和评价。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通过介绍三国中的故事和人物快速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还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事件的历史背景以及诸葛亮的特点,从而对《出师表》这篇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也会感到亲切许多。此外,当学生对所学文言文中的某一内容有所耳闻时,他们便会对这一内容的出处和与此相关的文章感兴趣,教师则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去。如,在《醉翁亭记》这一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来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句子,并让学生说出其引申意义以及引申意义的出处,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醉翁亭记》的学习兴趣。
  2. 资料导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网上下载与之相关的图片、资料、音乐等,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来进行新课的导入。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更能够直观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做好课前准备
  在一些比较难懂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来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在《陈涉世家》这一文言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查查司马迁,了解一下大泽乡起义等,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所查到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
  二、 利用横向比较系统掌握文言知识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几篇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可更有效地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特点。比较的原则可“一言以蔽之”:在相同的基础上找不同处,或在不同的基础上找相同处。
  1. 同一题材文章的比较
  苏洵、苏辙两篇《六国论》,都取材于“六国破灭”的旧事,但两者的立意有很大不同。前文的论点是“弊在赂秦”,作者是借题发挥,劝诫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后文则从韩、魏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出发,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作者是就史论史,尽管作者不能认识到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未能全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是,加强团结以图生存的见解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经过这么一比较,两文的特点已不说自明了。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也可进行比较。两文都讨论秦国由盛到亡的原因,写作意图也都讽喻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但立意上有所不同。贾谊认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则认为“六国不能各爱其人,秦亦不能复爱六国之人”。在文体上,贾文是“论”,杜文为“赋”。
  2. 同一作者文章的比较
  《涉江》《国殇》为同一作者,又都属楚辞,用词、结构等也有不少类似处。但《涉江》偏重抒发个人的悲愤心情;而《国殇》则热情歌颂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一个风格沉郁,一个风格激昂。从这比较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屈原诗歌的全貌。
  3. 同一时代文章的比较
  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放在一起比较后,可更清楚地感受到各家的风格。《论语》质朴含蓄,有格言味;《孟子》气势充沛,长于论辩;《庄子》想象奇幻,行文恣肆;《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
  三、 联系教学实际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1. 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读的道理,就是通过诵读可以培養语感,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进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从纠正句读到有节奏,最后抑扬顿挫地表达感情,这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一次审美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2. 要鼓励学生质疑
  “学则须疑,学贵善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疑问,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的时候,只要学生的观点言之有理,教师就不能妄加评论,而应该对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进行肯定,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提出疑问。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一诗的讲解过程中,当我说道“散入珠帘湿罗幕”这一句中的“散”读作四声的时候,学生就會提出质疑,面对学生的质疑,我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读作几声,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来弄清楚“散”的读音。学生在鼓励和肯定中受到了鼓舞,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会大胆地去质疑,并在质疑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 要内外拓展,突破文本,确保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并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文言文这一文学形式不仅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前人用来抒发情感的工具,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命运遭际和灵魂世界,这些内容并没有和我们现实的生活相脱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对此,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情世故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并不只是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意思,而是要发现古人与今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情趣。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由课内向课外不断地延伸。这样就能够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和学习,从而增加课堂的厚实度。
  4. 要文以载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习一篇文章,要有自己的情感评价。细细品味文章的内涵,学习古人高洁的志趣,学习古人思想的精髓,从而树立“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部拿来继承,使我们的传统文学为今所学所用,这是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所在。
  此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阅读量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优秀的文言作品,并在读的过程中掌握字词的读音、意思以及语法功能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好地驾驭教材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对文言文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人物的故事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得力的引导者,才能够让学生在认同我们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爱上文言文,使得文言不再是心中永远的痛!
  参考文献:
  [1]曹红梅.立足吟诵、添新加趣——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例说[Z].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中学.
  [2]蒋瑞华.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Z].沙西初中.
  [3]邹兵.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Z].随州市随县殷店镇东坡中学.
  [4]陈建军.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运用[Z].永清县第二中学.
  作者简介:
  吕翠华,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爱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践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概念、理论都是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以此为切入点引入数学知识并突破教学难点。  一、 化繁为简,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儿童入学半年后的学校适应情况,在学生的关系适应测量中采用同伴提名法;行为适应的评估由教师填写Conners教师用量表;学业适应调查情况采用了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期末成绩。研究表明:1.儿童存在适应不良的状况,出现适应不好的儿童集中在行为不良中。2.女孩的适应状况明显好于男孩,表现在同伴关系、注意力和多动情况。  关键词:幼小衔接;学校适应;教育过渡  一、 引言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
摘 要:本论文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关国家课标为标准,将国内外“翻转课堂”理论作为参考,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做了设计,以期给相关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思想政治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正亟待引入新的变革。而在此时,来自北美教育领域的“翻转课堂”也正引起我国教育者的关注。  一、 翻转课堂的含义  
摘要:2011版《新课标》颁布后,四基之一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为新的研究实践热点。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感到渗透思想方法“比较难”,难在两点,一是渗透的时机,即什么教学环节才能使“渗透”来得自然、有效,并与教材有机结合,避免为了渗透而渗透,造成课堂支离破碎,学生不知所云;二是渗透的策略方法,即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地领悟到“思想”,达到内化和提升。我非常关注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
摘 要: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M社区流动妇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聚焦学业发展,缺乏对孩子身、心、靈协调、统一、全面发展的健康意识;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的非科学化——“说教式教育与棍棒教育的结合”;三是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匮乏,家庭教育能力欠缺;四是缺乏对家庭教育体系的清晰认知,教育内容单一,反感性健康教育。由此基于社会工作视阈对其进行了干预,干预策略涉及小组工作实践、个案工作
摘 要:“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最基本的哲学寓言,也是他对教育的过程和本质最深刻的阐释,指明了灵魂转向是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的根本区别。“洞穴比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是一门灵魂转向的技艺,并揭示了善的理念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以“洞穴比喻”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来剖析我国当下的教育现实,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提升策略。  关鍵词:柏拉图;理想国;洞
摘要: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大大提高,初中的语文教师要抓住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语文教材的角度入手,科学利用初中语文教材。本文对语文课本中的附录部分进行重点探究,带领学生探究语文教材中附录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附录  一、 初中语文教材中附录包含的精彩内容  附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说明、论述以及补充的作用,目的是让所有的读者更清楚地认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语文
摘要:评价既可以是对学生前期学习效果的肯定与褒奖,也可以是对学生学习不足之处的指正与鞭策。由此可见,评价的方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化的。只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切实发挥评价的各种作用。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多元化评价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多元化;评价策略  评价是学习的原动力,评价是教学的助推器
摘 要:将问题导学法引进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且当学生在分析并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将有助于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务必对问题导学法于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予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让学生能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更好的成
摘 要: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党员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整体风貌,本文从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求是学院学生党员教育实际,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探索进行论述。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党员的比例也随之增加,由于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和招收学生的特殊性,其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