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困惑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一个平台。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否真如课改专家们和许多文章中介绍的那么真实、自然而又平等呢?
  案例一:在《日本明治维新》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讨论题: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两次率舰队驶入日本江户湾,日本在未做武装反抗的情况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打开了紧锁的国门。然而,日本却没有像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而是发展成为亚洲强国,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教师规定了讨论时间,并要求每组选派一人发表见解。然后教师站在讲台上,静候学生的讨论结果。
  在此例中,表面上看,学生在进行合作、自主学习,但是透过“叽叽喳喳讨论”“热热闹闹活动”的场面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犹如一盘散沙地争吵。有的小组为谁先发言而吵闹;有的小组为挑选小组长而互相推辞;还有的小组成员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在眉飞色舞地闲聊。学生犹如一群无人看管的羊群。而教师呢,似乎有点紧张,既没有有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讨论,也没有对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活动实施监控,致使课堂乱成了一锅粥。讨论时间眨眼而过,此时,各个小组又为谁先发言而开始了争吵。闹得教师只好使劲敲桌子,点名发言。我做了统计,在十分钟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就占用了7分钟,而真正用于讨论的时间只有3分钟。可想而知,这种合作学习的效果会是如何呢?
  案例二:这是一次“人类能否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的辩论赛,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做了三项工作:
  1.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两个小组(正方:世界大战能够避免;反方:世界大战不能够避免)。
  2.指定好小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过程和有关材料的搜集、整理。
  3.对挑选出的两名主持人进行培训。
  在此案例中,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自始至终代替包办着学生的一切。在整个准备活动中,教师处处干预学生,表面上指导,实际上还是对学生不放心,使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图行事,没有起到指导者、帮助者、协调者的作用。例如,对正反两个小组的划分,教师没有调查了解学生情况,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硬性地将其分为两个小组,这本身失去了平等性;而被教师指定的两个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又复制着教师的权威,对小组成员不断地发号施令,操纵甚至包办着整个活动流程,致使小组内根本无民主无平等可言。组员们在双重权威的监督下,只能顺从他们的意愿,向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活动框架中钻,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不能让学生进行“犹如脱缰的野马漫无目标地狂奔”一样的开放式学习,也绝不应该包办代替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做的事。否则,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就是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揭丑,你会怎么做?一次,在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上,有一位学生就给老师出了难题。  上课了,徐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这下教室可热闹了,有的说徐老师身材魁梧,有的说徐老师双眼炯炯有神,有的说徐老师和蔼可亲……总之溢美之词越来越多。不料,一个很沉稳的男生说:“徐老师是个秃子。”一言既出,本来欢快的课堂立即冷寂,空气好像凝结了一般。哎,这个要命的小鬼,这可是有数十位老
期刊
七年前,当徐爱丽第一次站在讲台的那一刻,她便下决心做一名好老师。当看着同龄人都在选择高薪企业工作的时候,她却为自己选择做一名教师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走过从教七年的历程,让徐爱丽深深地体会到了做教师的甘苦与幸福。    因为热爱,选择才无悔!    热爱,对于人一生的选择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在说到职业的定位和选择时,徐爱丽不无感慨地说:“正是由于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郝长红的榜样作用,使我毅然决定选择教师
期刊
作为教师,也许经常会问自己:“我们应该教什么?”。答案可能很简单——“知识”。从幼儿园到大学,答案无一例外。广义上的知识——事实、观点以及技术,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答案固然没有错,但是怎样处理这些知识,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会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技巧,远比教学生学知识更重要。这种运用知识的技巧就是——    知识的艺术包括:策略性的,有洞察力的以及高效的交流;有创造性和钻研性的思考;把知识和
期刊
历史上的教育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可供后人研究学习的教育理论,还有许多鲜活的教学方法,令在新课改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立足点的现代教师叹为观止。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天,我请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他略一沉思,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问了一句:“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来北京以前,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
期刊
几天前,我有幸收到李希贵老师赠送给我的一本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是他的最新专著,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智慧,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的鲜活理念。  李希贵老师是个十分用心的人。无论是当学生,为人师,还是做校长,当局长,他
期刊
对真正意义的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这种理想的教学尝试却因学科和年级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在过去的30年里,决策者和教育家们已经就学校是应该强调事实还是分析性的思维技巧展开了讨论。第一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在准确的解释内战的起因之前,学生应该知道内战开始的时间。而第二种观点的支持者则认为学生很快就会忘记战役的确切时间,但是,他们仍然会记得通过研究战争起因,领导阶层,军事原因和资源的消耗而获
期刊
她其实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她其实也很平凡,平凡得走在大街上,很快会被汹涌而来汹涌而去的人流所淹没。但是,若要我写好她的故事,却令我心海波翻浪涌,我唯恐自己思浅笔拙,表达不尽人们对她——一位普通共产党员教师的敬佩之情!    徐美荣和她的“二班”    从1996年逸夫中学建校之初的一年二班,到二年二班,三年二班,一直到中考冲刺的四年二班,这个“二班”不知曾让多少家长渴慕,渴慕到
期刊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立刻将它呈给燕老师——这位陪着我们一起辛苦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班主任,这是我对她最好的报答。是她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我们的光明前途,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燕老师这位亦师亦友的班主任当作自己的榜样和楷模。我敬爱她,不仅是因为她教会了我如何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我敬佩她,虽然她是一名女教
期刊
如果我心静如止水;如果房间窗明几净;空气清新,如果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连影子都悄然隐匿,这时,我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朗诵。  习惯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简洁明快,不屑于煞有介事正襟危坐的伪饰做作。坐在书房的地板上,随手拿起一本诗集,随意翻开一页就朗诵起来。刚开始似乎有些平淡无味,不够爽快流利,那些陌生的诗行跟声音总是难以和谐相融,当然更谈不上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了。然而,当一字一句从眼前和心里渐次走过,
期刊
1.提高并严格师范院校的录取标准。在美国,师范院校的录取标准历来低于其它综合大学。因此,在公众的眼中,上师范院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不佳。为改变师范院校的生源状况,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许多州都提高了师范教育专业的录取标准,对入校和毕业的师范生增加了许多限制。如有的州要求师范生入学前要接受能力测验;师范生必须先接受四年的大学教育,然后才能接受1~2年的教育专业训练。  2.
期刊